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節
“轟轟??!” 休息了一刻鐘,渤海軍再度開始炮擊,聽著那沉悶的炮聲,劉嵩心頭無比憋屈。 只是他這樣的憋屈,如今算是可以結束了…… “將軍!” 急促的腳步聲在炮聲停下后不久響起,幾名大寧的指揮使武官火急火燎的跑進了中堂,并著急道: “城外來了大批渤海軍,其中還有打著我們大寧旗幟的兵馬!” “你說什么?”劉嵩聞言連忙走出衙門,吳昇見狀也跟了上去。 不多時,他們便出現在了廣寧中屯衛城的馬道上,扶著墻垛看到了城外那規模不下五萬人的隊伍。 “他們往這邊靠來了,想干嘛?” 一名指揮使驚呼,劉嵩等人也能rou眼所見的看著那隊伍中走出了許多人,不過他們的穿著不像兵卒,更像是百姓。 “賊軍想干嘛?學胡兵驅趕百姓攻城嗎?” “他們沒有這個必……等等!” “這是怎么回事?!” 當那隊伍漸漸靠近城墻,嚴防死守的大寧兵卒與將領們恍惚了。 朝他們走來的人,居然是打著大寧旗幟的百姓,或者說是他們的親屬。 “爹!渤海王讓您快投降,大寧已經被渤海王攻下了?!?/br> “楊二郎!快開城啊,二十二衛城都投降了,別打了!” “二麻子!不要打仗了,你弟兄他們還在渤海王他們的隊伍里,渤海王答應了我們,說我們可以入民籍,不用當屯兵了?!?/br> 當大寧二十二衛的軍戶家屬出現在廣寧中屯衛城下,傻眼的不止是劉嵩與吳昇,更多的是中基層將領與普通的兵卒。 能出現在城下的,大多都是他們熟悉的面孔,其中更是包括了他們的直系親屬。 一時間,整個城頭亂成一團,劉嵩與吳昇臉色大變。 城下的人里并無二人的家人,二人的家人都在京城亦或者是淮西老家,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感到了一種絕望。 大寧都司被攻破,那豈不是代表遼西三衛成為了徹徹底底的孤島? 更致命的是,三萬余遼西守軍中的兩萬名守軍都是來自大寧,而他們的家人正在召喚他們。 “不能開城!這是渤海逆賊使用的詭計!” “來人!放箭!” “放你娘的狗屁!” 馬道上,突然有一些將領試圖下令放箭,卻立馬遭到了大寧一系兵馬的謾罵。 那些聲音出來的時候,吳昇立馬就心里一緊,他明白但凡是個明白人都不會再這個時候下令放箭。 “城中有渤海庶人的人!” 吳昇急忙看向劉嵩,劉嵩也立馬大聲呵斥:“不能放箭!” 二人雖然做出了緊急應對,可現在馬道上已經吵成了一鍋粥,他們的聲音過小,根本無法令所有人聽到。 二人帶親衛去試圖阻止亂象,可不等他們安撫幾支人馬,便有人急匆匆來報。 “都督!城門被人打開了!” “嗡隆隆……” 當傳報的兵卒上了馬道并找到劉嵩告知城門情況的時候,城外也響起了沉悶的馬蹄聲。 那馬蹄聲不像是踐踏在土地上,更像踐踏在劉嵩的心頭。 “把城門關上!” 劉嵩與吳昇各自得了消息,當即便從亂兵之中帶出了千余人下了馬道,可城門口的兵馬更多。 數千大寧兵馬不知道什么時候下了城頭,劉嵩見狀怒罵:“誰讓你們把刀對準自己弟兄的!” 人群之中,一個熟悉的將領出現,面對劉嵩的怒罵他反罵道:“劉嵩,你他娘的別貓哭耗子假慈悲,剛才你們還想要放箭射我們弟兄的爹娘親戚,現在還有臉來這?!?/br> “那不是我下的軍令!”劉嵩有心解釋,可那將領卻根本不予理會,只是帶人在城門口結陣。 站在此處,劉嵩可以親眼看到渤海騎兵朝他們沖來,距離越來越近。 “黃衢,你現在立馬關上城門,剛才之事我可以既往不咎!” 劉嵩急迫開口,吳昇也暗中指揮手下兵馬結陣向黃衢那數千人步步緊逼。 “我們敢開城門,就沒想過還要跟你們走!” 站出來說話的指揮使黃衢對這劉嵩叫囂,而此時渤海騎兵也距離城門口越來越近,他們的數量之多,根本不是劉嵩這手中千人能抵擋的。 “撤吧,后邊還有兩千匹挽馬,我們能撤走!” 吳昇眼看四周亂糟糟的局面,心知無法重整大軍,只能勸劉嵩撤退。 面對他的勸阻,渤海軍的即將入城,還有黃衢的阻撓,劉嵩只能大罵黃衢,無奈帶著千余兵卒撤去。 不過兩分鐘,渤海軍騎兵成功進入城中,黃衢讓兵卒撤開,放下了手中兵器。 不止是他們,許多大寧、遼西的兵卒也是如此。 這么些天的交手中,他們未曾從渤海軍手中討到便宜,本就士氣低落,如今城池陷落,對于許多兵卒來說,他們早就不想打下去了,趁著這個機會投降也不錯。 “劉嵩與吳昇呢?” 當渤海軍徹底接管了廣寧中屯衛城后,朱高煦也帶著百余名騎兵入城,見到了數名投降的指揮使,以及數十名千戶。 “回殿下,他們帶著些殘兵往南邊撤去了?!?/br> 帶頭開城門的黃衢開口,同時也詢問起了諸將擔心的事情:“敢問殿下,我等親人……” “您等親人皆無礙,稍許便可家人團聚?!敝旄哽悴坏人f完便回答,同時對與自己一同入城的陳懋說道:“你帶兩千輕騎去追劉嵩他們,追上了算你一功!” “末將領命!”