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節
本陣之中的楊昇幾乎與眾多夷兵一樣不敢置信,他很清楚楊綱所部三千夷兵的戰力和紀律,所以面對眼前的一切,他甚至認為是在做夢。 “殺夷??!” “殺殺殺!” 鐵騎沖鋒,潰逃的千余夷兵大半被收割,還有大半僥幸逃回了楊昇所部本陣之中,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明軍二十步排槍下的幸運者,至于那群不幸的人,人數足足接近兩千人。 四千明軍火槍手在二十步的距離三輪排槍后,楊昇所部三千人便只剩下一千出頭了,這便是抵近射擊魅力所在。 “父親,撤!” 正當楊昇還在震驚己方三千人在半字時不到時間被打崩潰的時候,狼狽的楊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拽著他的馬韁就要撤退。 “發生什么了?綱兒!” 沒有看到明軍排槍的楊昇還在追問,可楊綱卻慌張的下令全軍步步為營撤退,并親手拽著楊昇的戰馬撤退。 “我回去再與您說,這仗我們輸了,再不走就是全軍覆沒!” 楊綱是親眼看到了明軍抵近射擊的厲害,此刻的他只知道,如果他們再不撤退,那連和明軍談判的本錢都要被葬送在這里了。 “追……” “嗶嗶——” 此刻明軍陣中,瞿郁看到夷兵撤退,當即就想繼續追擊,可不等他行動,后方便傳來了哨聲。 他回頭看去,果然瞧見了沐春的大纛。 沐春似乎料到了瞿能父子會追擊,因此他只帶了十余名武官便趕來了前線,并隔著老遠便吹響了木哨。 “全軍休整,窮寇莫追!” 沐春策馬入陣,攔住了瞿郁的同時,也叫醒了不遠處的瞿能。 “黔國公,為什么?”瞿郁急紅了眼。 在他看來,前方這萬余夷兵就是自己碗中rou,隨意拿捏。 不趁這個時候將他們覆滅,等他們撤回播州城就不好打了。 “你現在把楊氏打成了殘寇,其它中小土司的兵馬你還得去山中尋找?!?/br> “把他們聚在播州城再盡數剿滅,這樣更方便我軍改土歸流,明白了嗎?” 沐春不貪戰場上軍功,他想的是如何一勞永逸的解決播州這六十余家中小土司的問題。 瞿郁聞言,也只能不甘的放下了手中令旗…… 調轉馬頭,沐春掃視全軍,朗聲道:“今日作戰,全軍勇猛,每人賞錢三貫!” “萬勝!萬勝??!” 只是一句話,四周兵卒便沒了再追擊的心思,畢竟他們趕了三十余里路,已經十分疲憊了。 三貫錢,這差不多是他們一個半月的軍餉了,此刻的他們,只剩下了為沐春的喝彩聲…… 第372章 色厲內茬 “按照你的說法,豈不是坐等著他們來播州改我楊家的命?”播州城內,當楊昇帶著質問的語氣詢問楊綱,楊綱此刻也是手足無措。 他雖在南京見過明軍的火繩槍與步騎配合,可當時的他沒想到明軍的步騎配合如此犀利,尤其是那看上去傻乎乎的線列排槍戰術。 以楊綱的回憶來看,當時的明軍火槍手最多不過超過五千,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在半字時甚至更短的時間里進行了三輪排槍。 也僅僅只是三輪排槍,便將他麾下三千精銳擊斃得幾近兩千人。 如此恐怖的一幕,楊綱至今無法忘記,這才是他當時拉著自家父親撤退的主要原因。 以當時明軍收拾自己麾下三千精銳的速度來看,頂多再交戰一輪,自家父親部下的一萬兵馬便會被擊潰,而虎視眈眈的瞿能也會率領騎兵配合步兵對整個戰場進行收割。 明軍的步騎手段,他體驗過一次便不想再體驗了,何況就南京大閱兵的情況看來,步騎手段只是明軍的五分力,真正的殺手锏,恐怕是那一門門火炮。 想到這里,楊綱整個人便不寒而栗。 “父親……” “將軍、將軍!” 楊綱還沒來得及開口,宣慰司衙門內就跑進了一名楊姓宗室將領。 “怎么了?” 楊昇還在為楊綱的軟弱而生氣,因此臉色難看的看向那名宗室將領。 “不好了,永安馬驛被攻破了!” 他一開口,楊昇便坐不住的站了起來,臉上詫異的同時不禁詢問: “我昨日撤軍回來時才布置了三千兵馬在那里,又將官軍木寨加固壘高,怎么會被攻破的如此之快?” “是火炮!”宗室將領似乎想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戰戰兢兢道: “官軍帶來了上百門火炮,它們只進攻了一次,木寨的土木寨墻便被摧毀出一道豁口,官軍順著豁口攻入寨中,下面的人根本無法抵擋?!?/br> “……”楊昇臉色變得更為難看了,他沒想到明軍的火炮居然能摧毀夯土的木寨墻,要知道木寨墻的厚度達到了八尺。 能攻破這樣的木寨墻,那說明他們的火炮恐怕會對播州城造成威脅。 “父親,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時候和沐春談判,錯過了這個機會就沒有了!” 