第880節
徐碩將自己所知道情況說出,同時稱贊道:“盡管修建的不長,但對于云南與西川而言,卻是更方便了?!?/br> “若是日后技術精進,也可以將這些鐵路串聯起來,減少地方兩年的時間?!?/br> “若是竣工,云南的銀礦和銅礦前往長江水道也就更方便了?!?/br> “遠沒有你說的那么夸張,實話實說!”朱高煦打斷了徐碩,他不想聽這些阿諛奉承的話。 “是……”徐碩頷首,而后才思考著慢慢說道: “這些鐵路對云南整體來說影響不大,倒是對四川的影響更大?!?/br> “其中保寧府經順慶而入重慶的鐵路雖然因為一些工程問題被分為兩段,但依舊能起到銜接川北和川東南的作用?!?/br> “不過臣之奏疏主要轉型在云南,而四川雖然也會經營蜀錦,但并不是朝廷之重?!?/br> 地區地位是要根據情況而來,四川發達千余年的基礎在于它的區域價值在過去很高。 但隨著大明朝不斷向中南半島開拓,云南漸漸成為了大明朝控制整個中南半島的高地,而四川和交趾則是成為了實質上的大糧倉。 在工業變革的時代下,糧倉并不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更別提朱高煦往四川遷徙了那么多少民了。 四川的人口,從洪武二十四年的二百余萬,已然增長到了六百七十萬。 這么多人口,僅憑農業想要養活倒也簡單,但以后呢? 況且云南雖然是大明對中南半島和南亞的戰略高地,但也需要四川來打輔助支援,所以四川的工業建設也得加快。 “這是王回的奏疏,你看看吧……” 朱高煦將王回奏疏的原本交給了身旁的王燾,由他遞給徐碩。 至于最新本,朱高煦自然不會給徐碩看。 “臣領命……” 徐碩從王燾手中接過奏疏,隨后便低頭翻閱了起來。 這一看,他這才知道王回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漸漸地,他開始停不下來并沉浸其中,而朱高煦卻沒有打斷他。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徐碩這才在一個時辰后悠悠轉醒。 他合上了奏疏,嘴里有些發苦,很不是滋味。 王回的這本奏疏,足以改變整個北方現在所有的經濟環境。 徐碩不知道百年后的事情,但起碼這本奏疏中的內容如果都能得到實施,北方將會迎來幾十年的經濟強盛期。 “學學他的這本奏疏,好好利用云南行都司和四川的人口,把你的奏疏修改好了再來找我?!?/br> “預算不要畏畏縮縮,你是為朝廷牟利,而不是為自己牟利?!?/br> “這些錢花了,只要花得值,那就是你的功績,是朝廷所得之利,是西南百姓所得之利!” 朱高煦拂袖示意徐碩可以退下了,徐碩見狀頷首,隨后將奏疏放在了椅子上,起身作揖緩緩退出殿外。 瞧著他離去,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側目看向王燾:“你干爹身體如何?” 王燾的干爹,自然就是朱高煦時常掛念的亦失哈了。 借助朱祁鉞大伴這層身份,王燾才得以被亦失哈所認可,收做干兒子。 朱高煦得知這件事后,這才將他調到武英殿偏殿來。 直覺告訴他,這個王燾不簡單,而事實也是如此。 王燾這幾個月在武英殿協助理政時謹小慎微,不會因為事情太小而忽略,也不會因為事情太大而自亂陣腳。 單從他的表現來說,朱高煦對他還算滿意。 “干爹近日休養差不多了,時常便說要來班值,但被奴婢勸下了?!?/br> “奴婢與干爹說,陛下更喜歡您能陪他久些,而不是累死在任上?!?/br> 話音落下,王燾躬身作揖道:“奴婢這么說,有些僭越了,請陛下賜罪?!?/br> “無礙?!敝旄哽悴辉谝膺@些,只是看著他吩咐道: “告訴你干爹,讓他好好養身體,沒有朕的召見,不得入宮班值?!?/br> 朱高煦用上了“朕”作為自稱,這也說明了他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王燾畢恭畢敬行禮應下,而這時殿門處也傳來了唱禮聲。 “陛下,太子求見?!?/br> “宣!” 片刻后,朱瞻壑走入殿內,并隔著十來步對朱高煦作揖行禮。 隨后他走上前來,拿著一份軍報前來參事。 “父親,西南的事情陷入焦灼,王瑄派人前來詢問,要不要改變手段?” 