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節
可事實上后世的西南版圖卻是明朝奠定的,只是這個奠定的過程十分血腥罷了。 “改土歸流要繼續,不過也不能一味的壓榨土司?!?/br> 沒等朱棣反應過來,朱高煦又變得保守了起來。 “朝廷對西南土司的賦稅要求并不低,土司所承受的負擔也很重,原先的改土歸流并不能有效的降低負擔,所以土司們也是持以反抗的態度?!?/br> “既然如此,那朝廷何不選擇另一種方式?” 朱高煦保守的說著自己的想法,并根據這個問題繼續說道: “給土司兩種選擇,一種是交出兵權,世襲土官,并將俸祿提高?!?/br> “另一種是保留兵權,但要接受朝廷調動去其它地方駐守,放棄治下的人口與治理權?!?/br> 當朱高煦的保守政策說出,朱棣立馬就詫異的看向了他,因為朱高煦的這政策可比大明的改土歸流要激進多了。 因此,大明改土歸流的訴求,無非就是廢除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改由朝廷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治,實行和內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 “政策的具體實施方式就是取消土司的特權地位,將原本屬于土司管轄的土地和人口全部納入朝廷的直接控制之下。 同時,朝廷對這些地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改變土地所有制、重新劃分行政區劃、實行新的稅收制度等。 許多地方的改土歸流并不徹底,原土司被委任為土知府、土知州,依舊掌握人口和兵馬,只是增派了賦稅定額罷了。 到了朱高煦這里,他直接要求土司放棄理政權或兵權,只能二者選其一。 這樣看來,他的政策可比朱元璋的政策激進多了。 “你要這么做,恐怕西南的土司會不愿意?!?/br> 朱棣都被朱高煦的激進給弄得保守了,不免擔心道:“眼下還在籌備平定安南呢……” “所以小子并不準備現在就對西南土司下手,而是逐步逐步地來?!敝旄哽慊貞溃?/br> “西南之所以留駐二三十萬兵馬,為的就是防備土司叛亂?!?/br> “若是能將火器裝備全軍,那土司手中的關隘石堡也就不成阻礙,大軍一旦開拔就能逐一拔除頑固的大土司?!?/br> “一旦西南土司被徹底平定,那朝廷就只需要在貴州、湖廣等地保持二三萬的諸軍,將更多的軍隊調往朵甘、三宣六慰和安南?!?/br> “這倒也是?!敝扉υ鞠敕瘩g,可一想到這些天他在國防大學看到的那些戰役推演課題,以及親眼見到了艦炮、岸防炮、攻城炮和野戰炮的威力后,他倒覺得改土歸流并不困難。 加農炮和火繩槍的出現,一口氣讓大明科技進步了近二百年,可對應的西南土司關隘、石堡卻依舊保持著這個時代的風貌。 西南兵團打麓川并不困難,之所以耽擱那么久就是因為碗口銃和洪武鐵炮沒辦法快速將麓川的寨堡擊破。 可如果拉上渤海的加農炮去西南,別說攻城炮,就是野戰炮都能在幾日炮擊后輕松拿下麓川的任意一座城池和寨堡。 當然,前提是火炮的數量得足夠多,不然單一幾門火炮恐怕得炮擊到猴年馬月去。 “你準備什么時候對西南改土歸流動手?” 朱棣摸準了朱高煦的想法后,便詢問起了動手的時間。 朱高煦聽后也知道不能耽擱,現在西南兵團的強大在于沐春、瞿能、何福、顧成等人的存在。 如今自己雖然將李景隆、盛庸等人調往了西南,但他們的能力并不如原先西南兵團的老臣們。 趁著這群老臣還能打,必須得讓他們帶出一批新的青壯派將領才行。 “五年后?!?/br> 朱高煦抬頭看向了朱棣,說出了大概的時間,朱棣也只是一聽便知道朱高煦打著什么想法:“你準備讓這批國防大學的學子加入西南改土歸流的戰場?” “是!”朱高煦沒有遮遮掩掩,畢竟面對朱棣也沒有必要遮掩,現在許多人想看他們父子笑話,但他們父子偏不讓這群人心愿得逞: “若是黔國公、曹國公他們能帶出一批青壯派將領,那大明還能再興旺四十年?!?/br> “四十年太短,俺們倆人加在一起就足夠了?!敝扉ψブ蠛?,朱高煦聽后卻有些汗顏。 好在在朱棣看來,他和自己似乎都能活到六十以上。 朱棣能不能活到六十以上朱高煦不懷疑,可他自己能不能活到六十,他就有些忐忑了。 “我不會死在老頭前面吧?” 一想到自己為朱棣分擔了那么多工作,也不像朱高熾一樣經常和朱棣對著干,朱高煦不免懷疑老頭這輩子會活得更長。 只是他還沒仔細想,便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從殿外響起。 父子二人同時看向殿門,不多時便見一名武官出現在了殿門,氣喘吁吁的同時不忘作揖: “臣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吳忠有急報請奏陛下!” “進來啟奏!”朱棣聽到是右軍都督府便升出了不好預感,示意讓吳忠進殿匯報。 吳忠聞言也躬身回禮,隨后走入武英殿內將急報遞出,一直站在角落沒有開口的王彥上前接過急報,不假思索的送到了朱棣面前。 