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節
興許是覺得朱權已經安于享樂,朱瞻壑在南陽待了幾日便乘坐火車往開封去了。 在開封他并未見到周王朱橚,只因朱橚突然病重在后院療養,并且已經到了走不動路的程度。 得知情況,朱瞻壑便將此事上報給了北京,而剛剛帶著朱祁鉞從西北肅州返回的朱棣在得知自家弟弟情況后,便乘火車南下去見朱橚去了。 臘月初九,朱棣抵達開封,并入周王府見到了六十七歲的朱橚。 朱橚與他談了一個多時辰的過往,并說病好后想要前往紫金山祭拜朱元璋和馬皇后。 朱棣答應陪同他一起去,并在開封陪了朱橚十余天。 眼看朱橚身體漸漸轉好,朱棣本想帶他去南京,卻不想朱橚的情況突然變化。 臘月二十四日,朱橚薨逝于周王府前寢宮中,享年六十七歲,朱棣悲慟大哭。 消息傳到北京,朱高煦宣布輟視朝十日,遣官賜祭,命有司治葬事。 在開封的朱棣大哭過后,便親自為朱橚選定了“定”為謚號,并從大明宮內帑取金銀十余萬來為朱橚cao辦喪葬。 深得朱元璋喜愛的周世子朱有燉襲周王爵,接手自家父親的一切喪葬事宜。 對于朱橚的離去,朱高煦并不感到難過。 畢竟馮勝被圈禁而死的事情,也與朱橚年輕時的頑劣有一定關系。 對于自家這位王叔,他除了唏噓幾聲外,便再沒有任何感情波動。 在鞭炮作響的硝煙中,朱高煦率領天下百姓邁入了洪熙十一年。 這一年,大明朝人口突破一億一千萬,耕地突破七億畝,財政收入也達到了五千八百余萬貫,同時支出也突破到了六千四百余萬貫。 雖然依舊是負支出,但隨著鹽酒茶油等商品的官營把控和布局,加上海外藩屬國市場不斷擴大,大明的財政增長也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加。 天下正在按照朱高煦的計劃不斷進步,而相比較國力的上升,與之配套的教育與科技也在不斷提升。 洪熙十年,中學畢業學子達到九萬八千余人,其中大部分加入了蒸汽機、抽水機、蒸汽機車等高級工廠中工作。 略微優秀的選擇參加科舉走上仕途,或者參與其它地區中學教習的考試。 至于極為優秀的人則是被直接錄用進入太學,授予正七品太學士的官職并參與研究。 經過優勝劣汰,如今的太學有博士三百余名,太學士卻不斷壓縮到了三千人。 相比較永樂年間的七千多名太學士,洪熙十年留下的三千名太學士無疑都是對科學研究抱有極大熱愛的存在。 正因為他們,一項項的課題開始被破解。 洪熙十一年三月初五,大明第一艘蒸汽機船在天津下水試航。因為建造方式不同,加上使用了蒸汽機和輪組,所以這是大明船只中第一艘采取排水量為單位的船只。 實驗的船只為洪熙號,長六丈、寬一丈八尺,排水量三百六十噸。 在這次實驗中,‘洪熙號’以每個時辰二十里的航速在海上平穩航行一百二十里后成功返航。 期間因為技術問題發生了故障,但依舊平安無事的抵達了天津港。 得知消息,朱高煦著戶部調四十萬貫改建天津造船廠,以天津造船廠為蒸汽機船改進和實驗船廠。 在過去的二十余年時間里,太學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多種氣體的存在,積累了更多關于物質轉化的新知識。 除了氧氣以外,太學的幾名太學士在實驗過程中將鐵屑投到硫酸里,進而發現了氫氣。 一開始眾人并不知道這是氫氣,但當其可燃燒,并且遇到火星會爆炸的特性被上報后,朱高煦很快便將其命名為氫氣,并寫下諸多需要注意的事項。 除了氫氣,諸如氮、氟、煤氣等氣體都被發現,但并沒有合適的手段來運用他們。 根據這些氣體研究,太學也探明了用硫酸來發現其它物質和氣體的道路。 在洪熙號下水的期間,博士茅嶒用硫酸處理磷礦石制成磷肥,盡管成本很大,但消息傳入紫禁城后,朱高煦依舊授予了其正三品的世襲降替文散階,其團隊也獲得了三萬貫的賞賜。 磷肥被發現后,如何高效生產硫酸就成為了接下來的一大難題。 當下的硫酸價格并不便宜,用硫酸來處理磷礦石所得到的磷肥自然無法推廣。 故此,新的課題出現,化學院也忙碌了起來。 四月,朱瞻圻、朱瞻坦、朱瞻垐等人返回北京,朱高煦在武英殿接見了他們。 “陛下千秋萬歲……” “平身!” 在客套過后,朱高煦打量起了自己的這三個兒子。 不同于朱瞻圻在軍隊待了三年,朱瞻坦和朱瞻垐由于沒有軍功,他們只待了一年便轉到西南山區各地擔任吏員學習,如今剛好是學成歸來的時候。 三個孩子都繼承了朱高煦的好身體,雖然沒有朱高煦本人那么夸張,但高大的個頭和孔武有力的身軀還是讓他們在許多時候自視高人一等。 人的身體素質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這并不奇怪。 “你們三人都做的不錯,如今也都到了該封王就藩的年紀?!?/br> “亦失哈……”朱高煦看向亦失哈,亦失哈躬身作揖。 “擬旨,封老二為宋王,老三為鄭王、老四為越王?!?/br> “奴婢領旨?!