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朱元璋說的蘇日那木是回回人,今年他走七星步之前的欽天監叫回回司天監。 之前的朝代相關位置也有回回人,他們的天文好,有回回歷。 干旱了,回回司天監一點忙沒幫上,結果他走完步的第十三天就把回回司天監改成欽天監,監正換成現在這個。 砂鍋的蓋一打開,香氣冒出來,朱元璋聞聞:“比光祿寺的香,那人也是個好吃的,下丘村的饅頭瞧著怎么比宮里的白?” 馬皇后忍不住笑了,其實饅頭差不多的,宮里的面粉白著呢,重八就是覺得人家村子的好。 一頓飯大家高興地吃完,欽天監的蘇日那木被喊來,行過禮,就聽陛下問:“明年哪里有干旱?” 蘇日那木:“……” 這上哪看去?若問明天有沒有雨,還能憑經驗看看云和風什么的猜猜,直接問明年干旱,誰能知道? “臣,不知?!碧K日那木說實話。 “你回欽天監問問其他人,若有知曉者,重賞?!敝煸耙膊粸殡y對方,讓其回去找找人。 蘇日那木帶著一肚子疑問回欽天監,告訴自己的手下們這個消息,誰能看出來,陛下給好處。 眾人聽完立即拋之腦后,這賞拿不到,當我們是神仙?有那本事,我能在這呆著? …… 下丘村中,朱聞天沒那么大的煩惱,他跟著里長為李知縣等人送行,送到村口。 李知縣要回去了,回到縣城拿別人抄完的書,再去除了下丘村之外的二十一個村子。 村子里養牲口,他得上門教,教簡單的、常見的。 其他的只能等村民的牲畜生病后對不上癥狀,或難以判斷,到縣衙門找人問。 村民基本上不識字,想讓他們把整本書背下來可難嘍! 官員們趕兩輛車走,車上是村子給的禮物,吃食、香皂、肥皂,還有冬天干冷時用來抹嘴唇和手的甘油。 第72章 皆因貧窮才自研 立冬節氣剛過去幾天,朝廷下令,一群地方由官府組織打井,百姓們叫苦不迭。 眼下的情況,再過上半個月,河面能夠行人了,這可怎么挖? 挖淺了沒用,明年真干旱,淺井必然會枯,往深挖?大家今年不過年了? 朝廷硬壓下來的任務,地方官府告訴百姓明年不服役,把勞役提前用,百姓才心中好受一些。 朱聞天得到消息,太子又送來好的木炭,順便提一句,說早告知就好了。 朱聞天絕對不信,去年告訴你們,你們難道會立即安排?別騙人了。 這是自己用干旱、套種、多種一茬、冰糖方子、香皂方子、葫蘆吊、青貯、救命藥、一百個當下沒有的藥方、牲畜治療方法換來的信任。 這更是用大明第一村富裕情況得到的認可,并非說幾句話就行的。 等明年春天出現旱情,自己就可以提前說,洪武五年,山東旱,繼續打井吧! 至于徐達又要出征的事情,沒想好是支持給打輔助,還是等大明再積蓄些實力先阻止。 朱聞天知道,自己只能趁現在改變下大概情況,否則改變太多,后面的歷史也跟著變了,天災除外。 能被記錄下來的天災皆為大的災害,有自己在,哪一個都可以提前告知。 換成小的,要看自己以前是否看過當地的縣志,沒看過的只能表示遺憾。 自己再聰明、再天才,依舊有不知道的,而且很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如是想著,朱聞天去看玻璃窯,今天燒玻璃,復加穩的爐子砌好了,吹玻璃用的工具和槽子也全部完畢。 玻璃器皿是吹出來的,燒好的玻璃再加熱,有的直接能吹,有的需要模具,跟吹糖人的模具一個原理。 區別在于一個溫度更高,一個可以吃,一個需要慢慢退火,一個天熱會融化。 里長帶一部分村民圍觀,燒琉璃,自己村子居然能燒這好東西。 琉璃的東西在宣城和當涂有賣,金銀鋪子、打首飾的大商鋪里可以看到,價錢昂貴。 有簪子、手鐲、掛佩、葫蘆裝的琉璃瓶子等,其中洋人帶來的看著更漂亮一些。 村子里有錢了,倒是想買過,憨憨不允許。 果然,若真買來,就得像小丫頭買冰糖后的那種委屈一樣。 誰能想到這東西村子的守村人憨憨也會,太神奇了。 ‘汪,汪汪汪……’一陣狗叫聲傳來,里長蹙眉,朱聞天立即不出聲了,站在一旁傻笑。 不長時間,朱太一四個人走過來,村民立即笑臉相迎,其實他們想讓對方趕緊離開。 這里是山神廟的范圍,周圍放的狗,只要外人來便叫喚。 