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李知縣等人也一樣,喜慶的日子,感覺在下丘村呆著舒心。 “如此下丘村就擺臺了?”里長問一下,這個同樣有準備。 很快祭臺擺好,東西放上,宋知府帶頭,哇啦哇啦說一堆,好了,洗手吃飯。 村老為他們系五彩繩、掛香囊,村老身份不一樣了,接受過朱元璋的宴請,雙方說過不少話呢,比如養牛的心得。 官員們看著下丘村的人,果然心情好,全是絲綢的衣服,女孩子額頭點紅點。 到了下丘村才感受到何為盛世,再看看菜和未點蠟燭的琉璃五彩燈,二層樓的大房子。 官員坐好,先喝盅雄黃酒,今天沒有加的菜,十二個已經夠了,再加只能加到十六個菜,因為十四個除二為單數。 官員們已經很滿意了,下丘村的飯菜好吃,很多菜外面見不到,除非去宮里吃,那個難度更大。 宋知府喝口冰鎮黃酒:“宜長,今天我等不止是過來帶大家祭祀,亦要多在村子中看看,許是要到天黑才能回……” “可不能回,房間都收拾好了,晚上咱們看花燈,放河燈,都是有規矩的,還請宋知府及諸位官員幫忙指正?!?/br> 里長明白對方的意思,就是不想走了,早上跑過來,用半天時間,吃完飯回去,半天時間。 顯然太過勞累,中午又喝酒,等晚上到家,天都黑了。 第150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 “如此叨擾了?!彼沃畔驴曜颖氯?,繼續吃,盯著雞蛋釀rou圓看,沒吃過。 “宜長,此菜是……”不知道就問。 “雞蛋釀rou圓,雞蛋煮好了去皮,放油里炸至焦黃,切半取出蛋黃,塞rou餡于內,上鍋蒸,蒸好后以調味芡汁淋之,即成。若蛋黃沒處放,就蓋rou餡上面?!?/br> 里長兩句話把菜的制作過程說出來,簡單。 “如此繁瑣?你這個怎么沒看到蛋黃?”宋知府發現rou丸大,不見蛋黃。 “都不愛吃了,拿來做藥,熬蛋黃油,又叫雞子油、鳳凰油,治一切火毒,如小兒口瘡、輕微燙傷?!?/br> 里長又介紹下,村子不缺雞蛋了,大家就不怎么喜歡吃煮的雞蛋蛋黃,咸的雞蛋可以,冒油了好吃。 好在有憨憨,把蛋黃給熬成藥,剩的渣滓喂牲口。 村子里娶的媳婦娘家,都送去雞子油了,遇火毒之癥就用。 “原來如此?!彼沃来遄訉嵲谔辉A?,雞蛋黃還有不愛吃的? 他夾起一個,咬一口,發現放雞蛋黃的話,確實影響口感。 炸過的雞蛋清口感和直接的雞蛋清差很多,澆的汁更是點睛之筆。 誰琢磨出來的菜呢?得多閑?煮雞蛋、炸雞蛋、放rou餡蒸、淋湯芡汁。 吃完一個雞蛋釀rou丸,他又看另一道菜,同樣沒見過,問:“宜長,這個……” “梅菜扣rou,選這么大的一塊帶皮五花rou,先放鍋里煮,熟了撈出來冷水浸,下油鍋炸,翻過來切片,不要切斷皮。 另炒霉干菜,先炒香再炒色,炒好把之前的rou的皮朝下放在放在碗里里,梅菜放上,扣一盤子,上鍋蒸。 待蒸好后,把盤子和碗的翻轉,盤子在下碗在上,拿開碗,就做好了?!?/br> 里長再次介紹,看,多簡單,幾個步驟就完事了。 宋知府等一眾官員:“……” 你們下丘村就不能正常做個菜了?豇豆炒rou絲就不錯,簡單。 李知縣看魚:“這魚怎么弄的,這么怪呢?” “哦,這個也簡單,松鼠鱖魚,它……”里長又講解,這個比較考驗刀功和油的溫度控制。 大家聽完,除了嘆息,沒有別的想法了,下丘村真會吃。 “這個一定是熏雞,上次吃過,好像有點不一樣?” 關縣丞看著雞,比照在村子吃過的熏雞,發現略有不同。 “它不是熏雞,是五香扒雞,它是……”里長繼續講,這個扒雞同樣繁瑣,并需要好多種藥材當調料。 官員們覺得自己吃這一頓飯,屬于三生有幸??!今天沒白來。 鄭主簿吃口涼盤的水晶肘子:“宜長,你們這要是去開酒樓,定然能賺大……算了,自己吃就好?!?/br> 他想說能賺大錢,突然反應過來,這是下丘村,根本不缺錢,想要錢隨時都有。 今天端午,所以你們在炫技是吧?多虧我們來了,不然下次就不是這些菜了,變成羊湯什么的。 “這個是冷盤甜點?這么白的團?”李知縣幫主簿岔開話題。 “哦!這個簡單,雪綿豆沙,是這么做……”里長再次介紹,這是一道讓廚師皺眉頭的菜。 要求cao作太細,關鍵它還賣不上多少錢,做這一道菜用的精力不值得。接下來大家不問了,吃就行,感覺問了傷心,整桌子十二道菜,似乎沒有一道是容易做的。 村民們今天不急著吃完,互相聊天,不喝酒的也會喝點酒釀。 