币嗍Ч饕緫?,朱高煦繼續掃視三個兒子并開口道: “如今你們三人已經是親王,就藩之地有沒有仔細考慮過?” “爹,我和老四商量過了,我們想就藩云南和交趾!” 朱高煦話音才落下,朱瞻坦便率先明說了他和朱瞻垐的就藩地。 他們都知道自家父親是不可能將他們封在內地的,所以西南就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盡管西南相比較中原和江南顯得窮鄉僻壤,但那也比海外好上許多。 朱瞻坦和朱瞻垐兩人一表態,朱高煦便頷首將目光投向了從軍期間表現最惹眼的朱瞻圻身上。 朱瞻圻儀表堂堂,可以說是諸子之中容貌和能力拔尖的存在,自小就很得朱高煦寵愛。 正因如此,他才會對皇位有著不切實際的想法。 朱高煦看著朱瞻圻,希望他能說出一些朝廷需要他的地方。 只是面對他的目光,朱瞻圻卻隱晦看了一眼站在自家父親身旁的好大哥。 末了他才作揖躬身道:“陛下,兒臣聽聞朝廷要在北洲東海岸設置府縣,臣請命前往北洲就藩!” “……”聽到這話,朱高煦皺了皺眉。 北洲東海岸設置縣城是絕密,以這小子的實力應該觸及不到才對。 另外朱瞻圻的能力他仔細研究過,能發揮他最大能力的無疑是現在的孟養、孟墾等府才對。 北洲雖然需要扶持勢力,但以老二的心性,保不定自己百年之后這小子就會尋求出路。 盡管以他的實力無法割據和自立,但給朝廷添堵卻是十分輕松的。 正因如此,朱高煦并不準備把他冊封北洲,因為北洲需要的是容易控制的藩王,而不是野心勃勃的藩王。 “北洲過于遙遠,而且當下東海岸幾乎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扶持?!?/br> “你若真的想就藩北洲,那還是稍微等等吧?!?/br> “至于老三和老四……”朱高煦將目光投向朱瞻坦和朱瞻垐,略微沉吟過后才開口道: “老三就藩孟養、老四就藩孟墾,從內帑撥二十萬貫為他們營造王府,從即日起錄入宗室玉碟領取俸祿?!?/br> “王府營造結束后,立即動身就藩,王府護衛規制一衛五千六百人?!?/br> 朱高煦三言兩語間安排了朱瞻坦和朱瞻垐的就藩事宜,唯獨沒有同意朱瞻圻的就藩想法。 “行了,你們先退下吧,老二你雖然未就藩,但西南剿匪戰事嚴重,準你領云南行都司孟養衛指揮使官職,前往孟養參與平叛?!?/br> “兒臣領旨!”聽到自家父親的話,朱瞻圻立馬作揖應下。 看來,父親還是舍不得我就藩那么遠的…… 朱瞻圻思緒流轉,最后在朱高煦的示意下退出了武英殿。 在他們三兄弟離開后,朱高煦這才開口道:“北洲的事情,是你示意的吧?” 朱高煦沒有明說,但朱瞻壑卻還是主動站出來作揖道:“是兒臣示意的?!?/br> “以老二的能力,西南之地容易割據,放任他在西南只會勢大?!?/br> “反倒是北洲雖然遙遠,但畢竟一馬平川,若是老二有什么想法,也好處理?!?/br> 朱瞻壑這話讓旁邊的亦失哈聽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沒想到曾經正直的太子也變得心計如此了。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北洲的情況遠比你想的復雜,老二真有什么心思,即便能鎮壓,也會讓好不容易發展的東部遭受摧殘?!?/br> “老二先留在西南平叛,就藩的事情以后再說?!?/br> 話音落下,朱高煦端起茶杯準備抿一口,但朱瞻壑卻并不準備結束話題,而是繼續道: “繼續留著老二在朝廷之中,恐怕老二日后會生出其它心思?!?/br> “兒臣這么說并非是擔心老二與兒臣爭搶,而是擔心兄弟之間日后鬧出不愉快?!?/br> 他這話說的很有分寸,處處都在表現自己身為兄長擔心與弟弟們的兄弟情義。 只是這番話在朱高煦聽來,略微有幾分刺耳。 饒是如此,朱高煦卻還是不想鬧得兩個兒子不愉快。 他略微思考,最后才開口道:“若是要就藩,便讓他在東洲就藩吧?!?/br> “東洲以雨林為主,加上又有東洲三國挾制他,不管是從糧食還是外交,都容易控制他?!?/br> “東洲東海岸嗎?”朱瞻壑詢問,朱高煦也頷首道: “東洲東海岸,稍許我會讓海軍選址建城的,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br> “許久沒有看到鉞哥兒了,你去大明宮將他領來讓我看看,順帶去看看你爺爺?!?/br> “是”朱瞻壑知道領朱祁鉞是幌子,將自己支開才是目的。 不過他也沒有多說什么,反正只要把老二支開,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他走出了偏殿,而在他走出之后,朱高煦則是看向亦失哈。 “朕似乎將他磨礪太過火了,現在的他略微有些鋒利了?!?/br> “奴婢看來倒是剛好,起碼殿下對其它殿下都有感情,不至于拼個你死我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