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節
收上來的菜立即干制,成批保存,冬天的時候拿出來做咸菜,繼續賣到別處。 每一次cao作都能產生利潤,加起來就比原來多,再有賣家禽和蛋的錢、一年兩次輪作,收入確實翻幾倍。 之前的來信說封地的百姓期待著秦王殿下趕緊就藩,這離著那么遠都能幫上忙,到了封地,豈不是更好? 朱樉高興,要看看,但他現在不想這么早就藩,他覺得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一旦就藩,想回南京可就麻煩嘍!而且還不能把下丘村給帶到西安府,那是太子哥哥的村子。 像這回過來,就帶了石油蒸餾設備和技術人員,在自己的封地弄一個廠子。 從北面運來的石油在封地加工,就地銷售蠟燭等東西,給百貨商店供應,不直銷百姓。 設備與技術不屬于自己,包括副產品的礦脂,也要先把蛤蜊殼先運過來,再加工后變成蛤蜊油。 本地百姓增加就業崗位,這不牲口多了嘛!耕種同樣面積的地減少人手,叫解放勞動力。 被解放的找個新的工作賺錢,如此西安府成為一部分石油產品的加工供應區,百貨商店全收,再送到周圍的州府賣?!?/br> “停,停,吁~~!真快!原來不考慮行軍規則,有船只負責負重,再騎上馬,能跑這么快!” 隊伍停下,老三朱棡露出笑容,他瞎喊的,跟他沒關系。 隊伍把大量的輜重扔到船上先送到洛南縣,再轉頭回去拉人。 于是前兩天隊伍的行軍速度維持在八十里,后面開始一天一百二十多里,一百五十多里,二百里,二百五十里,三百里。 隊伍沒有盔甲,就攜帶半天的糧草,其他的用跑來跑去的船運,船又運人又給這邊路上的送糧草。 因為太原府的電報傳過來了,那邊走黃河直接去太原府,發現天氣好,能夠提前開鐮收小麥。 朱棡知道消息后快急哭了,兄弟們覺得應該拼一下,說好了的過去幫太原府干活,到地方那邊都收完了麥子,并且種上了別的東西,顯然晚了。 需要調整的,山西北部、中部、南部的情況不一樣,最北邊一年只有一茬糧食作物,然后再考慮能不能弄點生長周期短的雜糧。 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兩年三熟,指主糧,如果種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個就可以多收一茬。 關鍵在于土壤問題,不是你想種就能種的,需要養地,實在不行,最不好的地方種藥材、棉花,棉花一年一熟即可。 換成種大豆,可以一年種兩次,第一次正常收獲,第二次來不及成熟,那么就變成青貯,正好大量養殖牲畜。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隊伍不到地方,天知道現在那里是啥樣。 故此開始強行軍,一共七天時間,每天平均二百二十里,從亳州跑到洛南。 按照節氣來算,還差四天就是小滿,麥子南方都開始收了,再過些日子,山西的運城的麥子也要收,叫安邑。 接著便是太原,隨后大同,大同收完麥子就應該種白菜和蘿卜,再種豆子還得弄青貯,這個沒問題,有和林那邊的牲畜過來,養他們。 之前就挑地方種的苜蓿草,為養殖作準備。 另外燒陶瓷器,把路修一修,有水路的用水路運輸,沒有的地方套牲口把煤炭、焦炭和陶瓷運到別處賣,可以百貨商店負責收和運轉。 先乘船到的人已經晾好了溫水,還有鹽,加上水面漂浮的麥麩,營地早扎妥當。 人下馬、下車,馬和騾子有人用冷水沖洗,這是每天最后時候的待遇,沖一沖,趕緊喝水。 “好騾子,一匹匹的跟尋常的不同?!北镜氐陌傩罩烙H王們又來了,過來湊熱鬧。 他們一直盼著,從洛南到藍田的山給打通了,許多運輸的隊伍就走這條路,洛南在這頭,正好招待旅人。 光是提供食宿就沒少賺,又提供倉儲服務。 他們沒見到正主,那便先干活,等正主過來再磕頭,本地就是歸西安府,大家全是秦王的人,秦王到此就是到家了。 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顏 朱樉確實不著急跟百姓見面,隊伍趕來先休整,不過官員要先過來見面,比如當地的江知縣和樊縣丞,加上李主簿。 三個人匯報縣里的情況,縣中的發展好,他們制作酸梅粉出口,梅子、山楂。 還有核桃,包括商州的核桃,建了作坊榨油,油也往外賣。 這些事情乃上次過來時安排的,現在全做著,加上客棧等方面,百姓賺了很多錢。 他們利用山地發展多種養殖,榨完油的核桃渣拿來喂牲畜和家禽,長得可好了,人不吃,人吃核桃就行,榨吃多了腦袋疼。 不過核桃中的分心木會留下來,賣給朝廷,補充生藥庫與惠民藥局。 一直到隊伍安排妥當,馬和騾子全吃喝上,朱樉等人才見百姓,百姓跪倒在地開心地喊著一個個殿下。 “都起來吧!換了身新衣服,別弄臟了,居然是絲綢的,想來過節穿,該換就換,不要吃飯時碰到湯汁?!?