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朱元璋想通了,暫停中都修建,把剩余的工匠挪到南京修皇宮。 “爹,那我回頭就賣鏡子了,他們送來不少,還有望遠鏡,望遠鏡給前方將士?!?/br> 朱標無可無不可,他認為修哪里都行,高人說修南京,先別管中都,那就修唄! 第156章 捷報傳至北路軍 朱元璋主意一改,滿朝文武皆驚,中都先停,抽調工匠建南京皇宮? 才建了一年,以后怎么辦?中原地方如何控制? 朱元璋不管別人如何想,反正就停,等南京修完再看修哪。 修中都的石料不開采了,從全大明各地找的五色土也不要了,伐木頭的地方繼續。 伐木頭的要求有河流的地方,或距離河近的運輸,大山里的停,木頭直接運到南京,再從南京分配到其他沿海地區造海船。 命令一下,急報跑向一處處地方,告訴百姓不用那么累了,中都先不建了。 朱太一二人趕回村子,送上一封信,有漆封。 里長頭一次看到太子府漆封的信,他回憶著步驟,驗看印章對不對,再拆開。 信中的內容便是朝廷對中都的安排,告訴村里的那個人,臨濠現在不勞民傷財了,木頭得要。 木頭打造水師海船,帶沿海百姓出去捕魚已經安排了,將來水師規模大了,到外面運好東西回大明。 里長找憨憨:“憨憨,停了,真的停了,去年建,今年被咱們給喊停了?!?/br> 里長神情有些恍惚,如此大的事情,是被憨憨給弄停的? 朱聞天拿過信看看,露出笑容:“停,好,嘿嘿嘿嘿!” 他知道歷史上根本不需要哪一個都城來控制中原,百姓只要吃飽了,哪還有心思造反? 他看中了北平,朱棣時候遷都北平,南京距離北面太遠,不利于往北繼續占領地盤。 北平有大運河通杭州,便能夠到南京,走的天津的位置,天津靠海。 好好修修河,北平向北是河北,再往北為草原,從天津出海是渤海,通過渤海能輕松控制一大片地方。 包括高麗,高麗今年科舉還錄取一個他們的人,可惜那人不愿意在大明當縣令,人家回去當右司諫。 “憨憨,憨憨?”里長見憨憨發呆,碰一碰。 “誒?接下來有得忙了,我多教里長你一些事情?!敝炻勌熘牢枧_上的幕拉開了。 “是建都的事情?已經停了呀!”里長想不通。 “停了,代表宮中態度,中都停建,宮中要看到更多的好處,人家聽你把剛動工一年的大工程停止,你難道不多出主意?” “不是我,我沒有,我不知道?!崩镩L茫然,停個中都還扯上其他事情了? “是我,我卻不能出去,我才十六,我是憨憨。來得及的時候,咱倆可以慢慢商量再給回信,萬一咱們到南京,突然有人問,你得會呀!” “就像我跟宋知府他們說話時的那樣?好,你說,我記下?!?/br> 里長答應,他可不想把守村人交出去,只好自己努力。 以前這節氣自己都在干什么?發愁?帶村民給水稻除草,因為沒有那么多力氣深翻耕。 如今不需要除草,偶爾發現了才拔出來,等再長一長,把黃麻秧挪進來,草就沒處長了。 正好趁空閑多學學,反正有憨憨幫忙,自己不累。 “我把村里伶俐的年輕人找過來,我大兒子就不錯,一起教?!崩镩L準備找人分擔。 村子里聰明的人開始負責一個個地方的管理了,養豬的有個人帶其他人,養家禽的亦是。 廚房更不可能缺少管理的人,加上水田一人、旱田三人…… 讀書很重要,能把每天的事情記下,把要干的活寫上,還能算術。 ……日子恢復了寧靜,原來為建中都勞累的百姓得到消息,激動得直哭。 朱聞天帶著人每天處理銀耳和木耳,往外取種子再用一堆東西當基料養。 像棉籽殼、麥麩子、石膏等,不需要從別處買,村子里有。 王藝千依舊帶人造大棚,與南京城里的大棚不同,那里全部木結構,村子中的砌墻。 以后種大棚的地專門種大棚,某處壞了專門修補,不拆除。 春天和秋天能拿來育種,天氣不夠熱的時候,種子種到地里不長苗,大棚提前給育苗,溫度適合種子出苗時,基本上就適合作物生長了。 到時候直接把苗移栽,生長周期縮短,提前收獲,地就更好處理。 朱聞天沒有地膜,拿地膜進行密集育苗才是正常cao作。 大棚由于有墻,直接在墻里加火道,地面不挖。 引一條水渠過來,方便澆灌,河邊沒有閑置的地拿來蓋大棚。 …… “好,打得好?!被蕦m,朱元璋大喊,攻打四川的軍隊傳回來消息了。 