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過了約兩刻鐘,西邊的天空開始出現密集的馬蹄聲,傅讓他們解決了那數百蒙古人并返回。他尋著朱高煦策馬而來,朱高煦見到后只是平淡詢問:“尸體都解決了?” “都埋起來了,這地方太空曠,焚燒會引起胡虜的察覺?!备底屜埋R與朱高煦說著: “來時瞧見了這群胡兵放牧的糞便,尋著糞便應該就能直接找到他們的駐牧地?!?/br> 用糞便搜尋敵人蹤跡,這是這個時代搜尋敵人常見的手段。 想要做好收尾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別說游牧民族,就連漢人將領都不一定能做好。 比較知名的,應該就是西漢的李廣了。 西漢李廣由于行軍從不約束兵卒方便,因此麾下兵卒往往一不舒服就立馬在隊伍不遠處方便。 這樣不僅僅弄得路上屎尿熏天,也十分方便匈奴人搜尋他的蹤跡。 對于李廣將士的這種野蠻行為,西漢的官員就非??床粦T,經常彈劾李廣。 即便漢武帝三申五令,李廣卻依舊不能約束部眾,弄得漢武帝很是火大。 哪怕是偏袒李廣的司馬遷,在這件事情的記錄上也沒辦法掩蓋,只是盡量粉飾。 例如在《史記》中司馬遷就對李廣帶兵寫道:“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候” 從文中可以看出,司馬遷對于李廣軍隊的紀律不嚴明非常不滿,其中一條就是人人自便,就能說明李廣軍隊對于排便非常隨意。 哪怕到了隋唐、兩宋時期,不能約束兵卒方便的將領也是屢見不鮮。 朱高煦對于渤海軍行軍路上的規矩制定的很多,多到常人想要記下,都得花上幾天時間才能牢記。 這些條例,幾乎每一條都落到了實處。 正因如此,朱高煦他們這一路上都沒有被人發現蹤跡。 眼下這支蒙古人給他們留下了行軍痕跡,那朱高煦他們就可以順藤摸瓜了。 “你派人摸索過去,看看兀良哈山駐扎多少胡兵和部眾?!?/br> “若是胡兵不多,我們晚上摸索過去,將他們包圓,好睡一個好覺?!?/br> 得知了這樣的好消息,朱高煦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等著痕跡被時間消磨。 對于他的話,傅讓則是頷首:“我已經讓人尋去了,想來天黑前應該能回來?!?/br> “好!”朱高煦頷首。 傅讓辦事,他還是很放心的,這點從安東城和肇州城的營建就能看出來。 在二人說完這事半個時辰后,羊rou的香味開始飄散在空中。 排著隊伍,這次出征的渤海軍兵卒們,總算吃上了一頓好飯。 盡管這個時代的漠東由于蒙古人過度放牧而水草不豐,但是二百只羊還是能滿足每人三斤羊rou的。 很快,眾人就沉浸在了香噴噴的rou香之中,哪怕這些羊rou沒有放除鹽晶以外的任何調料,但還是讓所有人吃的狼吞虎咽。 “殺??!” “唏律律??!” 如朱高煦所說的一般,眼下的哈剌兀確實集結了兵馬,并且已經與朱權交上了手。 徹徹兒山下,在那草原之上,三千明軍騎兵與上萬蒙古騎兵相互面突放箭,不小心脫離隊伍的兵卒則是立馬抓起長兵,與四周胡兵戰作一團。 雙方沖鋒,在距離對方十余步的時候張弓搭箭,瞄準頭部放箭。 有的倒霉,中箭栽倒,亦或者被戰馬帶離戰場。 有的幸運,一連面突數次都未曾中箭。 在這樣的面突作戰中,朱權顯得很謹慎,哪怕己方占據rou搏優勢,也不肯讓大軍結陣突入兀良哈陣中,而是選擇用騎射面突的方式,一點點消磨哈剌兀麾下騎兵的性命。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很不錯,因為此刻的哈剌兀并不在軍中,而是率領三千扎甲騎兵在徹徹兒山的一處山坳里等待突陣。 “可惜我甲騎被朱棣那個瘋子沖垮了,不然哪里輪得到朱權這個小娃娃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聽著前線不斷傳回的消息,坐在馬札上的哈剌兀十分生氣。 以往朱權根本不敢孤軍深入,如今他得了明廷配給的軍馬,倒是敢跑來他的地界耀武揚威了。 換做往日,哈剌兀完全可以舉全部力量,率三萬身著扎甲的精銳與朱權交手。 可自從去年吉林慘敗過后,部落之中的甲兵便只剩下了不到兩萬四,并且還四散在諸部臺吉手中。 得知朱權尋釁的他,只能在倉促間通知各部北上,自己則是帶著本部三千甲兵南下。 他本意是利用前面的上萬輕騎來吸引朱權北上,然后自己出徹徹兒山,從后方截斷朱權的補給。 只是朱權這廝跟著朱棣那個家伙學聰明了,不管怎么打,哪怕打出再大的戰果,他們也絕不輕易拋下民夫追擊,這讓哈剌兀有力氣沒地使。 “這么磨蹭下去,他那三千甲兵沒死多少,我們這邊反倒要死不少男丁?!?/br> 當熟悉的聲音響起,脫魯忽察兒的身影也出現在了哈剌兀的身邊。 