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節
百姓們早早把房子給拆了,全部運到高的地方,包括家里養的家禽和牲畜,一個不落。 朝廷說好的,如果沒有水災,會給賠償,重新建房子。 若是有水災,不給賠償,給補貼,重新建房子。 “父皇,今日九月十四,本旬才四天。上旬的題本說百姓的房子已經建好,許多淤泥堆起來,正準備翻耕耙地。 不過百姓們已經按照教的方法拿到種子進行育苗了,等地耙好便移栽過去。 育苗長得快,比直接播種種植好,在育苗的過程中就把死種子剔除掉了?!?/br> 朱標提醒父親,其他地方的官員不需要每旬向朝廷送題本,會把大家累死。 只有遇到事情了,或者哪里有災害,才會每旬一送,及時匯報情況,朝廷好應對。 “對,才四天,那里其他地方的水稻田賦留給受災的百姓,不往應天府送。 可惜機械設備不好往那邊送,不然送到當地,幫百姓干活。 主要是少,造出來先在下丘村用,來不及,明年,等明年的。宜長你說呢?” 朱元璋臉上沒有愁色,別看他說無法幫當地百姓,他心中其實美著呢! 提前知道災害,然后沒有一個人被沖走,受災無非重新蓋更大的房子,少一茬糧食和蔬菜。 不過收獲了民心,四川那里打下來后,許多百姓心中恐慌,怕被清算。 今年的一番cao作,百姓便明白,大明朝廷并不會計較曾經夏國的事情。 里長正在看菜地,菜地里故意追了一次肥,無所謂浪費與否。 霜降了,追肥后能催出來一些作物的小果實,比如黃瓜、茄子、豇豆,接著一霜降,全完,罷園。 正常人誰會在這個時候追肥?那不是傻嘛! 下丘村就追了,會催出來一堆小的,霜降后不生長,揪下來做咸菜,小的比大的好吃,尤其是霜打之后的。 聽到朱元璋問,里長很自然地回答:“不算浪費,那些肥明年還是起作用的,今年咱們收的小黃瓜、小茄子,用蝦油做咸菜,味道最好了?!?/br> 朱元璋:“……” 第658章 節奏難跟策相連 “里長,是這樣……”朱標在旁把話重復一遍。 “陛下恕罪,草民方才走神了?!崩镩L道歉。 朱元璋擺擺手:“咱有時也走神,不過追肥很好,咸菜口感和味道挑不出毛病?!?/br> “陛下,既然明年開始在那邊布局行事,今年當下公告,就近的州府百姓家中養豬,公豬未閹的和母豬沒劁的,過年就不要殺?!?/br> 里長不提是不是應該造東西送過去,反而說起養豬。 之前就說過,兩湖的百姓騰出來人手,在不好機械化作業的地方種東西,多出來的時間搞養殖。 養家禽好辦,人工孵化,一個月就有一大堆的小雛出現,一天頂一天來孵化,兩個月出三十批幼雛。 豬不行,豬需要四個月,有的豬劁了或閹了,當年豬來殺,沒如此cao作的,就可以生小豬。 憨憨說的,按照氣候來講,四川、湖南、湖北養豬最合適,按照當地作物來講,山東、河南合適。 因為只能在露天養,冬天太冷,北方地區養起來豬就受不了,人也受不了。 一結冰,豬圈的糞便全凍上,豬給一捆捆的草倒是可以堅持,卻不長膘,脂肪全用來對抗寒冷了。 人收拾豬圈的時候跟旱廁的茅坑一樣,用釬子杵,用鎬頭刨。 河南與山東種小麥,小麥的麩子可以拿來喂豬,種水稻的地方,稻殼豬不吃。 不過稻草可以喂豬,吃稻草的豬長rou慢,一直喂稻草,豬掉膘。 同樣的,小麥的稈子豬也吃。大明的豬生長速度慢,除非用好料。 人都吃不飽飯,哪有東西給豬吃?豬能活著慢慢長就行了,等長得差不多后殺了吃rou。 用稻殼、家禽糞便發酵后制作成豬飼料的技術有,推廣給尋常的百姓卻不現實。 正常一戶百姓養個幾口豬就不錯了,甭指望他們能夠進行大規模飼養。 “對,養豬先要抓豬崽兒。咱幫著抓,先買的大點的豬送去,叫百姓養。 頭兩年苦一些,只能養,不能殺,除非公豬多,那便閹了養大殺掉吃rou。 順長江把豬運到應天府,應天府人口多,消耗大,方便出售。 等他們賺了錢,再把抓豬的錢給咱。還有別的嗎?” 朱元璋發現自己確實cao之過急,只想著百姓能做什么事情,卻忘了人家沒有東西。 叫百姓養豬,百姓不允許離開居住范圍一百里,出了必須開路引。 開路引又有何用?百姓自己到百里外買幾口小豬再帶回家?挑擔子裝豬? 一個問題解決,朱元璋趁機再問問,問的時候他來回扭頭看其他騎馬跟在旁邊的大臣。 