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須知道,洪武年間的太監,大多都是女真、朝鮮和色目人,他們不止在身份上低人一等,在身體上也是一樣。 這樣的境遇,加上多年讓人看不起的遭遇,許多人的心理都十分扭曲,哪怕亦失哈自己,偶爾也有想過自己位極人臣的場景。 只是回到現實,當他看著自己那殘缺的身體時,除了無奈一笑,他根本做不了什么。 可是在當下,伴隨著朱高煦說出他眼中的自己,亦失哈也不禁捫心自問:“古代的那些前輩都能領兵征戰四方,為什么自己就不能?” 想通關節,亦失哈也向朱高煦躬身作揖:“殿下若是不嫌棄奴婢,奴婢愿為殿下充當馬前卒?!?/br> “馬前卒我不需要,我要你替我節制后方?!敝旄哽闫鹕矸銎鹆艘嗍Ч?,目光炯炯: “爺爺準許我選三百除火器以外的匠戶,還有五百護衛?!?/br> “護衛的事情,我自己會去辦,至于匠戶的事情,我需要你替我走一趟?!?/br> “我們去吉林,不能僅滿足于鎮守一方,我想要的是整個女真諸部的歸附,并且將兀良哈驅逐出朵顏三衛之地?!?/br> “現在的吉林缺少許多工匠,所以我寫了一份單子,你照這單子為我去尋人?!?/br> “記住,我要的工匠,最好都是獨身的,不要有家人牽絆?!?/br> “從現在算起,到元宵節結束已經沒有多久了,書房里有大約三千貫錢,這些我都盡數交給你?!?/br> “今日起,你就是我渤海王府的掌事太監,若是那三千貫不夠用,就去戶部領我的歲俸,將其中沒用的布匹都販賣了?!?/br> 朱高煦的全權委托,讓亦失哈第一次感覺到了平等和信任,面對朱高煦,他說不出別的話,只能以行動來回報: “奴婢知道了,請殿下相信奴婢,元宵之前奴婢會準備好一切的?!?/br> “好!”朱高煦頷首,隨后帶著亦失哈走進了書房,將那放著三千多貫錢的寶箱鑰匙交給了他,并將院子右側的耳房交給他做為臥房。 他與亦失哈推心置腹,而身處武英殿的朱濟熺也迎來了一條他們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 “臣曹國公李景隆奏報,昨夜亥時三刻,穎國公傅友德薨……” 武英殿里,當李景隆以曹國公的身份前來匯報傅友德薨逝的消息時,前一秒還在想著燕府鬧劇的朱濟熺便如雷擊般愣住,腦中一片空白。 “穎國公薨了?!” 朱尚炳與朱高熾心中吃驚,不約而同看向了朱濟熺和朱允炆。 傅友德身死,遭受打擊最大的毫無疑問是晉府,而受益最大的必然是東宮。 此刻的朱濟熺愣在原地,沒有半點舉動,反觀朱允炆老神在在,似乎早就知道了這一切。 “難怪……” 朱尚炳與朱高熾二人腦中都回想起了今日入武英殿時朱允炆的古怪,現在看來,他與皇爺爺恐怕早就知道傅友德薨逝的事情了。 “陛下,依照禮法,是否要為穎國公上謚號?” 李景隆在朱元璋的會意下起身,對朱元璋提出了這致命的問題。 誰都知道傅友德無罪,有罪的是朱棡,只是皇帝不可能殺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只能剪除羽翼來保障東宮的地位。 現在傅友德死了,那他的謚號要怎么定? 以傅友德的功績,以及他比朱元璋更早抗元的背景,追贈他一個王爵,再追謚個武靖是絕對綽綽有余的。 可是如果這樣追贈和追謚,那不就代表皇帝錯了嗎? 讓皇帝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恐怕翻遍大明朝也找不出一個人來。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做的這一切都沒有錯,但傅友德確實死的很無辜。 想到這里,殿內除了朱濟熺和朱元璋以外的人都在沉思,而朱元璋也在片刻的沉默后說道:“正常cao辦就是,謚號暫定……” 最后,朱元璋還是沒有追謚傅友德。 坐在角落的起居注官在聽見朱元璋這話后,也提筆寫下了一行字。 【乙亥、穎國公傅友德卒】 這簡單的一個卒字,讓起居注官都不得不感嘆伴君如伴虎。 “平倭的事情如何了?!?/br> 朱元璋沒有過多在傅友德的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將話題引到了如今大明幾件大事上。 對于這個問題,李景隆早已做足了準備回答,因此在朱元璋問出時,他便不假思索道: “龍江、蘇州、揚州、杭州等處船廠皆已動工,自本月往明年六月去,每個月都能有十二艘兩千料以上大福船下水?!?/br> “當下已經從軍的大福船有二十四艘,其余各類千料以下戰船六十艘?!?/br> “參與圍剿倭寇的水兵有七千四百余人,尚有一萬兩千余人等待戰船后出海平倭?!?/br> “臣預計在明年四月徹底解決閩浙兩省的近海倭寇,隨后進抵兩廣繼續圍剿?!?