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節
鈴兒考慮起如何吃豬內臟,豬rou不用管,怎么吃都行。 “那可太好了!”劉晟感動的眼淚要流下來,終于又能吃到正宗的九轉大腸嘍! 他知道下丘村的高人厲害,但更愿意吃下丘村做的飯菜,福華樓的根本比不了,只有跟著父親進皇城吃大筵席的時候才能品嘗到下丘村的菜肴。 蓋州縣知縣馬飛和縣丞牛進德等官員互相看看,沒明白,他們倒是吃過下丘村做的飯,好吃是好吃,就是感覺很簡單。 要么就是吃烤串兒,九轉大腸是什么?香腸是臘腸嗎? …… 天黑下來一段時間,菜才做好,香腸沒有,還需要等待,明天方能吃上。 大鐵鍋里咕嘟咕嘟煮著一堆豬內臟,加上剛剛做好的豆腐炸的豆泡,豬血沒放里,怕燉碎了全沉到鍋底。 用工具來回翻腸做的九轉大腸先擺上來,除了下丘村的人,其他吃過這道菜的全在咽口水。 “殿下,徐將軍,咱們動筷子?”里長見眾人就在那盯著看,吸鼻子,忍不住提醒。 第1146章 火炕不溫文書記 太陽又是一次升起,蓋州縣的官員們看別人吃早飯,他們喝酸梅湯。 昨天他們吃撐了,不能睡覺,溜達,吃大山楂丸,又有太醫給按下面的腸子。 剛吃進的東西在胃里,一點點消化進腸子,但如果腸子是空的,消化速度會快。 按一按,再扎扎針,他們去幾次茅房,這才好些,本來應該讓他們吐的,他們舍不得。 其他人則是小米粥、茶葉蛋、豬rou大蔥和韭菜三鮮餡的包子。 實際上昨天眾人都沒少吃,包括下丘村的人,因為放松,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就可以回應天府了。 無須著急趕路,只要在本地慢慢轉悠,看到實際情況,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今天看基礎建設輔助行業,先去磚廠,本地有黏土,更不卻煤,燒紅磚。 磚廠干活的與在礦上干活的一樣,戴著口罩防塵,大家在很遠的地方停下,粉灰吹到身上。 不用看具體磚窯,這都是按照規則建的,看出貨量和在那里晾曬的磚坯數量。 沒有自動的機械設備,干活的人在那里一下下制坯。 旁邊有個屋子,需要開門,有人干一會兒就放下工具進去,片刻又出來,抹一把嘴,擦擦汗。 “諸位殿下,那里是專門喝水的地方,與采煤的所在不同,采煤的人自己帶葫蘆裝水,磚廠地方不大,便在幾處位置建了小屋,里面是綠豆水,加了鹽?!?/br> 劉晟主動介紹,煤礦是大明的,磚廠也是官方的。 這些磚不拿來修城墻,因為不合格,修城墻用青磚,每一塊青磚都很大,上面會有磚頭的燒制地點、監工的記錄,就是燒磚的時候燒出來的陽文,凸出一部分。 如果哪一塊磚還沒怎么動就碎了,按照上面的字去查,這可不是找各種理由然后便保平安的朝代,修城墻的磚出問題就是死。 現在的紅磚廠燒不出那樣的青磚,要求高,紅磚主要用來給百姓盤火炕、修煙囪。 百姓最急需的不是糧食,糧食夠吃,大家怕冬天到來。 別看不管環境怎么樣,這里都有人生活,生活與生活不一樣,年年在屋子里凍死人是生活,年年都暖和著睡覺也是生活。 實際上在這里即便有火炕,晚上睡覺也不是很暖和,炕面確實是熱的,但這個熱氣無法讓整個屋子里都熱。 人在炕上,地上放一盆水,第二天早上的時候,那盆水就結冰了,未必都凍硬,至少上面會有一層冰。 人睡火炕時躺著,腦袋如果露出來,凍鼻子,凍得直流鼻涕,鼻頭紅彤彤的,后背烙著難受,燙。 一般就是用被把腦袋蒙上,直接蒙又壓得難受,側身,腳縮起來,盡量把自己團成個團兒,不然腳下冷。 兩個人蓋一床被就麻煩了,互相搶背,要把自己那一邊給壓著包起來。 兩個人中間脖子那里有空的位置,冷風從那里灌。 一男一女誰還沒問題,大不了抱著,最好的姿勢是女的把后背給男的,這樣女的就不冷了,男的凍后背。 但男人和男人睡覺,互相嫌棄,又不得不配合著讓那個被能保護住兩個人。 有火炕的東北就這樣,冬天的時候就怕起來,爐子都滅了,被窩里暖和,一出被窩…… 即便如此,有個火炕也是無數人家向往的,尤其是磚頭盤的,它結實。 如果弄泥坯子來盤,一個不小心就是一個大洞,而且還害怕下雨的時候雨水順煙囪進來?!靶枰嗟莫気嗆?,這里的木頭好用不?” 朱樉看見有人背磚趕路,用個木頭架子,磚碼在上面,一次能碼三、四十塊。 這一塊磚可是五斤,朱聞天那時的標準紅磚。 四十塊一背,二百斤的分量,換成獨輪車,多裝一倍的磚頭,推起來也比背著四十塊輕松。 “木頭?