在朱棣打開急報的同時,吳忠這才開口道:“平臺羅苗普亮叛亂,瓊州府崖州遭遇倭寇入侵并擊退?!?/br> 改土歸流的話題還沒結束,便爆發了羅苗叛亂的事情,這讓朱高煦與朱棣面面相覷。 不過在看完急報后,朱棣倒是沒有著急,而是開口說道:“既然曹國公已經領兵征討羅苗,那右軍都督府只要關注戰事便是,至于崖州出現倭寇的事情也不用擔心,讓兩廣及福建沿海備倭衛所戒備,待來年鄭和下南洋再清剿?!?/br> “臣領諭……”吳忠應下,隨后便在朱棣的示意下離開了武英殿。 待他離開后,朱棣便看向朱高煦:“下南洋的船隊準備的如何了?”見朱棣詢問這件事,朱高煦也在呼吸間思慮后給出答案: “原定寶船四十艘,三千料戰船一百艘,馬船一百艘,如今看來恐怕需要增加了?!?/br> “再調五十萬貫,同時再募兵海軍一萬五千人,再興三千料戰船五十艘,五千料寶船十艘,馬船一百艘?!?/br> “如此一來,海軍七衛三萬五千人的編制便滿額了?!?/br> 朱高煦說罷,同時也給出了日后大明海軍的具體實力情況。 算上留在鯨海的寶船、戰船和馬船,大明海軍合計三萬五千人,寶船六十艘,戰船一百七十艘,馬船二百四十艘,合計四百八十艘作戰后勤船只。 這個規模,比前世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大了一倍,但卻也是應該的。 畢竟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只在各地官廠保留了一定數量的守軍和船只,但朱高煦要在鯨海、東洋和南洋、西洋分別布置七個常駐海軍衛所來保障大明的海外利益。 “這事情你看著辦吧?!?/br> 朱棣聞言起身,看樣子是不準備與朱高煦繼續聊其它的了,畢竟二人政務都很忙。 他們父子可沒有老朱那種精力,更何況現在大明的工作量比老朱那個時候提升了不少,就算老朱復活都得每天干滿九個時辰,更別提他們父子二人了。 哪怕是均分,每個人也得干四個半時辰,所以除了部分奏疏比較少的日子外,他們的個人時間還是很少的。 朱棣雖然總往大教場和國防大學跑,但路途中還是得理政。 那重復的生活讓他覺得枯燥,可他一想到自己的上位經過,便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下去,以此證明自己比朱允炆要好上千萬倍。 “兒臣告退……” 朱高煦作揖離去,朱棣也往偏殿走了去。 不多時,朱高煦便乘坐金輅返回了東宮,不過他剛剛下車,就見到了一臉喜色的亦失哈在殿門等著他。 “殿下!” “怎么那么高興?” 亦失哈高興的上前來,朱高煦還好奇詢問,卻不想亦失哈下一句話便讓他愣住了。 “太子妃害喜了!” 亦失哈滿臉激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媳婦懷孕了。 “害喜?”朱高煦愣了下,片刻后才反應過來這是懷孕了。 “有這么容易?” 朱高煦沒想到自己辛勤了兩個月就收獲了成果,腦中也是空白一片。 前世他快三十還在做快樂單身狗,看著身邊的同事結婚幾年都不一定能懷上孩子,搞得他以為生孩子還是比較困難的。 現在看來,也不是很難嘛。 “走,前寢宮!” 朱高煦反應過來后,便也高興的帶著亦失哈往前寢宮走。 兩人幾乎是一路小跑過去的,不知道的還以為發生了什么國家大事。 跑到前寢宮時,郭琰居然還在坐著彈古箏,這讓朱高煦連忙走進殿內。 “殿下千歲……” 女官們作揖,朱高煦則是好奇詢問:“不是害喜了?怎么又彈上古箏了?” 朱高煦記得前世害喜的女同事可不好受,因此有些擔心郭琰。 “害喜過后倒沒什么難受的,就是害喜的時候有些難受?!?/br> 郭琰笑的明媚,眼睛彎彎如月牙般。 朱高煦坐到一旁,伸出手摸在她腹部:“有幾個月了?” “御醫說應該有一個半月了?!惫斐鍪址旁谥旄哽愕氖稚?,她可以感受到這次朱高煦是情真意切的關心她,這讓她松了一口氣。 母憑子貴,如果她能生下一個兒子,那她的太子妃之位才算真的穩固。 “那應該明年九月才生吧?”朱高煦不是很懂這些,郭琰搖搖頭:“御醫說應該八月左右就能生下來,九月已經是足月了?!?/br> “好!”聽到這話,朱高煦抬頭看向殿內笑呵呵的女官、宦官們,大方道: “賞東宮內所有人每人十貫,此外亦失哈你讓人從遼東調來負責生產的女醫官?!?/br> “奴婢已經下調令了?!币嗍Ч饕净囟Y,這讓朱高煦很滿意,同時回頭對郭琰安慰: “生產之事雖然有危險,但渤海和遼東培養的女醫官也不少,他們在渤海和遼東已經處理了不少難產的手術,你體質也好,大可放心?!?/br> “是……”郭琰此刻感受著幸福,此前朱高煦也曾關心她,但卻沒有任何一次能與這次相比。 “消息傳去武英殿和乾清宮了嗎?”朱高煦詢問郭琰,郭琰點了點頭。 果然,不到半個時辰,朱棣與徐皇后便出現在了前寢宮里。 朱棣跟朱高煦坐在一旁,徐皇后則是臉上笑意難減,不停的與郭琰分享經驗。 瞧著那畫面,朱高煦也從一開始的高興到現在的平靜,倒是朱棣看著他平靜下來,拉著他走到一邊。 “剛才大教場給我傳來了消息,老三可是被折磨的夠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