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節
朱棣放下酒杯,繼續說吃的,順延方才的吃鴨話題。 里長一仰頭把酒干了,又呃地打個酒嗝:“殿下,一個是人工孵化技術成熟,再一個養鴨有梯隊。 咱下丘村也干旱過,梯隊式養殖,水源保障為重,干旱哪怕多投錢,也不能把梯隊給斷了。 干旱畢竟是一時的,養殖梯隊是長久的,涉及到一個產業韌性問題。 說白了就是抗風險能力,一個是突發性風險,一個是預知性風險。 預知性風險代表行業正常生產過程中知道自己可能要面對什么,突發性的則是超出正常預知。 換個角度來講,所有的突發性風險都應該是預知性風險。 養殖鴨子要有抗風險能力,整個社會經濟的各行業自然也要有,那么誰來帶領百姓一起對風險進行預知、預備、預先給出化解辦法呢? 比如烤鴨好吃,要不要官方指引?賣給誰?賣不出去怎么辦?” 官員們:“……” “唉~~”有官員輕輕嘆口氣,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天真嘍!單純嘍!太容易相信別人嘍! 這是聊吃食嗎?分明是行政??!還是得落實到基層的那種。 “童通判有所悟?”周圍太安靜了,歌舞還未起呢!那一聲嘆息被朱棣聽到,他一副求教的樣子看向發出嘆息聲的通判,姓童,但名一個同。 童同通判嘆息完剛要吃東西,發現情況不對,抬頭,看朱棣:“臣,臣……有……” “有一言不知當說還是不當說對吧?當說!說!”朱棣一臉鼓勵的樣子。 第1065章 重賞必得假為真 “殿下,臣身為通判,聽朱里長之言,感觸頗深??!” 童同通判先說一句廢話,在使勁想,眉頭皺成的川字。 停頓兩息,繼續出聲:“通判之職,在漕運、在水利、在田疇、在獄訟。 凡此諸遭,當未雨綢繆,遇事方可游刃有余。 臣以為,北平府應令詔官員,每人寫一本職詳盡事務之冊?!?/br> 說完,童同通判不在乎同僚那殺人的目光,眉頭舒展,熬過來嘍! “為童通判滿酒?!敝扉ξ⑿︻h首。 等童同謝過喝完酒,朱棣又說:“無須那般勞心,只要給官吏獎勵,最基層的官吏知道哪些方面有缺失、疏漏,再有足夠的錢來完善,即成事?!?/br> 朱棣對鼓勵員工方面最了解,居必七這樣干的,下丘村的工廠這樣做的。 居必七居然敢獎幾十上百貫,在那干活的人做夢都在思考。 工廠的人能夠自己去改進工藝細節,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次品率…… 管水利的吏員,他們最了解情況,卻不愿意跟上官提,會讓上官覺得他事兒多,另外需要錢,或者動用勞役的百姓。 衙役同樣,打板子都能打出花來,他們怎么會不努力鉆研技術? 負責救火的隊伍,他們恨不能整條街上一步一個大水缸,看誰家房子的第一個想法是會不會走水,走水后如何救。 官員們跟著露出笑容,原來不是折騰自己等人??! 歌舞這時才來,四個兄弟與下丘村人閑聊,這次真的聊吃的。 官員們也開始交頭接耳,利用樂器和歌聲來避免自己的聲音突兀,如方才童同通判的嘆息。 地爐烤rou官員們不曾吃過,箅子烤rou吃過,用陶、瓷燒出來的箅子,有地位的人享受,尋常人家不買這種炊具。 百姓只能穿在棍子上烤,要么弄塊薄石板,在石板上烤,前提有rou吃。 至于說把rou先切好腌制,不會,吃rou已經夠香了,何必那般麻煩。 “鈴兒姐,把鴨rou抹上羊油、牛油口感怎么樣?”徐儀華從來沒混著吃過。 “一桌上一小盤嘗嘗,其實不總吃的人根本嘗不出來,口感與牛羊rou差不多?!?/br> 鈴兒選擇最直接的方法,烤一份。 不長時間,一盤盤抹了羊油、牛油的鴨rou送上來,里面沒有鴨架、鴨頭、鴨翅等部位,那些鹵了。 鴨舌專門留出來自己人吃,其他的可以分,鴨架正好拿來熬湯。 哪怕鴨毛也留著,上面一小部分的鴨絨做衣服、被褥才暖和呢! 大家仔細看看,跟正常的牛羊rou對比,有區別,但得擺著牛羊rou在那里看,否則單獨見到這樣的鴨rou分不出來。 眾人再加著上箅子烤,烤熟一片什么調料多不蘸,嘗一下,一個味道,感覺就是吃牛羊rou,再烤,蘸調料…… “這玩意兒能發家呀!”參政趙耀吧嗒兩下嘴,想到個好主意。 “制假被逮到可完嘍!賺得越多罪越大,一家受牽連,該流放就流放,該絞必絞?!敝畵u頭,反正他不敢。 “故此可以提前告訴買的人,就是用鴨rou做的,鴨rou做不好很難吃,泡一下羊油,再烤或涮都是羊rou味與口感?!?/br> 同知覺得行,想來會有更多的人愿意養鴨子,一只羊的羊油能夠給把很多鴨子變成羊rou味道。