眼下他依舊坐在哈剌兀身旁,并且可以開口提意見,可見他在吉林之戰中的傷亡并不大,反倒是海撒男答奚和阿札施里一言不發,地位下降了許多,顯然受創不少。 不止是他們倆,許多小部落的臺吉也都老實了許多,而他們老實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承擔了吉林慘敗的大部分傷亡。 哈剌兀雖然也損失了甲騎與不少甲兵,可他早年有北元支撐,家底子比起眾人厚實太多,完全可以經得住他再來幾次吉林慘敗。 不過他能承受是一回事,他是否承受是另一回事。 朱權這些日子在南邊劫掠屠戮了不少小部落和放牧的兀良哈人,諸部損失都不小。 如今他打到了徹徹兒山南邊,再往北三百里就是兀良哈禿城了。 兀良哈禿城那邊的田地還沒收割糧食,若是朱權跑到那里,那今年諸部也就別想好好過冬了。 正因如此,哈剌兀在脫魯忽察兒的提醒下開始坐不住了。 “傳我令出兵,把這群南兵驅趕回南邊!” 哈剌兀一聲令下,隱藏在山坳之中的三千甲兵開始翻身上馬,有條不紊的走出山坳,向著東南奔馳而去。 只是兩刻鐘的時間,哈剌兀就帶著三千甲兵抵達戰場,并第一眼看到了躺在地上的許多蒙古人尸體。 憤怒沒有沖昏哈剌兀的頭腦,他指揮阿札施里和脫魯忽察兒各帶一千騎兵,一前一后去包夾朱權本部,自己則是帶兵去切斷朱權與民夫們的聯系。 “嗶嗶??!” “殿下,西北方向來了胡兵,看模樣都是甲兵,我們該撤了!” 亂軍之中,一直觀察四周的劉真拉住了正欲折返面突的主權,示意他往西北看去。 朱權跟在朱棣身邊多次北巡,自然不是什么莽夫。 瞧見兀良哈來了甲兵,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下令:“撤!” “鐺鐺鐺??!” 鳴金作響,在十余名中軍塘騎的傳遞下,撤退的消息開始在明軍之中傳開。 他們跟隨朱權的王纛開始向南撤退,而哈剌兀也勒住韁繩,抬手制止了身后兵卒的前進。 “將軍,我們不追嗎?” 一名千戶不懂就問,哈剌兀卻冷靜道:“這朱權這次敢這么深入,肯定是有幫手來幫忙?!?/br> “雖說朱棣去了開平衛,但大寧的兵馬也不能輕視?!?/br> “不用追擊他們,先護送牧群北上,若是朱權還敢追擊,我們再回兵擊退他?!?/br> 哈剌兀畢竟是被去年的吉林慘敗給打出了陰影,現在的他不敢再像進攻雞西堡一樣全力出手,而是走一步看一步。 他心里的潛意識告訴他,朱權敢深入肯定有詐,不然他不可能帶著三千騎兵就來尋釁自己。 哈剌兀調轉馬頭,并不貪圖擊垮朱權。 至于損失的牛羊,他也無力討回了…… 在他這么想的時候,朱權也帶兵往南邊撤退了十余里,直到再也看不到哈剌兀等騎兵后,他才抬手勒令三軍停下。 調轉馬頭,他隔著老遠觀摩身后的丘陵草地,一旁的劉真也調轉馬頭來到他身邊: “這群胡兵,若是放在燕王率三都司騎兵北巡的時候,他們跑的比兔子還快?!?/br> “如今瞧見我們只有三千人,倒是敢與我們追逐了?!?/br> 朱權頷首,同時拿出渤海軍的行軍陣圖看了看:“算算時間,高煦應該快抵達兀良哈山南邊了?!?/br> “這哈剌兀率甲兵三千在此,我們怕是很難擴大戰果了?!?/br> “這次北上,我們尋來了多少牛羊馬群?” 他詢問劉真,劉真也不假思索回答道:“馬匹約千匹,牛不下五百,羊群最多,足有五千來只?!?/br> “也不算少了”朱權點頭,但還是遺憾道:“只是比起原先預計的,要少了太多太多?!?/br> “沒辦法?!眲⒄嬉矅@氣道:“誰也不會知道那哈剌兀居然能在這么短時間湊足三千甲兵南下,我們這次繳獲是不大,不過渤海王殿下那邊,恐怕要滿載而歸了?!?/br> 朱權和劉真都很清楚,兀良哈諸部的甲兵,起碼有三分之一都在這里,剩余的三分之二,還分布在廣袤的草原上。 現在作為兀良哈主心骨的哈剌兀在南邊,北邊沒有什么大的頭人和臺吉,一旦朱高煦自北向南橫掃,那等哈剌兀反應回來,說不定朱高煦人都跑沒了。 想到這里,朱權不由笑了出來,惹得旁邊的劉真疑惑:“殿下您笑什么?” “我啊……”朱權頓了頓,接著笑道:“我在想,高煦那人,是不是知道南邊胡兵多,所以故意繞路往北邊去的?!?/br> “我們這次,算是把主攻打成副攻了?!?/br> 朱權眺望北方,話里有些唏噓:“不知道高煦這次能繳獲多少牛羊……” 第189章 一夜暴富 “咩啊……” 秋黃草原上,一座矮山凸起,成為了這片草原獨立于哈剌溫山脈的一座小山。 這座高百來丈的小山,便是兀良哈人常年避難的兀良哈山。 山上有小河流下,雖然徑流不大,卻足夠十數萬人日常飲水、放牧。 在山下,一座由牧民們砍伐樹木修建的木寨門口,一名百戶看著已經落山的太陽,又看了看一旁木架上的繩子,轉頭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