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大量的耕地被拋荒改為牧場,致使金宋時期的近七億畝耕地暴跌至洪武初期的三億余畝。 不過朱高煦相信,隨著老朱這幾年大修水利的動作,由牧轉農的百姓會越來越多,土地也會復耕得越來越多的。 只是唯一讓他擔心的,就是那些復耕土地的歸屬到底屬于誰…… 想到這里,朱高煦看向了遠處正在開墾荒地的那些百姓。 在他們赤膊上身開荒的時候,后方小道上卻搭起了一個粗布涼棚。 幾個好似下人的男人抬來了椅子,一個身穿綢衣的鄉紳坐在了椅子上,緊接著一面旗子也被豎了起來。 【孔】 “是衍圣公家在雇人開荒,不過他們居然能從曲阜開荒到贛榆,這手倒是夠長的?!?/br> 亦失哈瞧著那面孔府的旗幟,面露驚訝。 從曲阜到贛榆,怎么也有四百多里,孔府居然能把手伸得那么長,而且還是開荒,這就很值得玩味了。 朱高煦聽著亦失哈的話,臉色也漸漸不好了起來。 他對北孔本就沒有好感,眼下北孔居然在洪武年間就搞起土地兼并,如果繼續放縱下去,不知道他們會兼并多少田地。 只是他現在人微言輕,還懲治不了孔府,不然他必然要上奏。 “走吧”朱高煦沒有久留,而是繼續趕路。 一個時辰后,他們如期抵達了贛榆縣,并入住了贛榆縣的驛站。 贛榆縣是一個臨海的小縣城,朱高煦記得前世的它只是連云港的一個區,不過這一世嘛……連云港還在水里泡著呢。 “殿下,您要出去逛逛嗎?兄弟們想去看海?!?/br> 一連趕了三天路,林五六除了在沐陽縣閑逛了會,其它時候都在路上了,因此來到贛榆縣這個沿海城池的他很有興趣。 他和護衛里的許多兄弟都還沒見過大海,想趁著休息去看海。 由于入住的是城外的驛站,朱高煦倒也不擔心宵禁,因此也打開了房門,將圓領袍的擺子別進了腰帶里:“走,瞧瞧去!” 朱高煦帶著林五六往海邊去,期間遇到了亦失哈,不過亦失哈對于大海沒興趣,所以最后只有朱高煦和林五六等百余人來到了海邊。 不得不說,即便在這個時代,自后世青島到連云港的海也不算特別干凈,最少不如朱高煦前世在海南及國外看過的海干凈,這是緯度和河道問題,很難改變。 不過相比較前世朱高煦去的青島,這個時代的贛榆縣大海倒是比后世的這塊海域要清澈幾分。 在沙灘上,朱高煦與林五六等人玩起了角抵(摔跤)。 為了公平,朱高煦將雙方分為五十人對八十九人。 林五六那邊八十九人,自己這邊五十人。 定好了人,朱高煦就站到了隊伍面前。 許多不知道朱高煦力氣的兵卒小心上前試探,卻被朱高煦抓住領子,直接整個人被提溜了起來,雙腳在空中亂踢。 朱高煦的力氣更大了,他試著將那兵卒往空中舉,然后還大膽的松開了一只手。 如此,他僅一只手就舉起了一個一百多斤的漢子。 他這舉動,將不熟悉他的人看得目瞪口呆,紛紛張大了嘴巴。 待他將那兵卒放下來,那兵卒也在他控制下穩穩落地。 “殿下,您這樣我們可就玩不了了……” 林五六苦笑,朱高煦見狀也想開口,卻不想被遠處的一群人打斷了: “那邊的,不知道這海灘歸我家嗎?” 朱高煦等人轉頭看去,卻見一個騎著矮馬的中年人帶著七八個護衛站在海灘邊的路上朝他們質問。 “這海灘是朝廷的,什么時候成你家了?” 林五六不慣著這人,直接罵了回去,那人見狀還想再爭辯,卻不想后方慌慌張張跑來了一個人。 那人穿著稟生的衣袍,見到朱高煦等人后跑得更快了。 之后也不知道他在那中年人耳邊說了什么,那中年人這才忙著作揖道:“諸位說得對,這海灘確實是朝廷的,在下剛才不過是想與諸位開個玩笑罷了,實在抱歉……” 說罷,那中年人急忙道:“快宵禁了,小老兒先走了?!?/br> 話音落下,他便帶著人離開了,而林五六也轉過頭來義憤填膺道: “殿下,那小老兒肯定是當地的鄉紳富戶,不然不可能見我們這里一百多號人還敢開口說這海灘是他家的?!?/br> “想來是后來的那人知道我們的身份,這才讓那鄉紳投鼠忌器逃了?!?/br> “嗯……我知道?!敝旄哽泐h首,林五六都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想到。 不過比起這些事情,他更好奇那小老兒是哪家的人。 “不玩了,我先回去了,你們也別玩得太晚?!?/br> 瞧著天色,朱高煦也沒了角抵的興趣,交代一句后就轉身往驛站返回。 林五六見狀,對余下的兄弟招呼幾聲,然后自己帶著五個兄弟護送朱高煦回了驛站。 回到驛站后,朱高煦就找到了驛站的小吏,向他們詢問那海灘的事情。 只是面對他的詢問,那些驛站的驛卒小吏也支支吾吾。 “你們盡管說出來,我也不會插手這事,只是想知道罷了?!?