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節
婁山關位于大婁山主脈的脊梁上,是一個沿裂隙溶蝕而成的隘口,關口東西兩側為大小山峰,高聳入云。 婁山關原本由播州楊氏土司麾下的婁氏土司管轄,因此主要防御重點在北部。 在大閱兵過后,婁氏土司接受改土歸流,故此婁山關被明軍接管。 負責節制貴州的顧成在原本關隘的基礎上,增加了南段一里的混凝土城墻,并在外部構筑階梯狀的六重平臺。 只可惜,駐守婁山關的將領水平不行,完全沒有用上顧成的布置,因此在瞿能抵達時,他心情十分忐忑。 “看在關隘沒丟的份上,你的罪就免了!” 瞿能沒想到顧成留下的六重平臺會在三天時間就被守將丟了個干凈,但眼下正值用人之時,算賬也得起碼等到打完再說。 “關隘兵馬還有多少?” “不足三千……”守將回應,瞿能皺眉道:“城外叛軍全軍出動了?” “未曾,大概有六千余人……” 守將忐忑回答,果然下一秒就迎來了瞿能的痛罵:“三千人被六千人堵在城里,你帶的什么兵?!” “末將該死!”守將低頭認錯,瞿能生氣哼了一聲:“開關門,好好學!” “是!”瞿能吩咐過后,守將連忙讓人準備開城門。 此時此刻,瞿能帶領本部騎兵全部聚集到了南城關門處。 “開!” 伴隨著他開口,南城關門瞬間打開,而這突如其來的開門,讓正準備推動撞車撞擊城門的叛軍一愣。 不等他們回過神來,瞿能手持一桿丈四鐵槍,身騎朱高煦所賜大食馬沖出關門。 “殺蠻子!” “殺?。?!” 只是一瞬間,千余騎兵從關內沖出,那些還準備撞城門的夷兵紛紛轉身逃命。 鐵騎宛若洪流,一千騎兵在沖出婁山關后展開了緊鑼密鼓的沖鋒,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 猝不及防的楊氏夷兵來不及結陣便被鑿穿,他們壓根沒想到婁山關會出現騎兵,也沒想到沐春會來的那么快。 “殺夷??!”千騎兵奮起追擊,面目猙獰的咆哮著,讓那些正在逃竄的夷兵顯得極度狼狽。 婁山關南邊一路皆是下坡,六千夷兵被殺潰大半,唯有楊昇之子楊綱及時團結周遭夷兵,結陣向著瞿能所部騎兵步步緊逼。 他們身穿鐵札甲,手持藤牌長槍,身后有勁弩手伺機而動。 瞿能及時調轉馬頭,給了后方騎兵一個信號,帶著大軍繞過了楊綱所部這不足三千人的軍陣,繼續追殺那些潰散的夷兵。 “步步為營,緩步撤回大營!” 楊綱不過二十的年紀,但指揮手中這三千人卻毫無破綻。 在他看來,瞿能的騎兵再勇猛,也無法正面向己方長槍陣沖撞。只是楊綱興許忘了,瞿能對于他們西南土司的打法早就知根知底了。 依仗騎兵的機動性,瞿能在短兵搏殺潰軍之后立馬切換騎弓,率領騎兵環形圍射楊綱所部。 面對騎射的威脅,楊綱只能下令全軍就地結藤牌陣,生怕露出縫隙被瞿能率騎兵突入陣中。 瞧著他嚴陣以待,瞿能也抬手示意群騎勒馬。 他們在這狹長的山谷慢慢悠悠的繞著楊綱所部繞圈,楊綱見狀則是讓人放出了號炮。 他本以為這樣能嚇退瞿能,可是瞿能卻依舊不緊不慢的面對他率本部騎兵繞圈,就好像一頭審視獵物的老虎般。 時間一點點過去,楊綱麾下夷兵的體力也來到了極限。 四斤重的長槍聽上去沒有什么,可要是手持長槍位置一個姿勢半個時辰,哪怕是瞿能、朱高煦、平安這般勇猛之人都會覺得手臂乏力,更不要提普通人了。 “窸窸窣窣……” “嗚嗚嗚——” 就在瞿能準備動手之際,婁山關南邊的矮坡下開始有大軍挺進的甲胄窸窣聲和號角聲響起。 瞿能拿出望遠鏡看去,差不多二里外冒出了一支規模不下萬人的隊伍。 顯然,那就是楊昇所率的主力。 “侯爺……” 一名武官緊張詢問瞿能,瞿能卻視楊綱所部萬余人為草芥,輕蔑道:“他們有人,我們就沒有嗎?” “嗚嗚嗚——” 幾乎是在印證他的話,當楊昇率兵本部萬余主力前來為楊綱解圍時,婁山關上號角聲響起,這是瞿能與守將約定了信號。 號角聲響起,也就證明沐春率領主力來了。 “嗶—嗶嗶——” 果然,當熟悉的哨聲傳來,當楊昇率軍登上緩坡時,明軍云南都司兵團的前軍萬余大軍也正式從關內走出。 他們踏出甬道,整齊劃一的小跑向左右平列為陣。 