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三年多時間過去,楊展長得更為成熟了,身材也比三年前魁梧了許多。 如今的他剛剛隨楊文被調往北方,任彰德衛指揮使,統轄彰德衛兩千戰兵,隨燕王北巡。 當然,比起升職,他更高興的是自己這次可以見到三年未見的自家殿下。 參軍三年的他,已經不是當初什么都不懂的少年人了,因此對姚廣孝有些警惕。 “貧僧是燕府僧官姚廣孝?!币V孝和善的回了一禮,聞言的楊展盡管沒有聽過姚廣孝的名頭,但看他一把年紀,說不定是自家殿下的親近之人,因此舉止也更為有禮了些。 看著他的舉止突然變幻,姚廣孝也大概知道了朱高煦在楊展心中的地位。 為了拉近二人關系,他開始與楊展討論著平倭平叛和改土歸流的事情,時不時還穿插當年朱高煦在北平做過的一些事情。 這樣的交談讓楊展稍微放心了些,起碼對方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 只是不管姚廣孝再怎么說,楊展心中始終藏著戒備,畢竟他這三年經歷了許多勾心斗角的事情,這些事情讓他明白了行伍之中也不是那么單純的。 想讓他放下戒備,那便只有找來王瑄、傅讓和朱高煦這群人才行。 不過姚廣孝也不是想要從楊展身上得到什么,只是混一個臉熟,摸一摸對方的性格和人品罷了。 簡單考察過后,他倒是覺得楊展這人十分不錯,知禮儀而記恩義,是個不錯的人才。 原先他還以為楊展是一個性格與朱高煦“臭味相投”的人,如今看來,楊展與過去的朱高煦并不相似,倒更像是現在人們口中所說的那個朱高煦。 “興許二殿下真是浪子回頭,改了性子吧?!?/br> 姚廣孝盤算著佛珠,找了一個機會便離開了楊展,返回到了朱棣的身邊。 “去哪了?俺尋了你好久?!?/br> 見姚廣孝出現,朱棣詫異的看著突然從后面趕上來的姚廣孝。 “去見了一個人罷了?!?/br> 姚廣孝慈善笑著,朱棣覺得有些古怪,但也沒有多想。 北上的道路枯燥,一連七日都是草地與丘陵山川,直到走出燕山范圍才見到了一望無垠的大寧草原。 來到大寧草原后,時不時就能看到被調往全寧衛的兵馬。 這些兵馬見到了朱棣的大纛,便紛紛尋了過來,即便這不符合都司衙門給出的調動軍令,可見朱棣在三都司威望之高。 第九日,朱棣的隊伍已經從一開始出征的五千燕府騎兵,擴大為了馬步騎軍三萬余人。 當然,當他們抵達全寧衛的時候,全寧衛外的北巡隊伍才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規模。 朱植、郭英、吳高,遼東都司及遼王三護衛,合計三千六百騎兵,兩萬銳卒。 朱權、卜萬、劉真,北平行都司及寧王三護衛,合計四千五百騎兵,兩萬六千銳卒。 朱棣、楊文、朱能,北平都司及燕王三護衛,合計騎兵六千五百騎兵,兩萬三千銳卒。 除此之外,還有谷王護衛的三千馬步兵和五千步銳卒。 此四部人馬,合計一萬四千六百騎,馬步銳卒八萬,計數九萬四千六百人。 延綿十余里的營帳將全寧衛城給包圍了起來,覆蓋數十里的明軍旌旗獵獵作響,北風呼嘯。 這一幕,是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拒絕的雄邁景象。 習慣了在南方和海上作戰的楊文、楊展等人,一時間都有些恍惚,心中豪邁感頓生。 “好??!” 矮丘勒馬,眺望著那一望無際的連營,朱棣也驕傲開口:“這次北巡,俺要徹底驅逐北虜,教那哈剌兀漲漲記性!” 