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節
“若是這地方不夠偏遠,也輪不到我們前來擔任高官?!?/br> 面對濕滑崎嶇的山道,青年儒生依舊能夠笑出來,不得不讓人佩服。 “老實說,你現在后悔沒?” 擦擦胡須上的露水,那二十七八的儒生開口詢問,而被他詢問的那青年儒生也笑了笑:“有什么可后悔的?” “若不是朝廷給予了恩典,我們之中多少人連讀書都困難,終其一生不過就是海邊打漁的漁夫,碼頭扛貨的力夫罷了?!?/br> “如今我徐碩徐孟明被朝廷破格提拔為遵義知府,已經是天大的恩寵,如何還敢后悔?” 徐碩輕笑著開口,旁邊那人也苦笑道:“你要這么比倒也不錯?!?/br> “好了,還有二十里路就到桐梓縣了,你得好好準備了?!毙齑T拍拍他的肩膀安慰,兩人也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向前方繼續走。 耗費一個時辰,他們總算氣喘吁吁的趕到了那所謂的桐梓縣,也是他們進入遵義府的第一個縣。 只可惜,這個所謂的縣,與他們印象里的縣簡直是天差地別。 “這是我的縣?!” 站在山坡上,看著那由木墻圈起來,里面生活著千余人的桐梓縣,那二十七八的儒生不敢置信,身旁的徐碩也心里一沉。 他們忐忑的率領隊伍走下了山去,隨后便在桐梓縣門口見到了兩名等待許久的胥吏。 他們在見到徐碩他們的時候,連忙小跑上前迎接:“章程(劉才),見過徐知府、王知縣?!?/br> 二人是徐碩他們提前兩個月派來溝通的胥吏,自然認識徐碩他們。 “這就是桐梓縣?”知縣王章不敢置信的看著這簡陋如鄉村的地方,章程聞言也苦笑道: “遵義府適合置縣的地方并不多,桐梓已經算平坦的地方了?!?/br> “在之前,這里只是一個驛站,除了驛館和馬廄,剩下的寨墻與二百間木屋都是黔國公他們修建留下的?!?/br> 章程匯報了桐梓縣的情況,王章聽到后與徐碩面面相覷,不由咬牙道: “我就知道,以我的政績頂多做一個主薄,如今提拔為知縣,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br> “先進去看看吧?!鼻浦B集鎮都稱不上桐梓縣,徐碩也不免忐忑了起來。 盡管和蹇義商量決定前往貴州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他沒想到遵義的情況居然是這樣的。 現在他都有些擔心自己的治地遵義縣(播州城)是個什么情況了,總不能和桐梓縣一樣吧。 想到這里,徐碩和王章帶著目瞪口呆的桐梓縣五名官員和四十多名胥吏走進了桐梓縣的木墻了。 在寨子內部,那兩百處木屋已經被百姓所占據,并且他們還在炮制木頭,準備繼續建造房屋。 他們穿著青黑色的衣服,男人穿著青黑色的左衽上衣和長褲,女人則是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裙和長褲,顏色也以青黑色偏多。 “這些百姓都是被改土歸流土司留下的苗家百姓,昨日軍中的劉千戶來說,還有兩千多洞蠻人在遷徙的路上,算上這里差不多有四千人?!?/br> 章程解釋著,而那群百姓也害怕的看著他們,紛紛停下了手中動作。 “寨中有一百披甲的軍中弟兄,不過他們一般不管百姓,只負責維持治安?!?/br> “我來的時候那劉千戶說,他們只負責到我們的兵馬司訓練好,然后就要前往南邊平叛去了?!?/br> “這期間的政務他們不插手,需要幫忙的話可以幫忙?!?/br> 章程解釋著桐梓縣的一切情況,同時從懷里拿出了一本文冊:“這就是桐梓縣的所有情況了?!?/br> 王章接過打開,徐碩也湊了過來。 【二百六十七戶,一千六百二十七口,男丁五百二十六人,未成丁三百二十四人,女七百七十七人?!?/br> 【屋舍二百處,驛館一處,馬廄一處,牛二十六頭,挽馬十二匹,豬三十四頭,家禽四百二十七只,糧三千六百石……】 “孟明,你得支持我??!” 瞧著手中的文冊情況,王章懷疑自己管理的不是一個縣,自己也不是一個知縣,而是一個鎮長。 與徐碩的身份不同,王章是遼東官學中舉的學子,雖然也是關外,但始終比不上吉林城出身的徐碩。 徐碩能被破格提拔為遵義知府,除了沒人愿意來外,也有他吉林城身份的緣故。 這次徐碩入貴州,蹇義是給了他許多幫助的,他手下有七百多名胥吏和一千六百多名工匠,此外還有六百匹挽馬和兩萬余石糧食,五千多貫錢。 不和徐碩哭窮,王章真不知道和誰哭窮了。 “我倒是想幫你,但現在我得看看遵義縣是個什么情況,得再走訪走訪各縣是個什么情況?!?/br> 徐碩咽了咽口水,遵義府內有遵義、桐梓、綏陽、仁懷、湄潭五縣,如果每個縣都和桐梓這么窮,那他恐怕真得向朝廷上疏求援了。 “我先給你留三千石糧,各類工匠各十名,胥吏三十名,教習十名和四夷館翻譯一名?!?/br> “其它的,你等我走訪一個月再給你調撥?!?/br> 徐碩做出承諾,然后與王章在土路上行走,偶爾想與這些百姓交流,卻因為語言問題而無法交流,只有依靠四夷館的翻譯才能了解對方困難。 “我雖然知道苗語,但侗語和其它卻不知道,王知縣得找些人翻譯才行?!?/br> 四夷館的翻譯汗顏作揖,王章聞言則是心力交瘁,只覺得桐梓縣興許就是他這輩子的養老處了。 “軍中應該有精通這些語言的,我到了播州后給黔國公寫信求幾個人來幫你?!?/br> 徐碩拍了拍王章的肩膀,并不希望他氣餒,畢竟桐梓縣的地勢情況可以說這一路走來最好的地方了,好好開發還是有希望憑借功績更上一步的。 “希望有吧,只是這桐梓縣連耕地都沒有,我看來只能坐吃山空了?!?/br> 王章看著文冊上那僅有的兩畝菜地,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自己的情緒。 “我去了遵義看看,楊氏家族治下耕地應該不少,不然他們吃什么?” “就算沒有,你也不用擔心,大不了像你在大竹縣當典吏一樣,帶著百姓們慢慢開荒就是,糧食我會想辦法?!?/br> 面對王章的氣餒,徐碩不斷為他打氣,同時看了看桐梓縣的情況,隨后讓自己身后的官員命令所有工匠前來桐梓縣,為桐梓縣加急修建些屋舍。 很快,千余名工匠砍伐樹木,坯土為墻,只是半日時間就修出了十余間單間的屋舍。 盡管十分簡陋,但總比沒有要好。 瞧著那十余間簡陋的屋舍,以及空曠的四周,徐碩不免咋舌,祈禱自己的府治不會這么貧困…… 第381章 背有靠山 “這么大!”二月十九日,帶著數千人的隊伍,作為遵義知府的徐碩總算抵達了曾經的播州城,如今的遵義縣。 隔著好幾里,他就已經看到了四周成片的稻田,以及遠處那矗立在山邊的播州城。 在滿是山脈的貴州,突然能見到遵義那么大的壩子還是令人有些震撼的。 由于沒有遮擋物,整個遵義壩子被徐碩一覽無余。 光是出現在他面前的這個壩子,便足足有數十萬畝耕地,再往后還有河谷平原。 可以說,遵義縣的情況遠超徐碩想象,就連跟在他身后的幾名官員都紛紛松了一口氣,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走!去看看!” 徐碩來了力氣,帶著眾人向著遵義城走去。 來到遵義,他們也能感覺到當地軍隊rou眼可見的變多,山道口總有兵馬駐扎,哪怕是徐碩他們都需要接受盤查。 這樣的氛圍,讓眾人這才想起了當下的貴州也在經歷戰事,盡管遵義府比較安全,可南邊和東邊的叛亂卻絡繹不絕。 留駐遵義城的是瞿郁,而沐春、瞿能、沐晟等人則是在各地平叛。 瞿郁倒是沒有迎接徐碩,但徐碩也不在意,他們走上了那夯實的土路,并向著播州城靠近。 在播州城外,身穿各類民族服飾的百姓正在田間種地,田地旁居然還有用混凝土修建的水渠。 徐碩有些驚訝,但一想到沐春當初治理昆明,開辟三十萬畝耕地后,便將這一切想到了他的身上。 “光這個壩子上的耕地和水渠,今年衙門的產出就少不了?!?/br> 徐碩身后,遵義府同知的趙軌開口感嘆,徐碩也點了點頭道:“以這里為根基支援各縣,盡快讓遵義府恢復產出,支撐大軍補給的同時,繼續開墾荒地?!?/br> 徐碩看到了許多還沒有開墾為耕地的坡地,那些坡地的坡度不算大,可以開墾為梯田來種植作物。 他在巴縣任職時,便主持開辟過不少梯田,盡管都是書本上的知識,但實際運用起來后,效果十分顯著。 思緒間,徐碩他們也來到了遵義縣的城門處,而城門口則是有一名衛指揮使在等待。 見到徐碩徒步而來,這名指揮使還略微詫異,隨后作揖道:“敢問是否是徐孟明徐知府?” “是我,這是官印和文書?!毙齑T從身旁的官員手中接過官印和文書遞了過去。 衛指揮使檢查過后點了點頭:“瞿都督已經將宣慰司衙門更換了牌匾,我現在派人帶您前去?!?/br> “此外,前往其它三縣的官員則是由我們明日開始護送前往?!?/br> 衛指揮使的話讓徐碩緊張起來:“怎么了,有戰事嗎?” “一些小土司不接受改土歸流,在山林之中流竄,不用擔心?!?/br> 衛指揮使倒是不把這種事情當事情看待,不過徐碩身后的其余三縣官員胥吏則是面露憂色。 他們雖然是自發前來貴州的,但若是為此丟了性命,那才是令人后悔莫及。 “沒事的,不用擔心,有我大軍在,些許小土司不成氣候?!?/br> “你們若是擔心,我可以陪同你們一塊去?!?/br> 作為知府,徐碩在這種時候笑著開口,安撫了眾人的同時,也讓眾人察覺了自己的失態。 “我等只是緊張罷了,不必勞煩知府了?!?/br> 眾人紛紛作揖,徐碩見狀點了點頭,隨后對衛指揮使作揖道: “我們帶來了一萬七千石糧食,若是大軍缺糧,可以與我商量調走?!?/br> “多謝!”衛指揮使回禮,而后側過身子示意他們入城。 徐碩見狀回禮,他身后的官員們也紛紛回禮,而后跟隨徐碩腳步走入遵義城中。 一走入遵義城中,城中情況便讓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作為播州楊氏經營五百余年的地方,遵義城內鋪滿了河石制作的石磚,道路也十分寬闊。 城中中軸線的主干道足有三丈寬,街道兩旁的建筑高度大多在一丈六尺左右,有漢家建筑,也有一些類似吊腳樓的磚石小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