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節
朱元璋這里一直在躲,不敢去撞好大孫的坦克,怕撞翻了孫子哭,結果一個小坡,好大孫自己沒控制好,坦克側翻。 朱雄英不甘心地又cao作一番,最后放棄,關鍵是餓了。 他放下遙控器,伸小手把自己的坦克翻正:“吃飯!餓!” 朱元璋抱起大孫子:“走嘍!先過去洗手,你說你咋這么厲害呢?咱小時候就不行?!?/br> 第783章 店鋪位置機械化 今日只有文臣,沒有武將,文臣沒有辦法,不來不行,必須要讓下面的官員盡早把可能存在的虧空補上。 有餃子吃,有醉蟹,還有新鮮的牡蠣,眼下的月份只有它最好,其他的皆差。 吃牡蠣的人不多,倒是干的牡蠣和牡蠣殼在生藥苦與惠民藥局儲備量大,當藥用。 不過應天府的百姓吃的人漸漸增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更主要的地方在于百姓有錢,居必七賣的東西正好拿來烹飪牡蠣,不然牡蠣腥。 下丘村的牡蠣蒸,供人蘸不同的蘸料吃,選擇自由。 小孩子們愛吃甜的和咸的,酸、苦、臭、辣一般拒絕,比如蒜蓉的孩子吃完辣肚子。 故此給孩子們準備了甜面醬、果醬、醬油。 胡惟庸吃一個肥美的大牡蠣,想到了家人:“陛下,船從海邊所送牡蠣可還多?” “走時帶一些,不可多拿,你不會養,更不能保鮮,今日給諸卿的鮮活牡蠣今日吃完,明日要吃,再派人去送?!?/br> 朱元璋不記得有多少牡蠣,反正船能回來一趟,保證有許多。 大的村子留下,中等的給光祿寺,小的賣,朝天宮的市場上就有烤和蒸的,每天送一批過去。 光祿寺則給守衛們做飯,宮里吃村子的東西時,軍士們數量多,村子供不起。 “多謝陛下!”群臣默契地出聲,他們覺得按照今天做的這個就行,回去讓家人照著來,帶蘸料走。 胡惟庸大事說完,吃兩個餃子后,開始問小事情:“陛下,臣聞聽下丘村欲把百貨商店開到大明各縣,不知可有防盜搶之策?遠地不比京師?!?/br> “呃……胡卿可有良策?”朱元璋先作沉吟狀,再詢問。 朱聞天一臉憨憨的笑容在心中為胡惟庸點個贊,厲害哦!非要把百貨商店跟衙門牽扯起來。 果然,胡惟庸答:“回陛下,臣思忖,不若把百貨商店所在設于縣衙旁邊,衙役自可照看?!?/br> “哦?”朱元璋又在那想,轉頭問:“宜長以為如何?” “陛下,左丞此法甚妙,應把百貨商店倉庫放到衙門旁邊,不過店鋪要開在集市之上,不然百姓不愿意到衙門旁邊買賣東西?!?/br> 里長順著說一下,又改一部分內容,百姓誰愿意沒事到衙門周圍轉悠? 尤其是可買可不買,在別處也能買的東西,一想到跑衙門旁邊,干脆在其他地方買了。 百貨商店屬于便民服務,更要賺錢,百姓帶著東西上門賣,正好遇到衙門里的人,這人若問一問,百姓答還是不答? “胡卿怎般看待?”朱元璋又問胡惟庸。 胡惟庸一愣,他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再一琢磨,確實??! “朱里長,照此說來,百姓要搶的話,只能搶店里的一部分東西?”他還是把搶擺出來說。 “左丞,百姓趕集,莫非不買賣、不交換,一律靠搶?你搶我一個大蘿卜,我搶你一顆白菜? 縣中的大集有市司在,再雇幾個當地人幫忙,加上軍中的人和縣衙門的文吏,不怕的。 只要百姓看到了百貨商店的好處,會自發地維護,尤其是收購他們東西的時候。 百貨商店的職能是便利百姓銷售、購買東西,提供當地百姓沒有的商品。 包括咱們最大的工業區建好后的大量好東西,百姓最為需要。 冬天寒冷地方需要的護膚品,還有不分南北女子都喜歡的胭脂水粉。肥皂與香皂更無須多說,將來要把價格砸下來,唯一麻煩的是花露水,不知道拿什么裝方便。 陶瓷皆貴,玻璃更不行,那個咱得拿來賺錢,除非與夷人的貿易中咱們放棄一部分東西?” 里長說著確實開始考慮不能都為了跟夷人交換,而讓大明的百姓苦著。 玻璃器皿比陶瓷的成本低,與夷人交換,一般換鏡子和香水、花露水。 朱元璋邊聽邊點頭,突然一頓:“這個……大量造玻璃瓶子?出口用不到那么許多瓶子。 只是咱現在的平板玻璃開始不用人吹了,玻璃瓶子由人吹,不是說對人傷害大么? 大明需要大量的玻璃瓶,這個吹的話,動用多少人手,然后他們生病,就是胸里面不好能治?” 朱元璋想想,發現玻璃器皿給百姓用沒問題,反正不允許百姓跟夷人交換東西。 漂亮的琉璃之前出口,玻璃器皿可以做成單獨的一種顏色,哪種成本最低用哪種。 他擔心起職業病,下丘村的人就不愿意吹玻璃了,只是吹實驗室的器皿與香水瓶、花露水瓶,也不往外賣,只內部使用,沒有了就去灌,而不是一次換個瓶子。 “陛下,村子明年可以有不用人吹的辦法,像打針那樣,抽一管子氣壓過去,抽氣的時候有單項閥。 