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節
還有煮的茴香豆,這個也不是太原的菜,干的酸蘿卜絲、煎小魚、涼拌泡發的海白菜、rou皮烀的干豇豆、腌姜芽、糖醋蒜、豬rou脯、四川泡菜、鹵豆干、蝦油小菜…… 百姓們一個個問著,都是啥?他們哪曉得全國所有地方的大菜系、小菜系菜肴,下丘村皆能提供。 官員們跟著傻眼,昨天吃飯的時候覺得有幾個小圍碟已經不錯了,哪曾想一桌子圍碟,怪不得先喝酒,都是下酒菜??! “想來諸位殿下在王府里吃得便不錯,菜太多了?!?/br> 通判田江一臉羨慕地說,吃飯能有這么多的菜,真好! “昨天太忙了,剛趕來,抽不出時間往外拿和做,對付一口。 另外咱府里,不,不止咱府里,其他的各府和公主的住所,基本上不開火。 只有隨時做湯的地方才有人專門守著,平時喝開水直接能接到,燒鍋爐。 吃飯看下丘村做什么,管他們要,下丘村派村民送到地方,后宮由下丘村的婦人送。 光祿寺跟下丘村學,做的菜并不差,差在光祿寺的菜要有人先試毒,等他們試完,菜都涼了。像拔絲山藥,需要趁熱的時候拉出來絲,放到涼水碗里,試毒的試好了,還拔什么絲?摳著吃吧! 下丘村送菜不用試,沒人可以收買他們,咱那些弟弟meimei最喜歡去村子的游樂場玩兒。 那個游樂場是咱侄子的,至少名是,有意思,咱也去玩過。 晚上餓了,咱在府里給下丘村打個電話,讓他們送吃食來。 想喝酒有下酒的小菜,只想吃東西,他們給攤個煎餅果子足矣!” 朱棡說起自己這些人怎么吃飯的事情,沒什么特殊的,選擇可以多,真正能吃下去的則少。 官員們露出恍然的神色,順便再次領悟下丘村的地位。 光祿寺跟下丘村學做菜,皇宮卻不吃,試毒耽誤工夫,而下丘村的菜不試毒,由下丘村人送,這得多么放心? 晉王殿下還說那些皇子和公主常去下丘村玩兒,下丘村有皇太孫的游樂場。 再看親王們,不單獨指向的話,一說下丘村便是‘咱村’,習慣性稱呼。 “殿下,既然有插秧機幫忙,百姓便不忙,何不叫他們多吃一段時間?” 里長觀察,發現百姓開始細嚼慢咽,明明東西好吃,咋不大口吃,再換位思考,吃快了容易飽,吃不下去。 “多吃?”朱棡一時間沒明白。 朱樉反應過來:“三弟,百姓都不喝酒了,嫌酒水占肚子,他們想吃多點?!?/br> “??!吃到晚上,涼了覺得不好吃,可以熱,來人,傳話,晚上大家再結隊回村,咱幫著插秧,好好吃一頓,該喝酒就喝酒?!?/br> 朱棡明白了,吩咐人去告訴百姓,別急,你吃幾口,可以溜達溜達,回來再吃,不限時間,前提不要把自己吃撐了。 真吃成了食物堵到嗓子眼,再吃別的藥沒用了,只能催吐,一個不小心會賁門撕裂,胃蠕動不了了,血壓上升,腦供血不足。 護衛們立即去告訴百姓,別急,一點點吃,吃到天黑,剩的給你們打包帶走,先熱一下再打包,這樣明天早上再熱一下,吃了不會出問題。 如果不熱,放到半夜就可能會壞掉,天熱。 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南方人,即廣州、瓊州那里的百姓,他們不吃隔夜飯的,尤其是振州,即三亞。 