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節
黑魚取魚rou直接煎,先用多點的鹽腌制,煎完口感稍微硬一點,也咸一點。 和好的面拿來烙餅,不適合壓面條,菜不符合,吃面條一般都是吃點小咸菜,吃的速度快。 除非吃大盤雞,最后有湯汁,把皮帶面煮好了放進去拌著吃。 要么下火鍋,打邊爐的那種,也是最后下。 當地村子的百姓干一天活兒,確實累,無精打采的,于是隊伍用豬油、蔥花、鹽、花椒面,拿開水一人沖一碗水喝。 熱乎乎的豬油高湯下肚,緩一緩,胃蠕動,百姓舒服了,餓了。 又等片刻,陸上的隊伍才抵達,馬和騾子跟之前的村民一樣,蔫了。 隊伍的人卸下東西開始給它們澆水刷身子,簡單刷一刷,它們便迫不及待得到飲水槽子先喝水。 猛喝一陣子,轉頭去吃草料,再回頭喝水,感覺一天的勞累都值了,有果子吃呢!就是少了點。 飯菜都做好了,當地的百姓頭一次見到亮亮的大燈,把本村各家的桌子搬過來后,坐在凳子上看菜發呆。 尤其是聞著魚里的姜的味道,覺得好吃,本地不能種姜,哪怕陽曲縣硬要種姜,樓煩鎮也種不了。 本地的無霜期太短了,姜生長的環境達不到,除非專門蓋大棚種姜,顯然不劃算。 蒜怕熱,姜怕凍,其實姜一熱了倒不是非得爛,能縮成一小點,需要用水泡開。 蒜熱了就爛,眼看不好,趕緊水發蒜苗,吃幾茬,那蒜就爛了,扔掉。 第947章 提議被拒向北看 “朱里長,咱樓煩鎮確實不能種姜?” 吃魚的時候,王笏守看到魚里面有很多姜,他想種,姜運過來貴。 “氣候不合適,倒不是非說冷的問題,定遼都衛所在,緯度比現在咱們的位置還高,人家日照時間夠,夏天暖和,就能種姜,而且姜特別好。 剩下的就是山東、河南、咱們村子那個位置周圍,四川也行,廣州同樣沒問題。 加上兩湖地區,再往西是云南,最特殊的就是定遼都衛,當地的醬還好呢! 咱這里應該努力發展水運優勢,比如清淤、防洪水、運輸工具制造、過路經濟等! 河南的姜運過來的賣的價錢,比本地自己種的成本還低,又何必自己種?” 里長勸說,告訴對方別鉆牛角尖,成本高了沒意義。 至于定遼都衛為何就有地方產的姜好,憨憨說的,憨憨說自己村子那里的姜并不比山東的差。 尤其是現在,好好種,各種手段來完善姜的生長環境,到時候拿到山東去做種子。 山東那里的姜挑好的也拿過來,對比一下,看看不同的地方是否適合其他地方的品種生長。 “買吧!本地適合發展工業,農業實在是賺不到錢?!?/br> 王笏守放棄種姜的心思,他懂,但凡有一絲可能,下丘村便不會勸阻。 隨后rou串兒上來,牛rou串兒和羊rou串兒,羊從陽曲縣買的,路過,順便買了活的,牛也是從那買的,死的。 有一頭牛太老了,耕著地突然倒下,再沒起來,主人家不可能挖個坑把牛給埋了,只能找人來先放血,再運到集市上賣。 加上這頭牛,今天一共有六頭牛,有一頭提前賣掉,剩五頭被后面的船買了帶到此。 一部分rou做菜,rou串也算是菜,一部分絞餡,明天早上包燒賣,隊伍過來的人少,村民也少,夠大家吃兩頓。 要不就是早上包餛飩,有湯,吃著不那么干,中午再蒸燒賣,牛rou不夠就殺羊。 要么去山上找野豬,為民除害,反正百姓有rou吃便可,野豬rou好好處理一番,不腥臊。 蒸汽發電機嗡嗡嗡響著,爆米花棒機也響,從陽曲縣買的高粱米經過機器膨化,成了一根根大棒子。 朱樉吃掉一個羊rou串,看向王笏守:“今日你帶大家上山種榆樹?” “殿下,是榆樹,從大榆樹旁邊找到的小樹苗,由于大的樹遮擋陽光,小樹苗長了三四年也長不大,干脆挖出來挪到好地方。 去年秋天的時候已經用種子播種了一批榆樹,長到三年的頭上,就可以移栽了。 小孩子挨餓,沒有飯吃,開春有榆樹錢,摘下來,跟面和到一起,蒸饃吃。 夏天干旱,咱這里不旱的時候少,好在挨著河的還能拼了命弄點水澆灌。 現在的時候還容易發水,洪水一沖一片,山上的水匯聚在一起。 曾經咱不懂,反正榆樹皮磨成粉,吃著也行,就是越吃越瘦,榆樹葉子一起吃。 現在最多吃個榆樹錢,榆樹皮咱準備拿來賣錢,跟蜂蜜一樣。 本地有蜂蜜,有幾戶蜂農專門養,咱教他們如何養得更好,今年要擴大規模,多分蜂。 工業方面就是冶煉了,鎮子里的煤,比尋常地方的好,里長有圖嗎?咱找到的那個感覺太小了?!?/br> 王笏守講起小時候的事情,再說打算,小時候學問少,是感受,如今學得多了,會分析,曉得原理。 “你管晉王殿下要?!崩镩L應一聲,回身取地圖,送給朱棡。 