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節
他的布置,與朱高煦在哈達嶺的布置差距太大了,朱高煦在哈達嶺的布置,完全可以把兩百人當兩千人來用。 他的布置,頂多把兩萬八千人當五萬人來用,而且在面對明軍時,這個效果還會大打折扣,例如眼下…… “目標、山坡石墻,距離一里四,預射一輪,預備……” “放!”“轟轟轟——” 當明軍當著兀良哈大軍的面來到他們面前的河谷平原上,馬步兵們開始相互掩護著甲,火炮陣地也在扎穩后開始預射炮擊。 “全軍準備!” 脫魯忽察兒等的時機就是明軍火炮開炮的時機,可當他喊出全軍準備的時候,那五千明軍騎兵讓他不知如何應對。 他們像是甲騎,但卻沒有臀部的甲裙,肋部的甲裙也收短了許多。 這樣的設計,可以說沒有重騎的防護性,也沒有輕騎的機動性。 但話說回來,這樣的設計也讓他具備了比輕騎更好的防護性,比重騎更好的速度和耐力。 要不要下令沖鋒成為了脫魯忽察兒的兩難抉擇,而這次他沒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沉默讓他錯過了一個好的機會,眼睜睜看著明軍的馬步兵下馬著甲結陣。 “炮營打一個基數,打完步兵推進,騎兵等待我軍令!” 朱棣眼看兩萬六千馬步兵著甲結陣,當即便下令他們等待進攻,而炮營也開始將為數不多的炮彈、發射藥塞入炮膛,以每字時一輪炮擊的速度開始炮擊兀良哈人修筑的石墻。 “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不斷在河谷中作響,每打出一輪炮彈,對面的兀良哈防線便會傳出一陣陣慘叫聲。 五斤的鐵炮彈摧毀了簡易的部分石墻,使得整段石墻看上去殘缺不堪。 “三道石墻,不過沒什么用?!?/br> 拿著望遠鏡的朱棣看清了大概,但并不認為這種坡度投下的檑木和落石能對明軍造成什么致命傷害。 “李遠,稍許大軍上山時步步為營,小心檑木和落石,可以讓刀牌手走最前面,走近就用火槍進行排槍射擊,然后短兵交擊?!?/br> “末將領命!” 面對朱棣的招呼,長相堅毅的李遠畢恭畢敬的作揖。 “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等一個時辰過去,許多石墻已經垮塌出了豁口。 “繞開石墻,從左右登坡而上,出擊!” 朱棣一開口,李遠便抖動馬韁,走到朱棣面前莊重作揖,而后策馬來到已經結陣的步兵陣前。 兩萬六千馬步兵中有五千火槍手,一萬五千長槍兵和六千刀牌手。 李遠很快根據朱棣的指示做出調整,兩萬六千大軍被他調動起來,雖然不如朱棣親自指揮,但效果還勉強不錯。 “孟章,你覺得你能把兩萬六千人指揮成這樣嗎?” 朱棣在旁敲側擊孟章的能力,孟章作為早期能被朱高煦委托三場護衛任務的人也不簡單,他清楚這是皇帝想要判斷自家殿下實力,故此他苦笑搖頭:“臣雖然有了國公爵位,但至今只能指揮萬余兵馬?!?/br> 李遠是朱棣視為僅次于朱能和張輔的青壯派第三人,孟章恰好也是渤海的第三人。 因此孟章的服軟也是表示著渤海不如燕府青壯派,對此朱棣樂呵呵的笑了笑,卻并沒有說什么。 興許他心里十分清楚,孟章只是藏拙罷了,李遠的能力恐怕還比不上孟章,而孟章如今不過二十九歲,可李遠已經四十了。 似乎除了朱能、張輔、孟瑛等人以外,朱棣手中還真找不到幾個二三十歲的帥才。 相比較他,朱高煦一方的武將優勢就太大了。 “希望老二能鎮得住……” 朱棣瞇了瞇眼睛,看著李遠將兩萬六千步兵一分為二,準備繞過石墻夾擊兀良哈大軍。 與此同時,左右指揮五千騎兵的李失、李齊也開始跟上步兵隊伍,以此保證能在關鍵時刻保護己方側翼。 “聞號角聲出擊!” 看著明軍主力出陣,挨了一個小時炮擊的脫魯忽察兒終于下令。 很快,一萬六千披甲騎兵上了馬匹隨時準備居高臨下的沖擊明軍左右軍陣。 一萬六千騎兵正面沖擊兩萬六千步兵并不占優勢,所以他們要做的是利用機動性去迂回背擊,亦或者是側擊。 一旦能夠成功,那戰果不用多說。 只是現在擺在他們的問題在于掩護明軍步卒側翼的騎兵。 “左右各自分出三千精騎去糾纏明軍騎兵,剩余的騎兵以明甲(扎甲)騎兵沖陣為主,輕甲的緊跟明甲騎兵?!?