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再翻,他看幾眼,人就投入進去,先寫的是軍馬。 朱聞天把兩本書的內容混在一起,卻單獨先強調軍馬,打仗用。 見李知縣的神情,里長很有成就感。這書是他一字一句抄的,憨憨寫的原本得留著。 憨憨寫幾頁,自己就拿來照著寫,這些天抄好,最后裝訂成冊。 “知縣,不如先吃飯,回頭拆開,多人抄寫?!崩镩L提醒,不然你看得看到晚上。 “對對對,吃飯,快吃?!崩钪h催促縣丞三人。 大家飛快地往嘴里扒拉飯菜,噎到就喝口湯。 結果朱聞天才吃一半,四個官員放下筷子跑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沒從房間里出來,里長去叫,正努力分開抄寫的四人紛紛表示不餓,讓準備個饅頭即可。 “憨憨,他們不吃,估計晚上要連著寫,廢寢忘食??!” 里長看到桌子上的菜,讓村老到這邊。 “湯、芡,嘿嘿嘿嘿!”朱聞天出主意,吃饅頭喝水不成。 “好,給他們送芡湯,嘿嘿嘿!” 里長點頭,叫人去做,這個喝的速度快,還有鹽。 蘿卜豆腐湯送去,里面有黃瓜片、雞蛋花、千張絲,跟打的鹵兒似的。 用紫蘇油做,涼了也能喝,不腥。 晚上官員集體抄作業的屋子中吊起來一盞盞燈籠,用蠟臺怕燒到紙。 半夜又給他們送碗湯,薏米醒神湯,薏米、豬精rou、赤小豆、白術、黃芪、人參片,雞架豬骨的湯底。 官員們又咕嘟咕嘟給喝掉,感覺精神不少,繼續抄。 天亮時,他們終于合作抄完一本書,一個個黑著眼圈。 他們先把原來的重新訂上,自己寫的暫時按照先后順序擺放。需要拿回到縣里再讓人抄,他們不會再抄的,累!然后他們……上廁所。 回來洗臉,寫兩份題本,一份準備送給宮中,一份叫人帶著抄的書送縣城給宋知府。 等準備叫人送走時,里長掏出封信,上漆封的,讓一同帶到宮中。 下丘村一直有這個權力,里長從未用過,這次不用不行,封漆的印章宮里送來的。 李知縣等人一看火漆的封圖,便知道事情重大,他們也不敢拆開,宮里的朱太三和朱太四跟隨。 他們帶一百份老鴨湯,到地方給太子他們當午飯,主食饅頭,這個不怕塌底。 四個衙役匆匆吃完飯,一人兩匹馬往縣城趕,快點把醫書送去,估計府官同樣愁著呢! 李知縣等人又洗洗手,來到吃大鍋飯的圍欄中,準備吃完飯睡覺,太困了。 天涼了,在外面吃飯冷,大家撐起柱子,周圍圈一圈四尺高的麻布,擋一擋風。 等房子蓋好,來年冬天就有好地方吃大鍋飯。 村子會建一個一層的倉庫一樣的大食堂,開多道門,上面拿鐵條支撐,老竹子破開鋪斜頂。 村子也吃老鴨湯,其實專門為官員做的,朱聞天怕他們猝死。 既然做了,就多做些,給宮里送,大家一同吃。 “宜長,那本獸醫治療的書,可傳家?!?/br> 喝口湯,李知縣舒服了,談起書的事情,好書,誰學會了能夠給牲口看病,不愁生路。 正如村子之前的cao作,買別人治不好的牲口,哪怕自己不養,醫好了轉手賣,亦是一大筆錢。 結果就這樣憑白拿出來,什么都沒要,想想便覺得虧。 里長抬頭笑笑:“千金方沒傳家、神農本草經沒傳家、黃帝內經沒傳家、傷寒雜病論沒傳家。 還有很多,他們為什么不留著傳家?咱下丘村也不要那個傳家,咱們真正傳家的是養好守村人。是不是憨憨?” “嗯!憨憨,我,嘿嘿嘿嘿!”朱聞天配合。 “宜長說得是?!崩钪h十分詫異,我是在稱贊高人,你還真當是夸你了? 話題一下子變少,天天接觸,本就沒多少話聊,加上四個人困,他們吃完飯,趕緊睡覺。 里長取出來香爐給點上安神香,里面有乳香和安息香成分,很珍貴,進口貨。 這種平時舍不得用,村子里有誰睡眠不好時才點燃,方子好幾種,便宜的則為年歲大的人日常使喚。 朱聞天繼續帶小伙伴們玩耍,看看竹蓀的種植、調調燒玻璃的材料。 用耐火磚制作的玻璃窯修建中,跟其他的窯不一樣,需要在玻璃液出現時有個池子裝。 沒有試驗設備的情況下,朱聞天調配一個個材料比例,記錄好,等窯能用了,分組試驗。 他要用的是透明玻璃,雜質越少越好,氣泡的話好處理,攪拌即可。 如有二次氣泡產生,村子的藥鋪有藥,砒石,用白的。 加上拿硝土與草木灰反應后得到的硝酸鉀,二者一同用,就是很好的玻璃澄清劑。 