牛油的話要看運氣,有牛死了或要宰殺,才能弄到。 常年不卻牛油的地方是惠民藥局和生藥庫,牛油煉出來,放置后與豬油一樣,白花花的。 “那雞rou呢?”推官跟著提問。 “雞rou直接做就好吃,燉個蘑菇、炒個菜,何必要抹羊油?雞rou嫩,不好冒充,切一片雞rou抹羊rou在這烤,太嫩了,顏色也白?!?/br> 照磨最了解這些事情,大家愛吃雞rou,不怎么喜歡吃鴨子,前提是雞多,不然有鴨子吃沒人會拒絕。 北平府有人學著應天府那里烤鴨,烤鴨方子不保密,燒雞、扒雞、熏雞亦是,公開的。 “宜長想到的法子不一般,從此后,北平府要熱鬧了,百姓會把鴨rou做成各種羊rou的吃食。 要趕快人工孵化鴨子,哪怕旱情嚴重的地方從井里打水弄個小池子,也得叫鴨子好好生長。 公鴨子養到能吃的時候,差不多正好過年,母鴨養好的能下蛋。 加上下丘村給的腌臭蛋的辦法,北平府經濟發展照舊,不受干旱影響?!?/br> 徐達連吃幾片鴨rou,非常滿意,嘗不出來,根本嘗不出來。 百姓不喜歡養鴨子,一個是需要耗費時間,養雞不行嗎?另一個鴨子喜歡在外面下蛋,還得去撿蛋。 再一個鴨子產蛋沒雞多,鴨rou做不好有腥臊味,鴨子生長周期長,北方冬天不好弄,雞冬天適應性強。 現在有了額外造假的方法,百姓們愿意吃羊rou味的鴨rou,比羊rou便宜多了。 里長搖搖頭:“也是突然想到的?!?/br> 他其實早知道,憨憨平時教,包括造假,外面夷人的寶石拿過來都能給造假,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等以后的。 就是天竺那里,他們的寶石很多當石頭扔的,憨憨說拿過來就給變成珍貴的。 這個不適合讓夷人參與,他們會發現,等大明船隊出去,到那邊大量撿破石頭,回來處理,再帶回去跟他們換好東西。 用鴨rou做假羊rou利用一下,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有利于民。 大家高興地談論著造假的事情,月亮未到中央的時候結束,明天要去缺水嚴重的地方,打不上來水了,需要繼續往下挖。 …… 翌日一早,百姓們先興奮了,十一個城門都提供好東西,幫忙給做鹵味,今天免費。 還有人能看告示,發現拿鴨rou可以做成假的牛羊rou,自己家吃的話很好,賣的話必須告訴買的人是什么,價錢與真的不一樣。 磨面的、去稻殼的也有,包括拿油脂換肥皂和香皂。 方子不傳,還等著賺夷人錢,供應量可以擴大,百姓自己做沒有意義,器皿加起來,成本高過買肥皂的錢。 今天的隊伍早上吃飯,吃鴨架湯配油條,不要豆漿,鴨架得利用上,昨天烤完鴨rou剩的,沒給鹵。 官員們算是發現了,這支親王隊伍后勤保障能力非常強,包括吃飯都考慮得如此全面。 第1066章 自古有人先扶志 官員們自我分析不影響隊伍行進速度,大家騎馬、乘車,去千靈山,明朝此時就叫房山,叫房山縣。 這里干旱了,地勢高,無降水,關鍵綠化面積不是后來那么好,有大量的石頭。 千靈山所在是房山的一部分,歸方山縣管,離太液池挺遠呢!走路是不行的。 即便騎馬、乘車,今天晚上還得在縣里住。 為什么石頭那么多,還有人居???這個……人家山頂洞人就在這里生活,說明適合,特殊情況除外,但能堅持。 隊伍一路急趕,終于在晌午的時候抵達。 朱聞天上次回來路過沒到過此處,現在打量,找不到熟悉的影子,山怎么這么禿? 最干旱的地方,百姓住在土坯房里,房子外面的墻上草枯黃,房頂也是草的,不見瓦片。 還有百姓干脆直接在山腳下高一點的位置挖洞,跟山西的窯洞似的,沒毛??!山頂洞人就這么干的。 地形好,易守難攻,很多年前,估計水源很充沛,山上也是跟后來一樣郁郁蔥蔥。 整個一大片區域有高低不同的山、不一樣的礦石、平原、河流。 石頭品種多,符合石器時代大家找工具的便利性特征。 再看山頂洞人,不,大明百姓,正圍著一口井往外打水,顯然剛鉆完,原有的井又用昨天運過來鉆井機往下打的。 向下打,又打出水,百姓幫忙把渾濁的水給提出來,一邊提一邊往木桶里裝,裝滿后,一個人挑扁擔給送到山上開的菜地里澆灌。 又有工匠拿工具給百姓修臺階、提前來扎營的護衛們給百姓修葺房屋。 小村子中沒有暗渠,只有為了應對雨水的明溝。 孩子們同樣圍觀,小的孩子不管男女,全光著身子,也不怕曬,頭發枯黃。 “房山縣是怎么回事兒?”朱棣愣一下,轉頭看官員們。 “殿下,此處歸房山縣管,卻離縣治所很遠,說是讓遷到就近,百姓不干,那邊琉璃河還有一些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