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黃油游戲主角受、攝政王懷了我的崽、在渣攻的魚塘里渾水摸魚、逃荒:我靠美食交換系統極限求生、離譜!誰家軟O一口一只蟲族啊、神豪養成系統:管家男友竟是主神、皇上如狼似虎,病美人貪官逃不掉、燃案行、醒醒、這炮灰床伴我不當了!【NPH】
郗歸抵達京口之后, 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去蒙學上課。 軍里的蒙學已經開設月余,孩子們均已學了基本的紀律規矩,以及一些簡單的軍史教育與文字訓讀。 郗歸今日去, 是給這些孩子上第一節古文課。 古文者, 先秦、盛漢辯理論事質而不蕪者也。1 既是為了明理, 郗歸便沒有效仿后世習知的《古文觀止》,以摘自《左傳》的《鄭伯克段于鄢》為開篇, 而是選了《陳涉世家》作為第一課的素材。 初學的孩子們或許還弄不明白訓詁, 但絕不會聽不懂故事。 這些孩子的父輩, 大多是世家大族的部曲佃客,抑或是為徐州之外的人們所瞧不起的軍戶。 因為這個緣故,陳涉的傭耕身份, 頗能令孩子們產生共情。 當郗歸講到“若為傭耕, 何富貴也”的時候, 2有孩子黯然失神,也有孩子重重點頭以示贊同, 只有極少數的孩子說, 軍里的日子比他們設想得要好許多, 若能一直如此,他們這些從前的卑賤之人,也一定能有富貴的一天。 可這樣的孩子終究太少,人人都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句極富壯志的豪言,可許多在底層壓抑已久的孩子, 是根本無法相信自己便是鴻鵠的。 丑小鴨能夠堅定地尋找自己真正的歸所, 可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卻早在遇到天鵝之前, 便已先經歷了種種或殘酷或瑣碎的現實打擊,失去了那顆勇敢的心。 就連陳涉,也是直到走上了“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的窮途末路時,才下定決心揭竿而起。 直到郗歸講到陳涉自立為王之時,大伙兒還有些不敢置信。 一個聲音不確定地問道:“他真的成功了嗎?” 郗歸側頭看去,與許多雙亮晶晶的眼睛對視。 在這個時代,史籍是難得的奢侈品,民間的說書藝術又未像后世那般發展起來,再加上陳涉起義是如湯武受命一般位于“不食馬肝”之列的話題,所以陳勝吳廣的故事在閭巷之間并不十分知名,只在特定地域以口耳相傳的形式流傳。 “是啊,他成功了?!臂瓪w笑著說道,“因此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八個字并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已然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尊貴并不存在于血脈之中,決定我們未來如何的,是我們自己的能力與品性,而非身體里流淌著緣自何方的高貴血液?!?/br> 一個男孩笑著說道:“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這句話說得真痛快,我要記下來,回去說給我阿耶聽!” 一個女孩若有所思地問道:“伐無道,誅暴秦。原來,朝廷無道,百姓是可以討伐的?!?/br> 另一人立刻嘲道:“這有什么好奇怪的?孫志不就在三吳作亂了嗎?我阿耶還去打仗了呢!” “我阿耶也去了!” “我阿兄也去了!” 短暫的嘈雜過后,有孩子覺出了不對:“孫志若是陳涉的話,那咱們北府軍又是什么?北府軍討伐孫志,難道竟然跟那暴秦一般嗎?” 這話一出,屋里立刻安靜了下來,孩子們好奇地看著郗歸,朱肖面上更是浮現出了明顯的忐忑。 沒有人懷疑當今圣人的無道,只是擔心冤枉北府軍,也惹惱了郗歸。 郗歸并未因這討論而心生不快,她的聲音低而有力,十分地令人信服:“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孫志作亂,雖打著為百姓誅世族的幌子,可卻糟蹋了無數的田地,荒置了若干的農田,還強虜平民為壯丁,以之充實隊伍。如此行徑,與搶奪民田的世族何異?與強征平民為樂屬的昏官又有何異?” “是非對錯,原不在于喊出的口號是什么,而在于究竟是為了什么,又能起到怎樣的效用。孫志看似為民,實則是為了一己之私;而北府軍看似是在維護司馬氏的皇權,其實是在切切實實地保護生民百姓?!?/br> 一個孩子翻看手中的書冊,認真地回道:“所以褚先生才說,先王以仁義為本?!?/br> “正是?!臂瓪w贊許地點了點頭,繼續帶著孩子們讀下半篇所引的《六國論》,“下文所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說的也是這樣的道理?!?