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大婚照舊進行,不過我要你在冊封王妃結束后立馬去尋周定?!?/br> “其一,詢問周定那六百余軍戶之中有沒有人參過軍,是民戶編軍戶還是軍戶遷移?!?/br> “其二,詢問周定本部有多少兵馬,并告知他兀良哈入寇之事?!?/br> “若是周定得知兀良哈入寇后想要返回遼東,叫他將兵馬留下,給他十余人護送他回南邊去?!?/br> “若是周定沉穩詢問我知道這件事情沒有,那你便讓他召集兵馬前往雞西堡駐守?!?/br> “雞西堡去年經我們加固過后,如今已經成為吉林門戶,只要守住雞西堡就能將敵軍阻擋在吉林之外,吉林依舊可以耕種,以此來拖延時間?!?/br> 朱高煦做出了第一手安排,那就是獲得周定手中的兵權。 在這步安排后,他立馬又對張純繼續說道:“找完周定,你立馬去讓亦失哈派人往南邊走山路去遼東求援,其次讓亦失哈去雞西堡接收六城之地的女真各部,算好他們有多少人后,再計算府庫之中的糧食夠吃多久?!?/br> 兀良哈入寇對朱高煦來說是一次極為兇險的挑戰,但兇險與機遇并存。 六城之地的中小部落紛紛逃往吉林城,自己也完全趁這個時候接收他們的武裝,一口氣吃下大量女真人。 以上這些事情只要都能有條不紊的做到,那吉林城起碼能拉出兩千老卒和近萬男丁。 這樣的局面下,完全可以讓少量兵馬和大量男丁駐守雞西堡,而他則是可以率精銳埋伏在雞西堡南邊的哈達嶺中。 只要兀良哈不想攻城,亦或者想以最小代價攻城,那就必須拋下馬匹上哈達嶺。 蒙古人不善山林戰,而自己手中的老卒和女真人都善于山林作戰。 只要他們拋下馬匹上哈達嶺,那自己就可以有所斬獲,繼而將他們逼退。 “是!末將這就去辦!” 見朱高煦能在短時間安排好一切,張純起先愣了愣,但反應過來后便如釋重負的作揖回禮,轉身走出了長廊。 瞧他離開,朱高煦也松懈幾分,眉頭微微皺起。 兀良哈的這次入寇,說壓力不大是不可能的,早前能擊敗西陽哈,完全是因為西陽哈誤判了己方人數,錯誤以為自己是明軍的先鋒,繼而才拋棄城墻,舍棄了地利。 加上傅讓伏擊成功,西陽哈又調了大半兵馬前往忽喇溫堡,自己才能成功擊敗只有戰兵不足兩千的西陽哈。 可如今,上萬兀良哈騎兵來襲,而他手里能被稱作兵的只有兩千人。 盡管明軍驍勇善戰,但具體能不能擊退兀良哈,他自己也沒有答案。 “唉……”長嘆一口氣,稍微整理了心情后,朱高煦這才走出了長廊。 當他來到前院,前院的所有人都在熱熱鬧鬧的等著婚禮舉行。 見到朱高煦的到來,所有人紛紛起身對他作揖,笑呵呵的唱禮“殿下”。 望著那一張張面孔,即便朱高煦心情再怎么沉重,卻還是勉強扯出笑臉作揖回禮:“都吃好,今日就不飲酒了?!?/br> “額???是……”聽到朱高煦說不準喝酒的話,所有人紛紛一愣,但長期保持的服從性還是讓他們答應了下來。 他們倒是沒有深想,畢竟此刻的吉林城在關外之地如日中天。 亦失哈笑呵呵的走到了朱高煦面前說著,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對此朱高煦也沒有提醒他,畢竟稍許張純會告訴他,因此他也只是頷首表示知道了。 很快,樂班換了曲目,那偏屋的郭氏女也在兩名婢女的引路下走到了正殿門口。 她用團扇虛掩著臉,身上穿著鳳冠霞帔與大袖。 只是對于朱高煦來說,二人的身高差讓他只是一低頭就看清了郭氏女的容貌。 興許是后世化妝邪術看太多,突然看到郭氏女這種妝容清淡、容貌俏麗的小女孩,朱高煦還挺喜歡的。 唯一讓他不滿意的,也就是郭氏女那十三歲的年紀了。 相較于他的從容,郭氏女與那兩名婢女,包括其余周定等未曾見過朱高煦的人紛紛被他所震驚。 六尺身材雖然少見,但在軍中也不罕見,不過軍中那些六尺以上的漢子大多長相平平甚至有些粗獷,不似朱高煦這般高鼻闊臉,劍眉長目。 他長得不算英俊,至少比起徐輝祖、朱允炆、李景隆這些人來說差了些,但這三人加一起卻也沒有他那樣的氣質與氣勢。 “入殿……” 在周定等人失神的時候,笑臉不斷的亦失哈卻在見到兩位主人翁都出現時唱禮送二人入殿。 正常來說,像朱高煦這樣的郡王娶妻,起碼需要準備御座,制案,節案,鹵薄,彩輿等等東西。 除此之外,王府屬官還需要負責把地方官員送來的禮物擺放在舉行婚禮的大殿臺階上面。 等到天明的時分,朱高煦需要穿戴好袞服上座,王府及封地官員需要穿戴朝服來行禮。 迎娶的工作是由正副使來擔任,正副使需要先向朱高煦叩拜四次,然后拿上制案,節案,從大殿中門出,彩禮緊隨其后。 不過由于渤海王府太小,加上吉林城沒那么多東西,所以該節省和刪減的步驟都刪減了,整個婚禮變得極為簡潔。 “孤承天序,欽紹鴻圖。經國之道,正家為本。夫婦之倫,乾坤之義……” 宣讀婚詞的是周定,繁瑣的數百字婚詞被他宣讀完畢之后,兩名婢女托著木盤出現,木盤上托著九龍四鳳冠與冠冕。 “及冠……” 周定唱禮,亦失哈走到了朱高煦夫妻二人面前,親手為二人脫冠,并將冠冕與九龍四鳳冠戴在二人頭上。 “殿下王妃里面請吧……” 做完一切,亦失哈示意二人可以相互行禮了,朱高煦與郭氏女也開始相互行夫妻之禮。 禮畢過后,朱高煦與郭氏女從兩個不知道亦失哈從哪招來的金童玉女手中接過寶璽,這也就代表禮成了。 不過,在禮成之后,他們還需要經歷一些繁瑣的流程。 比如在冊封禮儀都結束之后,朱高煦與郭氏女牽著紅緞往家廟走去,前去拜謁家廟之中的朱初一、朱五四二人。 在拜謁完畢之后,按理來說這夫妻二人要上象輅,隨后繞城一圈。 只是這一繁瑣的環節也被朱高煦取消了,畢竟眼下城中百姓都在擺長桌宴,若是象輅要通行,那又得大動干戈。 與其帶著郭氏女在城內轉一圈,倒不如請百姓們吃rou來得實在。 “請王妃入主三宮……” 在亦失哈的唱禮下,正式成為渤海王妃的郭氏女被兩名婢女帶著前往了后府。 與此同時,后府之中的兵卒也被換為了郭氏女帶來的那十余名護衛。也是直到現在朱高煦才知道,那十余名護衛不是武定侯府派來的,而是老朱派來的太監。 他們將充當王府的凈軍,保護王府的宮闈。 對于太監,朱高煦個人是不喜歡的,他并不是厭惡太監本人,而是厭惡太監這個制度。 對于他來說,婢女都比太監要好,但他暫時無法改變現狀。 “殿下……” 見婚禮結束,周定出現在了朱高煦身旁,臉色凝重,顯然是從張純那里知道了兀良哈入寇的事情。 周定這人長相堅毅,看上去就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加上他的父親是周興,朱高煦本以為他會選擇留下,卻不想他羞愧的躬身作揖: “北虜入寇,末將愿意將兵馬留下守城,自己帶領親隨南下走小道求援!” “去吧……”朱高煦有些失落,心中暗嘆;“果然以貌取人不可行?!?/br> “謝殿下,末將告退!”見朱高煦同意,周定好似怕他反悔一般,急匆匆的帶著親隨離開了王府。 瞧著他離開的背影,朱高煦算是知道為什么周興這樣的猛人會沉沒于明代歷史中了。 說到底,無人繼承他的衣缽,這也就代表門道中落。 這周定,哪怕有周興的幫助,也頂多爬到指揮使那一級罷了,而大明朝的指揮使,足有數百人。 “殿下……” 繼周定之后,亦失哈與在府內的百戶官們紛紛湊了上來,他們眼神之中透露著迷茫和緊張,對此朱高煦也露出笑容安撫道: “不用著急,張純已經去調集周定的兵馬了,之前我們以千人破老奴數千,當下我們以兩千人守萬余人?!?/br> “何況你們別忘了,城中還有女真扈從及軍戶男丁一千余人?!?/br> “三千人守一萬人,你們難道沒有自信嗎?” 朱高煦笑著反問眾人,他從不在諸將面前給他們壓力,故此不管面對何種情況,他大多都是笑著的。 “殿下您放心,前邊有俺們,您放心在后面洞房!” “哈哈哈……” 不知是誰在人群里來了這么一句,眾人都笑開了花。 朱高煦也有些窘迫,但還是咳嗽道:“該安排的事情,我都已經吩咐了張純,你們聽他調遣便是?!?/br> “至于戰事,若是雞西堡破了,我便是娶再多的王妃又有什么用?” “戰端一開,你們便能見到我與你們共同戍守雞西堡!” 明確自己的態度后,朱高煦看向亦失哈:“當下的問題是糧食多寡,你準備將南逃的女真諸部安頓好,計算好糧食還夠吃幾天?!?/br> “我不管是從水里撈魚,還是宰殺牲畜,總之一定要撐到兀良哈退兵!” “是!”亦失哈挺直了背,大聲應下。 瞧眾人都拾起了信心,朱高煦也吆喝道:“走,吃飯!” 他一開口,眾人便往外走去,大伙各自回了自己的位置,朱高煦也坐下看起了自己的婚席。 飯桌之上,雞鴨魚羊豬等各種rou食俱有,諸如青菜、白菜等蔬菜也擺了好幾盤。 沒有太多話語,似乎是知道戰事到來,所有人都開始悶頭吃飯,再也沒有一個人提起要喝酒的事情。 盡管朱高煦讓他們放寬心,但他們都吃得很快,沉默著在一刻鐘內吃了個飽后,便紛紛起身與朱高煦笑著作揖告別。 不過一刻鐘,府內除了敲鑼打鼓的樂班和朱高煦外,便再也沒有了人,亦失哈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簡單漱了漱口,朱高煦往后院走去。 后院那被朱高煦稱為存心殿的主屋并不大,此刻兩名凈軍守在門口,朱高煦進去之后,他們便關上了門。 屋內張燈結彩,紅蠟燭與紅燈籠還有各色紅色的剪紙、紅緞。 自己平日里休息的那張床被換成了拔步床,兩名婢女站在旁邊,郭氏女坐在里面。 那兩個比朱高煦還小一歲的婢女紅彤著臉,而郭氏女頭上蓋著蓋頭,看不見她表情如何。 朱高煦往里走來,每一步都似乎牽動著三個女人的心。 他走進拔步床內,坐下后用老朱賞賜的玉如意挑開了郭氏女的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