/br> “預計九月圍剿結束,等待禮部給出朝鮮是否同意水師入朝近海圍剿的答案后,臣便能帶水師出海圍剿北方倭寇?!?/br> 因為朱高煦的建議,不管是徐輝祖還是李景隆,只要是主事平倭的將領,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大船。 比起徐輝祖,李景隆得到的支持更多,所以他能一口氣建造數十條兩千料以上的大福船。 這樣的實力,足夠他將大明近海倭寇給解決。 不過他也知道,大明近海倭寇的根源在南洋,不解決盤踞南洋的倭寇,即便當下斬了幾萬顆倭寇首級,用不了幾年他們還是會卷土重來。 當然他更知道,皇帝并不會準許他下南洋平倭,所以他只需要做好皇帝讓他做的事情就足夠了。 “知道了,你退下吧……” 得了平倭的準確消息,朱元璋也擺手示意李景隆退下。 待李景隆退下后,朱元璋也瞥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發愣了朱濟熺。 他起身向外走去,在路過朱濟熺面前的時候他停頓了片刻,沉默過后才道: “穎國公不管怎么說也是你的岳丈,這七天你就不用來武英殿了,帶世子妃去國公府拜拜吧……” 說罷,他抬腿離開了偏殿,而朱允炆也在他離去之后跟隨離去。 朱尚炳擔心有什么麻煩事,也起身離開。 到了最后,還坐在武英殿并且沒有離去的,只剩下了遭逢大變的朱濟熺與朱高熾二人。 第118章 未雨綢繆 “駕!”寒冬臘月,比起江南,北方的雪堆積的更厚,下得也更大。 冒著寒風冬雪,一隊隊塘騎將江南最新的消息送往了北邊。 面對傅友德的死訊,所有人都處于震驚中,但又不約而同的在震驚過后,將目光放到了秦晉燕周這四藩身上。 “還好我沒聯系你外公……” 作為距離南京最近,最早收到消息的藩王,周王朱橚坐在王府存心殿的椅子上感嘆。 對于傅友德的死訊,他只能慶幸自己聽了自家兒子的勸誡,沒有忙著聯系自家岳父。 想到這里,他看向了自己的身旁。 在他的身旁,一個身穿世子服的十六歲少年正在拿著毛筆在文冊上寫寫畫畫。 從側面,朱橚可以看到那文冊首頁的命題是什么…… 《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我早說了,南京城的事情您就不要再牽扯了,您看看您每日研究研究作物和藥材果樹,我每日寫寫戲曲劇本,這不是挺好的嗎?” 面對朱橚的目光,少年人一邊寫戲曲劇本,一邊頭也不回的回應朱橚,順帶還反問道:“您是還想再去一次云南?” “額這……”朱橚被自家兒子懟的啞口無言。 在這周王府中,能讓朱橚如此吃癟的,也就只有他的嫡長子朱有燉了。 早在童年時,朱有燉就表現出過人的才華,當年朱橚因私下密會馮勝而被朱元璋貶去云南。 在朱橚離開的日子里,朱元璋令年僅十歲的朱有燉管理周王府,結果他不僅展現出了早熟的一面,還在三年時間里將周王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因為他的聰慧,導致朱元璋格外喜歡這個孫子。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提前將十三歲的朱有燉冊立為周世子,這種殊榮是其他世子所望塵莫及的,而朱有燉也借機上疏請求朱元璋將自家父親朱橚批準回封地。 朱元璋見朱有燉有孝心,加上朱橚在云南表現還算可以,也就批準了朱橚回河南。 洪武二十六年,朱有燉又趁著和朱橚前往南京之際,在南京和朱元璋培養了一段時間的感情,替自家父親清除了曾經的罪名。 朱橚不僅沒有被朱元璋責罵,反而還領到了河套鎮虜城子的草場。 當然,這兩年里,他一直按照自家兒子的話,沒有過多的與馮勝書信往來,這也是朱元璋寬恕他的原因。 相比較他,北邊的朱棡就沒有那么好的耐心了。 正因他的沒有耐心,這才害死了傅友德。 “您好好在王府里擺弄作物花草不好嗎,干嘛要學三伯?”朱有燉一心二用的譜寫戲曲劇本,教導父親。 朱橚本來有意反駁,可朱有燉卻站了起來,作勢要走。 不過在走之前,他還是看了一眼自家父親:“我看三伯,很快就要大禍臨頭了……” “混賬?。?!” 幾乎是在朱有燉脫口而出的同一瞬間,山西太原城的朱棡也得到了傅友德身死的消息,盛怒之下的他提劍揮砍了四周的所有器物。 如此兩字時后,朱棡才丟下了手中長劍,栽倒坐在了存心殿的地上。 “完了……”吐出這兩字,朱棡只覺得胸口火辣辣的疼,積蓄著一口氣,吐不出咽不下。 他強撐著站起,卻在站起的一瞬間感覺眼前一黑,頓時栽倒在了地上。 “殿下!” 殿外護衛見狀,大驚跑入殿中將朱棡攙扶,但不管他們怎么呼喚朱棡,朱棡都沒有要醒來的痕跡。 “死了……” 在朱棡暈倒后不久,身上千里外一片雪林中的秦王朱樉也得到了傅友德身死的消息。 手握弓矢的他一開始還愣了下,可隨后他就露出了笑容:“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