/br> 朱樉見到一大片百姓跪在那里,百姓身上全是絲綢的衣服,高興,有錢才能買。 百姓做一身好衣服,祭祖等節日的時候穿上,平時還是穿苧麻的衣服,或者舒服一點的棉布衣服。 剛才干活的時候就穿麻的,還打了補丁,卻比上次來的時候看著好,百姓精氣神好,孩子也沒有口角炎了。 百姓們高興地站起來,望著朱樉露出燦爛的笑容,發自內心的。 “晚上吃什么?”朱樉不想多說其他的話,上干貨,吃,餓了。 提前過來的一個王府管事回答:“殿下,當地百姓請咱們喝羊湯,已經準備妥當,隨時開席?!?/br> “請咱們?”朱樉聽出話中的意思。 “百姓提供的羊,這次說什么都不讓咱們花錢,殿下上次來就是請百姓喝的羊湯。 結果他們就喜歡上了喝羊湯,養了很多羊,一遇到節日就喝羊湯。 只不過他們說平時不放胡椒粉,太貴,只放花椒粉,今天有胡椒粉,卻不多?!?/br> 王府管事使勁點頭,沒說百姓供奉,供奉針對的人少,請是全請。 一萬五千人的隊伍,洛南和商州的百姓一同支撐,加上百姓自己也吃,至少要一千五百只成年的山羊。 百姓沒有絲毫心疼的樣子,證明他們的收入…… 朱樉望天,想了想,問距離近的一個年長之人:“老伯,一家幾口人???每月收入幾何?” “回秦王殿下問,老頭子我有兩個兒子,都成親了,加上婆娘,三個孫子、兩個孫女,十一張嘴呢! 錢??!按月不好算,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去年一年,一家才賺了六十貫。 孩子小,干不動重活,好要讀書,耽誤賺錢,沒辦法,殿下你命人送來字典和看圖識字的書,咱得學。 今年頭幾個月賣酸梅粉和去年的核桃油,賺了十貫吧! 眼看著能收,山上的紫蘇也種了不少,梅子過兩天陸續成熟。 沒啥天災的話,今年朝著一百貫使勁,養了不少豬、羊、雞鴨鵝,山中的松子、栗子,給的圖上的藥材。 想來能成,一百貫而已,咱們一家十一張嘴呢! 往來的人多,咱們給他們提供吃的和睡覺的地方,這不都是錢嘛!” 不算很老的老頭笑瞇瞇地說起家里的情況,那個藍田縣的路一通,過路經濟可了不得!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個人同時:“……”老頭老太太也算?五個孩子也算?這里是洛南,不是南京,按照一家的勞動力來計算,老頭家其實比很多南京家庭收入還高。 去年六十貫,今年要一百貫,怪不得百姓們敢聯合起來請這么大的隊伍喝羊湯。 如此收入,一家出一只羊很輕松,何況還不是一戶一只羊,那邊有一個州,這邊是一個縣。 …… 等吃飯的時候,發現確實不是一戶出一只羊,還有豬呢! 百姓殺豬,拿豬rou灌豬腸衣的香腸和羊腸衣的香腸,正好做臘腸,剩的羊皮與豬皮拿來做別的。 隊伍出調料,不讓百姓們拿胡椒粉了,不夠,自己留著吧! 小孩子們又有了高粱米的爆米花棒,大米也拿過來用另一種爆米花鍋蹦。 朱樉臉上洋溢著愉悅的神情,之后又收斂起來,三弟在那里看著情緒不怎么高。 剛一二哥進封地,百姓就這個日子,自己的封地…… 等著喝了幾口羊湯,朱棡心情又好起來,舉著溫補的藥酒跟大家喝。 “三弟你這是……”朱樉看弟弟突然變了,納悶。 “有下丘村跟著咱去太原府,咱相信以后太原府的百姓也能過上同樣的日子?!?/br> 朱棡給出解釋,為何高興?因為看到實際成果了。 洛南的百姓今年差不多一人十貫的收入,請喝羊湯根本不在乎,一般地方的百姓莫說舍不得,舍得也拿不出錢??! 這么大的羊,一只得五百文,要不是請軍隊的人吃飯,用不上一千五百只,還有百姓一起吃,加上豬,就夠吃了。 主食是面餅,油炸的,一口大鐵鍋,一次炸一張的那種,拿刀切著分。 朱樉頷首:“三弟如此想便好,咱們明天還是加快速度,按照距離算,再有十來天會抵達太原府。 先把那里的小麥收了,其他的不忙,地得翻耕,看村子里如何安排。 主要是路,從太原府到北平行省有一條過太行山的路,把路修妥了,不愁錢?!?/br> “正好我那封地與三哥的連上,一起修路,最好修一條鐵路,先由北平行省出錢。 等以后賺了錢,三哥的太原府把錢補回來,記得要利息。 你那邊的東西運過來,我那里的東西運過去,往來收的稅都是咱們自己的?!?/br> 朱棣要幫忙,三哥那里還未發展,自己的北平一些地方想來不比現在的洛南差。 自己的封地先墊錢修鐵路,以后再還,要利息,如此三哥應該就不會覺得難為情了。 “燕王殿下,其實可以從銀行貸款修鐵路,然后按照貸款的年限與利息來分次償還?!?/br> 里長在旁邊給了一個更好的辦法,別你出錢,一起貸款。 “好!”不等朱棣接話,朱棡開口,貸款,管朝廷借錢,然后自己的封地一點點還。 第890章 安全之感燈光暈 “貸款利率多少???”年歲最小的老五朱橚突然問出來一句利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