三亞冬天都穿大褲頭,最多那一個月早晚多加件衣服,中午還要脫下去,熱呀! 食物沒有冰箱放不住,為了不生病,只好把剩飯菜扔掉,后來就養成這個習慣了,有冰箱也扔。 晉祠鎮的百姓也懂這個道理,夏天吃剩的熱一下,能夠放到明天早上。 一時間他們安心,開始喝酒,隨便吃,再打包,少吃點也行,圍碟說了,額外再給。 “誰知道晉王殿下何時就藩?沒有殿下的日子,咱們怎么活呀?” 有人嘴里還嚼著紅燒雞塊,已惦記起讓人家朱棡早些就藩的事情。 第916章 命運可改果酸澀 百姓們為別人考慮的少,只盤著晉王殿下快快就藩,沒想過人家朱棡才十六歲,這么早就得離開爹娘跑這里照顧百姓? 他又不是尋常人家,該成親就成親,再生孩子,從此這一生便在同一個圈圈里度過。 種地、養孩子、孩子長大幫忙說媳婦、找婆家,然后女兒嫁出去,管不得嘍!兒子娶了媳婦兒生娃兒,種地…… 親王們理論上差不多,年歲大了到封地,可以找女人,可以享受錦衣玉食,然后想爹娘了,幾年回次南京看看。 兒子有了,孫子也有了,把陵墓修好,老的那天進去。 現在的親王們不是,他們有追求,他們想改變這個世界,要打造一個與前面朝代都不一樣的盛世。 “過兩年,百姓吃飽肚子有rou,看樣子沒問題了,有機器、有牲口幫忙。 待大家都不為吃飯發愁的時候要多種棉花、多養蠶,做好的衣服穿。 南京冬天冷,咱這里聽他們說,更冷,冬天河上結厚冰,穿厚厚的棉衣、皮衣。 雖說世代皆在同樣的春夏秋冬里走過,咱偏偏要讓它變得不同。 唯一可惜的是大棚少,不好種其他的水果,弄點西瓜、香瓜、黃瓜便將就了,可憐!” 朱棡惦記起百姓冬天冷,沒有水果吃,他好像忘了他前幾年冬天也吃不到新鮮的水果,黃瓜都木有的。 現在由于下丘村的技術,他可以在冬天過上舒適的日子,開始琢磨封地的人。 郭知府等人繼續:“……” 什么叫弄點西瓜、香瓜、黃瓜便將就了?冬天吃這個不開心?那得吃什么? “今年冬天你們就吃到了,品級低的別愁,咱給發獎金,負責治安的衙役,咱的讓他們每月拿到的錢比平常人多幾倍。 這樣他們才不會去撈、去貪,應該不會,否則被逮到就不是打板子的問題了。 互相之間要監督,別人出錯不檢舉,咱知道了,按照同罪處罰,別覺得互相熟悉。 海邊之前走私的人,沒有身邊人的舉報,朝廷上哪知道去?” 朱棡嚇唬官員們,小心跟你看著關系最好的人,越是了解你,越知道你的秘密,舉報一下,你一家倒霉,他一家發財。 “殿下放心,臣等不會那般,定然努力做事兒,一心為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 “別別別,別說這話,沒意義,范仲淹又沒去過岳陽樓?!?/br> 朱棡打斷判官田江的話,忽悠誰呢?下丘村總這么忽悠,咱都跟著練出來了。 “你們只要給本王把安排下去的事情執行好,本王算你們大功一件,喝酒!” 喝了半個時辰的酒,朱聞天帶著小伙伴炒飯,眾人一人吃一大碗飯,揉著肚子出發,繼續轉悠。 …… “這邊的山上有梨樹,沒人種,自己長的,結的梨小,總生蟲子,吃著像咬棉花似的。 旁邊有人家栽了葡萄,院子中種杏樹,杏子吃多了肚子疼,杏仁有的吃多了就死了。 一般不讓孩子吃杏仁,說是有的杏子杏仁好,吃了不難受?!?