北路大軍連破數城,果然制作了很多木牌往下游放,木牌上刻字:克階、文、綿州日月。 那么多的木牌放下來,下面的夏軍看到,士氣頓減,守重慶的人害怕。 在瞿塘峽擺鐵索橫江大陣的戴壽、吳友仁一看,這還了得,趕緊去增援,結果以急襲疲憊之兵打以逸待勞埋伏的北路大軍,連連受挫。 “去,給咱罵湯和,讓他打,往上打。寫信給下丘村,問有什么辦法破鐵索橫江。讓太子寫?!?/br> 朱元璋想到湯和還不動,難道沒看到木牌?都送到南京了。 他一著急,想到了下丘村,問問看有無好法子? 正如朱聞天所想,朱元璋聽了高人的話停下中都修建,就要讓高人多出主意。 太子接到消息,立即安排人快舟往下丘村送信。 周宗負責送信,他一路命人使勁劃槳,終于趕在中午的時候到達下丘村。 寧國府和宣城縣的官員也剛剛抵達,今天陽歷七月十一,農歷五月二十四,癸卯年己未月庚午日。 前面的庚日農歷五月十四,再前面的一個是五月初四。 而五月初四這天是夏至,夏至起,遇到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正好夏至那天就是一個庚日。 天熱,官員來慰問,一路趕到此,衣服被汗水給濕透。 他們下馬,有村民過來牽,他們再走一段路才能進村,直接去自己辦公的樓里換衣服。 這里有他們的備用服裝,兩套常服,包括衙役的。 他們只需要帶上官印就行,其他的不缺,到哪不是辦公,多辛苦??! 周宗一來,先把信給里長,再帶船夫去他的樓里換衣服,用冷水嘩嘩沖,頭發也給洗了,擦擦后披散開,一會兒就能干。 里長喊憨憨進屋,看火漆,拆信,二人一同看。 “怎么辦?”里長愁眉苦臉。 第157章 措辭送信青貯新 里長承認,憨憨說對了,朝廷有事情果然會找過來,他嘆口氣:“憨憨,你能撐住嗎?” 朱聞天笑了:“小問題,這個其實不用咱們幫忙,那個廖永忠自然會選數百精兵,抬著小舟從陸地上跑到對方身后,從那與下游南路軍配合。 用鐵索橫江的夏國軍隊會以為是大明北路軍突破身后防線打來了,瞬間就亂。 寫:可問廖永忠水軍如何到夏軍上游,冒北路軍到來,與下游舟師上下夾擊?!?/br> 朱聞天措辭,他不能直接寫出來怎么打,人家廖永忠的功勞,他又不能不說,就這樣很好。 里長把這句話寫下,裝信封上火漆,交給剛換衣服出來的周宗,周宗灌一肚子冰鎮酸梅湯,拿著村里的面包和咸菜、水囊,重新找一艘船,匆匆往回趕。 跟他來的船工留下,四人臉色不怎么好,坐在棚子的凳子上眼皮向下耷拉。 他們累壞了,除了秦淮河那一段,其他的一路逆流,現在屬于虛脫狀態。 村民給他們喝冰糖綠豆水,放了鹽,他們小口喝兩口,就繼續目光呆滯。 孩子們過來用竹扇給扇風,這樣呼吸起來感覺能略微舒服些。 “不愧是伏天,熱,呆著不動都出汗?!彼沃鰜砹?,拿個手巾搓頭發。 村民送來酸梅湯,大家各自找地方坐,先緩緩,不急著吃飯,沒胃口。 他們騎來的馬被領走嘩嘩潑水,加了鹽的水更是不缺,馬咕嘟咕嘟喝。 其他村子里的馬溜達到旁邊看,好似同情一般。 水里加了麩子,馬喝完水,也不碰送來的精料,直接躺到旁邊的稻草上,先休息。 它們在縣城的馬廄中都是能不躺就不躺,到村子則是能躺絕不站著。 官員們休息一刻鐘,村民上菜。 北方地區頭伏一般吃餃子,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南方地區有的吃雞,還有的吃餛飩、抄手。 其實就是挑好的,有rou盡量吃rou。 所以下丘村今天喝羊湯,雞也有,熏雞,加上煮的茴香豆、炒的芹菜、拌的黃瓜、做的雞蛋醬拌烀茄子…… 現在沒有土豆,要是有土豆的話,跟茄子一起烀,再拌雞蛋醬和蔥花,吃過水米飯,是東北人最喜歡的菜,天越熱越愛吃。 此時羊湯熱也不怕,沒有人到中暑的程度,喝點熱湯還能加快新陳代謝,避免外熱把寒氣內壓。 主食還是烙餅,干活的工匠不管其他人,他們悶頭吃,吃完了可以躺上睡一會兒,等過了太陽正中的時候再去工作。 這是里長強烈要求的,別拼命干,該歇就歇,現在天長。 干活的時候用井水鎮的綠豆水從來不停,隨時喝,莫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