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節
男子并未聽到外面的聲音,但面對這幾人,他自然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北鎮撫司錦衣衛王雙,奉朝廷之命京察地方,請楊公子跟我們走一趟吧……” “京察……我……我……”男子支支吾吾,看著幾人他手忙腳亂的上前道: “我只是平民,要管我也該是縣衙,如何能勞煩幾位呢?” “泰和知縣趙純已經伏法,縣官臨時派遣不過來,便由我們接手了?!蓖蹼p看著眼前的男子,臉上慢慢浮現笑容: “我們這里,有三起命案和十六起強搶良家女的案子需要楊公子與我們配合,另外……” 王雙掃視了一眼臥房內那些名貴的家具,最后將目光放到眼前冷汗直冒的青年身上:“請楊公子交代交代,這處宅院和城外三處別墅,以及幾千畝良田的來源?!?/br> “如果我沒有記錯,楊布政使的俸祿和所獲賞賜應該沒有那么多吧!” 完了…… 當王雙提起自己父親,青年便癱軟在了地上。 他并不蠢,當錦衣衛出現在這里還提起他父親的時候,他就知道這群人是為了他父親而來。 “看來您是走不動了,既然如此,那就由我們幫忙吧?!?/br> 王雙示意左右,兩名錦衣衛當即上前將他架起,提拎著向外走去。 感受到這群人來真的,青年連忙喊叫道:“放開我!我爹是陜西布政使楊士奇,你們不能這么對我,要多少錢可以商量!” “放開我!放開我……” 楊稷的聲音越來越遠,王雙不耐煩的掏了掏耳朵。 確定他們走遠后,王雙這才用火把點燃了屋內的燭臺,并看到了那蜷縮在拔步床一角的少女。 瞧著那少女不過十一二的年紀,王雙當即對身后人示意道:“來個人寫供詞,結束后送這女子回家?!?/br> 話音落下,他在那少女驚恐眼神中轉身離去,而錦衣衛突襲泰和縣的消息也很快便傳開。 消息傳回南京都察院,坐在衙門內閉目養神的王回很快便聽到了腳步聲。 他緩緩睜開眼睛,走入正廳的是一臉凝重的張孟存。 “如何……” 王回表情平靜,張孟存卻凝重中帶著絲緊張。 “這楊稷犯下的案子不少,如果真的要論罪,即便不牽連三族,也免不了斬首的罪刑?!?/br> “如果真的把他論罪處死,楊榮楊溥那邊暫時不提,單楊士奇恐怕就會與我們不死不休?!?/br> 張孟存可不想樹敵太多,他將目光投向王回,卻見王回依舊平靜。 “論不論罪不是我們要做的,把他家產抄家充公,列成冊子交上去,先讓刑部和大理寺的那群人頭疼去?!?/br> “好!”張孟存松了一口氣,王回見狀也繼續開口道: “江北的京察已經快進入尾聲了,聯合江北京察的結果一起送上京城?!?/br> “有半個南直隸的京察結果在手,你我的地位便穩如泰山,而陛下也不會坐視他人對付我們的?!?/br> “好,我現在……”張孟存的話還沒說完,正廳外便傳來了腳步聲。 他側目看去,卻看到一道身影一步步朝著他們走來。 來人是一名三十多歲的青年,而他身上穿著皇帝賞賜的斗牛服,可見地位。 面對這青年,王回都不敢擺譜,而是起身走到張孟存面前,將他遮擋在自己身后的同時作揖道:“殿閣大學士王回,敢問……” “西廠指揮僉事胡季!” 胡季亮出自己的身份,同時對王回作揖道: “奉上意,提領泰和縣命案兇手楊稷!” 第512章 物是人非 “當下京察出來的貪官一千四百六十七人,吏員五千二百三十五人,查獲金銀銅錢及宅院糧食折色為三百九十七萬八千二百余貫?!薄按送?,有田畝二十二萬六千五百余畝,若是折色販賣,可獲三百二十余萬貫,以及十八箱古董字畫。?!?/br> “另外,楊士奇的兒子楊稷已經被胡季提領,當下正在前往北京的路上?!?/br> “廟堂上群臣都覺得王回牽連甚廣,如今不少人正在武英門叫冤呢……” 九月初,武英殿偏殿內朱高煦閉目養神正在午休,亦失哈則是在他身旁站著伺候,將各地的事情匯報給朱高煦。 將一切聽完,朱高煦這才緩緩睜開眼睛:“把古董字畫收入大明宮,田畝宅院販賣,糧食充入當地常平倉,金銀銅錢充入國庫?!?/br> “宋禮既然想要致仕,那就準奏,另外拔擢楊士奇為禮部尚書?!?/br> 三言兩語間,朱高煦將事情安排好,卻并未提及武英門跪著的群臣。 在他看來,這群人就是吃飽了撐著,被宋元嬌慣壞了。 他們愿意跪著,那就讓他們跪著好了。 這般想著,朱高煦繼續閉上了眼睛養神,亦失哈則是猶豫道: “陛下,這王回牽連的人的確太多,而且就他的方向來看,他似乎是對新政那些人有些微詞?!?/br> “您看,要不要……” 亦失哈沒有繼續明說,朱高煦卻開口道:“被他牽連的,哪個不是屁股不干凈的?!?