/br> 太原縣的知縣王仕童在旁邊介紹,他總來晉祠鎮,這里有祭祀的地方,加上和尚的寺、道士觀和亂七八糟的廟。而且他愛吃大米,每年種水稻、收水稻,他必然過來看著。 朱聞天站在一棵梨樹下看,梨花開過了,已經結出小梨,很普通的野梨,叫杜梨,果子小,不成熟的時候酸,需要悶熟,口感確實差。 梨樹卻大,沒人管,自己在那里長,耐寒耐寒耐鹽堿,不錯。 再看葡萄,葡萄藤爬架子,種的人家專門用木頭搭個棚子,七株葡萄順著爬滿,沒人打杈,顯然結不出來好的葡萄,品種是非常普通的馬奶子。 馬奶子葡萄就是最早傳入中華的,用它釀酒,夏秋當水果,不會釀酒的曬成葡萄干。 朱聞天一臉憨笑地檢查一番,抹抹藤子,揪下來一個葡萄卷須,搓巴兩下塞嘴里嚼,酸得憨笑都維持不住了。 別人瞧他酸成那樣,想笑又不敢,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憨憨行事也憨,那東西有什么可吃的? ‘噗~~’朱聞天吐掉嘴里的葡萄須,繼續保持憨笑,跟著走。 鎮子里的野果樹還不少呢!有毛桃。 “毛桃的毛多,不好洗,只有拿柴火灰搓,不然吃完了嘴總是癢癢,手碰到身上也癢?!敝h王仕童再介紹毛桃。 最小的老五朱橚開口:“用鹽洗得快,咱這邊的鹽便宜,南邊有大鹽池?!?/br> “倒是不曾試過,等長大能吃了,就拿鹽洗一下?!?/br> 王知縣確實不懂,以前鹽貴,誰舍得洗桃毛放鹽? 不過正如吳王殿下所鹽,鹽池的所在大面積灘曬,旁邊有河能進黃河,再從黃河往上游到汾水,很容易運到太原府。 又走了幾個地方,太陽漸漸偏西,隊伍轉回去,今天要住下,在此地把水稻插完秧再換地方。 百姓果然還在那里吃,邊吃邊聊天,有人站起來慢慢圍桌子走與其他人說話。 每個人旁邊擺著打包好的東西,晚上不吃了,飽了,帶著圍碟的菜回去,明天開吃,一些菜則是熱完拎著。 親王們回來,百姓紛紛告別,再不走天黑了,反正炒飯一粒未剩,連吃帶拿的,可算是打到土豪了。 “走一身汗,天熱,路上灰又大,先洗個澡,再吃飯,晚上吃什么?都被他們帶走了?!?/br> 朱樉四下里看看,百姓把桌子給收拾利索,甚至幫忙洗碗,總不能白拿吧! “二哥,烤全羊,不喝羊湯,喝啤酒,他們喝當地的酒?!?/br> 朱棡安排的,讓晉王府的人去買羊,晌午吃的雞,不要盯著一種東西吃。 隊伍散開,找自己的地方去洗澡、換衣服,折騰了半個來小時,夕陽剩下一個蛋黃。 朱棡看里長,里長點頭。 朱棡才說話:“今年先對付一年,新開的地種大豆和高粱,養一養地,其他的……明日再說,咱過來便不會叫百姓餓到,總能找到辦法?!?/br> “能,有辦法!”里長附和,于是其他三個親王放下心,顯然溜達一下午,下丘村找到應對方式。 六個官員再次茫然,他們看出來情況,卻不懂下丘村如何了解的,大家難道聽的、見的不是同一種東西? 第917章 問題不少主意多 宮女們繼續唱歌跳舞,別人吃烤全羊,下丘村這邊的吃羊rou串,烤全羊也有,但只吃外面的一層,越到里面越不好吃。 官員們就看著學,這里山羊多,他們又不能總吃,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