楊綱原本就在擔心明軍火炮,如今聽到明軍火炮如此犀利,他心里壓根沒有了戰前的從容,整個人完全被明軍那從未見過的進攻方式給顛覆了。 “現在認輸有什么用?” 楊昇怒其不爭的叱罵起了楊綱,不過冷靜下來后他也覺得楊綱說的很對。 “永安距離我們尚有七十里,這樣吧,你現在帶著我的官印,從府庫之中取些金銀去永安馬驛找沐春,我留下來繼續召集諸部土司?!?/br> “如果沐春有談的意思,那我們就和他們好好談?!?/br> “如果他不愿意談,那你也盡量拖延時間,等諸部土司的兵馬集結?!?/br> “我楊氏聯合諸部土司,也能拉出六萬兵馬,我就不信他的火器能敵得過那么多兵馬!” 楊昇一邊說,一邊轉身從自己的桌案上取出官印交給了楊綱,并親自教導道: “若是沐春詢問你,我等為何起兵,你便說是朝廷興修宮室,入深山伐大木百姓死傷過多,只要朝廷愿意停止對播州百姓的徭役征發,我楊氏可以接受改土歸流,交出播州的治理和人口,僅保留半數耕地?!?/br> 楊昇畢竟是漢人土司,雖然沾染了土民的風俗文化,但最是清楚漢人朝廷的臺階是什么。 如果他說楊氏是為了抗拒開改土歸流而起義,那沐春絕不會輕易同意他們投降。 可若是他改換借口,以民為根本來作為借口,那即便是沐春也得先向南京匯報再來決斷。 哪怕眾人都知道是借口,可就是沒有人會揭穿這個借口。 正如楊昇所想一樣,翌日清晨,當楊綱帶著十余名騎兵來到永安馬驛的木寨南邊時,得知他到來的沐春也派人將他帶進了永安馬驛之中。 “窸窸窣窣……” 走在永安馬驛的木寨中,楊綱可以感受到四面八方傳來的壓力,幾乎所有寨內準備出發的明軍都死死盯著他們。 明軍前日擊垮了夷兵不假,可這不代表明軍沒有付出死傷。 前日一戰,夷兵丟下四千余性命,明軍也丟下了百余條性命。 雖然看上去明軍已經討回了那口氣,可對于兵卒和中基層武官來說,那百來條性命是他們的袍澤兄弟。 “進去吧?!?/br> 穿過無比“漫長”的營地,楊綱被帶到了中軍木屋前。 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木屋,昏暗的木屋里,唯有幾道燭光能讓楊綱看清楚沐春等人的面孔。 “前日還與我兵戎相見,怎么今日又來講和了?” 沐春抬著下巴,輕蔑的看著站在門口的楊綱。 與他一樣的,還有沐晟、瞿能、瞿郁、瞿陶等人。 “此戰,屬實誤會……” 楊綱硬著頭皮將自家父親教導自己的那套說辭說出,盡管即便他自己都覺得這個借口十分荒誕,可沐春如此精明的人卻露出了輕笑。 “既然是誤會,那把誤會解開就行了?!?/br> 沐春的話,讓瞿能、沐晟等人猛然回頭,詫異的看著他。 在他們回頭后,看到的是沐春的笑臉,而沐春本人也抬了抬下巴,示意兵卒賜座。 兩名兵卒見狀給楊綱抬來了椅子,他也在作揖回禮過后坐下,但就坐姿來看,他心中十分忐忑。 對此,沐春靠在了椅子上:“這件事情,我會上奏陛下,若是陛下寬宏大量,可以免除播州百姓徭役,同時也免去你們這次的錯誤?!?/br> 一個時辰前,沐春還在對諸將說播州楊氏是叛軍,可當下播州楊氏的叛亂卻成了一場錯誤。 如此明顯的信號,楊綱自然接收到了,故此他連忙作揖道: “怎敢奢求陛下和朝廷原諒,我播州犯了錯,自然要嚴懲?!?/br> “此次之事,乃我父子不察,誤信刁民挑撥,這才鬧得如此不可開交?!?/br> “我父親派我前來,一是為了解釋這件事,二是羞愧難當,乞請辭讓播州宣慰使等官職,以此表示贖罪?!?/br> 楊綱忍著心痛說出了這句話,他很清楚自己說出這句話的代價是什么,代表著傳承五百多年的播州楊氏政權瓦解,從今開始沒有播州楊氏土司,只有播州楊氏罪臣。 “楊宣慰使能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不過這件事情我得上奏陛下,請陛下定奪?!?/br> “此外,你父子犯下如此失察之舉,也不好再留在播州,具體將你父子家族調往何處,也全聽陛下定奪?!?/br> 沐春在試探,試探楊氏父子的底線,同時也在告訴他們,朝廷的底線是什么。 以楊氏在播州的影響力,即便他們沒有官職,去除了兵權,可他們的威望依舊在當地。 如果繼續把他們留在播州,那播州依舊留有隱患,而這是沐春不允許的。 “我父子全憑朝廷安排……” 楊綱心里是有些不愿意離開播州的,甚至他也覺得自家父親不愿意離開播州。 只是現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暫時先答應,回去后再與自己父親商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