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節
諸葛亮起身撫扇,思考說道:“公琰為吏部尚書,今負責裁撤官吏,當以才、德、績為標準,無能無功者下,有能有才者上,盡快整理出名單?!?/br>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不僅于此,凡能裁撤者,宜當裁撤之,或是分配到地方為官?!?/br> 蔣琬微微皺眉,說道:“敢問丞相,凡能裁撤者,當以何為標準?” 諸葛亮停下腳步,直白說道:“裁撤之后,朝廷可以運轉,則盡數裁撤;裁撤之后,朝廷如不能運轉,則不予裁撤。有才德者,暫留官職,觀可有缺額?!?/br> “從即日起,每歲小課,三歲大課。取三年考核之績效,凡官吏政績為末位,則留官去職,或黜官解任,另選良吏上位?!?/br> 聞言,蔣琬吸了口涼氣,說道:“丞相,精選冗官,大課免官,恐會令人心浮動?!?/br> 諸葛亮不以為然,說道:“銳士屯駐長安,中原諸郡大安,百姓無不思安??v有心之人作亂,安能危及朝堂?” “且今不裁撤官吏,安能節省錢糧,以備不時之需?” 諸葛亮經歷太多事,非常明白當下朝廷需要的什么。冗官問題當下不在開國時候解決,并制定下考課法,未來勢必會成為問題。 蔣琬蹙眉而思,說道:“既然如此,琬愿聽丞相吩咐?!?/br> “嗯!” 諸葛亮贊許點頭,說道:“明歲正月為新年,亮為大漢丞相需上奏今歲朝政。今人口戶籍各州郡正總計上報,而裁撤官吏名單未有,勞公琰先擬出裁撤的中樞官吏名單,后與有司核查天下州郡官吏,再擬奏上報?!?/br> “諾!” 蔣琬神情肅然,拱手而拜,說道:“請琬必不負丞相之望,裁撤冗官,大行課法?!?/br> 諸葛亮本欲坐回榻上,見蔣琬留坐未走,問道:“公琰可還有他事?” 蔣琬沉吟少許,說道:“丞相,察舉改制多年,孝廉多以考試之法選官。今平治天下,中原大族多有異議,其以為我漢既承兩漢,故選官之制,當從漢制,不應另行他法?!?/br> 聞言,諸葛亮神情微沉,說道:“孝廉無德,茂才無才。今以考試之法,選拔官吏,所得皆為干吏,豈能重歸舊制。季漢起于江湖,與兩漢自有不同,朝為新朝,自有新政?!薄耙陨现Z,出自何人之口?”諸葛亮問道。 蔣琬遲疑少許,說道:“出自中樞官吏之口,具體姓名不得而知。琬昨日巡視尚書臺時,聽官吏聚眾非議?!?/br> 諸葛亮冷笑幾下,譏諷說道:“亮與相國若居太平之時,恐位僅能至郡吏。亂中國者,為此僚爾!” 諸葛亮雖為士族子弟,但對中原大族真瞧不太上。在諸葛亮眼中,東漢之所以亂,與把持朝政的大族子弟有莫大關系。 諸葛亮不會讓南漢走上兩漢老路,不僅不會恢復兩漢察舉制,反而諸葛亮要推行察舉新制,用考試選官,盡量避免門生故吏的出現,讓察舉舊制消失在南漢中。 說著,諸葛亮吩咐蔣琬,說道:“公琰查出此人,而后裁撤之?!?/br> “諾!” 且不言諸葛亮推行新制,裁撤冗官。今曹魏滅亡的消息,隨著時間流逝,眾人口口相傳,終于傳到海南島。 海南島,儋耳郡,朱盧縣(今??谑校?。 諸葛番被霍峻發配到海南島當太守已有三年多時間,在這三年時間里,因與中原物種不同,蠻夷遍布山島,諸葛番愛上荔枝、椰子,幾乎每年都炫。 除了每年吃荔枝外,諸葛番為了早日做出政績,常入島中招撫蠻夷,或是與蠻夷搭上關系。 在諸葛番的努力下,島中十八洞蠻夷陸續與漢有了聯絡。為了加強對蠻夷的聯絡,諸葛番從番禺運物資而來,與島上蠻夷做生意,經常往來下,新置的朱盧縣漸有了人煙,成為了海南島上蠻夷的貿易中心。 當然,島上蠻夷可不會依照漢人秩序活動,為了錢糧、貨物,本就有矛盾的島中蠻夷互相仇殺,郡守諸葛番不能制。 幸廣海都督李嚴雖被貶到蠻夷之所,但其依舊有干事的基本原則,在諸葛番的請求下,李嚴率兵千人浮海至海南島。在當地蠻夷的指引下,屠了常與漢人作惡的部落,以為殺雞儆猴。 有了李嚴的威懾,諸葛番與眾蠻夷盟誓,禁止無故仇殺,否則漢兵為出兵阻止,眾蠻無不敬服。 在得到諸蠻的認可后,諸葛番借助蠻夷百姓,加固朱盧縣城郭,修繕了郡守府衙。 