瞿能在此期間沒有催促,而是率領騎兵,虎視眈眈的盯著楊綱所部三千人。 他并不知道這支軍隊的主將是楊昇的次子楊綱,但他知道以楊氏土司這種家族式的治理土司,能領兵的絕對和主將關系差不了。 他這一招,便是圍點打援。 在他的注視下,楊昇所率萬余夷兵朝他步步緊逼,距離不足二百步。 也就在這時,婁山關外瞿郁所節制的前軍列陣完畢,向著瞿能支援而來。 沒有什么比整齊劃一的動作更能令人震撼,而眼下這處狹長的山谷內便有這樣的兩支軍隊。 播州楊氏雖然是土司,卻是實打實的漢人,練兵方法也與時俱進。 自從上次前往南京觀看大閱兵過后,返回播州的播州土官便把自己去南京的所見所聞記錄匯報給了楊昇。 楊昇得知后,立馬開始嚴整軍隊,因為他知道皇帝如果這般展示武力,那必然是準備要對北邊或南邊動手。 因此,當沐春開始調動兵馬,婁氏土司改土歸流并交出婁山關后,他就已經開始秘密聯系自己麾下的其它中小土司準備起兵。 他這一萬五千人只是他的本部,在播州地界還有大大小小六十多家中小土司正在調兵前往播州城。 他來圍攻婁山關,就是為了試試看明軍火炮威力,為此他還準備了他用來阻擋火炮的“盾牌”。 “勒勒車?” 當楊昇本陣推出一輛輛一人高,正面彩繪惡鬼的車輛時,瞿能顯然愣了愣,但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準備用這個抵擋野戰炮?” 瞿能差點沒忍住笑出來,要知道他們可都測試過野戰炮的威力。 野戰炮雖然是明軍加農炮中最小的火炮,但也能在一里范圍內正面打穿一輛裝滿沙子的馬車。 哪怕楊昇用硬木制作馬車,卻也無法抵擋住明軍火炮的鐵炮彈。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楊昇與瞿郁幾乎同一時間下令全軍出擊。 不同的是,明軍這邊是火槍兵在前,長槍兵在后。 眼看雙方距離不足百步,瞿能心知己方戰術,連忙調轉馬頭率領騎兵撤回本陣左右兩翼。 見瞿能撤退,被包圍了半天的楊綱也松了一口氣,全軍由圓藤牌陣變為線狀藤牌陣,并等待接應本部盾車和主力。 然而就在他列陣線狀的時候,瞿郁卻嘴都快笑歪了:“這群夷兵,都已經看了大閱兵還覺得手中藤牌能擋住火繩槍?!?/br> 瞿郁一邊說,一邊看著己方線列步兵抵達楊綱本部三千人不足四十步處。 “放箭!” 楊綱開口下令,一時間弩矢箭雨如驟雨落下,而明軍見狀則是繼續前進。 他們護住自己的面部前進,箭矢射在身上雖然有些疼痛,但并沒有傷害到皮rou。 刀牌手上陣舉盾開始保護火槍手,掩護他們推進十步后,雙方最終在二十步的距離各自撤下盾牌。 不同的是,楊綱所部舉起的是勁弩,而明軍舉起的是火繩槍。 “放!” “噼噼啪啪——” 同樣的一聲放,可出現的結果卻是一面倒。 以四千火槍兵組成三輪排槍的明軍在二十步不到的距離點火開槍,只是眨眼間夷兵便以秋后稻子的速度一排排中彈倒下。 “舉盾!舉盾??!” 楊綱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己方一瞬間便倒下超過了兩成兵卒。 不止是他,就連他麾下夷兵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都不用他下令,藤牌手連忙舉起了藤牌,似乎保護自己和身后的袍澤。 “噼噼啪啪——” 持續的排槍,以及瞬間打穿藤牌的排槍讓夷兵震怖。 他們也曾與明軍的火門槍交過手,但從未見過這種不間斷的射擊方式,更沒有見過能直接打穿藤牌的火器。 由于倒下的兵卒太多,他們所結藤牌陣也是殘缺不齊,根本無法掩護全軍。 “逃??!” “逃命!” “不準逃,逃跑的全家充作奴隸??!” “都給我站??!” “混賬??!” 交手不過半字時,在瞿能麾下千余騎兵虎視眈眈下尚能堅持半個多時辰的楊綱所部徹底潰逃。 如此機會,瞿能自然不會放過,當下催馬沖陣,擴大戰果。 “快!上去接應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