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節
村子里的兩口井還是上次干旱前給挖的,平時百姓喝山泉水,有小溪。 村民就習慣這個地方的生活方式,不好強遷,到時候他們再往回跑……” 知府必須出聲,他解釋緣由,不是不照顧,是百姓不配合。 “知縣呢?”朱棣壓著火氣問。 ‘噗嗵!’十幾步遠的地方一個人跪下:“臣房大山有罪!罪該萬死!” “你這姓和名,這什么村?多少戶、多少口?” 朱棣又愣一下,房山縣知縣房大山?那個大字多余。 “回殿下,此村叫下山村,戶六十二,口二百七十九,其中原來的口二百零五,兵荒時逃過來九十余口,后來又死人了?!?/br> 房大山依舊跪著,沒讓他起來,敢起身就可以拿欲行刺為借口干掉他。 “起來吧!本王自己看?!敝扉Φ蓪Ψ揭谎?,又瞬間滿臉笑容“里長,村子的名與下丘村只一字之差?!?/br> “殿下放心,會量腹而受,量身而衣?!?/br> 里長明白,人家村子就不搬,朱棣不會傻傻地叫人家遷徙,現在的情況指望房山縣的官員顯然不行。 下山村與下丘村差不差一個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求助了。 “麻煩里長了!”朱棣笑了,說明有辦法,這破地方得怎么做呢?真為難人…… “快,過去給弄衣服,小孩子要大一點??!孩子長得快,大兩圈,鞋子不要大,多給做幾雙,平時穿草鞋。 大的穿剩下,還能給小的,衣服也是,記得給帶些邊角料的布,打補丁用。其他的東西讓村民排好隊,太醫呢?王叔,石膏拿來了是不?太醫保證忘。 花眼的眼鏡給試試,放心,他們不會賣,他們脾氣倔著呢,不然早搬走了。 荊條捆子往山上運,先幫著扦插一下,之后叫他們自己擔水澆灌,秋天就不旱了。 測地形,看水平面,能開田的正好咱們在……” 鈴兒在那里指揮著,王叔就是王藝千,太醫們不敢看她,去找村民望聞問切,果然沒帶石膏,這怎么弄假牙? 王藝千的工匠隊伍石膏常備,下丘村的隊伍里也有石膏,不過不值得給村民用,醫用級的,給人吃,特別純,咬牙印用那么好的作甚! 下丘村的人忙碌起來,測量的測量,收集情況的去收集情況。 然后一個熱氣球在村民跪下仰望行為中升起,把官員們也給嚇一跳。 宮女們去為村民量身,小孩子做大的衣服,袖子和褲腿可以卷起來用線牽上,隨著長大往下放。 肩膀的寬度同樣拿線給牽窄了,骨骼生長后放開。 做衣服的邊角料給村民留下,他們自己會把破損的地方給補好。 布鞋想來百姓平日里舍不得穿,小孩子的逢年過節穿一次,腳大了換一雙,小的給更小的孩子。 本地村民最缺的是工具,成套的鐵制工具給他們,包括針、錐子、頂針。 扶貧先扶志,扶志有三種方法,一種是激將法,一種是引領法,有時候都不好用。 那么還有一種是物質推動法,給出足夠的工具后,再給新衣服,百姓感覺有心氣了,屬于由簡入奢。 配合前兩種方法,百姓會努力做事情,何況他們原來感覺也很努力。 如果真是由于懶惰,這三種辦法都不行,那就上第四種,打,打板子,或者抓走服刑。 抓走服刑可以變通一下,勞動力抓走,干活的時候給工錢,但被抓的不知道。 工錢一部分攢下來,一部分給被抓的人,告訴其家人這人在外打工。 等攢個一年錢,把人放回來,對方習慣了勞作,回家一看這么好,還有積蓄,便愿意勤奮了。 武力有時很好用的,能夠把人打殺的跪下當奴隸,那就可以叫人脫貧,針對懶惰那種。 孩子們被喊過去先洗手,洗干凈了給鹵的鴨頭、鴨脖、鴨爪子。 這些東西在大明不好,絕對賣不了幾十文一斤,一只鴨子都不值那些錢。 就跟排骨似的,那玩意兒不是有人買rou搭的嘛!怎么敢賣得比rou貴? 小孩子不嫌棄,兩手抓著啃,鹵味不是吃rou,是吃味兒。 更小的牙都未長齊的給他們鴨肝,醬的,不鹵。 “里長,你們來之前全準備好了?” 朱棣發現里長答應一聲后,根本沒動,全是鈴兒在指揮。 “皆賴殿下指導有方?!崩镩L回應。 “想讓咱父皇打咱就直說,咱哪敢指導下丘村?!敝扉ζ沧?。 站起來杵在那里不知道做什么的房大山:“……” 第1067章 后勤之強往事追 另一邊工匠在改造水桶,轆轤用的水桶,之前的兩口井是挖的,不夠深。 打水的時候需要晃動繩子,讓桶來回傾斜才能進水,關鍵那個桶是木頭的,漂在水面上。 往深了打的井不可能那么粗,上面是大直徑的,下面變成小直徑。 工匠把原來的水桶里面底部上方加個木頭圈,卡住,圈與桶底之間的位置放上石頭。 桶底中間的位置打桶,放一塊皮子,一部分地方釘住,一部分讓皮子能被水沖起。 桶在重力下落入水中下沉,皮子被水沖起,當桶里的水滿了向上提,水把皮子壓住,不漏水,簡單的單向閥。 與壓力井的皮子一樣,所以壓力井需要先往里倒水進行密封,才能往上抽水。 