考慮到儋耳郡僅有一朱盧縣,且縣中人口僅兩三百戶。諸葛番為了發展朱盧縣,開始教授蠻夷耕作,吸納島上弱小部落,在兩年時間內,縣中人口逐漸達到七百余戶。 縣民七百戶雖大都為蠻夷,且所繳賦稅少得可憐,但諸葛番總算做出成績了。且通過經商互市,儋耳郡所中收到微薄商稅。 因諸葛番政績出眾,李嚴親自來信嘉獎,讓他繼續勉力。 為了早日回到武漢,為曹魏做出貢獻,諸葛番在建興七年時,籌劃建造第二座縣城,用來制作海鹽,發展農業。 然在諸葛番欲在海南島大展宏圖時,李嚴突然來信告訴他‘好消息’,在大司馬霍峻、丞相諸葛亮的聯合北伐下,曹魏君主曹叡改姓劉叡,獻鄴城而出降,今魏國正式滅亡,國都將遷到長安。 不僅于此,交州刺史呂岱為了慶賀曹魏滅亡,以朝廷的名義賞賜了些錢糧。 那夜,諸葛番久久無法入睡,站在海邊吹著海風,直至天明。 從那日之后,諸葛番無法盡力做事,為未來而迷茫,更為自己前程未卜而擔憂。 籌建第二座縣城的計劃,因曹魏滅亡而打斷了諸葛番的思緒,從而中斷了工作兩三個月。 在這兩三個月里,諸葛番站在海邊,時而有跳海為國殉難之念。但想著君主曹叡都改姓劉叡了,諸葛番遂又放棄了殉國的念頭。 在那平靜的日子里,諸葛番思考了很多,他想念家鄉親人,也希望自己能大展宏圖。 當諸葛番決意為大漢效力時,他猛然發現,自己乃曹魏臥底,如果被曹叡供出來,自己怕不是會被大漢清算。 懷著憂懼心情,諸葛番再次陷入惶恐當中,他不知如何面對自己臥底身份。 有時他希望遺忘臥底身份,能靜心下來做事,但每見到靠岸的船只,又生怕是來抓拿他的軍士。 實際上,曹叡因滅國之故,往來奔波,以至于遺忘了諸葛番。偶爾想及諸葛番,但又忘記了。而正是因曹叡的遺忘,讓諸葛番陷入兩難之中。 在經歷一個月的憂思,諸葛番壯起膽子,以儋耳郡太守的名義,向位于長安的朝廷表奏,表名為《陳忠表》。 在表中,諸葛番闡明自己身份由來,將所有細情全部坦白。并在其中,用煽人淚下的話語,承認自己錯誤,并表示愿為大漢效力。諸葛番列舉了他入海南島以來的政績,以及他對海南島的規劃。 他懇請朝堂能給予他一次機會,讓他施展抱負,為漢室盡微末之力。如果漢室因臥底緣故而追究他的罪責,諸葛番也心服口服,僅望能選良吏出任儋耳郡太守。 第748章 大朝議 《陳忠表》從萬里之外的儋耳郡送至關中長安,歷經月余時間,時間已至建興八年。 當秘書郎們收到《陳忠表》一文,迅速上報于劉禪、諸葛亮,繼而引起高層們的熱烈討論,甚至因事情過于離譜,中級官吏也是有所耳聞。 正月,大朝議。 劉禪身著冕服,端坐御榻上,望著朝堂上烏壓壓的官吏,問道:“儋耳郡太守諸葛番自陳隱情,言受曹魏之命詐叛入漢,今上疏陳情,望得我朝赦免。不知諸卿以為如何,赦免亦或治罪?” 董允手持笏板,起身說道:“稟陛下,諸葛番為細作,受命入漢,其罪當斬。今自陳細情,或能體諒,赦免其死罪?!?/br> “陛下不可!” 潘浚聞聲而起,語氣加重,說道:“諸葛番之所以陳情,乃因魏國覆滅,受迫形勢,不得不表。今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可將其發配寧州充邊?!?/br> “潘廷尉,此罰太重,恐不能服眾?!笔Y琬說道:“諸葛番雖為細作,但卻無叛國之舉,反而治邊夷有功,今當因情而斷,不可厲法治之?!?/br> 見表弟蔣琬說話,潘浚眉毛一挑,嚴聲說道:“我持漢法,君理吏事,此事與卿何干?” 蔣琬毫不退縮,持板說道:“諸葛番所犯之事,雖觸及大漢律法,但其當下仍乃漢吏。我為吏部尚書,有何不能上奏?” “陛下,琬以為諸葛番或有罪,但罪不及發配寧州,望陛下、丞相明查?!?/br> 冕旒下,劉禪神情難以琢磨,顯然他也為這件事犯難。 “丞相以為諸葛番之事何如?”劉禪問道。 諸葛亮眉目微蹙,說道:“諸葛番所奏之表,言語誠懇,感情濃郁,可明其心。且諸葛番盡心為公,政績出眾,表文中深言治郡之要點,初興朱盧,欲造儋耳,可見其能?!?/br> 頓了頓,諸葛亮神情猶豫,說道:“其年僅二十余歲,才能出眾,為一時之俊杰。