孩子們吃一吃,跑去看看琉璃燈擦干凈沒,晚上用來放的花燈哪里沒擺好,再回來接著吃。 吃了一個時辰,村民才撤,孩子們被憨憨哥帶去睡覺,晚上再起來,今天的晚飯要很晚,在燈下吃。 又過半個時辰,里長這邊才吃完,大家在村子中溜達著。 官員就愿意在下丘村視察,看啥都順眼,換個窮的村子,揪心??!關鍵還沒什么好辦法。 “之前我等在各村走了一下,他們買了大牲口,多的村子買五十頭,少的也有三十頭,拼了?!?/br> 李知縣與里長聊起別村的情況,西河村就買五十頭大牲口,村民把收獲的東西賣了也不夠,各家又像下丘村當初那樣典當首飾。 買牲口的時候就請下丘村的人幫忙,等秋收時把典當的首飾贖回來。 現在賣東西到下丘村,包括附近有的藥材和干菜,要是冬天糧不夠吃,已打好招呼,下丘村借糧,收小麥和油菜籽、苧麻時還。 至于為何不直接借錢買?因為有東西能典當,不到山窮水盡,憑什么借? 里長點點頭:“再熬一年就好了?!?/br> “現在他們也能吃上rou了,都是我這個知縣沒當好,慢了?!崩钪h說時偷瞄一眼宋知府。 宋知府:“……” 寧國府有六個縣,宣城縣為府治所,另有南陵縣、徑縣、寧國縣、旌德縣、太平縣。 現在眼看著宣城縣二十二村一起變富裕,其他縣的壓力很大。 作為知府,他更頭疼,過兩年,宣城縣的百姓收入超過其他縣之和,豈不顯得自己無能? 宣城縣有下丘村帶著拼命跑,別的縣不會學一下?知府是干什么的? 自己已經找其他五縣的官員來開會了,五縣的官員抱怨沒有大牲口借,更買不起。 “唉!”宋知府嘆氣:“宜長,你說你村子若沒有制冰糖和其他的賺大錢的法子,怎么多種一茬地?” “知府是說一個縣吧?我村子最開始租,從其他村子租,一個縣皆動,則租無可租,然否?” 里長現在跟憨憨學習,已經有大局觀了,憨憨懂得太多。 “然??!”宋知府承認,就這意思。 “管賣牲口的租??!買牲口沒錢,咬咬牙,租牲口租不起? 甚至寧國府可以出租牲口的錢,比如現在租,去開荒地,等深秋后種小麥。 小麥收時,他們還寧國府的錢,帶利息,哪怕九出十三歸,收完麥子一樣剩很多錢,自己就能租牲口了?!?/br> 里長很自然地說出辦法,百姓沒錢,官府幫一把。 宋知府一聽,連連點頭:“是個好法子,九出十三歸就不用了,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每月取利不得過三分。 每月三分,六個月一成八分,小麥收獲可不止這些。官府又能減,減到月利一分?!?/br> “知府所言極是,百姓有錢了,買東西就多,賣東西多則稅錢多,每一次買賣多得稅一回?!?/br> 里長從地方經濟與稅收關系說,最簡單的一個,復雜的……憨憨懂。 第151章 金融淺談夜燈明 官員們一起詫異地看這個朱里長,能出主意,又可知曉為寧國府多稅錢。 “可惜天下之財有定數,錢轉來轉去還是那些?!币粋€通判說出自己學到的知識。 “天下之財有定數,卻不是現在的定數,畝產一石三斗麥子是定數乎?下丘村多得兩斗,定數乎? 許是這地的畝產定數為一百石,我等只見一石五斗爾。 天下江海之水有定數,我等又用其多少?天下山巒有定數,開荒種田占幾何?” 里長反駁,有定數,卻不是你認為的那個定數。 同知露出笑容:“是極是極,天之定,非吾所知之定;江河之定,非吾取水之定。那錢財流轉可有利乎?” “稻田的水也在流轉,不轉之水何以養稻?水轉則稻壯。推云之風亦在流轉,豎風車能借其力,其不轉,力從何來? 錢財流轉,利天下百姓,凡借其力者,不損錢財,卻得好利。 大明缺錢弊端,因做錢之物稀缺,民間多有囤積銅錢、白銀者。 水不轉必臭、人不動必僵、錢不流必縮。故,夫欲解錢荒之憂,先解流動之愁?!?/br> 里長又答,這就是他跟憨憨學到的本事,政治經濟學中的一部分。 信用貨幣他都快學完了,一點都不覺得累,學習使他快樂。 這下大家都覺得天冷,起一身雞皮疙瘩,里長已經如此厲害了?高人怎么教的? “那怎么讓別人把錢拿出來流動呢?”另一個通判又問題。 “不流通則縮,而漲則貶值,讓他們手中的錢貶值,控制漲的程度,他們不拿出來就一直貶值。 而拿出錢財買東西,會有買無可買的情況,我有一萬貫,我知道它會貶值,我卻不知道買什么。 那么就需要金融手段,讓我知道錢能生錢,但不能買土地,土地是有定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