朱瞻壑壓低聲音,而他口中所謂手段,便是朱高煦讓王瑄在大金沙江平原消耗緬族實力的手段。 緬族的人口太多,并且不同于被明朝稱為白衣的傣族,他們與大明朝的文化不相容,容易鬧事。 正因如此,朱高煦在平緬改土歸流前便提前手書給了沐春和王瑄,讓他們在大金沙江平原好好施展手段。 只可惜,沐春沒能撐到戰爭結束,但好在五十六歲的王瑄依舊身強力壯,瞿郁瞿陶倆兄弟也依舊活躍在一線。 三人配合得當,緬軍在與明軍的長期作戰中被消耗了太多太多實力,如今已經開始大范圍的抓取壯丁,國內甚至都爆發了起義。 面對這些百姓的起義,緬軍的鎮壓導致了數以萬計的土民死難。 這一切被朱高煦看在眼里,也在沿著他的計劃在進行。 人力資源固然難得,但后續的動亂卻是不可知數。 不消耗當地實力,大明朝便無法在當地站穩腳跟。 “繼續手段,讓他不要顧慮?!?/br> 朱高煦平淡開口,朱瞻壑頷首應下。 若是以前的他,這種手段他必然會為之不齒,但現在他卻十分支持。 朱瞻壑的天賦平常,學習也很慢,但好在他一直在進步。 隨著朱瞻壑將奏疏回復并下發,西南的改土歸流也加快了進展…… “殺!” “我投降!我投降!” “噼噼啪啪——” “丟下兵器,趴在地上!” 五月,在朱高煦準備對各地進行經濟變法革新,對西南改土歸流的時候,遠在萬里之外的昆侖洲卻充斥著馬蹄、馬槍、投降、廝殺的聲音。 數百人駐守的一處淘金礦區被百余名明軍騎兵擊潰,明軍依仗胯下馬匹的速度和手中燧發槍的威力對這群叛軍無情射殺。 除了宣布投降并趴在地上的一些叛軍,其余家丁盡數被明軍射殺。 數百人被殺三分之一,剩余之人盡數投降。 清理此處礦區后,他們留守了一個總旗五十人的兵力看守礦區和家丁,以及數千名昆侖奴,其余人則是沿著礦區的土路向外走去。 跋涉十余里,最終他們在多條土路交叉的地方發現了己方的軍營。 類似他們的隊伍還有數支,基本都在朝著軍營趕去。 軍營之中,沒有馬匹的步兵正在戒嚴,期間也可以調侃的聊幾句。 幾支騎兵隊伍的百戶官騎馬來到軍營之中大帳前翻身下馬,來到帳前作揖道:“國公,礦區已經平定,此為軍報!” 幾人紛紛雙手呈出自己剛才所寫的戰報,帳內也在此時走出了一行人。 為首之人是鄭和與楊展,其次是楊叡及兩名臉色各不好看的家伙。 日本昆侖洲將軍梶井義承,朝鮮昆侖洲兵馬節制使金宗瑞,這便是這兩人的身份。 雙方在昆侖洲明爭暗斗多年,于去年開戰,而戰爭過程出乎了眾人的想象。 梶井義承所率日軍一邊倒的壓著金宗瑞所率朝軍,先后抵達昆侖洲的一萬二千朝軍僅存不足四千。 如此戰力,便是連作為此次調和正使和副使的鄭和、楊展都看得瞠目結舌。 原本以為朝鮮是在賣慘,結果朝鮮是真的被梶井義承所率日軍給打崩潰了。 從麻林地到此處,路上五日時間,鄭和與楊展基本將雙方戰爭過程了解了個大概。 如果不是諸多百戶官完成軍令歸來,他們興許就該對兩國的情況做出判決了。 “七處礦區都已經到手,錢廖這個家伙應該是帶著殘眾遁入了西邊沒有路的地方?!?/br> 楊展將一份份軍報翻閱過后,果斷給出了叛軍流竄的動向。 從半個月前明軍往北邊阿丹、天方購馬南下以來,錢廖所率叛軍連戰連敗,大部分叛軍都投降了官軍,只剩下錢廖和他身邊不足三千叛軍,以及數萬昆侖奴。 而今錢廖僅存的七處礦區也丟失,近兩千名兵卒有三成被射殺,七成投降,五萬多昆侖奴被俘。 這么仔細算來,錢廖也僅有不足千余人了。 “西邊是雨林,騎兵進去不太方便,干脆派騎兵將雨林包圍起來,另外派艦隊在大西洋那邊巡弋,時間長了他們自己會投降?!睏钫馆p松做出安排,鄭和也頷首道:“這地方臨近南邊的草原,包圍起來倒也容易?!?/br> “若是在北邊雨林密布的地方,想要搜尋包圍他們倒是有些困難?!?/br> “既然你手上事情已經弄完,那就專心解決這邊的事情吧?!?/br> 鄭和所說的就是調解日本和朝鮮戰火的事情,楊展聞言也皺眉看向了梶井義承和金宗瑞。 在昆侖洲橫行無忌的這兩個家伙,面對楊展時有種說不清的心虛。 楊展率先走回帳內,鄭和跟隨身后。 梶井義承二人見狀也跟著走入帳內,楊叡則是在外吩咐幾名百戶官做事。 帳內明亮,頂部開了一個有陽光的口子。 楊展與鄭和坐在高位,最后還是楊展看向鄭和,示意他判決。 鄭和會意,而后才開口道:“你們兩國的事情,我已經大概了解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