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節
藕同樣屬于藥,包括上面的蓮子、荷葉,荷葉拿來當賣菜的包裹工具也不錯,比如買豆腐,總不能拿麻繩拴著拎走,那得多少股繩子? 除非是冬天,豆腐凍硬了,跟磚頭似的,怎么拿都方便,回家吃就不是正常豆腐的口感與味道,只適合做湯、燉菜、下火鍋。官員們著發愁,明明吃飯聊吃的東西,只要起個話頭,必然聊到民生。 還好有宮女的歌舞,顯得不那么尷尬。 唯一缺點是宮女不提供額外服務,又無法找來本地的的勾欄女子。 輪班不回家的衙役、謝成府上的人、當地的軍士,第一次吃冷面,他們吃得香。 在于天熱,冷面的湯用井水鎮,冷面本身沒做得那么爛,吃著筋道。 他們慢慢吃,吃一口小菜,再吃口冷面,喝口冷面湯,發現此乃人生一大享受,‘喝’完一碗,再要一碗。 冷面在湯里泡時間長了不好吃,全是小份的,可以續碗,吃飽為止。 謝成喝酒、吃菜,想提前了解冷面的味道,要了一小盅。 “殿下,蕎麥做的面好吃,也沒放其他貴的東西,水果現成的,井水不花錢,黃瓜正是多的季節,蔥花不好,香菜行。 臣吃著覺得甜,又加了醋,蕎麥好種,收完冬小麥后,種蕎麥,必然會收一季成熟蕎麥。 若換成大豆、高粱,很可能收不到成熟的,只好拿來喂牲畜、家禽。 冷面好吃,百姓多種蕎麥,一部分地用來種喂牲口的大豆、高粱,大豆還能吃到毛豆?!?/br> 謝成發現好處了,蕎麥不好吃,一般拿來蒸,要么做成炒面,哪種口感都不好。 現在居然發現做成冷面,感覺比正常的刀削面還好,厲害了哦! 朱棡笑著點點頭:“其實最重要的是機械化脫皮、磨粉、壓面條,蕎麥面做出來的面條干了不壞,吃的時候放進鍋里煮上一小會兒就能吃了,熱著吃也行?!?/br> “殿下,咱的機械夠嗎?”謝成悟了,隊伍做冷面速度快,在于有設備。 收來大量的蕎麥,直接就脫皮、磨粉、發酵、壓制。 換成人工,一點點磨、舂,想吃的話,需要等到明天早上,大家一起干。 有了好設備,很少一部分人負責,便供應所有人的冷面。 “正在造,工匠們幫著造挖一批后,咱們正好去北平行省,大明各地沒有不需要設備的地方,咱太原府為咱的封地?!?/br> 朱棡點點頭,有,一個縣有五套脫皮、磨面的設備足夠用,兩套使用,兩套等前面機械太熱了輪換,一套備用。 壓制冷面無須好機械,人工沒問題,設計一個杠桿的人力壓面機,天天找人干活,提供就業崗位。 要不放河邊,夏天水力的,畜力不要,做吃的東西,萬一污染了咋辦? 官員們無奈又認真地聽著,很怕有沒記住的。 果然??!跟著吃飯屬于遭罪,剛剛謝指揮使還說好吃呢!轉眼又回到民生上,一點都不錯過。 朱棣發現情況:“你們啥表情?真以為咱陪你們飲酒作樂、花天酒地?咱回南京不比在這強? 下丘村的隊伍再想出來難嘍!父皇在南京保證很著急,咱們把下丘村的頂梁柱給抽出來了。 記好了,你們是最好的官員,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第1014章 賞臉獻唱誰無辜 官員們確實認真聽、努力記,并且回頭要仔細思考,累!當官真累!當封地的官員更累,這幾個殿下不應該處在玩樂的年歲嘛! 何必那般辛苦,殿下們哪還有少年們的樣子,你們自己不累? 如此漂亮的宮女,那么好的歌曲,應該按照曲中意,把良辰美景延續。 似乎聽到了官員們的心聲,謝成看宮女們又跳又唱,說道:“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確實不錯?!?/br> 于是眾人才不聊吃,那就不會聊到民生,一起聽、看。 “綠葉陰濃,遍池塘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妖艷噴香羅。老燕攜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珍珠亂糝,打遍新荷。 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br> 宮女們就這個元曲來表演,一個個十分投入。 青樓女子表演投入為了多得錢,尤其是額外給的賞錢,宮女們則屬于驕傲,不能落了王府牌面。 元曲從宋詞演變過來的,有延續性。 宋詞從唐詩演變過來的,比唐詩更豐富,同時格律要求比唐詩少一點。 元曲繼續簡單化,比宋詞靈活,豐富性自然超過前面。 越來越自由、越來越簡單、越來越通俗、越來越豐富。 唐詩也用來唱,固定的唱曲,七律、五律、七絕、五絕,有曲子,往里填即可。 宋詞一樣,填詞,一個詞牌一個曲子,不管填什么詞,都按照那個曲子唱。 元曲跟宋詞在此方面相差不大,有人寫了一個歌詞,有人給作曲,其他人按照之前這個新的歌詞格式寫,用一個曲子。 