不止是朱棣有這樣的感覺,所有所見這一幕的明軍將領紛紛目光堅毅,心胸之中生出一種睥睨四方的自豪感。 “若是算上二殿下的兵馬,恐怕能湊足十萬大軍?!?/br> 楊文看向朱棣,對他說出自己的猜想。 他的這番話,也是朱棣認為的,畢竟這次北巡規??涨褒嫶?,自家老二也不可能錯過這樣的出彩的機會,肯定會帶大軍前來。 “老二的馬步兵數量應該是三都司之最,若是他帶來了足夠的馬步兵,俺們這次便可直搗北邊的嶺北,教那哈剌兀徹底遠遁!” 朱棣抖動韁繩在軍前來回渡步,聽著他的話,所有人臉上都洋溢笑臉,只有姚廣孝波瀾不驚。 “大兄!” 忽的,矮丘下營壘之中縱馬而來十余人,朱棣細細看去,卻看到了朱權與朱植、郭英等人疾馳而來。 十余人縱馬上了矮丘,與朱棣相見。 “怎么叫俺大兄?” 瞧著朱權和朱植策馬而來,朱棣咧嘴一笑,嘴上雖然是詢問,但臉上卻高興的不行。 “三哥薨逝,長兄自然便是四哥你了?!敝鞕嗟搅酥扉γ媲?,面對詢問不由苦澀一笑,一旁的朱植倒是沒有喊朱棣大兄,畢竟他就藩晚,而且和朱棣沒見過幾次面,不如朱權和朱植關系親密。 “十五弟倒是拘束了,不過無礙,多與俺和你十七弟北巡幾次就好了?!?/br> 瞧出朱植拘束,朱棣也咧著嘴笑著,同時將目光放到了一旁淡然的郭英身上。 雖然六十有三,但戎裝在身的郭英看上去依舊精神。 “額……”前一秒朱棣還說朱植拘束,一見到郭英,他自己反而尷尬了起來。 “武定侯,俺去吉林瞧了兒媳,老二沒虧待她咧?!?/br> 尷尬的朱棣借郭琰來拉近關系,但郭英卻只是平淡頷首:“末將知道,多謝渤海殿下照料了?!?/br> “嘿嘿……”感覺對話太白的朱棣又將目光放到了跟隨他們而來的諸將身上。 劉真、平安這兩個是老熟人了,至于吳高朱棣也曾在北平與他練過一段時間的兵,吳高四十有五,不過對藩王態度冷淡,只做自己的分內事,因此在軍中不少人都不喜歡他。 朱棣只是笑著與他們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打過招呼后,他轉頭對朱能開口道:“你率大軍扎營,其余諸將好好休息,三日后大軍開拔向北,老二那邊來了信,說是在兀良哈禿城以南與我們匯合?!?/br> “是!”朱能調轉馬頭,節制三萬余大軍前往外圍扎營,朱棣自己則是率領軍中都指揮使以上將領前往全寧衛議事。 楊文留下了楊展,讓他協助朱能去率軍扎營。 對于楊文,楊展還是十分敬重的,畢竟這也算自己的恩人。 在楊文的安排下,楊展與朱能率軍前往了外圍。 朱能并不知道楊展與朱高煦的關系,因此在路上與他談話間大概了解了他的水平,便與他各自分兵去扎營。 兩個時辰后,當兩方營壘立起來時,雙方還各自前往了對方的營壘學習。 朱能的能力不用過多贅述,即便已經跟著楊文三年的楊展在看到他布置的營壘時,也不免夸贊起來。 倒是在他夸贊之時,營壘外傳來了馬蹄聲,一名將領翻身下馬,朝著楊展這邊尋了過來。 “你們多看看,這北方的營壘,與我們在南方時是有一些不一樣的,你們看看有什么可以……” “楊展??!” 楊展還在與手下的指揮僉事、千戶官們交代,下一秒就突然聽到有人對他直呼其名。 他下意識回過頭去,卻見一人直接抱住了他:“你小子變化還挺大!” 楊展都沒認出這人便被抱住,他的部下也詫異看著這個與自家指揮使親近的人。 掙脫開那人臂膀,楊展還想生氣,卻在見到那人面孔后揮出一拳:“你這廝,嚇爺一跳!” “嘿嘿!”