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節
朱元璋看到好大孫被抱走,臉上帶著笑容,又感慨大明百姓享受不到同樣的待遇。 里長跟著說:“先解決關鍵基礎產業的問題,大的州府治所可以修建兒童樂園,讓有錢的孩子愉快玩耍?!?/br> “沒錢的人家呢?”朱元璋看著里長。 “沒錢的哪有資格?有錢的孩子玩耍,朝廷收了稅,才好建基礎工程,修路、架橋,甚至鋪鐵軌通火車。 如此沒錢的人家就有了努力追求富裕的條件,先解決溫飽,再考慮其他。 天下從來不會公平,只有人為給出一點點幫助。 人還得靠自己,該拼的時候要拼,當政者為其創造條件?!?/br> 里長被憨憨教育的,不考慮天下大同,他只是愿意去幫助別人,不代表他直接給人錢。 他告訴別人如何做,別人愿意做就做,不愿意他不強求。 朱元璋心情不好了,他希望自己當皇帝,大明所有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官學的建立、惠民藥局和生藥庫的設立,以及養濟院,就是給百姓一個幫助。 “咱自己去轉轉?!敝煸皶簳r不想聊天,要看看下丘村。 下丘村設計得更蘇州園林似的,只不過沒人家的文化底蘊。 下丘村的底蘊在于技術,晚上的時候燈全亮,叫整個村子進入到五顏六色的夢幻空間。 朱元璋走了,朱標等人也散開去溜達。 朱聞天見周圍沒有別人,去造鐘表,答應朱元璋的,那個航海鐘配合著六分儀、航海天文歷使用,才叫厲害呢! 能造出來航海鐘,就能造其他的鐘與懷表、手表,精度比不上航海鐘。 手表的精度主要在于游絲,其他的用上點硬度高的東西就行,比如藍寶石、紅寶石…… 現在朱聞天在研究陀飛輪,把這造出來的話,就好辦了,可以叫航海鐘更精確。 有了它可以克服地球的引力變化,擺鐘在不同的地方效果不一樣,在北極造的鐘放到赤道,保證不準。 “憨憨,你不困???”里長跟過來,他現在看不到憨憨總覺得心里沒底。 他得學習,如今涉及到的層面越來越高,陛下總是問來問去的,自己需要支援。 “守村人隨時能睡,我要努力,馬上咱大明進入大航海時代,需要技術支持。 越往后我的技術就越不夠好,太高深了,能力難以觸及,又不想耗費大量時光鉆研。 反正先把會的拿出來,夠用了,等其他人去突破,給他們思路。 咱們眼下是這樣,想要做一個東西,工業化生產,必須具備一個技術甲……” 朱聞天給里長說目前的技術提高循環,做個東西得技術甲的設備,技術甲的設備要有技術乙的設備,技術乙又需要技術丙……技術癸的設備需要技術甲。 只能先提高一點技術甲,跟車床一樣,技術甲提高百分之一之后,可以提高技術癸……理論上,整個閉環突破任意一個,就能慢慢地把整體全提上來。 一個國家在別人封鎖技術的情況下,就是如此做的,而且還有人家的專利限制。 明明看到了跑道,知道從開始到最后都怎么跑,卻受限制而無法去跑,必須自己再弄出來一條跑道,跟人家現成的跑道比速度。 如果速度慢了,對方的跑道提升,把你前面的跑道又給限制了。 大明沒有專利,不需要考慮,但得考慮別人破解了技術怎么辦? 加強工業基礎技術,給別人一個陀飛輪,別人只能看著,拆了就裝不上,更不用說制造。 對,甚至拆都不知道從哪下手,只能暴力拆壞。 “技術方面我不懂,我琢磨官員貪腐問題怎么處理,這個最難。 原本我琢磨著派出幾撥人,后一撥查前一撥,如此去查。 這樣他們想幫著別人隱瞞,也會擔心自己被查,必須下狠手。 不過咱大明的官員少??!連續查,人手明顯不夠,需要等人多了再安排。憨憨你有好主意沒?” 里長沒時間跟著鉆研技術,他負責對外的交流,天曉得會遇到什么事情。 “那不是有嘛!知府、同知,兩個差半個品,知縣、主簿,同樣如此。 暗示他們想拿多的獎勵就舉報同僚,然后升官,干掉一個同僚會獲得大量好處。 其實同一個州府的各縣數據應該差不多,除非人口和地形差別大。 多收集一些縣里的數據,可以弄出來數學模型,然后修正,一般情況下是加入一個或一組函數?!?/br> 朱聞天不認為這個有多難,難的是明知道官員貪腐而不敢全收拾。 收拾完沒人可用,朱樉都得讓知府和監事戴枷辦公。 “他們聯合起來一起貪呢?”里長認為有漏洞。 “發現數據不對,就把這些人提上來,派人下去查。若清廉,或者貪得不多,就叫他們在更高的位置上干。 這種事情根本杜絕不了,沒有一個地方能夠杜絕,真有那一天,了不得嘍! 朱元璋,陛下現在太累了,他沒有完善的制度,想要掌握每一個地方的具體情況。 允許越級辦事,這叫扁平化管理,但他只有一個人,他會把自己給累死。 你看下丘村我是什么都管嗎?我只是說應該怎么做,然后由咱們村子的人去管?!?