/br> 脫魯忽察兒說著自己的計劃,自大寧慘敗后,兀良哈的明甲騎兵數量驟減,如今只能拉出不到四千人。 他想的就是以這四千人為矛頭,穿戴皮甲的輕騎為矛桿,從明軍側翼與背后捅穿他們。 很快,軍令開始傳達,明軍方陣也來到了山坡下,并開始登上這只有十五度左右的緩坡。 一開始他們還算輕松,可隨著距離不斷往上,軍陣的陣容也開始有些紊亂。 “步步為營,不要著急!” 朱棣在后方觀察,嚴聲再次提醒,王彥也連忙派塘騎去反復告訴李遠。 得了朱棣的再次提醒,李遠也開始讓步卒放緩腳步,陣容重新嚴密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檑木與滾石開始被投擲,有棱有角的滾石還好說,在這十五度緩坡里不一定能滾多遠,但檑木就不同了。 檑木從山坡上被拋下,速度越滾越快,哪怕有刀牌手的盾陣也無法擋住,要么被砸開底部,要么就是順著盾陣滾上空中,隨后落下直接將明軍砸死。 瞧著弟兄出現死傷,李遠有些著急。 如果不是朱棣提醒了他步步為營,并且是反復提醒,恐怕他現在已經讓騎兵出擊了。 “……” 看著明軍不驕不躁的陣容,脫魯忽察兒只覺得一口氣上不來,整個人都恍惚了。 “如何?什么時候可以動手?” 部分貴族還看不清形勢,脫魯忽察兒見狀搖了搖頭:“沒機會了?!?/br> “沒機會也要創造,大不了把一萬六千人聚到一起,我就不信一萬六千人沖不垮一萬三四千的明軍?!?/br> 貴族們想要集結優勢兵力,居高臨下的對明軍發動沖擊。 此時此刻,似乎也只有這一個辦法可行了。 “改變軍令,向右翼明軍發動沖鋒?!?/br> 脫魯忽察兒接受了貴族們的提議,很快一萬六千騎兵以四千明甲騎兵為矛頭,一萬二千皮甲騎兵為矛桿發動沖鋒。 他們居高臨下,戰馬向下,對身處低地的明軍左翼一萬四千人發動了沖鋒。 “掩護我軍兩掖!” 李失吹響木哨,他麾下兩千騎兵一分為二,開始掩護己方側翼。 然而面對居高臨下的沖鋒,李失手上的騎兵太少了。 “陛下!” 中軍陣中,王彥不忍看下去,不由得看向朱棣,卻見朱棣臉上露出笑容。 騎兵居高臨下發起沖鋒確實能沖垮低洼地帶的同等或少量步兵,可現在時代變了…… “兒郎們,殺了漢狗??!” “殺?。?!” 與渤海軍有著血海深仇的兀良哈騎兵看見了那面熟悉的朱雀旗,紛紛回想起了自己那些死在渤海軍手下的父兄。 他們舉起短錘,整支隊伍兵分三路,分別對正面,兩翼發動了沖擊。 “嗶嗶——” 急促刺耳的哨聲傳出,李失聽到后,連忙下令道:“兩翼騎兵撤退,給他們留出空間!” 頃刻間,明軍騎兵開始撤退,而這一幕在兀良哈騎兵看來,那就是明軍騎兵在畏懼他們。 “小心火槍,一定要破陣!” 脫魯忽察兒傳達自己的軍令,可為時已晚。 當他們居高臨下的沖向只有不到八十步的明軍左翼方陣時,唯一能抵擋騎兵沖擊的刀牌手與長槍手紛紛單膝蹲下。 不待兀良哈騎兵反應過來,明軍方針后方的火槍手也舉起了自己手中那接近六尺長的大號火繩槍。 “放!” “啪啪啪啪——” “嘶嘶??!” “額?。?!” nongnong的白煙出現,足以穿透扎甲的大號火繩槍在頃刻間擊中馬匹,甚至擊穿了兀良哈明甲騎兵。 眨眼間,人仰馬翻,并帶動了后續騎兵的栽倒。 他們栽倒一片,可明軍的射擊還在繼續。 兩方距離不過五十來步,這距離對于使用大號火繩槍的火槍手來說根本不用瞄準,打中就能打穿。 “啪啪啪啪——” 白煙不斷出現,可每次出現都代表了一匹匹戰馬的嘶鳴,一名名騎兵的消亡。 乘騎馬匹在隊伍后方的脫魯忽察兒見到這一幕,他的世界觀開始崩塌。 即便此時少量兀良哈騎兵已經沖到了明軍陣前,可迎接他們的卻是一丈三長的數桿長槍。 他們被挑落下馬,被刀牌手收割首級。 兩千五百支大號火繩槍的三輪排槍成為了兀良哈騎兵的絕唱,用于破陣的四千明甲騎兵在幾個呼吸間被擊潰墜馬。 即便有僥幸活下來的明甲騎兵帶著后方的皮甲騎兵沖到了明軍陣前,可面對他們的沖鋒,明軍迅速變陣,刀牌手掩護火槍手退后,長槍兵硬頂上。 在短兵交擊之間,上萬輕甲騎兵和少量明甲胡騎被不到五千的明甲長槍兵挑下馬來,在短兵搏斗間被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