陳懋這個剛加入渤海的人很需要一份功勞證明自己的存在,聽到朱高煦這么說,他立馬點起了兩千騎兵往南邊追去。 在他向南追擊同時,朱高煦開始讓孟章、徐晟清點廣寧中屯衛府庫與降兵數額。 兩個時辰不到,二人便帶著府庫的各類文冊與軍籍冊來到了指揮使衙門。 朱高煦翻看了各類文冊,總的來說廣寧中屯衛作為屯衛,其麾下屯田數額還是不少的,足有二十八萬畝,城中軍戶算上降兵合計是五萬九千七百余人,存糧二萬四千余石,耕牛七百五十七頭,騾子三百二十七頭。 至于城中戰馬挽馬,都被劉嵩與吳昇二人撤退時帶上了。 “小旗以上武官及其家人遷往長春,基層兵卒及其家人,四成遷移至遼南,三成留在本地,兩成遷往三萬衛、一成遷往鐵嶺?!?/br> 朱高煦這一句話,基本就將兩萬余軍戶及其七八萬親屬的去向定下。孟章作揖,朱高煦也對二人交代:“讓亦失哈帶王妃她們南下,順帶帶足足夠的吏目,若是吏目不足,暫時從衛學之中抽調就學三年,且年紀在十五歲以上學子便可?!?/br> 朱高煦手下缺人,尤其缺讀書人。 眼下即便只就學三年的渤海學子,對于他來說都是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 三年時間,這些學子基本已經學會了九九乘法表與簡單的加減乘除,用來丈量耕地,均分田畝完全沒有問題。 朱高煦腦中記得每年衛學的入學人數,渤海四城四萬多衛學子弟,十五歲以上者便有七千余人,不過其中像黑水城、安東城這些地方的衛學開辦時間短,只有吉林衛學能拉出三千多十五歲以上,且就學三年的人。 不過即便如此,這數量卻也足夠如今朱高煦使用了。 遼東與大寧田畝比名冊上記載的要多一到兩成,朱高煦估計下來,應該比朱元璋規定的二百三十余萬畝額田要高出一些,但不會高出太多。 畢竟永樂年間花費二十多年的大力屯墾,遼東屯民田畝數額也不過四百余萬畝,現在不可能超過這個數字。 但即便如此,對于朱高煦來說,只要能超過二百五十萬畝,這也算是極大的驚喜了。 算上渤海今年那百萬余畝耕地,這三百余萬畝今年興許可以產出二百萬石糧食,讓渤海缺口下降到四百余萬石的程度。 等到了明年,這個數額還會增加,不過前提是朱高煦得把遼東和大寧的水利搞好,而這也是他為什么讓亦失哈南下的原因。 渤海四城的水利工程不用多說,在水泥的加持下,大量基礎的水利工程都已經修建好,足夠讓渤海百姓安心開墾三四年。 現在的問題是遼東,遼東沒有水泥,所謂水渠都不過只是土壑,并且沒有合理的設計。 如今把亦失哈調來遼東,在遼東建設水泥、鋼鐵等工場,進而修建水利設施,提升遼東與大寧糧食畝產,推廣育苗田來耕種水稻才是重中之重。 從現在到入冬,朱高煦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利用,絕對不能浪費。 “殿下!” 忽的,指揮使衙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聲音,陳懋出現在了衙門內,不過他的表情有些羞愧。 “沒能抓到?” 朱高煦一看他表情就知道發生了什么,陳懋躬身作揖:“末將無能,讓劉嵩二人率兵逃入了東南的中屯所?!?/br> “知道了,這事情不怪你,不要尋手下人發脾氣?!敝旄哽闱么蛑愴?,陳懋也羞愧站到一旁。 孟章見狀也開口道:“那中屯所距離此地不過十余里,只是隔著小凌河,因此略有障礙?!?/br> “那劉嵩與吳昇應該不會在那里固守,應該會尋個機會往南邊的廣寧衛逃去?!?/br> “殿下,是否要末將率兵,先一步去包圍寧遠城?” “你帶神機營去,再額外帶兩千精騎?!敝旄哽惴愿?。 “末將領命!”見狀孟章作揖離開,徐晟也開口道:“殿下,末將愿率兩千精騎護送軍戶們前往各衛屯居?!?/br> “去吧?!敝旄哽泐h首,最后將目光投向了陳懋:“你去幫你父親節制降兵吧?!?/br> “是……”陳懋紅著臉退下,不多時衙門內便只剩下了朱高煦一個人與幾名護衛。 只是在他的安排下,孟章率神機營的馬步火器兵們渡過小凌河,一路南下,一路將中屯所、寧遠中左所、寧遠城,以及各類馬驛包圍。 一時間,吳昇與劉嵩徹底被孤立,城外的兩千渤海騎兵讓他們無法出城,只能眼睜睜看著孟章率領火槍兵與炮兵南下。 翌日,不見援兵的寧遠中左所投降,寧遠城被包圍的消息也傳到了山海關。 駐守此地的吳壽安得知寧遠被包圍,當即放飛數十只信鴿給南邊送去消息。 不止是他,就連廣寧中屯所的劉嵩、吳昇也是如此。 只是三日的時間,駐兵僅有一千的寧遠城陷落,廣寧前屯衛等衛所投降,整個遼西只剩下了兵力合計不足八千人的山海關和廣寧中屯所。 接到信鴿消息,山東布政使司當即派快馬將消息送往了鎮定,抵達時已經是八月初五。 “大寧被渤海庶人攻下,遼西四衛也被拿下三個,只剩下山海關的吳壽安,以及廣寧中左所的吳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