/br> 朱聞天根本不在乎官員貪一點錢財,他想讓官員帶百姓多賺錢,百姓賺到的錢翻一倍,官員撈的錢比俸祿高五倍都沒問題。 哪有完善的制度???收受賄賂的手段多得是。比如讓某個商人到某個信息服務公司去花錢咨詢。 或者說好了的,等自己退下來后,寫個什么回憶錄出版就賣光了,或者受邀請演講了,這都是合理收入。 要么買一幅畫,那畫是真的,買的時候便宜,賣的人不知道,之后再拿出來拍賣,有人高價買走,這是屬于撿漏了。 反正辦法多得是,只要在任上的時候別明目張膽讓百姓罵,不要貪朝廷的錢,而是自己想辦法多賺的,沒問題。 看寧國府的官員cao作,朱元璋管嗎?人家是冒著賠錢的風險給百姓打樣呢! 第674章 北平復旱人焦躁 一個時辰之后,朱聞天從村子的鐘表作坊離開,去新成立的熱氣球作坊。 里長不跟著了,問到了很多事情,他回去整理,他感覺自己比丞相還累。 丞相負責具體事務,他要面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 “上賊船了,下不去嘍!憨憨說得對??!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一切為了下丘村?!?/br> 里長放下筆,揉揉手腕,看窗戶外面偏西的太陽,抽抽鼻子,嘟囔。 另一邊朱元璋在亭子里睡著了,朱標、朱樉、朱棡、朱棣四個兄弟守在父親身邊,馬皇后也在。 朱棣年歲還小,之前不跟著下丘村,后來其他人到下丘村玩,他跟下丘村‘合作’的買賣賺錢了,給他分紅,他拿到錢便認可下丘村是好村子。 那些個更小的皇子和公主也一樣,有的剛出生,就有了‘合作’的店鋪,開始拿錢,主要是給母親,提高生活質量。 誰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卻無人拒絕。而且她們愿意帶孩子來下丘村,主要是別的地方她們去不了。 下丘村專門為她們修的地方和道路,與下丘村男人分開。 四個人中朱標最沉穩,其次是朱棣,他比兩個哥哥強。 朱樉別看跟下丘村學的能力強了,他性格活潑,有叛逆的一面。 他們跟著去下丘村,大本堂停了,現在未恢復,要等兩天,然后主要教更小的孩子讀書識字。 朱標決定不去大本堂,學到的東西太少,耽誤時間。 不如跟著父皇批題本,或者去找里長,里長遇到事情的時候會舉例子,然后講帝王之道。 “你們父皇自從去了下丘村,處理的事情便多起來,終于回來,能夠歇兩天?!?/br> 馬皇后沒給朱元璋蓋毯子,怕驚醒他,亭子周圍拉起來幔帳,又在上風頭的地方點燃安神香。 她拉著兒子們到旁邊小聲說話,朱元璋在那里打呼嚕。 “母后,父皇確實累,父皇恨不能天天問到有用的辦法,換個人早被父皇給問趴下了?!敝鞓靖黄?,知道情況。 “你們父皇太過心急,逮到機會,自然想讓大明快點好起來。 平時也沒少去下丘村問,你們父皇說下丘村的辦法是連著的,不似其他大臣那樣只有一個方面,還不知行不行。 別看你們父皇累,其實心情好著呢!一次解決了許多問題,包括到海邊的幾天?!?/br> 馬皇后看著朱元璋與四個兒子說話,她能感受到下丘村高人的厲害。 大臣們出主意皆是想到了一方面便寫個題本上來,基本上都會被通過。 因為朱元璋和自己并不熟悉這種治理國家的具體情況,從小沒人教。 如果所有的事情全依賴大臣,權利必然爭奪,大臣認為皇帝不過如此,咱們一起打江山的,誰不知道誰??? 下丘村高人不爭這權利,人家給出來的是成套的方法,一步步往前推,環環相扣。 上到治理國家,下到種田養殖,全精通,并能做出好東西,技術強著呢! 不想被一些共同打江山的大臣轄制與看輕,就得從下丘村高人的身上多學東西。 自己的重八恨不能把下丘村高人的本事掏空,可惜…… 感覺人家會的東西太多了,扔出來的都不算什么,僅僅一個里長就能夠頂在前面。 高人把整個下丘村的人全教會了本事,鬼谷子也不行,別看傳得神乎其神的。 “母后!”在馬皇后心中感慨的時候,朱棣小聲說話:“母后,明年孩兒的封地大旱,夏天。孩兒想叫人在開春凍土化了的時候去打井,下丘村有打井技術,長兄和二哥說的,在沙漠里打井。 兄長們好不容易幫孩兒在那里穩定一下百姓,再旱怎么辦?” “前年的時候北平就旱,不是已經打井了嗎?陜西、山西、河南、河間等地方,皆旱?!?/br> 馬皇后知道下丘村給的事情,凡是大的問題,寫到了明年冬天。 今年四川的大水就扛住了,青菜頭已經種下,高人似乎只能提前算到,卻無法直接改變。 “再打井??!之前的井少,一干旱,海里的東西通過運河運不過去了吧?” 虛歲十四的朱棣急,他已經知道封地是什么樣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