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節
楊展的話出乎鄭和預料,他沒想到楊展居然會推延去滿者伯夷,畢竟前幾日北邊來信,楊俅的情況并不算好。 “先為國,再為家!” 面對鄭和的錯愕,楊展放下一句話后便開始指揮明軍檢查己方戰船。 對于受損的戰船,擴建渤淋邦港的船廠來修補。 對于渤淋邦城,則是交給鄭和來齊民編戶,上疏請朝廷賜名。 等這件事情傳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下旬。 朱高煦拿著由錦衣衛抄寫在信紙上的情報看了看,又要來了鄭和他們自己寫的字條,確認無誤后才點頭看向了面前。 在他的面前分別坐著戶部尚書郭資、吏部尚書夏原吉、工部尚書黃福,以及不待見朱高煦,也不被朱高煦待見的禮部尚書李至剛。 “這消息沒有問題,和剛才給你們看的一樣?!?/br> 朱高煦放下信紙和字條,對面前四人開口的同時,也站起身來用指揮桿對南洋的地圖指點道: “蘇門答臘島和我朝四川差不多大小,現在我朝所占據的舊港宣慰司面積差不多只有蘇門答臘島的十分之一?!?/br> “這個島嶼上有土邦、國家大小數十個,我的意思是以舊港宣慰司為招撫司,專門招撫島上的土邦為土官,羈縻管理當地土司,對于實力強大些的國家就納入為屬國?!?/br> “至于上邊的滿剌加半島(馬來半島),朝廷只接觸了滿剌加國,但當地還有大泥、彭亨、丁加盧等十余個小國?!?/br> “這些小國如果愿意接受大明招撫,那就警告暹羅,不得向這些國家繼續索要貢賦,所有國家貢賦由朝廷制定,同時朝廷也在各國設立禮部屬國館,所有貢賦交到屬國館,屬國互市貿易也通過屬國館進行?!?/br> “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則是就地扶持滿剌加,將滿剌加半島上的彭亨、丁加盧等朝廷還未接觸的小國消亡,讓滿剌加半島在朝廷掌控下?!?/br> 他說完了自己的想法,無非就是以舊港宣慰司來長期震懾南洋,將南洋各國收為屬國和羈縻土司,以此保持大明在南洋的海上權威,同時方便收取日后的關稅和貢賦。 對于他的建議,郭資幾人自然不會阻攔,只是禮部尚書李至剛作揖詢問:“按照殿下這么說,那這屬國館恐怕要設立不下二十處?!?/br> “若是這樣,那禮部的開支也會變大,對于朝貢回賜又該如何解決?” 李至剛詢問朱高煦,可朱高煦對于這種問題根本不放在心上:“朝貢回賜就按照之前的做,南洋一旦太平,日后收海上關稅都能收回足夠多的錢糧?!?/br> 不等李至剛繼續開口,朱高煦便將目光投向郭資:“入西番大軍的錢糧是否調撥齊全?” “都已經調撥齊全了,麗江木氏也已經準備好,三千木瓜兵可以隨時進入西番?!?/br> “劉昭指揮使麾下的四千西番騎兵也已經抵達了松潘,目前只等李都指揮使在六月抵達西寧,三路大軍即刻出發進入西番?!?/br> “禮部通知烏斯藏和俄力、朵甘了嗎?”朱高煦看向李至剛,李至剛聞言只能作揖: “三月派遣三百兵卒和三名官員前往詔諭,許多土官已經知道朝廷的天軍會進入西番,但他們并不歡迎,臣擔心會爆發沖突?!?/br> “這你不用擔心?!敝旄哽惆参苛吮娙?,并將眼下西番的情況道出: “西番早已不復吐蕃之威,眼下各派手中兵馬多則不過萬余,寡者僅有數百?!?/br> “進入西番不可能平安無事,但如果說要打,那朝廷也不懼怕任何人?!?/br> “先駐兵一萬在西番是預期,如果之后的馬賦收取不盡人意,亦或者收不到那么多,那再酌情減少也是可以的?!?/br> 朱高煦說著自己的想法,而這也是因為戶部給他看了運糧的損耗情況。 從關中平原、成都平原運糧抵達西寧、松潘就損耗了兩成,進入青藏后恐怕還會更高,甚至達到十石起運,半石送抵都有可能。