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節
后面的人額外給了攤主十文錢,說是需要那兩個籃子,買下來。 婦人嘿嘿傻笑著答應了,那個土籃子一個能值五文錢? 朱標手上也拿根黃瓜吃,憨憨幫他搓的,他不吃都不行。 天還是很熱的,吃幾口確實舒爽。 關鍵他自己都沒想到,他如此吃黃瓜,百姓們會覺得親近,跟咱一樣??! 百姓都是在地里掐根黃瓜,然后擼吧擼吧就放嘴里嚼。 甚至是茄子,揪下來,把上面的掰下去,搓一搓,也一口口吃掉,很甜的。 朱標沒想過這些,憨憨給的東西,憨憨自己也吃。 他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打了輔助,集市上賣的東西很多,都是家里或山里的東西。 “里長,你說咱要是把所有的東西全買了會如何?” 朱標看著明顯賣不動的山里的果子,替百姓著急。 “殿下,你應該想給自己隊伍的人吃更多的蔬菜和當季水果,咱們有需要,所以才買東西?!?/br> 里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情況,你這想法錯了。 你只是考慮到幫助百姓,本身買東西在你的心里是無用的,單純地付出。 換個思維呢?隊伍中這么多人,大家吃水果和蔬菜,是咱本身的需求??! 咱滿足了需求,百姓正常買賣,這才是市場行為,與行政無關。 “謹受教!”朱標鞠躬,他終于明白二弟為什么如此懂事了,人家下丘村不但教做事,還教做人。 “太子殿下言重了!”里長回禮。 于是這個大集的百姓們開心了,有的家離得近的,賣完東西拼命往回跑,再來一趟。 家遠的沒辦法,回去就得明天才能回來,路不好走。 那時估計太子的隊伍已經離開了,哎呀! 不過這次不賠,東西全賣掉了,而且太子殿下給的價錢高一半。 “里長,吃過飯就走?”朱標現在一有想法就會先問一下。 “殿下,此集是天天有的,屬于民間集市,朝廷不收稅,陛下之前就說過了。 殿下是想以此賺錢,還是不賺錢?運作的方式有好幾種,就看目的。 看看這邊的地面,不夠平整,明明就有石頭山,偏偏無人修一修路?!?/br> 里長不在乎走與不走,他得把事情說清楚。 “要像你們管的永壽宮那樣,一個攤位收五文錢?晚上再收五文錢?他們的錢估計不夠?!?/br> 朱標一聽,首先想到了永壽宮那里的情況,下丘村布局。 “殿下,不要總盯著錢,不要他們花錢,也不收稅和管理費,但咱還能賺錢!” 里長解釋,太子殿下誤會,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南京行,換個位置就不行。 朱標深吸口氣:“朱里長你說吧!咱實在想不出來了,怎么可能??!” 朱標選擇放棄思考,太累了,下丘村的節奏跟不上??!人家一路走一路給你出主意,還給你做飯,按照天氣的不同選擇針對性的飯菜。 現在又是如此,明顯跟之前的思路不一樣,人家里長還是那般從容。 “殿下,經濟越繁榮說明往來貨流量越大,有的技術他們能輕易學去,比如葫蘆吊。 葫蘆吊的結構并不復雜,它就是個滑輪組而已,動滑輪與定滑輪的搭配。 那么殿下一定不會忘了軌道車與纜繩車,這種軸承應用率高的,別人沒辦法仿制。 他們根本不曉得如何把一個金屬的滾珠打圓,更不用說鏈條銜接過程種的金屬要達到什么程度。 不提旁的,只是飛輪變速,都不是別人能夠完成的,涉及到齒輪銜接程度?!?/br> 里長為朱標講解技術問題,很專業的,在下丘村看到的都是實物,瞅一眼,感覺不難。 實際上單獨的一個零件外面都造不出來,就那個吊索鋼絲繩,知道有多少股嗎?知道是如何編上去的嗎? 怎么計算吊索滑輪的受力強度?為什么要加個后退停止零件?它又是怎么把停止瞬間解開的? 朱標確實不知道那些個技術,但他知道怎樣應用。 “咱們不直接參與經營與管理,卻提供必要的組件,咱們推動地方的無稅收和無管理費模式?!?/br> 朱標說出這番話,他再次深刻理解經濟模式與限制措施。 錢怎么賺來的?提供技術配套??!你用馬車不花錢嗎?你用船不花錢嗎?用我更好的技術花錢不也一樣嘛! 至于為什么不收稅?規模太小了,都是百姓自己把東西拿出來賣或交換。 