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簡直比剛從謝府出來還要糟糕。 紀淵忽然有些煩躁,像是看到自家養的花不如別家開得艷,甚至還快枯死了。 管事遠遠看到紀淵冷下來的表情,便知道謝霖又掃興了,果不其然,還沒說什么,那人便起身告別離去,只剩下王爺一個人對著滿桌剩肴。 遠遠的一個青衣身影,紀淵死死盯著,拼命回想。 他怎么也想不起來,當年那宏文雙璧的風姿了。 【作者有話說】 我又來啦~這兩天應該還會加更??! 第0018章 燒田 飯雖然吃的不好,但兩人好歹在同一個頻率上了。 紀淵派了探子去調查江北秋收一事,謝霖這邊和李屹繼續研究藥方背后的信息,最后大概確定下來——紀常屯兵的地點在晉內。 晉地前些年發洪水,也是由紀常負責救濟,不知是否從那時開始便做下部署,負責運輸藥材的軍隊出發,謝霖計劃先隱而不發,免得打草驚蛇。 明面上有了共同的敵人,平王府的日子也好過了些,謝霖會每天與紀淵見上一面,將相關事項匯報,紀淵也很滿意他的主動,以為這人總算開竅,朝中形勢隨著紀常大權在握越來越緊繃,王府內反而比往日和睦。 謝霖也珍惜著這樣平和的日子。 冬日寒意愈盛,樹木已完全禿了,阿福不必再掃落葉,樂得清閑,每天隨意掃掃灰塵便窩在側房里,等著伺候謝霖。 主子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可以說十分的低。因為一直都習慣了自己做事,所以阿福只需要幫著燒燒炭領領飯,只是謝霖的咳嗽仿佛越來越厲害,阿福每天夜里都聽得心驚,于是自作主張開了小廚房煮梨喝。 今日早晨他一如既往地煮了一碗銀耳梨湯,阿福知道謝霖每次上朝都要忍著咳嗽,十分辛苦,提前喝上這樣熱乎乎的一碗,總能好受些。 只是謝霖有些焦躁,具體表現為在盤發時沒有選擇繁瑣正式的發冠,只簡單挽了個髻子便要走。 因為昨日聽聞,紀常一把火燒了江北的田地。 謝霖擔心紀淵派出的探子被發現了,紀常為了消除證據才燒田,今日早朝必會提起此事,他實在不能心安。 阿福端上來的梨湯只在桌邊簡單晃了一下,主人便走了。 朝堂之上,率先發難的是御史左聞丘,一開始便站出來詰問紀常為何燒田。 他作為諫官,有充分的理由質詢此事。 紀常倒是不緊不慢,上前一步,說道:“江北一地氣候寒冷,兒臣聽當地人說,焚燒草木可以提高土溫,促進春種發芽,且制成的草木灰是上好的肥料,只是從前村民擔心無法控制火勢,所以只小范圍使用,于是兒臣派了軍隊協助,今秋貽誤農時,兒臣已犯下打錯,只求將功補過,來年豐收?!?/br> 先解釋具體情況,再說明自己的舉措效果,最后以退為進主動認錯,倒逼得人說不出話來,這不是紀常一貫說話處事的作風,謝霖心想,倒有些像游筠的手筆——那人一邊暗中幫著自己,一邊又指點紀常,倒真應了他愛看熱鬧的性子。 聽了這樣的解釋,崇明帝贊許地點了點頭,謝霖之前多少也聽過草木灰施肥的事情,心里覺得蹊蹺,但一時又說不出來。 左聞丘又針對這事問了幾個刁鉆的問題,紀常一一應對,一點錯處沒露,還贏得了崇明帝的贊許。 看紀常如此有備而來,謝霖大概明白,紀淵派出去的探子,是被發現了。 這一場早朝結束,又有不少官員圍著紀常道喜稱贊,唯恐自己說的晚了被紀常記恨。 謝霖帶著李屹向外走,人多嘴雜,兩人也沒有多說其余,李屹又心憂謝霖的身子,想要他抽空去找jiejie看看。 謝霖在這事上倒是出乎意料地倔,不愿意多事。 “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敝x霖接過李屹遞來的水壺,朝中不能咳嗽,一直忍著剛剛到一旁咳了個痛快,李屹隨身帶著熱水供他潤喉。 說是自己清楚,謝霖也有些摸不著準,只覺得咳嗽是一直難好的頑疾,如今事情又多又雜,他也不想分心,若是真查出來什么東西,還要費心醫治,或許懷著這樣的擔憂,他一直抗拒看病一事。 李屹也實在拿他沒辦法,明明前兩天兩人和李映見了一面,就為了說藥方一事,結果人都到那了,正事說完謝霖就要走,只把個脈的事,謝霖伸手都不愿,說起來依然是:“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br> 他但凡多說兩句,謝霖就像被念煩了的小孩一樣:“看完病還要治病,太麻煩了?!?/br> 謝霖倔強,李屹也念個不停,終于謝霖被說動,答應等之后手頭事情處理完了,就去和他看病。 只是這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工作哪里有個頭。 適才咳嗽是在宮內走廊一處拐角,背過眾人,現在喝水緩了緩,兩人繼續向翰林院走去,只是剛轉過來,便在拐角看到了他們想也沒想過的人。 紀常正守在墻邊,好整以暇地看著他們,眼神像是饜足的貓盯著自己的獵物。 謝霖穩定心神,走上前去鞠躬行禮,紀常也不說話,只是在謝霖直起身來的時候,忽然開口道:“聽說本王弟弟這兩天轉性了?!?/br> 提起紀淵,謝霖引著紀常正視回去。 “他很關心大人身體呢,不知現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