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逐皇、路邊的omega不要采、死對頭面前原地變O后、非常規事件調查組、夫君摔斷腿后(1V2,NTR)、張檸檬2、我在斗氣大陸與美女雙修(多rou,np)、「獵人」揍敵客大小姐好難攻略
建寧十月下旬,四方戰事愈演愈烈。西方玉門關失陷,安西軍死傷數萬,關外數萬白骨露野無人收拾,簡錚退守陽關重整戰線,勉強擋住了由阿勒莎親臨指揮的軍隊,但隨著時間推移,陽關一線亦是搖搖欲墜。 而在武威,四方軍也已元氣大傷,龍首山側周容俘虜數萬四方軍陷殺于天坑,謝樽重傷難治,前線只留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將軍苦苦支撐。 好在他們也并非孤軍奮戰,自戰爭爆發,西北十二郡同仇敵愾,連成一線竭力抵御,縱使城破人亡亦無人投降,始終狠狠撕咬著北境的血rou,讓他們動彈不得,只能緩慢地推進戰線,一點點瓦解著黃沙中的座座孤城。 與膠著不定,隱現頹勢的的西線不同,已然陷入長夜的東方竟突有流星閃過。深受重傷,被圍困于燕京兩月有余的趙澤風帶領玄焰殘部趁夜驟然殺入敵營,斬殺呼延烈后又西逃失蹤,震驚天下。 建寧十一月初,烏蘭圖雅終于領大軍進駐五原與完顏晝會和,長安門戶大開,只依靠著南北禁軍和諸郡趕來勤王的軍隊在弘化延安一帶形成了最后的防線。 “朕要御駕親征?!敝姓钌?,陸景淵聲音響徹殿宇,如五雷轟頂般瞬間將群臣轟了個外焦里嫩,不過一瞬中正殿中便跪了一地。 “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不可??!先帝就是這么去的??!”這會兒眾人立刻將遷都一事拋諸腦后,各個老淚縱橫,恨不得把腦門都給磕出血來。 “陛下心系天下,日月可鑒,但就算要守也不必出城去呀,這長安壁堅河深,怎么都比北邊那些半朽的老城要好??!”有人揣摩著陸景淵的用意,折中建議道。 “如今都城防務空虛,老臣求陛下將禁軍和援軍召回,與陛下共衛都城!” 半月前陸景淵下旨令楚鸞掛帥,斫鋒為副將,帶兵十萬前往往弘化延安駐防,惹得群臣在這殿上跪了一地求陸景淵收回成命,在他們看來,這些人都該衛戍長安,又怎能北進置都城皇帝于不顧? 但顯然他們的抗議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如今半月過去,想必那邊的陷馬坑都已經挖好了吧? “長安人口已逾百萬,若陷圍城糧食能撐得幾日?”陸景淵剛一開口,中正殿便又安靜了下去,“謝淳,你來說?!?/br> “回陛下,不足一月?!敝x淳出列道。 陸景淵微微抬手讓他退了下去,隨后目光一一掃過眾人,好像在等著他們再提意見,然而此事幾乎無解,過了半晌都無人出聲。長安的糧困并非一朝一夕的問題,從前未能解決,如今更是不可能。 眾人面面相覷,最終發現自己也沒什么反抗的余地。往好處想想,要是弘化崩落尚且還有有退路,長安也能勉強正常運轉再作調度,可要是長安被圍了,他們真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但話雖這么說,陸景淵也是沒必要也不能去的??!這皇帝去了前線被困,和長安被圍也當真沒什么區別了! 陸景淵目光掃過抬頭又有話說的幾人,目露警告:“既然諸位無話可說,此事就此定下?!?/br> “朕不在長安的時日,長安由應無憂和昭明公主監國,還望眾卿同心協力,共挽江山?!?/br> 此言一出,眾人更是大驚,怎么又是昭明公主? 他們倒并非驚異于公主參政,畢竟當年陸景昭海棠宴上一鳴驚人,自此就一腳踏入前朝論政,至今已有三年有余,他們也曾鬧過罵過,當那么長時間過去,也早就過了將不滿宣之于口的時候了。 只是自那場眾人心照不宣地變故后,昭明公主就一病不起,再未現于人前,怎么這個時候又突然冒出來了?況且說句不好聽的,這長安交給她……陛下就不怕這城中起火嗎? 陸景淵自然知曉他們心中所想,但此時的他需要一個陸家人坐鎮長安,如今皇族凋零,陸景昭是那個唯一靠得住的人。 若要說風險……自然是有的,只是那風險不止出于陸擎洲的死,還出于一個不知何時便會暴露的秘密。 第173章 陸景昭的事終究只是小事, 眾人聽完了便也暫時拋諸腦后。對于這中正殿上的一些人來說,此刻“保住皇帝的命”才是大事。 先帝戎馬數十年尚且死無全尸,當今陛下不諳刀兵率性而為又會是怎樣的結局?于是他們忍不住繼續喋喋不休, 也顧不上四周的氛圍愈加沉默。 有鬢發斑白的諫官以皇室凋零為由以死相諫,老淚縱橫地求陸景淵南下遷都, 不要以身犯險,重蹈先帝覆轍,但卻在觸柱之前被衛兵架著胳膊請下去賦閑靜養了。 玉笏落地碎成兩半, 中正殿內瞬間落針可聞, 眾人知曉此事已然無可轉圜, 便都不再說話,只沉默著聽著旨意擬定,忍不住思考日后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些話朕半月前就聽過一遍,今日是第二遍?!标懢皽Y等哭喊聲消失后才再次開口, 沉冷的目光格外關照了那幾個平日里總是拿腔作調的老臣。 “朕尊賢育才,亦顧念諸位的良苦用心, 卻也最恨有人陳詞濫調以死相逼。這中正殿見過的血太多, 朕絕不會為此側目半分?!?/br> 朝堂之上有人主戰激進有人主和保守本為常理,但在此之外卻還有一群人兩邊不占, 虛偽至極。不論上面坐著的是他還是陸擎洲,戰局是好是壞, 這群人的說辭就無一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