如《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用的是倭國的《旅途》的曲,《旅途》用的是《夢見家和母親》的曲。 還有千千闕歌不同的詞,用的曲子也是倭國的。 唐詩、宋詞、元曲可不是去一個曲子就幾個詞,乃幾十上百個填詞。 說明一個問題,作曲的藝人少,填詞的多。 正如明朝當下的話本,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什么的,能寫小說的也不多,包括元朝的劇,如《竇娥冤》。 故此朱聞天時候到清朝和建國初期,還是評書比較厲害,說評書的人就是能講故事。 說相聲的很多藝人要跟說評書的學藝,一個個段子都要學,反復練,說書的看不起說相聲的。 社會基礎教育的問題,識字的人少,就出現這個情況。 再回來講故事什么的不就是小說嘛!整體知識層次上來,評書沒落了,倒是相聲有意思,逗樂。 同時歌曲多了,有專業來學作曲,包含各個國家、民族的,再也見不到一首曲子填幾百個詞的情況。 眼下宮女們賣力表演,大家還是很愛看的,這個是雙調。 雙調不是兩個曲子,是兩段歌詞用一個曲子重復,跟宋詞的上下闕差不多。 屬于朱聞天時候的兩段詞,a一加a二,還可以加a三。 童年的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a一;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沒有半毛錢……a二;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a三…… 還有其他的模式,aaba,三個a是同一個曲子,b是高潮。 又有abc的,aabc,b是高潮,c是回應點題。這都是常見的,更復雜的格式亦有,社會進步發展,知識層次提高,在各方面都有體現。 很多知識,朱聞天給村里人翻譯過來用符合大明的認知來講,小伙伴們他教得最多。 當驟雨打新荷的曲子重復三遍,官員們終于放松下來,殿下們不聊天,自己好幸福。 “好聽!好看!賞!”謝巧兒眼睛亮亮的,她喝了一小杯啤酒,二百多毫升的小杯,興奮了,總不喝酒就這般。 喊完賞,她發現個嚴重的問題,沒帶錢,而且大家都看她。 “給,我幫你拿著錢呢!”鈴兒從包里往外掏寶鈔,宮女、太監皆有,一人十文,多了不給。 領舞的宮女過來接錢,回頭分,十文錢他們不在乎,一人一貫他們又不敢要。 “這曲子我也會唱呢!”謝巧兒給錢的時候很想表演一下,但絕對不行,她只能表演給朱棡看。 或者成親后她有機會跟朱棡回南京,到下丘村的時候,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的時候,她露個臉。 “說起來下丘村似乎不會唱歌跳舞?!崩衔逯鞓蝗粊硪痪?。 鈴兒瞪過去:“就你事兒多?” 朱橚嚇得縮縮脖子:“沒,我沒有,不是我?!?/br> 官員們:“……” 他們發現鈴兒太霸道了,吳王府的官員和其他人,竟然不敢出聲,主辱臣死??! “鈴兒,別,臉,要,呢!他,嗯!嘿嘿嘿嘿……”朱聞天打圓場。 朱橚快哭了,你不說這句不行嗎?大家明明已經選擇性忽視了,你非要再強調一下? “沒呢憨憨哥,吳王殿下說得對,下丘村就哄孩子唱幾個搖籃曲,今天就給殿下們唱個曲子跳支物。 巧兒meimei你看著,回頭教你,練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機會上場,今天吳王殿下提起,閑著也是閑著。 來,大家別吃了,跟我去換身衣服,這短打扮的不適合,護衛們看好了?!?/br> 鈴兒眼珠子一轉,給面子,叫上其他小伙伴去換演出服,樂器有人另外的人幫著處理。 下丘村沒帶樂器,別人的樂器,吹的得清理,笛子和簫,至少用酒精多擦幾遍。 他們離席,護衛們緊張起來,擴大防御面積,增加一圈。 平時下丘村的人屬于內圈防御,之前已經顯露過了,憨憨打鷹的時候。 “行??!老五你厲害了哦!給你點贊!” 朱樉站起來走到五弟身邊,拍拍對方的肩膀。 “咱也不曾見過鈴兒他們唱歌、跳舞,老五你立功嘍!” 朱棡跟著二哥到五弟旁,也拍肩膀,另一邊的。 朱棣離得近,他挪挪椅子,伸手揉五弟的腦袋:“不錯,有前途,加油!再接再厲!” “不是,我怎么越想越怕呢?回去會不會挨打?” 朱橚總覺得哪里不對,非常心虛! 第1015章 佳人獨立無三顧 十多分鐘過去,在眾人期待、老五糾結的狀況下,鈴兒等少男少女出來。 他們換裝,之前短打扮,方便動手,頭發盤起來,正好天熱,披著容易起痱子。 此刻頭發半解半盤,配合著衣服,多了一絲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