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酌情削減當地駐軍數量也不是不可以。 “殿下英明?!?/br> 朱高煦的話才說完,下面的郭資就松了一口氣。 見他們這樣,朱高煦便繼續詢問道:“半年過去了,安南和河南、漠東情況如何?” “先后發配、遷徙了不下十五萬人?!惫Y下意識回答,緊接著補充道: “河南遷入六萬余人,復墾十分順利,不到半年就已經復墾二十余萬畝?!?/br> “漠東發配了不少人,眼下《黃冊》記載有六萬余口,但其中一萬多人還在發配的路上?!?/br> “安南情況最好,許多閩浙江南遷徙過去的百姓就地均田分地,已經安家落戶?!?/br> “就今年情況來看,當地土戶應該能繳納田賦一百二十萬石,所以……” 郭資目光詢問朱高煦,想知道是要收稅,還是繼續蠲免一年。 “繼續蠲免一年,讓安南百姓過的舒服些?!?/br> 他們依舊將安南稱呼為安南,鮮少稱呼為交趾,而且蠲免政策和均田政策也在進行中,許多安南百姓都均到了一到三畝耕地。 之所以對他們這樣,為的就是讓安南百姓知道大明的好處,以便在傀儡陳曜病卒之后,名正言順的將安南納入大明統治。 “安南西邊的胡氏父子殘部已經被鎮壓,不過長山之中的蠻人,還有當地的豪強時不時就叛亂?!?/br> “傅讓雖然鎮壓及時,但每次叛亂都會給百姓造成傷害,所以蠲免在我沒有開口前不要停下?!?/br> 朱高煦對郭資吩咐著,見他作揖表示知道,朱高煦才對他們詢問起這次科舉后續的風波。 “科舉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我聽聞民間許多士子都認為縮減《經義》,增加《算術》不是好事,是也不是?” “這……”夏原吉遲疑片刻,與李至剛對視過后才汗顏道:“確實有不少敗在《算術》的考生對朝廷此次科舉詬病不淺?!?/br> “那就昭告天下,告訴這群考生,讓他們知道科舉并非一成不變?!敝旄哽阒苯恿水敚?/br> “經史典籍要學,算術依舊要學,并且還有不斷的精學?!?/br> “我不說其它的,單說洪武二十六年河南、四川二省連耕地數量都能統計錯誤,這還是朝廷已經入仕多年的官員?!?/br> “如果朝廷真的按照當年統計錯誤的數額去征收稅糧,這兩地的百姓恐怕只有揭竿而起了?!?/br> 朱高煦越說越氣,他對于明初這群經過兩宋驕縱,前元放養的士大夫十分看不上眼。 在他看來,國家數據是絕對不能出錯的,但這種錯誤在整個明朝出錯多次。 前一年耕地一千多萬畝,結果一查突然一億多畝,并且人口還沒變化。 朝廷要是根據這種數據去征收賦稅,那估計用不了兩年就全國揭竿而起了。 “臣慚愧……” 郭資作為戶部尚書,自然知道前些年地方統計錯誤的事情。 如果不是郁新和朱元璋將河南、四川二省的《魚鱗圖冊》駁回,那當地衙門估計真的能一錯再錯下去。 “剩下這幾個月,朝廷只有下西洋和入西番,移民實邊這三件事?!?/br> “大的戰事不會再有,但如果涉及民生,戶部也不要吝嗇?!?/br> 朱高煦說的是蠲免和賑災的事情,盡管洪武、永樂兩朝都把天下水利經營不錯,但在大自然面前還是顯得那么單薄。 賑災這種事情馬虎不得,所以朱高煦特意交代。 “臣領教……” 郭資應下,朱高煦見狀也擺擺手:“都退下吧?!?/br> “臣等告退……” 四人起身回禮,隨后緩緩退出春和殿。 在他們走后,朱高煦對旁邊一直沒有開口的亦失哈吩咐道: “楊展父親楊俅那邊,你這幾日多跑幾趟,雖說太醫院的御醫和醫院的醫生們都說沒事了,但該照顧還是照顧?!?