路過的商家船隊,會購買東西,同樣不用給稅,等他們到別處賣的時候,這個稅就加上了。 朱標發現自己出來一趟是對了,天天跟著學知識??! 怪不得二弟那么高興,還給大本堂送好東西,人家都不在大本堂上課了。 下丘村給出來的這套經濟運作理論太嚇人了,其對地方經濟只有促進,不會造成比原來生活更差的情況。 “里長,如此做,有什么好處?”朱標期待地問。 “掌控??!越是好的提高效率的技術和方法,就越能得到百姓的認可。 關鍵零件別人無法提供,咱們給出來,讓百姓受益更多。 這個時候更多的商人會選擇更靈活的方式,他們甚至用買來的零件組裝出新的東西。 殿下,軸承永遠是重中之重,里面的滾珠分為好幾種。 這個滾珠的制造工藝,目前就是圓滾珠,而我下丘村在考慮其他的滾珠。 當然,圓滾珠下丘村不提供全套的制造技術別人也造不出來。 技術給了,是因為下丘村的人太少,無法提供更更多的軸承。 但在同一時刻,他們都按照下丘村的技術標準來制造?!?/br> 里長不藏私,就是這么點事情,他限制大明發展沒意義,村子不缺錢。 “兄長,咱懂了,咱就是以官方來做這些事情,因為需要保密,然后不需要保密的零件讓民間制造,咱們共同努力,讓所有百姓的收入提高。 咱卡著最關鍵的技術,其他人,尤其是夷人,你學吧!耗費很多錢財,偷摸學到的東西已經是被咱拋棄的?!?/br> 朱樉又總結一番,就是技術的壓制與轉換成金錢的兩者變換過程。 第446章 集市輔助加工錢 朱標選擇留下,多呆一天,明日再去蒙城縣。 他決定一路上多幫幫沿途百姓,能管一個是一個,反正過年的時候回不來。 龍亢集最初是個縣,一直延續到宋朝,之后打仗,元朝統治,把縣給撤掉。 只要大明繼續發展水師,同時鼓勵內河航運,此地必然會再次發展起來。 隊伍停留,附近賣菜的人最先吃香,太子的隊伍派人和車去他們家的地里摘菜。 摘完立即稱重,摘一次結算一次錢。 家遠的眼巴巴看著,朱樉過去,告訴他們同樣派車去他們家拉菜,他們趕忙收拾好東西帶人上路。 朱標站在河邊,看著對面的河岸:“修一座橋是不是更好?” 陪同在一旁的里長拿望遠鏡瞅瞅:“橋洞的高度要高,方便往來船只通過?!?/br> 朱聞天在另一邊看,他知道此處的位置修橋是什么樣,有好幾個。 不過河道比現在窄了許多,同時流量變小,航運基本上沒有了,只剩下經濟作業的船只。 此刻水性好的人下到河中摸河蚌,其他小河的地方水性不好的人去摸。 隊伍中的人已經習慣了一路走一路找吃食的方式,尤其是工匠。 他們最開始以為跟著隊伍走,有路有補給,速度很快。 結果發現情況不對,從第二天開始,隊伍走走停停,又是獵野味,又是網魚。 現在網魚不停,閑著的人摸河蚌,比巴掌大的河蚌隨處可見。 過來拿零食的小孩子們也紛紛幫忙,百姓見太子殿下的隊伍摸河蚌,又去家里把雞鴨取來,要送給太子和秦王吃。 “太子殿下,河蚌不好吃,越大的越難嚼,根本咬不動,像嚼樹枝似的,除非用很多柴火來煮?!?/br> 這邊的里長張路鳴過來,手上拎只公雞,勸朱標別吃河蚌。 朱標回憶一番,與張路鳴說:“本宮吃的河蚌并不難嚼,朱里長?” “回太子殿下問,那是因為下丘村教給光祿寺的捶打方法把河蚌rou給打散了。 尋常人不知道,直接扔鍋或罐子里煮,再放一點鹽,當充饑之物。 或者煮時間長,也能把rou煮爛,卻費柴火,百姓不愿意吃?!?/br> 里長知曉原因,cao作的方式問題。他說話的時候比平時恭敬,有外人在。 “張里長,可叫百姓在旁邊觀看制作方式,回家嘗試?!敝鞓祟h首。 至于百姓送來的家禽,一律不要,拿回去下蛋或自己吃。 “其實可制造一些器具,放在有河蚌的地方,為百姓烹煮河蚌,按照河蚌rou重量收取費用。殿下請隨我來?!?/br> 里長決定再拿個好東西出來,此番出行,下丘村把所有能拿出來的技術全帶上了。 朱標和朱樉好奇地跟在后面,來到下丘村自己的小營地旁。 張路鳴見沒人攔自己,也隨著一同到此。 里長看看車的編號,選四號車,從中取出一口帶蓋子的鍋。 “二位殿下請看,此鍋叫高壓鍋,制造后試驗的時候用壓力測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