這是最簡單的改造方法,結構簡單、維修簡單、實用。 “大娘你先咬個牙印,那個花鏡你測好了,給你一副,不小心摔了,把鏡片撿起來,記得別劃傷手,然后拿著去燕王府換好的,是燕王殿下賞賜你的?!?/br> 給村民有花眼的老人配花鏡的人耐心地與對方講,這種地方可以放心,拿花鏡的人,死都不會把花鏡賣掉。 隊伍已經把鍋支好,等著那個井水變清澈后打水煮面,面條來時所帶,現成的。 今天還是吃炸醬面,小菜用大桶裝,正在分盤,隊伍和百姓不可能分餐制,分餐制要用小碟子裝小菜。 “諸位進村轉轉,別看熱氣球了,升起來是為了從上觀察山坡的情況,會繪制地圖?!?/br> 朱棣朝望天的官員們說,熱氣球有什么可看的?從上拿望遠鏡向下瞧才有意思。 “殿下,臣觀此名為熱氣球之物,突生一法,用在……” “早用上了,不就是軍隊嘛!最近受干旱影響,野豬都沖下來了,隊伍在拿好槍打野豬,那槍是為了打野豬造的?” 朱棣打斷要表現一下的房山縣知縣房大山的話,下丘村把熱氣球造出來的時候就說好了優先軍事。 那望遠鏡也不是給尋常人看風景的,前幾批是單筒的,結構簡單,后來的雙筒,便復雜了。 “謝殿下解惑,臣恍然大悟!”房大山還是找到了說話的機會,求生欲滿滿。 大家進村,朱聞天一手拎著重機槍,一手拎著供彈箱,子彈鏈接進槍里了,隨時能突突。 他的小伙伴們沖鋒槍端起來,頭一次來,怕出意外,前面有人去各個地方喊話,有人沒出來的立即出來。 正常來說百姓全在外面看打井,然后被太醫把脈,小孩子吃著鹵味。 即便牙掉得差不多的老人,也有十來歲的孩子把鴨肝嚼碎,喂給爺爺奶奶,他們更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這么喂他們的。 “這窗戶不是對開的,也不是上下開的,一個板子堵上,通風的時候把板子拿下來?不進蚊子?哦!今年現在不進,干旱,要進也是進螞蚱?!?/br> 老五朱橚走在村里的路上,隔著院落看別人家的門窗,這邊不是北平府里面,那里沒有院落了。 現在有院落,就是氣味不怎么好,每家的茅房都修在同一個位置上,一進院子的西南角。 房子一律坐北朝南,這邊看北面的房子是前院,正房,另一邊是前面房子的后院。 這種茅房的位置是種流傳下來的智慧,防備外人過來解手。 如果放后院,外人就能一路走到后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朱樉抬起望遠鏡,又放下:“用麻線織一下紗窗就行,棉線更好,絲綢的不是他們該用的,聚乙烯不外流?!?/br> “織??!咱看到下丘村帶來的設備了,鈴兒你說你提前來過沒?你咋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朱棡感覺自己在游山玩水,想cao心都cao不了,下丘村準備的太充分了。 鈴兒還是不嫌熱地拉著徐儀華的手,或者說是對方拉著她。 她笑一下:“這玩意兒就跟行軍打仗一樣,你自己不考慮全面了,敵人會教你,就是學費比較高?!?/br> “是高!王保保做夢都沒想到會遇到什么樣的情況,咱也一陣后怕,沒有新的武器和特殊補給,兇多吉少哇!” 一直不怎么說話的徐達這時開口,他回憶曾經的戰斗場面。 最后勝在了武器與后勤上,竹筒罐頭真好吃,比北元做得更香的rou松也真考驗國力。 若當時沒有那些東西,包括望遠鏡,后果…… 不,是下丘村答應陛下的,可以打,自己最初和其他將領不愿意與王保保交戰,對方太厲害了。 尤其地方是人家的,別看現在的北平府,曾經的元大都一戰自己勝了,那是因為北元內部不和,皇帝先跑了。 圍攻王保保的時候,打得是突襲,結果還是讓其跑了,并且明知道他跑了,還不能立即追,他帶著很多兵一起跑的,追就容易被他給算計。 回憶到此,徐達突然問里長:“宜長,你怕王保保不?” “???誰?擴廓帖木兒?”里長愣一下,說完又道:“他算個屁,秦王殿下的婚事都讓咱給攪和黃了,根本就沒把他當回事兒。 出征之前陛下問咱,咱就回去問了,說打,還是三路齊出,就打他。 天德拿著那些武器,莫非怕他?那一仗有天德在,根本輸不了,最多天德遇到特殊情況停止進軍。 那咱們就以停止之地劃線,來年再打,打不動,繼續等一年。天德以為然否?” 徐達一聽到自己的字,突然很開心,思忖一番:“那樣其實北元輸得更慘,說不定就能直接把他們全抓了。 這不就是兩年多嘛!咱大明發展得太快了。咱不怕與王保保對陣,咱是知曉戰線拉得太長后勤難以為繼。 咱與其對陣多次,互有勝負,打起來累一些而已,他打咱也一樣,只是可惜……” “不可惜,咱有技術,憑什么跟他拼刺刀?現在若是打他們,迫擊炮轟死他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