那人躲過了楊展這一拳,同時咧嘴道:“見了大哥還敢動手?!?/br> “放你的屁,你頂多當老六,是不是啊林五六!”楊展調笑著,而來人也正是被調往開平右衛擔任指揮使的林粟。 當初朱元璋下令禁足,林粟與武章一二人便是看守朱高煦的人。 楊展與王瑄多次看望朱高煦,都是通過他二人的手去傳信,或者隔著大門對話。 幾個月時間,幾人早就混熟了。 “你怎么當開平右衛的指揮使了?開平右衛的指揮使不是林粟嗎?” 故人重逢,自然有說不完的話,不過讓楊展疑惑的還是林五六的身份。 “殿下給我改了名,現在叫林粟了?!绷炙谛χ呱锨皝?,摟著楊展便笑道:“走!去你的營壘喝茶吃rou去?!?/br> “我可沒有rou給你吃……”楊展無奈,林粟卻咧嘴:“還能讓你出rou?我從開平右衛帶來了一只肥羊,今日正好吃了它?!?/br> “好!”聽到可以吃羊rou,楊展摟著林粟便往自己的營壘返回。 在經過朱能營壘的營門時,正巧碰到了去楊展營壘學習歸來的朱能。 朱能是認識林粟的,因此看著林粟與楊展那么親密,不免露出詫異的目光。 感覺到朱能的目光,為了能讓楊展在北邊過得滋潤,林粟也錘了一下楊展的肩膀,給朱能介紹道:“朱大哥,這是楊展,殿下在應天城時的好弟兄!” “哦……這樣啊……”朱能被林粟的話給說愣住了,他還真的不知道楊展與朱高煦有這樣的關系。 “你們這是要回營去敘舊?”朱能打量二人詢問,見林粟點頭,他便開口道:“殿下帶了幾壇酒,我稍許讓人給你們送二斤過去,不要喝太多?!?/br> “這不好吧……”楊展還有些拘束,倒是林粟爽快點頭:“好!” 見林粟答應下來,朱能離開,林粟也對楊展解釋道:“燕王對殿下喜愛,咱們放心吃rou喝酒,沒事情的?!?/br> “那就好……”楊展點了點頭,然后帶著林粟往自己的營壘大帳走去。 二人一路上各自聊著自己這三年的經歷,進入大帳過后,也在等待羊rou的時候,一邊喝茶,一邊吃著一些果干。 不等羊rou弄好,朱能那邊的酒就已經送了過來。 二人忍著沒喝,一直等到了羊rou上桌才開始喝酒吃rou。 “你與我們遠,但與王瑄那廝近,我看邸報,他好像也擢升了官職?!?/br> “是啊,眼下已經是都指揮僉事了,雖說與我們還是平級,但他已經能節制都司兵馬了,與傅都指揮僉事一個官職了?!?/br> 林粟說起了王瑄,楊展也笑著解釋,畢竟他與王瑄相隔距離不遠,尤其是他去年一直在廣西跟著楊文平叛,二人也就距離千余里,書信來往還是比較容易的。 對于王瑄的境況,他是十分高興的,倒是林粟聽到楊展這么說,他也想到了自己曾經的一些兄弟,因此對楊展詢問:“你與楊總兵官去了應天述職了吧?” “是去了,怎么了?”楊展一邊吃rou喝酒,一邊好奇開口。 “你沒去尋王儉與武章一他們?”林粟談起了當年的同袍,楊展也停頓了手上飲酒的動作,并看了看林粟:“你不知道?你不是應該先一步去了應天述職嗎?” “沒能去……”林粟嘆氣,有幾分無奈解釋:“我與傅都指揮僉事剛剛抵達沈陽,便得了都督府的調令,讓我們被調往開平任職的武官即刻動身前往開平,因此便沒能回應天述職?!?/br> “這樣啊?!睏钫狗畔铝耸种芯票?,看了看林粟的表情后才緩緩開口:“我自然去尋了,只是他們眼下過得不算太好,王儉還在百戶官一職停著,武章一倒是升任了總旗官,但也過得不算好,所以避著我沒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