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節
“殿下,男人趕回去了,要么安排到別處,正好幫咱們干活,都是家里的婆婆來,沒有婆婆的看兄弟媳婦兒,要不其他親戚家的長輩女人?!?/br> 宮女又答,女人生孩子男人不準靠近,何況有其他女人。 旁邊的宮女跟著說:“就是有的生了女娃兒的,婆婆臉色不好,要不是知道殿下在,定然會罵?!?/br> “生男生女都是女人的問題?下丘村不是說了嘛!男人占的面大,什么酸堿度,然后男人有生存壓力生男孩的概率就大,要宣傳……” 朱棡接過話,他信下丘村的說法,生男生女還能控制? 為什么自己兄弟五個一個接一個全是男的?父皇當時在打仗,生存壓力大不? 里長一見要宣傳,趕忙出聲:“殿下,生女娃兒的一人多獎勵三貫錢,十六歲之前為出嫁,一年給一貫?!?/br> ‘啪!’朱棡一拍大腿:“妙??!當地的經濟發展程度和收入水平,三貫錢得一年,卻攢不住,除非不吃不喝。種田的哪有什么現錢?” “里長法子好,快去找人說,順便送寶鈔,按手印、畫押,生男娃兒只給原來的福利?!?/br> 朱樉催促宮女找人辦事情,官員們紛紛起身,要有眼色,這事是宮女能辦的? 不長時間,那邊有喧嘩聲傳過來,產婦叫喚都沒傳來,說明那邊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 有人跑過來:“殿下,那邊很多生女娃兒的高興了,說生得好,要把女娃娃養好,一年一貫錢呢!想要男孩子,接著生?!?/br> “果然就是這么點問題,回頭就加上得讓女娃娃讀書識字的要求,哼!錢是白給的?” 朱棡撇下嘴,想著如何把付出的賺回來一些,女孩子念書。 第1017章 悟道入迷學無窮 “本王算是想明白嘍!所有的問題最后皆化為利益問題,生男孩子本身代表了好處,干活勞力是自己家的,有人給養老,女孩子要嫁出去,給別人家干活?!?/br> 老五朱橚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在那里給社會家庭進行定位,不過沒人搭理他。 “咱到北平要跟著學,趁著有時間,幫著咱多吹玻璃,裝玻璃的架子也要,別等到地方沒有?!?/br> 朱棣想照著來,錢不多,他能承受。 實在沒錢,他找下丘村想辦法,人口增加,等上一些年,吃人口福利。 自己年歲不大,等新的孩子成人,自己正當壯年,對,叫春秋鼎盛。 出去安排事情的郭景闌等官員回來,一個個卻面露擔憂之色。 “郭知府可是有心事?”朱棡見到大家的樣子,出聲詢問。 “殿下,如今殿下到此,只出不進,加之早先生女,女又未出閣的人家,亦給錢?” 郭景闌道出心中擔憂,他不清楚晉王殿下究竟有多少錢,怕不夠。 前朝到更前面的朝代,封地給王爺錢,哪有王爺補貼封地的?晉王府停止修建,錢財用在民生上,陛下會不會以為封地官員不行? “洗洗手,出去了碰了東西就得洗手,坐下邊喝邊聊,咱先說一下,何時你們見到里長憂愁,何事再愁?!?/br> 朱棡滿臉笑容,根本不在乎,主意是里長出的,效果立竿見影,婆婆對生了女娃兒的兒媳婦兒才叫一個好呢! 女娃娃哪里還是賠錢貨?分明是只會下金蛋的雞,出生賺三貫,每年得一貫。 必須好好養,死了錢會斷,等大一大,六七歲上時,女娃娃還能幫家里干活。 像做個飯了、喂個雞了、割個草了、帶帶弟弟meimei,都行的,誰打小不是這般過來的? 宮女把水盆端來放到旁邊,官員們排隊洗手,有人告聲罪,去找茅房,估計今晚打算多吃、多喝。 等眾人重新落座,里長主動介紹:“咱先不說有多少錢供殿下使喚,關于給出去的福利錢,百姓留不住。 百姓以為拿到錢便攢起來,與過往年歲一樣,實際上不成。 百貨商店開過來,百姓之間要攀比,從古至今,始終未變。 別人家穿上新衣服,自己家是舊的,見人抬不起頭,除非確實沒錢。 冬天別人家的媳婦兒、閨女往臉上抹雪花膏、手上擦蛤蜊油,你家的一臉皴,一手口子。 只要你與別人進行接觸,叫社交活動,又如何不受影響? 當官的比不比?想不想當更大的官?別人治理的縣比你的縣富裕你有沒有壓力? 錢??!最后會流通起來,若非陛下仁義,咱都想讓惠民藥局改成收費的,得病使勁管你要錢,還想攢錢? 然后收人頭稅,唐朝中后期的做法,把家底掏光,敢不給,房子收歸官有。并且加鹽稅……” 四個親王、官員們:“……” “里長,莫開玩笑,下丘村不是那樣的,咱曉得,你好好說?!敝鞓九铝?,直咽口水。 里長笑笑:“貨幣是會貶值的,除非貨幣發行的時候把貶值的部分考慮進去,但顯然不可能,現在是實物抵押貨幣,之后變成信用貨幣。 攢的錢多了,一年不如一年,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你們有人年歲大,包括咱,知道元朝末期亂的時候錢是不值錢的,糧食才是好東西。 大明會控制貨幣貶值,看生產力、看貨幣流通量和有效利用率。 