/br> “奴婢領教……”亦失哈作揖應下,但這是殿外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班值太監著急忙慌走了進來,這讓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他走進春和殿后立馬跪下叩首,聲音嚎啕: “殿下,武定侯薨逝了……” 第345章 呂宋宣慰司 永樂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武定侯郭英薨逝于家中,卒年六十八歲。 由于郭英確實戰功赫赫,加上有太子岳祖父的這層身份,所以他依舊在死后獲贈營國公,謚號“威襄”。 郭英的去世,仿佛宣告著一代人的落幕。 對于他的離開,朱高煦只是有些唏噓,但郭琰卻哭的泣不成聲,為此朱高煦讓她帶朱瞻壑去侯府守靈三日,他自己也抽空去了一趟武定侯府。 六月中旬,郭英下葬于巨野城北的郭家塋地,武定侯爵位由其次子郭銘繼承。 對于個人來說,郭英的走讓人難以接受,可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郭英的去世卻不算什么轟動的事情。 稍微收拾了一下心情,朱高煦便開始繼續投入朝政之中。 時光飛逝,南洋的楊展與鄭和搜捕圍剿陳祖義殘部,陳祖義逃亡滿者伯夷,但最后被滿者伯夷的國王維卡拉瑪瓦哈納俘虜,充當見面禮送給了鄭和。 滿者伯夷的想法很簡單,從鄭和剿滅陳祖義開始,他們就知道大明不是他們能惹得起的,倒不如趁著陳祖義被重創,將陳祖義俘虜送給鄭和,以此保障大明不會對滿者伯夷在蘇門答臘島南部的國土動手。 事實證明他們選對了,大明如今根本吃不下整個蘇門答臘島,因此鄭和在拿下陳祖義的地盤后,便要求滿者伯夷準許其國內馬來人可以自由來往舊港宣慰司,至于南部地盤暫時交給滿者伯夷管理,但滿者伯夷不得虐待當地百姓。 這樣的條件,原本滿者伯夷還不能接受,但當鄭和帶著艦隊前往滿者伯夷接收陳祖義等海盜的時候,滿者伯夷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至此,南洋南邊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鄭和也將北上勃泥、蘇祿等國,并在抵達呂宋本島后招撫當地華僑,在當地設置呂宋宣慰司和南海衛、呂宋衛。 這些事情都結束后,鄭和就可以分出艦隊去迎接各國使臣和國王,帶著他們返回南京,給第一次下西洋畫上句號。 算算時間,他應該會在永樂五年三月抵達南京,畢竟呂宋宣慰司的建設會浪費不少時間。 與下西洋相對比,自然就是大明進入西番的詔諭之舉了。 七月初一,劉昭、李英、木土兵分三路,在正使侯顯的帶領下進入西番地區,詔諭各地土司出人,朝廷出糧食,共同修建三條進入青藏的驛道。 面對甲胄俱全的數千明軍,北邊兩路的大軍都沒有遇到什么阻礙,只有南邊的木土在鄉城、巴塘、理塘等地招撫時與當地爆發了沖突。 事情爆發后,距離木土最近的劉昭率兵支援平叛,叛亂的西番賊寇被鎮壓,斬首兩千余級。 此舉極大震懾了朵甘地區的土司們,就連烏斯藏地區的土司們也得知消息,各派各自派出僧人去確認官軍進入西番的意圖。 在得知朝廷要在西番修建驛道,擴大茶馬貿易的時候,他們確實十分高興,但當他們知道明軍要在驛道沿途建設衛所,并且還要在喇薩駐兵的時候,他們便有些不愿意了。 時間進入八月,昌都的西番貴族襲擊了明軍營地,明軍趁機炮擊昌都城,整場戰斗下來,西番叛軍被斬殺三千余人,昌都城連一天都沒堅持下來就被拿下。 得知這一消息,帕木竹巴第悉(帕竹政權首領的稱號)扎巴堅贊派出僧人哈立麻前往昌都,與同為西番人的侯顯交談。 “唏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