憨憨總在廟里教孩子讀書和制作東西,絕對不可以叫別人發現,狗一叫,憨憨就裝傻子,孩子們自己讀書。 “里長,大家這是忙……什么呢?”朱太一似乎感受到了一種熱情笑容中的拒絕之意。 見四人到近前,里長無法驅趕,笑一笑。 “這不是去縣城看到琉璃的首飾和玩物漂亮,孩子們吵嚷著要買。 你也知道村子的情況,窮,哪來的錢給孩子敗壞? 后來大家琢磨琢磨,就跟孩子要吃冰糖和想買圓香肥皂一樣,咱們自己燒琉璃吧! 但凡有旁的法子,村里也不至于摳搜成這般,都是窮鬧的,唉!”里長說著摸摸旁邊憨憨的頭,憨憨:“窮,嗯,嘿嘿嘿嘿!” 朱太一四個人:“……” 他們很想問,你們確定你們是窮?莫要侮辱這個字??! 冰糖貴你們就自己做冰糖,皂莢的肥皂貴你們便做更好的香皂,現在琉璃貴你們居然會燒? 咱大明還有更貴的火器、火槍什么的,擺出來賣你們,你們能不能因為嫌貴,從而自己造? 如是思忖著,朱太一附和:“下丘村不容易呀!那個琉璃……” “這不出來了么!”里長回身讓開位置,在熱浪中,液態的玻璃流到專門的池子里。 眼下看不出什么,需要等冷卻后才能更直觀地看到雜質多少。 有提前被培訓過的村民伸工具到池子里取一點玻璃,嘴對上去吹個玻璃泡,很快就冷卻了。 朱聞天看著微微搖頭,不行,雜質多,等其他組的都燒完,再調整。 他認為雜質多是他要用來制作試驗用器皿,對于現在的琉璃飾品來說,這雜質可以忽略不計。 旁邊又有村民取玻璃溶液,放到模具中,大家等待,差不多涼了取出來,一個玻璃手鐲出現。 其他人不停地往外取玻璃溶液,放模具里,反正是第一次試驗,別浪費太多,能做就做,給村子里的人用。 第一個手鐲徹底涼了,里長拿起來,用絹帕擦擦,套在小丫頭手腕子:“給,這下高興了吧?整天就喊著買,那么貴的東西,是咱們窮人能買的?” 小丫頭才不管里長咋說呢,她根本沒說要買過,此刻她使勁點頭:“嗯!窮,不,買,做,嘿嘿嘿!” 她晃晃自己的手腕,玻璃手鐲漂亮,跟玉似的。 “里長這池子下面也燒火?”朱太一羨慕地看一眼那個手鐲,又發現秘密。 “沒辦法,不燒火就涼了,燒一回用一堆好煤,都是錢,還不是因為……” “窮鬧的,我知道了里長?!敝焯粠椭f出來。 朱太二在旁出聲:“里長,我瞧著有不少的琉璃,能否做一批給……給宮里看看?” “自然,聽聞宮中陛下和太子日子過得也很清苦,就不要再去買琉璃了?!?/br> 里長沒有絲毫猶豫,做出來好東西,必然要給太子那里送,賣給洋人。 村子燒琉璃乃憨憨要弄東西,別處提供不了好琉璃,并不指望拿出去賣掉發財。 村子吃穿用全有,庫房中的銀子超過一萬兩,賺到十萬兩,還是在放庫房里。 一件件玻璃品制作出來,做壞的扔到一旁,之后再處理。 朱太一四人看著被扔的琉璃,覺得拿過來打磨一番,放到市場上能賣。 聽說燒一回琉璃很不容易的,為何村子看上去十分簡單?究竟是哪里的問題? 于是中午的時候,朱太一和朱太二吃完飯,帶上給宮里的晚飯食物和玻璃制品上船,一人手腕上套四個鐲子,叮噹響。 第73章 同事同心不同狀 同樣是中午,宣城縣知縣李冠帶幾個衙役在雙黃村吃飯。 縣中識字的人全被派到各村講解牲畜生病怎么辦,最好是提前預防別生病。 他發現這才是正常的村子,村民們真笨??!講了一遍又一遍,就是記不住。 他懷念起下丘村,人家不需要自己講,那牲畜和家禽養的,沒見有問題的。 還養了一堆竹鼠和兔子,吃膩了豬、羊、雞、鴨、鵝,可以換換口味。 自己之前都被養廢了,在村子吃rou,往家里送rou。 現在…… “千石??!朝廷有令,官員到地方,必須給伙食糧,你不收是欲陷我于何地?” 李知縣對雙黃村的里長黃千石說,他交糧食給對方,他和四個衙役,十斤米,帶殼的那種。 “知縣這么說,我,我就收著了,你是好官??!” 黃千石推脫兩次后,一臉不好意思的模樣把袋子接過去。 “尋常個官員罷了?!崩钪h搖搖頭,吃飯。 雙黃村中午是米飯,本地種大米,菜有兩道,一個豬油渣燉的茄子干,一道螃蟹燉的蘿卜,蘿卜還沒去皮。 旁邊那桌只有豬油渣茄子干,沒有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