/br> “朝廷需要用錢,既然他們敢貪腐受賄,那自然不怕被查?!?/br> “此次貪污之人,親眷株連,皆發配燕然都司修建鐵路?!?/br> 朱高煦說罷,亦失哈也點頭道: “有了這七百多萬貫,今年的國債和利息也就能輕松償還了?!?/br> “就是不知道這江南全部查下來,能得到多少金銀銅錢,能讓朝廷多緩幾年時間……” 面對亦失哈的話,朱高煦沒有說什么,只是過了片刻后睜開眼睛,拿起朱筆就機械性的開始批閱起了奏疏。 正殿內,徐碩、楊榮、楊溥、薛瑄幾人冷著臉處理奏疏。 徐碩與薛瑄是因為奏疏太多而麻木,楊榮與楊溥則是因為王回的事情而糟心。 早知道王回敢把動靜鬧的那么大,他們說什么也不會讓皇帝選這廝去江南。 現在好了,這廝恨不得把江南翻個底朝天,不過才兩個半月,便查抄所獲七百萬余萬貫,幾乎是大明朝兩個月的賦稅收入。 繼續讓他查下去,別說地方官員,就連在京官員都要被扳倒不少。 想到這里,二人臉色更為陰寒。 時間一點點過去,不多時便太陽西斜,暮鼓作響。 今日班值留守的是楊榮與楊溥,他們經手了拔擢楊士奇的旨意,臉色卻并不好看。 在朱高煦乘坐步輿離開,徐碩與薛瑄先后散班,偌大宮殿內只剩他們二人后,二人這才起身走出武英殿,繞著武英殿散心。 武英殿四周寬闊數十步,二人走在正中間,也不怕有人能聽到自己二人對話。 “陛下是怎么想的,既然抓了楊稷,那為何要拔擢東里先生?” 楊榮臉色陰沉,百思不得其解,反倒是楊溥冷臉道:“你想想東里先生對應誰?” “你是說……孫鋮?”楊榮臉色一變,可緊接著又搖頭道: “不可能,孫鋮如今已經不被新政之官員所認可,他們更愿意相信大理寺的顏延、刑部的李冕?!?/br> “王回不過就是顏延,李冕這群人推到臺前的人罷了,我懷疑這次的手筆,就是他們幾人指使王回cao辦的?!?/br> 楊溥提及了兩個人名,楊榮聞言皺眉道:“這幾人自己屁股都不干凈,居然還敢查我們和東里先生?!?/br> “等著吧,等東里先生入京,我們也就能安心稍許了?!睏钿咄鲁鲆豢跐釟?,隨后帶著楊榮走回了武英殿內繼續班值。 幾日后,遠在陜西的楊士奇便接到了自己長子楊稷被王回“污蔑”判罪,以及自己得到拔擢的消息。 身為人精的他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所以他當下就派人開始收拾行囊,準備翌日北上北京任職。 隨著他一聲令下,樸素的一個院子內便開始有三五名下人和婢女為他收拾行李,而他則是坐在主位,老神在在。 六十歲的他并不顯老邁,畢竟對于他來說,擔任一省布政使并不算困難,他之所以考不上科舉,主要還是因為在治國上沒有新意。 不過當下不同了,朱高煦有著自己的治國思路,楊士奇只需要按照朱高煦吩咐的按部就班完成就行。 這么一來,他自然就能出色的完成朱高煦吩咐的事情了。 至于陜西內部的勾心斗角,說實話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單論心計,他并不遜色任何一人。 他的作風也十分清廉,讓人無處尋覓罪證來針對他,所以對于這次自家長子遭到抓捕,他也認為是王回背后的人為了對付自己罷了。 “先生,都收拾好了……” 一名幕僚上前與楊士奇作揖,楊士奇緩緩睜開眼睛,眼神并不渾濁,反而十分清明。 他看向幕僚,語氣平淡道:“稷兒那邊,真的是誣告嗎?” “老家的人傳來消息,都說是誣告?!蹦涣挪患偎妓鞯幕貞?。 楊士奇看著他,沉吟許久后才詢問道:“說說你自己的看法?!?/br> “這……在下不敢說?!?/br> “我明白了,你不用說了,收拾東西我們準備出發吧?!?/br> 當幕僚開始遲疑的時候,楊士奇就知道了自家兒子肯定是犯了事情,但皇帝卻依舊拔擢了自己。 顯然,皇帝并不希望在江南被打擊后,新政派依舊勢大。 盡管經過了前年的癸卯案,新政派已經遭到了重創,但這個重創主要還是中下層官員吏員,而上層卻并未遭受重創。 然而問題在于,新政派的最上層主要是當年朱高煦利用建文新政中察舉制漏洞推舉的官員。 當年他一口氣將三千吏員推舉為官員,而這些人有一部分倒下了,還有一部分則是爬到了權力頂端。 當初王回敢在武英殿和新政領頭羊的孫鋮對噴,也是因為背后有他們撐腰才敢這么做的。 楊士奇雖然一直在陜西,但他在京城的眼線卻并不少。 孫鋮早已被架空并回家養老,以他韓州伯的身份,旁人想要攻擊他并不容易,所以面對他五十出頭就養老的舉動,李冕那群人也沒有追殺,因為他們知道孫鋮能養老是朱高煦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