/br> 對于文中所列秦國的歷史,她講得很是簡單,可卻著重強調了文末的一段話:“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陳涉出身閭閻之間,可卻最終摧毀了秦朝的江山?!臂瓪w鄭重地看向這些孩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孩子們,你們雖無世家大族那般尊貴的出身,可卻能與他們一樣去學習,去爭取,北府軍會盡力為你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只要你們有志氣,肯下工夫,就一定會擁有比世家子弟更強健的體魄、更聰慧的頭腦、更光明的未來?!?/br> 她誠懇地說道:“未來是屬于你們的,我向你們保證?!?/br> 郗歸的眼底有些濕潤,她知道,今日坐在這間課室里的孩子,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隨著北府軍越來越壯大,還會有更多的平民子女接受教育。 知識再也不會是僅僅被壟斷在少數人手里的特權,在未來,北府軍所到之處,不會再容許有人把底層的民眾當作不識字不明理不知政的愚夫愚婦來對待。 她說:“春秋時期,儀地的封人曾如是評價孔子:‘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者何?乃遒人所執,所以巡行振鳴、引致民眾者也,若今之銅鈴。爾等可知,封人為何以木鐸比孔子?” 一眾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一個答案脫穎而出:“孔子教化世人,便如木鐸之振鳴于民眾?” “是也?!臂瓪w贊許地說道,“孟子謂成湯說伊尹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上天孕育百姓,便是讓先知者引導后知者,先覺者喚醒后覺者。成湯認為自己是被上天選中,前來喚醒生民的先覺之人??晌覅s覺得,人人皆可為先覺者?!?/br> “神州大地是何等地廣袤,還有數不盡的同胞,正在經歷異族的欺凌、同族的壓迫。爾等既有志入學,有心成就一番功業,便當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習文練武,篤而行之?!?/br> “我會一直期待,希望能看到你們長大成人,為學者,為將軍,為官員,以各種各樣的身份,去作這個世界的先覺者,去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為了更多人的美好未來而奮斗的那一天?!?/br> 蒙學的第一節古文課,在一片慷慨激昂中落下帷幕。 作為未來的女將軍,郗如今日也拉著喜鵲與潘可一道,來聽了這一節課。 她們坐在學堂的最后方,因為擔心影響大家聽課的緣故,始終未發一言,此時終于興奮地討論了開來,與周遭的孩子們說得熱火朝天。 朱肖帶著兩位弟妹,在這一群孩童中間,拘束得頗為格格不入。 他交待弟妹不要亂跑,自己則追了出來,趕上了正要離開的郗歸與司馬恒。 “女郎,女郎請留步!” “阿肖——”潘忠將朱肖攔在了距離郗歸五步遠的地方,郗歸回頭看去,只見他跑得氣喘吁吁,額上也生了薄汗。 她示意南星遞過去一方帕子,而后關切地問道:“換防的將士們下午便要出發,你祖父的靈柩也會一道回去,好孩子,你帶著弟妹,一道回去送你祖父一程吧?!?/br> 不料朱肖卻搖頭說道:“女郎,祖父臨走之前,曾與我說過,待他百年之后,便將墳塋立在京口。我兄妹三人,自此以后,便以京口為家。從昨日起,世間再無吳興朱氏,只有京口朱氏?!?/br> 朱肖稚嫩的臉上,顯出了與年歲不符的堅定。 郗歸憐憫地看向他,這是一個與月余之前的郗如極為相似的孩子——他們都因突如其來的災劫而失去了至親,正站在人生關鍵的岔路口,滿心的悲痛與迷茫。 她問他:“那你呢?你內心想怎樣做呢?” “我?”朱肖似乎被這話問住了,“我會按照祖父的期望,好好地讀書明理,做您最忠誠的部下?!?/br> 這就是世族冢嗣。 哪怕他只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哪怕他已并無偌大的家業要繼承,卻還是要依著過往的慣性,以家族的利益為利益,以家族的考量為考量。 不過,這對此時的郗歸而言,未必不是一樁好事。 她試探著問道:“蒙學的進度,對你而言恐怕太慢了些。居喪期間,你可以帶著弟妹在家讀書?!?/br> 朱肖立刻婉拒:“孝之一字,原本就在心而不在行。我若不能器,那縱是哀毀而死,也不能寬慰祖父、父親與諸位叔父在天之靈;若是勤學苦讀,和睦同窗,那即便沒有結廬守孝,想必尊長們也不會不快?!?/br> “你仍愿待在蒙學嗎?” “蒙學里的同窗都很純粹直接,且頗有活力,與我從前在吳興接觸到的人很是不同。女郎,我想和他們一道學習,在相處中完善自己的德行,日后與他們一道去實現您的期望?!