大臣們的目光落到別處,似乎不知道陛下在看自己,他們心累,大明的發展節奏太快。 他們發現最近兩年,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出現。 最開始宮里忙碌,弄出各種東西與夷人交換大明需要的物資。 自從下丘村搬到東華門外,一切就變得不同了,后來搬去朝陽門外,事情更多。 似乎隨著下丘村的位置變動,大明的運作也在變動。 尤其是太子北巡,隨著太子的隊伍前進,一路所過之處的官員不停地往朝廷送題本。 正常情況,一個大臣想做讓陛下做哪件事情,必須深思熟慮,幾年能夠提出來一個就不錯了。下丘村則不同,他們用技術來帶動事件,全天下一盤棋,像……宰輔帶動六部來行事。 單獨的村子而已,怎么能夠想那么多的事情?不怕跟諸葛亮一樣被累死? 群臣沒辦法,誰能立即給出答案?只得看向別處。 朱元璋抿了抿嘴,他也知道自己要求過高,之前要求考科舉的考生能夠立即具備當官的能力,好替代世家大族的政治壟斷。 結果失望了,叫??婆e,繼續用別人推舉上來的家族子弟為官。 現在又期待群臣跟下丘村躲起來的高人一般,隨時給出好主意。但人力有窮時,誰能面面俱到? 朱元璋想著,最后看里長,給了個歉意的笑容,似乎在說,咱要求過高,高人也是人。 里長:“……” 他沒明白,陛下是啥表情?對咱鼓勵?那咱就說吧! 于是里長回應:“陛下,湖南與湖北,以洞庭湖來命名。洞庭湖為大明第一湖,無出其右者。 陸地上有百姓,湖中亦有百姓,陛下打水仗知道洞庭湖的厲害,那里的疍民熟悉cao舟與游泳。 洞庭湖的浪潮很大,疍民卻能夠在那樣的環境下生活、繁衍,他們最熟悉湖泊的情況。 湖里有魚蝦蟹,蝦蟹rou少,魚卻多。資源的利用率,在于工具的使用率。 百姓的漁船太小了,戰爭結束,戰船不會給漁民用,戰船不是為了打漁而存在。 咱現在有了新的技術,船只速度快,可與當地百姓聯合捕魚,具體是……” 里長說著便停不下來,告訴朱元璋,把原來的木頭戰船拆了,重新打造大點的漁船。 戰船許多是雙層的,如果不拆,就送到秦淮河這里,秦淮河上有花船,有二層的屬于豪華型。 戰船全是豪華型,改一改,變成花船,不但可以在秦淮河里玩兒,還能去胭脂河、石臼湖。 甚至像之前就跑到下丘村的花船那樣,到這邊溜達,吃點東西。 官方出船,當地經驗豐富的漁民出技術,在整個洞庭湖建立起一個個區域的聯合船隊。 給重新做的大點的漁船一臺小蒸汽機當動力系統,大家團結在一起,捕撈湖鮮賺錢。 那么在各處的岸邊,成立洞庭湖水產基礎加工與深加工作坊。 百姓追求的東西最簡單,吃飽、穿暖、有個家。 如此,既能夠籠絡住民心,亦可帶來經濟收益,通過物流讓吃不到水產品的人吃到。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由朝廷派出人手組織,體現出大明朝廷的優越性、先進性、技術性。 打造以陛下為中心,群臣為主干,地方官員為枝杈,百姓為葉子的龐大大明樹型結構。 從而完善工業、農業、金融業、教育業等多方面體系的相互配合體系。 在陛下偉大的思想……” “可以了,可以了!宜長,這就可以了,咱懂!你這一說,咱覺得行!嘿嘿嘿嘿!” 朱元璋把里長最后要總結的話打斷,因為他知道后面的內容都是那啥的。 群臣:“……” 第659章 千里江河此心丹 朱元璋可不管一幫大臣如何想,反正他開心,不是因為被吹捧了,絕對不是。 他此刻抓心撓肝,又有些生氣,四下里看,你這個高人為何就不能見咱一面? 你說你給咱這么多,咱還能虧待你?你幫著咱,偏偏還躲著咱,你…… “憨憨,你說你要是高人該多好?”朱元璋想著看到在旁邊馬上的憨憨,憨憨雙手各一支鐵簽子在那里旋轉。 “哎?憨憨,我,高,馬,騎!嘿嘿嘿嘿!”朱聞天配合一下。 “天哪!對!騎在馬上高?!敝煸吧钗跉?,盡量讓自己的心態平和。 “嗯嗯!”朱聞天點頭。 周圍的大臣有的面色平靜,有的微微搖頭,胡惟庸則在看向朱聞天的時候露出一絲鄙視。 朱元璋調整好心態:“宜長所言不錯,當這般,長江水長流,洞庭湖漁獲不休。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