他這邊跟小伙伴們玩耍著,送東西的船繞過一艘艘其他的船只抵達南京。 今天速度加快,有特殊的信,不知道什么內容,反正很急的。 老鴨湯先不管了,朱太三和朱太四一個抱著書和題本,一個手在懷中抓著信跑。 第71章 干旱堅信當掘井 兩個人見到太子的時候,朱標剛上完一堂課。 聽傳報的人說二人有重要事情,朱標不敢耽擱,叫過去詢問。 “殿下,信?!敝焯统鰜韼岱獾男?,雙手遞上去。 朱標一愣,隨即趕忙接到手,先仔細查看信的信封和漆印,拿出同樣的印章往上放,確實是給下丘村的那個。 旁邊有人點燃蠟燭,朱標把漆封在上面烤一烤,拆開信,從中取出來一張紙條,就是紙條。 他盯著字條上的字看,眼睛變大,上面寫:明年,即洪武四年,陜西、河南、山西及直隸常州、臨濠、北平、河間、永平旱。 他的手在顫抖,咽了下口水,深呼吸,十幾息過去,他穩定下來。 不急,明年,不是馬上哪里要地動,明年為何有這么多的地方干旱?都是種小麥的地方。 “殿下,還有這個?!敝焯倪f書和題本,他很好奇紙條上寫了什么,偏不敢去瞅。 朱標把紙條重新裝回信封,揣懷里,再看題本。 題本中的內容便是書的用處,怎樣養好牲畜,牲畜都得什么病,提前預防手段及病了如何醫治。 縣中已經抄了一份,送去府城,寧國府估計很快要開始派人到村子和市場教。 朱標放下題本,再看書,獸醫治療。 他想起來三黃加白散,翻書,有目錄,對應同樣的病癥,翻到那一頁,果然有此方。 “傳世珍寶??!此書將使我大明每年少死無數牲畜,加上青貯,即便北方冬日草枯,亦能使牛羊不掉膘?!?/br> 朱標評價一番,把東西帶上,準備去找找父皇,走出幾步,他停下:“有吃的嗎?” “回殿下,有,老鴨湯和饅頭,一百份,好吃!”朱太三說著吧嗒下嘴兒。 “好,分一分,剩下的送進后宮?!?/br> 朱標沒想著再給手下吃,你們在村子已經吃過了。 何況你們平時在村子,保證沒少吃,今天中午吃點別的飯菜吧! …… 朱標見到馬皇后時朱元璋還未下班,今天船速度快,用了專門的快驛旗幟。 其他的船只看到后能主動避讓的必須避讓,不能主動避讓的盡量保持位置別動,讓快驛船只好判斷。 此時江上與入江的河上船只多,秋收后交田賦,眼見年末,運東西到南京賣。 “標兒來了,學習辛苦??!”馬皇后看到大兒子高興。 “學習不苦,娘,村子送來了老鴨湯和饅頭,還有一本管牲畜的醫書,以及明年多地干旱的漆封信?!?/br> 朱標把題本、醫書、信放到桌子上,老鴨湯需要加熱,用砂鍋盛放的,砂鍋還是宮里所送。 村子一送菜,有時帶器皿,朱元璋怕村子不夠用,村子還要四處去買,干脆送,宮里的餐具好。 馬皇后沒管老鴨湯和醫書,先拿信,抽出來看:“就一張紙條?咋這么多的地方旱?老天爺不開眼??!” 她根本沒去懷疑紙條上所寫的事情是否是真的,下丘村去年風調雨順時打井,與其他村子言說干旱。 今年果然旱,重八都到郊區祭壇踩七星步去了。 顯然高人會看天象,比欽天監的厲害很多。 “孩兒不知該如何應對,那邊多種冬小麥,明年干旱,春夏歉收,打井能否來得及?”朱標苦惱,知道明年干旱,怎么辦?下丘村打四口井,村民聽話。 換成其他地方的人,告訴他們要旱,他們不信,等真旱了一切又晚了。 “我拿黃瓜和雞蛋炒個菜,你父皇喜歡上陳醋蘿卜皮了,拌一個?!?/br> 馬皇后一時間想不出好主意,干脆先把菜做了,今天省事了,要不還得再炒兩個菜。 除非實在累了,才讓光祿寺的來做,他們做的哪有自己做的好?重八愛吃自己做的。 等砂鍋里的老鴨湯熱好,朱元璋到家,馬皇后幫忙換衣服。 “路上聽說了,下丘村送來老鴨湯和饅頭。妹子,有煩心事?” 朱元璋笑呵呵說著,突然發現自己婆娘皺眉頭,再看站在那里的大兒子,同樣一臉愁容。 馬皇后服侍他洗完手,在桌子旁坐下,才說道:“那人來信了,上漆封,在這?!?/br> “出什么大事了?”朱元璋也不笑了,拿過信看,一張紙條,看完他閉上眼睛。 過一會兒他睜眼:“打井,衙門組織人手打井,把欽天監的監正蘇日那木喊來,嗯!吃完飯的,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