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節
朱元璋聽得頭疼,干脆躺平,不碰,只管用那個亮。 至于說銅線什么的,大明再缺銅,還能缺宮里的電線? 里長點下頭,既然如此,沒有別的事情了,其他的由村子里解決。 包括吹燈泡,放進去碳絲,再把氣抽出來,密封好,就可以用了。 對于下丘村來講,燈泡的成本很低,關鍵每家每戶隨時能夠點亮燈,還省油和蠟燭。 而發電機的成本…… 不能那么算,發電機造出來是有目的性的,會配合著其他電動機用。 “朱里長,把你們村子的發電機線拉到宮中不可嗎?”馬皇后覺得重新建個發電水車一定不容易。 “皇后是這樣的,咱村子還需要做別的事情,那一個水車未必夠用。 皇城中需要用電的地方亦不少,單獨配一個發電設備正好。 同時村子的人方便拿來練手,就當是再熟悉一遍之前的所學。 發電設備和電燈,用的時間越長,使用的人越多,就越省錢。 別看用了銅,銅的電線不是消耗品,能用很長時間,壞了后還能再熔了重新拉絲。 其實用銀子來做電線也行,而且比銅好,就是價錢……” 里長不同意宮里跟下丘村用一個發電設備,萬一出問題了,會有人指責下丘村。 單獨拿出來,提前說好會壞,壞了咱再派人過去修。 如果為了節省銅,可以用銀子,當然,銀子氧化比銅快,需要更好的抗氧化包裝,那個比較麻煩。 “好,好??!要多做出來好用的東西,這電燈,若不是下丘村做出來,工匠們不曉得何時才能琢磨到?!?/br> 馬皇后根本不清楚下丘村拿出來的蒸汽機技術和發電及電應用技術難度有多大。 她以為工匠慢慢琢磨,終究會琢磨出來。 朱聞天在旁慢悠悠吃,他最近才是最累的那個人。 蒸汽機和發電機的應用,歷史上需要很多年,并且無數人走了無數的彎路。 他直接抄過來現成的,不需要一步步想和嘗試。有了電,隨時能夠磨面了,不用非得跑到河邊借用水車的力,磨成了擺設。 …… 天慢慢黑下來,有人過去拉開關,拽繩子的那種,拉一下通電,再拉一下斷電。 其實按的開關一樣能做出來,沒什么技術難度。 不過按的開關有個問題,必須到墻上去按,而拉繩的用繩子代替電線的長度,節省銅線。 拉繩的只要繩子夠長,中間多幾個轉折的地方,隔著十米也能拉。 晚上睡覺的時候方便,躺下后拉一下繩子,起夜的時候再拉一下。 開關的那種也行,得做好幾個開關連上,中間全是銅線。 大家抬頭看燈泡,有的是不同顏色琉璃的,有的是透明玻璃的。 “這個不錯,那么高的地方照,比琉璃燈亮,想讓它滅,拉一下就行?” 朱元璋說著過去拉繩子,咔噠一聲,一部分燈滅掉,其他在繩子邊的人趕緊幫著拉,瞬間全黑。 朱元璋又咔噠一聲拉亮部分燈,其他人繼續跟著拉。 “你們別學咱,咱就看看,突然都黑了,怪嚇人的?!敝煸芭聡樀叫殞?。 他自己在那拉了幾下,覺得好玩兒,這才坐回去吃兩口東西。 今天他不打算走了,就在這里住,感受下電燈。 下丘村早就給他們備好房子了,宮中正常生活有的東西,下丘村皆有,下丘村有的宮里未必有。 比如每戶都有的沖水馬桶,那邊用混凝土修個高的水塔,每天從河里把水抽上去,分管子到各家。 管子都是陶管,用麻和漆密封,下水道也是如此,一同集中到污水處理廠。 因為下丘村的人閑到了,沒有事情做,朱聞天就讓他們建設村子。 至于水怎么從河里抽到那么高的水塔上?太簡單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泵,轉啊轉的就上去了。 現在有電了,朱聞天都不打算用電的抽水機往上抽,揚程不夠,密封困難。 由于晚上…… “咱也要,把宮里地面的石頭先起出來,咱也要這個沖水的,咱不要用桶了?!?/br> 朱元璋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馬桶,他根本不管下水排污怎么處理。 反正下丘村在用,那么下丘村就有辦法解決,交給下丘村,讓他們去指揮人干活。 …… 翌日早上,大家在村里吃完飯,有人去上朝,有人回宮,下丘村的人跟過去。 他們要看地形,朱聞天是主力,后宮的位置他們到哪里,哪里的人就躲開。 