回頭給你們書,你們學,銀行會開過來,親王的封地當成試點最好?!?/br> 親王們和旁邊的宮女、太監、護衛紛紛點頭,對,就是這樣。 官員們加上謝成等人,一臉迷茫,一部分內容聽不懂。 “最后提錢,老子有錢給誰花?自然是兒女。隊伍里帶出來的寶鈔沒有抵押品,需要換一部分。 給的自然無法換,不過咱有電報,與南京聯系,南京那里告訴咱們額外獲得多少金銀。 凡是那邊獲得,這邊的寶鈔對等變成正常貨幣,放心用。 基礎建設最重要,經濟的根源在于物資交換,把無效物資變成有效物資,是物流與貿易的根本職能。 山里的野山里紅根本吃不完,采了賣不上價,沒幾個人買,只能依靠縣城的人掏錢。 爛到山里的山里紅屬于無效物資,通過加工,再運輸出去,換成錢,便是有效物資,或者說有效資源、有價資源……” 里長講,官員們聽,這回能懂,名詞多次提起后,自然曉得其中含義。 地方資源分布與有效利用率、產業布局跟上下游產業鏈、人力資源和人力成本、社會主體需求變化規則…… 朱聞天烤串兒停下,各自桌子上的托盤被拿過來,一會兒吃的時候再給里面的東西熱熱。 演奏和唱歌的聲音變小,舞蹈的動作幅度收窄,宮女們偶爾動一下,踢個腿、揮揮袖子,算跳著。 “今天就這樣,簡單說兩句,換一撥宮女,這撥溜達累了?!?/br> 里長一口氣講了四十來分鐘,要休息,對在那里走來走去的宮女們說。 嘩~~這些宮女跑了,呆在下面認真聽課的宮女們沖上來,音樂起,來吧! 大家繼續吃喝,官員們努力地把腦海中亂七八糟的事情拋開,不去想,頭疼。 謝成看著里長兩眼放光,隨即又暗淡下去,這人也不行,弄不到女婿身邊。 “巧兒meimei,來,咱們繼續吃東西看譜,你想要聽經濟方面的事情,回頭寫信,我告訴你,聽幾句沒用,里面門道多著呢!” 鈴兒拉著聽入迷的謝巧兒回歸正常,她剛才在忙著穿串兒,切了好幾大塊燜子,用煮牛rou湯做的燜子。 “鈴兒jiejie你會???”謝巧兒眨眨眼睛。 “會,比里長講得復雜,必須學,要不我早把五線譜學精通了,還要學物理、化學、數學、醫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地理、生物、材料、機械、解剖、養殖、種植……越學越多。不過很有意思,我們都愛學?!?/br> 鈴兒掰著指頭數,數一遍不夠用重新合攏再數。 謝巧兒滿眼小星星:“真厲害!你還會做飯呢!” “是??!民以食為天,快吃!”鈴兒遞給兩個人一人一串兒燜子。 第1018章 風俗有別節同處 太陽一早跳出來,紅彤彤的,天上沒有幾朵云彩。 等著生孩子的和生完孩子的婦人全在劃出來的區域,由于新生嬰兒聚集在一起,正適合宮女、太監給百姓講嬰兒照料課。 只要有一個寶寶哭,就會引起一群寶寶哭,如何把寶寶哄不哭,絕對是門學問。 有資格在此的官員家人趕到,住進分配的屋子里,做不了什么人倫之事,不隔音。 “咱叫你們休沐回去,你們非要把家人找來,今天夏至,明日端午,給你們放五天假,你們非不要。唉!” 今日公立六月二十二,夏至,農歷五月初四,明日正好端午,挨著! 朱棡叫官員們回家休息,官員們集體拒絕,并且讓人把家人全帶來。 他們不敢休沐,過幾天隊伍走了,他們就學不到知識了。 官員們懂,下丘村才是最好的師父,每天講一段學,比起其他地方的官員先接觸。 一直有辦學的大儒,人家呆在一個地方,許多人不辭千山萬水、道路艱險趕過去。 要么是跟好友相互研究,書信往來,輕易見不到那些厲害的。 大儒能講的,聽朱里長講課時,偶爾也會提到儒家、法家、兵家、道家、縱橫家、墨家等知識。 把那些知識給融匯進了新的學問里,信手拈來,講的東西以前偶爾會有那么一點靈感,有的則想都不曾想過。 知道下丘村有一個高人,高人見不到,朱里長已經夠用。 找別人,總得送些東西吧!還耽誤自己官府的事情,朱里長現成的,并且給提供食宿。 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人家晉王殿下都是求來的,到封地一次,路過秦王殿下的封地,再到燕王殿下的,聽說還得去別處。 證明下丘村不可輕易出來,出來必須多去幾個地方,一次把事情解決。 如是考慮,官員們商量一番,把家眷派人接來,反正都是免費吃住,再叫太醫望聞問切一番,怎么看都是賺。 “殿下,臣等一心為公,公在私先,怎可因私而廢公?多少百姓嗷嗷待哺,幾許稚兒尋見天日,值此……” “行了行了行了,家人來了休息一下,幫著包粽子,收了不少大黃米,去年的干棗子泡好了?!?/br> 朱棡打斷郭知府的話,對方說的話沒有實際意義,包粽子是正事,已經有商家開始賣大小黃米和葦子葉、馬蘭葉。 太原府沒有糯米,只有黃米,大黃米煮的飯和糯米差不多口感,哪個好吃……都買來煮一下嘗嘗即知。 葦子葉包粽子,馬蘭葉捆粽子,有條件的放個泡好的大棗,棗少放半個也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