可以先把設備造出來,然后再慢慢調整,采用機械動力或電力驅動。 無須特別美觀,主要用途在于裝東西,百姓買回去了,也跟宮里和大臣們一樣,沒了到商店裝。 摔壞了再買新的,這樣裝液態的東西方便多了,又能看到瓶子里剩多少,密封方面比陶瓷強。 要么只能用葫蘆,大小不同的葫蘆,裝液體的東西都行。 還有護膚品的盒子,可以用小盒子來裝,本來村子打算收大量的蛤蜊,用它來裝。 不過有個問題,咱大明缺少勞動力,大家得先種地,雇傭大量人手的話…… 看看明年的實際情況,若應天府和咱們發展好的寧國府、太平府的閑置人手多,那就上這個項目?!?/br> 里長告訴朱元璋,咱們有技術,誰規定玻璃只能用人吹的?那是最開始沒辦法。 當時要啥沒啥,在村子里弄個土的玻璃窯,能做出來就不錯了。 現在各種輔助設備提高,工匠們的技術提高,正適合換掉人。 他又提了下蛤蜊油,需要大量的人工,海邊那里把蛤蜊rou拿出去曬干,屬于好的干貨。 蛤蜊殼就扔了,沒有幾個人給磨成粉,以后會用磨,挑選壞的蛤蜊殼,不合格的磨成貝粉,再添加點別的東西,拿來賣給養殖的百姓。 得看有多少人手,比如沒有地的人家,女子織布,不讓她們織,除非她們手工繡,這個行。 繡工不好的,招來處理蛤蜊油,加上剩余的男勞力,蛤蜊處理過程是個力氣活兒。 第784章 縣中打擊不應怕 “好好好,這一說,咱放下了心,喝酒!” 朱元璋高興地端起小酒盅,今天喝藥酒。 立春已經過去,眼見著到雨水節氣,南京潮氣更重,得喝點藥酒。 同時今天吃餃子,餃子就酒,越喝越有,泡完的酒有甜味,里面放了不少枸杞子和大棗。 剛才說防盜、防搶的胡惟庸在旁邊聽著:“……” 他木然地端起酒盅跟著抿一口,這才想起自己的初衷是啥,話題怎么變成其他事情了? 賣不賣玻璃器皿、吹玻璃的工藝、蛤蜊裝護膚品? “朱里長,蛤蜊裝哪種護膚品?”胡惟庸在努力地跟上節奏。 他如今愁,陛下總往下丘村跑,然后下丘村總出主意,正常有什么主意不應該先通過自己這個左丞么? 下丘村的事兒咋這么多呢?一天天的忙來忙去,看他們把大明搞成什么樣了? 不等里長回話,朱元璋對胡惟庸說:“就是給你們的那個小瓷盒里的東西,那個白色油。還有另一種抹臉的,加上甘油,反正都能互相抹?!?/br> “??!”胡惟庸露出恍然的神色,其他的文臣一樣的表情。 “陛下,那個不是很珍貴嗎?百姓用得起?” 戶部尚書顏希哲出聲,他自然知道那東西,瓷盒漂亮,給他家好幾個,冬天拿來抹手、抹臉,就不那么難受,尤其是嘴唇,不干裂,不愿意抹這個有甘油。 抹臉的那個感覺比正常抹手的香一點,而且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抹臉的東西抹上后就沒了。 那個盒子里的感覺有點油,很長時間才能沒,二者不同。 “何時說很貴了?那時加工石油的副產品和一些東西調出來的,包括做肥皂的副產品甘油,做抹臉的那個的副產品甘油。 甘油不也拿去做硝酸甘油了嘛!有石油就有那東西,沒石油當然貴,現在石油那么多。 那個香水貴,用的花的精油,提煉的少,對花的需求量大,尤其是蘭花的,哦!蘭花的沒給過你們?!?/br> 朱元璋理直氣壯地告訴顏希哲,東西就那樣。 顏希哲回憶一番,似乎確實沒說過價格,但給的時候那包裝…… 今年冬天給的可是汝瓷的云過天青云破處的瓷盒,原來里面裝的東西…… “倒是可惜了好盒子?!绷硪粋€戶部尚書俞浦出聲。 “不可惜,用沒了拿空盒子過來裝,別人不知道成本是多少,他們沒有,咱用得東西一樣,何況汝瓷又不難燒,不弄成貴的樣子,怎么賣給夷人?海上風吹日曬,東西挺值錢呢!” 朱元璋繼續說著打擊人的話,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 大臣們皆以為陛下賞賜的一套護膚品和化妝品成本高昂,聽陛下今天說的話,仔細琢磨,發現確實都不貴。 汝瓷還是下丘村的高人指點著重現人間,一旦有了配方,其他的就好辦了。 朱元璋再與里長說話:“試著做一些蛤蜊油,看看百姓接受這個包裝不?之前胭脂水粉店里都是陶的來裝,然后可以再購買往里加,還有甘油也是?!?/br> “是!”里長答應,村子里有準備。 把蛤蜊拿過來,選大小和好壞,然后清洗,再把油膏裝進去,合攏后貼商標,外面包油紙。 大家吃完飯,一人拎一個籃子離開,籃子是他們的跟班幫著拎來的,怎么說都是大臣,不能自己拎。 朱元璋看著孩子們去睡覺,躺在逍遙椅上在曬太陽專用的玻璃房子里晃悠。 里長陪著晃,倒是沒吃多,不需要溜達著消食。旁邊的小幾上放著干果與西瓜、香瓜切塊,還有蘋果,既柰,加上拔好的凍秋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