樹有,木頭……有,真有,滾木,大的,那個木頭好,有小城墻,在上面來回扔?!?/br> 劉晟想著木頭,突然想起來元朝的時候這邊有戰爭武器,其中就有滾木。 里長想了想,從懷里掏出來一個冊子,對照著說:“有紅松林,年頭久的看著合適伐倒?!?/br> 朱聞天知道這里有什么東西,松樹,長了很多年的松樹,因為有大松子,正常生長,不人為干涉,需要幾十年才能結松子。 這種木頭好,有一段時間就用它來做火車軌道的枕木,大量砍伐。 直到后來木頭值錢了,才開始用水泥。 紅松大家都知道,劉晟最熟悉,他天天能看到,現在掃一眼周圍,就有高大的紅松。 故此眾人的心思未放在里長說的紅松上,而是他手上的冊子。 “終于來了,看樣子這里要有大動作了?!?/br> 老五朱橚笑瞇眼睛,他就愿意看這種冊子。 每當下丘村里長掏冊子,便證明里長沒記住,內容太多。 徐達也一樣,他想看那個冊子,之前在應天府南京的時候,里長掏冊子的動作最漂亮,陛下每次眼睛都是一亮。 “秦王殿下?!崩镩L其實自己能背下來,但他嫌累,干脆把昨天憨憨說的事情寫下,讓別人照冊子看。 這個地方有河流沖的平原,平原最適合種水稻,離水源遠一點的地方,就種蔬菜。 沒有水源怎么辦?從別的地方引水,然后修溝渠,溝渠從高到低,配合著其他的山泉水,形成一個最終流進渾河的溝渠網。 輸送水的溝渠一般兩米到三四寬,三米到一米深,看具體情況,越是上游的地方就越寬越深。 實際上平時那水只是在位置一半地方,水位不高,之所以這么挖,是怕下大雨,上游沖下來,那么溝渠兩邊的人家直接就泡了。 磚瓦房泡一下會留下痕跡,泥的房子泡一下就不留東西了,人若是不快點出來,會留下命。 借助丘陵的地形與河流沖擊小平原來進行溝渠布局,需要熱氣球升空,還得有測水平的。 朱樉拿著冊子看,如癡如醉,不時點點頭,叫其他三個弟弟著急,快點看??! “眼下的時候,是不是有野菜呀?記得昨天下雨了?!?/br> 朱樉看著看著,突然來了這么一句。 三個弟弟:“……” 里長:“有蘑菇,要進山撿蘑菇?” 第1147章 婚姻輔助路當平 “蘑菇不是寫著現在少么,再過一個月,處暑才多?!?/br> 終于輪到老五看了,冊子上專門寫的,處暑,現在就是野菜多。 大部分的野菜都是喜陰不喜陽,包括蘑菇。 “殿下,去不去呀?”劉晟看看這個,又瞅瞅那個,他沒有話語權。 “去!”四個親王一起說。 他們不能去見部落的首領,要運用計策的,讓頭領們爆發,然后再壓制。 于是……大家決定今天繼續在有人煙的地方轉,不進山。 軍隊進山了,一邊找人,一邊找野獸和毒蛇。 保護野生動物不歸大明軍隊管,他們負責清理對人有威脅的東西,方便這里的百姓生活。 百姓就怕打仗和災害,其他的都認為是命,有時水災、旱災,也覺得是老天爺的安排。 最直接的體現,在人的壽命,不管多少歲,生病死人太正常不過。 七十便是古來稀,說明壽命短,朱聞天的時候七十歲的人很多。 一個在于營養,一個在于醫療條件,還有生活條件,至少東北的冬天正常狀態下不會凍死人。 即便不在家里,在外面,冷了也可以進到路邊的店里。 現在這種,熱了沒有水喝,想買水也買不到,只能找河流,遇到有村落,可以去討水喝。 戰爭感覺是結束了,大明的軍隊抵達,武器厲害,沒有人敢挑起戰事。 這時本地的百姓就以為是最好的時刻了,結果軍士們過來,百貨商店開起來,百姓的壓力一下子變大。 錢的問題,百貨商店里面有好東西,不白給,需要把東西賣掉拿錢,再用錢買。 軍士們又會給百姓講應天府南京的事情,講十里秦淮,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那里的女人多么多么漂亮,穿的衣服怎樣怎樣好看,一顰一笑如何如何動人心…… 單身的男人心生向往,娶了媳婦兒的男人嘆口氣,這輩子就這樣吧! 接著軍士們又說那里的少年才俊,于是閨中的女子也推窗觀浮云,誰人許一生。 跟后面的時候一樣,信息交流便利了,男人總是要找漂亮的女人,女人也知道了有多么好的男人。 反正大家都不看自己的條件,只是把對方跟最上面的去比,最后互相看不上眼。 好在本地的百姓就算通過聽聞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也出不去,除非跟著船只干活,能夠離開這里,但還得回來。 朱聞天見到頭上斜插著花,臉上有像膩子一樣胭脂的女人去別人家的時候,突然覺得限制百姓流動,確實能夠提高成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