/br> 朱高煦安撫了那小吏和兩名驛卒,見狀那小吏才如實交代道: “那是孔府的旁系,前元時期就已經成了贛榆縣的大家,莫說海灘,整個贛榆縣起碼有三成地是他家的?!?/br> “聽他府上的一些仆人說,這些地的租子有兩成要交到曲阜去,所以縣里也不敢管?!?/br> 他將他所知道的事情說了個清楚,朱高煦聽到后眉頭略皺,但終究沒說什么,只是對他們交代準備晚飯送到屋里去,然后便起身離開了。 在他離開后,那小吏和驛卒也松了一口氣,繼續忙碌了起來,畢竟要準備二百多人的飯菜,這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 好在亦失哈打點了,提前叫了十幾個幫工來幫忙做飯,不然這驛站還真弄不出二百多人的飯菜。 只是在他們忙碌時,上了驛站二樓眺望大海的朱高煦卻眉頭緊皺。 孔府在山東的勢力,恐怕比他想的還要大,這也難怪老朱這樣敢于批判孟子的人,居然會繼續給北孔襲封衍圣公爵了。 “日后我若有機會,得著手解決這事情才行?!?/br> 朱高煦記得明末的時候,衍圣公府僅上報的田地就有百余萬畝,隱瞞的更是難以計算。 原本他還以為是明末的文獻夸大,結果從今日白天到剛才的所聞所見看來,或許事情真相比記載還要夸張。 “果然,有的東西不能上稱?!?/br> “一旦上稱,怕是連鐵稱都稱不出來到底有多重……” 留下這句話,朱高煦關上了窗子,對自己的這趟北歸之路更為堅定了。 “這天下,只有由我來主政才會變得更好!” 第125章 渡海登萊 “老二怎么走萊州去了?!”元宵佳節,在這燕王府張燈結彩的日子里,身穿一身緋袍的朱棣坐在一處宮殿里,手拿著姚廣孝送來的書信,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在他一旁聽到這話的徐氏也搶過了書信,眉頭皺成了川字。 “看樣子,陛下不希望二殿下與北平聯系太深?!?/br> 坐在二人面前右首位的姚廣孝一邊盤算佛珠,一邊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這看法與之前提過的一樣,只是當時朱棣不覺得自家老爹會這樣對自己。 現在看來,他還是低估了他爹的決心。 朱棣還在發愣,在殿內的其余幾人也面面相覷。 呼吸間,年紀較大的張玉也說道:“近來陛下調晉府、周府的兵馬去了塞北河套一帶筑城圈牧場?!?/br> “原本末將還以為是陛下要削弱晉王的勢力,現在看來卻是將他們的兵馬給調去了河套?!?/br> “如果末將沒有記錯,現在的晉府和周府只剩王府的三護衛了?!?/br> 張玉的話說出后,朱能也緊張道:“殿下,這晉府和周府都調了兵,下一個不會是我們吧?” “不會……” 朱棣還未開口,姚廣孝便搖頭篤定道:“殿下與晉周不同,殿下一無外戚,二無姻親,再者前面還有秦晉二位殿下,陛下和太孫不管如何也不會針對殿下的?!?/br> “比起殿下,倒不如說陛下和太孫如今更在意二殿下?!?/br> “二殿下?秦王?”人群之中的一名五十出頭千戶疑惑開口,但姚廣孝卻搖搖頭。 坐在這千戶旁邊的張玉也笑道:“丘福,大師說的是你的那個二殿下?!?/br> “我的二殿下?”丘福愣了愣,隨后才遲疑道:“你們說的是咱們府上的那位?” 丘福作為燕山中護衛的千戶,常年在燕府戍衛,因此也與朱高煦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 朱棣不在北平時,徐氏都會叫丘福去帶朱高煦、朱高熾學馬術和騎射。 朱高熾不喜歡運動,因此常常推脫,倒是朱高煦總是拉著丘??v馬城外,騎射狩獵。 正因如此,張玉才會說朱高煦是丘福的二殿下。 “你剛回來還不知道,二殿下如今被冊封渤海王,眼下已經在前往吉林船廠的路上了?!?/br> 張玉對丘福解釋著,也經過他的解釋,丘福這才知道他去開平衛戍邊的這半年時間里居然發生了這么多事。 “大過節的,按照老二的速度,估計現在已經到萊州了,頂多再過三天就能到登州,到時候他就走海運往遼東去了?!?/br> 朱棣看著手中的消息,心里有些惆悵,他沒想到他爹居然這么防備自己和自家老二。 想到這里,他心里說不出的感覺,但一想到朱高煦要去吉林,他還是對姚廣孝問道:“老和尚,我給高煦送點錢糧沒問題吧?” “最好不要……”姚廣孝停住了手中佛珠的盤算,對朱棣搖了搖頭: “二殿下的歲俸并不低,這說明陛下早就已經想好了一切?!?/br> “以二殿下的歲俸,估計需要三年才能撐起吉林,隨后才能練兵圍剿西陽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