其雖奉命入漢謀逆,但其并未壞我國事,反而有功于漢,今因細作之事,重罰于他,有違圣朝之風?!?/br> 在短短三年間,新置儋耳郡能在海南島立下根基,多虧了諸葛番治郡,其結善蠻夷,經商互市,教化蠻夷,戶籍數目翻了幾倍。從政績結果來看,足以證明諸葛番的能力。 不僅如此,諸葛番僅有二十五歲,如此之年齡,如此之能力,屬實耀眼。 在諸葛亮查明諸葛番治郡政績之后,心中生出幾分愛才之心。若非因臥底身份,在未來日子里,諸葛亮忍不住會將其提拔到中央,或是其他邊郡,讓其好生為國效力。 劉禪從御榻起身,在階上來回走了幾下,心中有了想法。 駐步于玉階上,劉禪環顧諸臣,說道:“朕讀史記時,聞韓國遣鄭國入秦,為令秦人疲憊,無力東出中原,故上呈修渠之策。然河渠未成,鄭國便被秦人察覺?!?/br> “時眾人向秦王政進言,擬加誅戮鄭國,以正秦法之威。然秦王大度,深明河渠之利,此雖疲秦數年,但卻為萬世之利,故免鄭國死罪,令其復修河渠。更歷五百年,鄭國已亡,然河渠依在?!?/br> 劉禪語氣變緩,說道:“諸葛番所表文字詞情深,朕讀之如觸肺腑。其有遠志,治郡有功,知錯能改,諸卿何不能以鄭國待之?” “陛下欲免諸葛番細作之罪?更欲以其繼續執掌儋耳?”董允嚴肅問道。 劉禪平日雖畏董允憑公規勸,但今卻是不畏,抬眼與其對視,說道:“朕才淺德薄,能御天下,皆賴諸卿相助,故朕知敬才,更知禮遇賢才。今張番有才,朕用其治邊事,有何錯乎?” 董允神情微松,作揖而拜,說道:“陛下有圣明之心,今之所為無錯!” “陛下,刑法不可擅自變革,如張番謀逆起事,豈不置國家危險?”潘浚說道。 劉禪指著案幾上的表文,問道:“張番奏《陳忠表》在此,如若欲叛,安會上疏?” 頓了頓,劉禪語氣緩慢而深沉,說道:“夫圣朝治世,當用賢而退不賢。今賢人在世,朕不可不言?!?/br> 潘浚追問道:“今赦張番罪責,日后如若反叛,敢問陛下是好?” 劉禪并未與潘浚急眼,僅是笑了笑,說道:“朕為張番擔保,其如若反叛,朕負此罪責?!?/br> “今諸公在此,日后張番反叛,朕下罪己詔,以正朕之過失,何如?”劉禪反問道。 “陛下不必如此!” 見以罪己詔為賭注,潘??嘈紫?,服軟說道:“臣僅為國家而思,今陛下能識俊才,乃國家之喜事?!敝T葛亮持笏板而起,緩和氣氛,說道:“張番叛入漢,雖有不軌之意,但知錯而從善。論其根本,本應按律問罪,然今陛下憫其才能,留職免罪,當能揚圣朝之名?!?/br> “陛下英明!” 蔣琬說道:“天下初安,人心未一。今陛下憐憫張番,不僅可得一才,更能令降人知我朝重賢之所為,人心將漸附爾!” “善!” 劉禪露出笑容,說道:“既然如此,免張番罪責,留職治郡,且賜為劉姓。下詔告訴張番,即日起,如其犯法,則朕識人不明,朕當親斬之;如其立功,則與之共榮,朕知人善用?!?/br> “諾!” 霍弋奉命而坐,與左右草擬詔書。 殿中官吏品味了劉禪的cao作,心中頓生了幾分佩服。 劉番是否值得劉禪這么對待,或許難以讓人分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番如果真心歸降,今得知劉禪這般cao作,當會深感知遇之恩,不敢不為劉禪竭盡忠心。 劉禪坐回御榻上,笑道:“今值新歲朝議,不知丞相可有上報?” 諸葛亮趨步出列,舉笏板道:“稟陛下,經二十州刺史總計而報,今國中有兩百一十六萬五千八百四十一戶,男女一千四百二十八萬九千一百二十三人,因赦免賦稅、田租之故,國收……?!?/br> 去年為天下一統之后,首次統計天下人口的年份。其數目雖小于總人口,但總算是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統治,及天下徹底太平,隱戶將會不斷出現,戶籍人口歲歲都會增加。 匯報完工作后,諸葛亮拱手說道:“陛下,去歲為漢初治天下,今歲當降低賦稅,令各郡郡守勸民入籍,以斷人口、田畝為考科,如有懈怠,則治諸州刺史、諸郡守之罪?!?/br> “丞相治政理國,朕甚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