等中午的時候,一行人回村子,里長問憨憨:“如何?” “護城河礙事,皇城的高度比周圍都高,反正發大水得最后一個才能沖到皇城。 周圍沒有適合做污水處理廠的地方,只能往北,需要管子穿護城河,工程量不小。 不知道陛下要求多久弄完,咱們過些天就要跟太子去北巡了?!?/br> 朱聞天別的地方不覺得有問題,就是排污管需要過護城河。 第426章 技不能停歸難道 還未到三伏的日子,下丘村的人忙碌起來。 宮中的女眷先分到另一邊與其他人擠一擠,王府的人干脆搬到下丘村暫時住下。 從其他地方抽調來的工匠日夜工作,護城河那里有人在外面挖,有人帶上個竹筒順下去看情況。 水塔在建著,發電的水車也咣咣打造,電線穿進干燥的竹筒中于宮中的一處處地方布線。 既要美觀,又不能出危險,埋地下就不行,下雨漏電的話,不一定誰倒霉。 “看樣子咱最近走不了了,冬天一定會在外面過,到時候你寫牌位?!?/br> 里長發現情況后算日子,從這里到和林城要用多久?在那邊能呆幾天?回來的時間…… “本來就走不了,準備的東西沒有就位,太子出行不是簡單的事情?!敝炻勌煸缰罆绱?。 而且人家太子妃懷孕到生完孩子和坐完月子,恢復得不錯,總要跟太子親近幾日。 不過不會繼續懷孕,要采取措施,否則女人連續這么生,會短命。 歷史上太子妃身體就是因為不停地生孩子出的問題,不到七年的時間生四個孩子。 現在第一個就是兒子,便不那么急切多生,要養。 下丘村的東西已經準備妥當,村子里會出動加上朱聞天的二十三個少男少女,以及二十個身體強壯、辦事機靈的人,加上里長,一共四十四個人。 村子裝了十五輛馬車的東西,用雙馬拉,旁邊會再跟一匹馬,準備隨時替換。 …… “對,看看,咱皇城也用上電燈了,往后諸位晚上處理公務的時候便不怕光不好。 這個可是不花錢的,咱要多點幾個,亮堂。 燈泡拿去,壞了自己裝,把壞的拿回來,要先看電,拉的那個地方。 紅色的表明斷電,可以上去拆燈泡,綠的則是通電,電死咱可不管?!?/br> 朱元璋在三伏這天終于能夠用上電了,他召集群臣說此事。 拉的地方用竹子的盒,外面留一個小口,里面有個小片,拉一下那個片轉一格,正好對應紅和綠的斷與通。 其實若是懂得原理的話,把竹子的盒外面蓋擰下來看一樣就知道通沒通電。 群臣確實挺高興的,他們不愿意用蠟燭和煤油燈,那個再如何也比不上燈泡。 燈泡亮的程度看電阻絲,反正電不花錢,村子里做的就很亮。 如果覺得刺眼,可以在下面加個磨砂的玻璃盤子,拴上繩子一同吊起來。 東西是不錯,唯一讓大家感覺不對的是陛下說晚上辦公,是不是說有了電燈,晚上就得…… “都回去吃飯,今天三伏,給你們吃熏rou大餅,咱把你們都給養饞了?!?/br> 朱元璋說完有電燈的事情,又告訴大家今天吃什么飯。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按照北方的習俗,朱元璋也照著來,不過他覺得雞蛋那個不算好東西,問一下村子,知道村子準備吃熏rou大餅,他就讓光祿寺去做。 然后他自己和后宮的人吃下丘村送的熏rou大餅,再配上蘿卜絲和姜絲的湯,又香又解暑。 群臣又高興起來,因為按照最近的傳統,皇孫出生完之后開始的。 陛下一天給三頓飯,而且晚上的一頓可以拿回家,分量自然要帶上家人吃的。陛下高興,每天笑呵呵的去看好大孫。 另外一個原因估計是夷人那邊又有新來的到了,他們是通過地中海,走一段陸路,再走一段紅海。 之前的人回去后,好東西一宣傳,就值得別人冒險。 來的時候他們就帶了貨物,一路跟其他人交換,再到大明,手上就是糧食、金銀、香料和藥材等大明需要的東西。 有近處的人還把自己那里的一些作物種子帶來,問大明這里有沒有?沒有的話就貴了,有就不值錢。 負責市舶司的人也不欺騙他們,沒有就是沒有,保證給他們大量的錢財作為獎勵。 這樣他們才會愿意帶更多的新東西到大明,不然覺得被騙,以后就不帶了。 來往的夷人多,宮里的買賣則賺錢,加上多了個大孫子,賞賜群臣吃個東西才能花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