他不可能直接繞過朱棡做主,守住本分,別飄?!敖o你,咱先看一眼,回頭找人照著畫一份,你會畫?” 朱棡習慣了里長的行事風格,故此才愈發尊重里長。 “嗯……殿下,臣……”王笏守露出羞赧的神色。 “有人繪畫是天生的,天生不行,咱不強求你,但軍事地圖你得會,多練練,咱找宮女給你畫吧!咱的小翠,咱府的小翠就不錯?!?/br> 朱棡一副理解對方的樣子,提個要求,順便說漏嘴了,顯然他和他府的小翠關系比較好。 周圍的人當作沒仔細想的樣子,人家的宮女,很正常??!就連吳王殿下這個孩子,他也…… 秦王朱樉是沒有王妃,不代表他沒女人,有孩子了其實都行,王妃的名分不能給。 下丘村給東西,大家都沒有孩子,否則將來難辦,長子是庶出,嫡子為重,長子也是人。 若是有嫡長子,其他的庶出才能過得好。 太子朱標跟宮女有孩子,男娃兒,前面是朱雄英,男娃兒無壓力,大家都會照顧他,太子妃一樣喜歡。 換成沒納太子妃的時候,出來個男娃兒,完嘍!身份就這么重要。 小翠在旁邊,不吱聲,只負責倒啤酒。 “將來還有何心思?”朱棡做賊心虛似的換個話題。 “殿下,臣尋思著燒陶器賣,有什么好的釉沒?有的話燒瓷器,本地煤熱值高?!?/br> 王笏守不愿意錯過任何機會,想,發展第二產業,陶瓷也是工業方面的。 “不行,陶瓷用不到樓煩鎮,哪個地方都比此有優勢?!崩镩L否決。 “現在已經有窯了,四個村子的百姓家家有器皿,搶先了?!蓖躞耸剡€要爭取。 “沒用,產能如何提升?除非動用大型機械把丘陵改平原,加上炸藥來炸。 其實還有個方法,現在用不了,修水庫,又能發電,又能養殖,還可以調整周圍水資源利用。 之前十年九旱,有了大水庫,不在乎旱不旱,以后吧!早著呢! 下游需要用水,建個水庫把汾水給攔了,上下游以何溝通? 除非鐵路與好的陸路修成,才能讓你修水庫,放棄水運便利?!?/br> 里長沒有絲毫妥協的意思,不行就是不行,憨憨說的,建個水庫就解決一大堆問題。 同時又把運輸給斷了,目前就指望這條汾水,北面抵達寧武關,然后修段陸路或鐵路,連到寧武關的管涔山北面的灰河。 灰河再連桑干河,桑干河再一頓連,連運河與其他河,進海里了,比如連盧溝河。 “有別的出路嗎?”王笏守現在不管什么禮儀了,盯著問,這里是他的家鄉,從小長大的。 “冶煉深加工,北面就是寧武關,再北是大同府。 草原需要更多的鋼鐵,尤其是成品,咱有露天鐵礦,向南運輸沒有競爭力,可以朝北呀! 莫看和林地廣人稀,那里資源豐富,朝廷必須去占下來,你這里提供好的武器和工具制造材料,嗯!” 里長說著停了,透露的消息夠多了。 第948章 十年規劃宣傳捍 “多謝里長!”王笏守覺得有道理,陶瓷競爭不過別的地方,太原府那些個其他位置,人家更得天獨厚。 樓煩鎮唯一可利用的便是露天鐵礦,如果想要成本更低,應該從寧武關買煤。 寧武關有露天煤礦,比本地打井采煤成本低。 那里順流下來,回去時運鋼鐵,或鋼鐵制品,其他地方優勢沒有樓煩鎮大。 朱樉看著這個為家鄉考慮的王笏守一臉沉重之色,寬慰:“喝酒,和林那邊人太少了,皆以畜牧業為主,大同府人也少。 本王跟著長兄與下丘村的隊伍去過和林,回來路過大同,對那里還算了解。 當地已經成為大明領土的一部分,人少,占不過來,往北一大片地方無人煙。 各種資源卻豐富,人若過去,先得給他們東西。 而能夠正常運轉并提供成品的地方,樓煩鎮才是第一位,太原府的治所陽曲縣都得靠后?!?/br> “秦王殿下所言極是?!崩镩L附和:“那邊有金子,淺層的金礦、金沙河流、銀礦、銅礦、鐵礦、煤礦,應有盡有。 十年之內,必然發展起來,因為今年就開始培養大明水師,然后去外面找好的作物種子。 等找到后,樓煩鎮農作物要進行一定的轉型,也為和林所在周邊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在此過程中,樓煩鎮最少吃八年福利,在更北面進行發展的時候,樓煩鎮調整產業結構,還可以繼續吃福利?!?/br> “多謝殿下,朱里長,現在就是鋼鐵冶煉、榆樹種植、蜜蜂養殖、沖積平原農作物搭配、牲畜家禽養殖?” 王笏守聽不懂了,感覺里長說的話超出自己理解范圍了,一下子就到十年后? 他轉到當下,現在這樣行不行? 朱棣出聲:“你都叫百姓下來蓋泥坯房子過渡,窯洞騰出來了,你種蘑菇??!蘑菇干的也能泡發做菜,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