敝煨さ恼Z氣很是懇切,“蒙學每日只有半天課程,您放心,我不會耽誤學業的?!?/br> “你既已拿定主意,那便這么著吧。來日方長,你年紀還小,要照顧好自己和弟弟meimei?!?/br> “多謝女郎,我一定會的!”朱肖重重點頭,連連保證。 司馬恒立在郗歸身側,看著朱肖跑回學堂,意有所指地問道:“你就不怕他不懷好意,日后反倒來報復你?” 第150章 募軍 “報復?”郗歸不以為意地說道, “那是太久遠以后的事情了。再說了,北府軍觸動了那么多人的利益,我永遠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去防范每一個意圖報復我的人。與其防備這個防備那個,不如增強自己的實力, 讓旁人無從報復?!?/br> 司馬恒被這話噎得說不出話來:“你可真是囂張?!?/br> “這難道不是事實嗎?”郗歸語氣輕快地說道, “無論是兵力、財力還是人力, 朱肖都無法與我抗衡。該警惕的不是我,而是他——他還是個孩子, 處在軍里這個大環境中, 一定會無可避免地接受許許多多潛移默化的熏陶。他或許可以選擇抵抗, 但絕對不會全然不受影響?!?/br> 郗歸斬釘截鐵地說道:“他一定會變的?!?/br> “你就這么自信?”司馬恒下巴微揚,眉頭高挑,言語間頗有幾分挑釁之意。 郗歸笑了笑, 側頭吩咐南燭:“跟阿如說一聲, 從今日起, 她也每日在蒙學上半日的課。北府軍越來越大,她若想做個將軍, 那日后要接觸的, 便絕對不只有底層百姓, 還會有世家大族的各色人等。就讓她從朱肖開始觀察,好生琢磨琢磨,該怎么與這些人相處?!?/br> 司馬恒被郗歸的笑容迷惑了一瞬,轉眼便被晾在了一旁。 她不快地打斷:“那我呢?你怎么不讓小阿如來觀察我?還有,你覺得我也一定會變嗎?” “我的好公主, 你不是不喜歡小孩嗎?既然如此, 我又何必讓阿如往你身邊湊?那不是平白給你們倆找不痛快嗎?”郗歸無奈地說道。 司馬恒撇了撇嘴:“我先前又不知道,她竟會和你長得這般像。若是這樣的相貌, 做我的學生倒也不是不行?!?/br> 郗歸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她打著什么主意:“你還是在建康忙你的吧,阿如年紀還小,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跟你學東西?!?/br> “行吧?!彼抉R恒哼了一聲,“你還沒回答我呢,你信誓旦旦地說朱肖會變,那我呢?我也會變嗎?” “至于這第二個問題,哪里還用得著問我呢?”郗歸溫和地看向司馬恒,“公主,你不是已經變了嗎?” “已經變了?”司馬恒聽了這話,不由有些愣神。 “臨危之際,持刀向賊;太極殿上,慷慨陳詞。如此種種,豈非你此前絕不會去做的事?” “你說得有理?!彼抉R恒深吸一口氣,慢吞吞地說道,“我的確是變了,若是從前的我,是決計不會闖入太極殿,跟咱們這位圣人陛下硬碰硬的?!?/br> 天家之中,向來是先禮義,后人情。 別說是姑侄,哪怕是親如父子,也得先論君臣。 從前的司馬恒,盡管能對著王貽之發些公主脾氣,可一旦進了宮,也得謹守著宮墻之內的規矩,只能對著褚太后埋怨幾句,最多在她跟前吵嚷幾聲,壓根不敢跟圣人硬碰硬。 可昨日在太極殿上,因著有北府軍做后盾,她竟敢直斥今上沒有為人侄的樣子,對自己這個姑母不敬。 想到這里,司馬恒不由笑出了聲——父兄沒有給過她的底氣,郗歸這個往日里的“仇人”卻給了她,這世上之事,可真是有趣??! 她看向郗歸,揚眉笑道:“那我就等著看了,看過個十年八載,這朱肖會成為什么模樣;看你到底是為北府軍覓了個忠誠良將,還是養虎為患、自討苦吃?!?/br> 郗歸微微搖了搖頭,并沒有與之爭辯什么,而是轉了一個話題:“北府軍女軍招募,也有段時日了,據說每日里都很是熱鬧。校場距此不遠,公主要不要過去瞧瞧?” “募軍有什么好瞧的?”司馬恒雖這么說著,但還是對著身旁的侍從說道,“校場怎么走?還不帶路?!?/br> 一行人很快到了校場之外,五天過去了,招募現場依舊人滿為患。 校場前的空地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身影,各色各樣的聲音,堪稱是人頭攢動,接踵摩肩。 郗歸帶著司馬恒登上高臺,俯瞰樓下的盛況。 司馬恒顯然沒料到是這樣一番場景:“想做女軍的人,竟有這么多嗎?” 她仔細看去,只見隊伍之中,除了少數幾個年輕女孩外,竟涌動著不少各個年齡段的婦人。 “怎會有這么多的婦人?她們不是已經成親了嗎?為何還要上戰場拼殺?” 郗歸含笑反問:“公主也已經成親,又為何執意要和離呢?” “這些人如何能與我一樣?”司馬恒不屑地說道。 “如何不一樣呢?”郗歸收斂了笑意,“你是人,她們也是人;你想好好活著,她們同樣想。既然如此,為何你能夠屢屢和離,她們就不能出來從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