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節
二將的出降,讓漢軍在伏牛山北部有了落腳點,得以屯兵魯陽,便于向四面出擊。而正因魯陽地理關鍵,讓曹叡主動派兵駐守京畿外圍的城郭,嚇著司馬懿率兵速撤潁川,不敢在博望有更多的停留?;艟攘丝诓?,笑道:“唯利者,豈會將雞卵同放在一個籃子里?” “今魏有亡國之象,張郃如何不知?”霍峻猜測說道:“張雄降漢,大概受其張郃指引。君莫忘官渡之戰,張郃臨陣降曹之事?!?/br> 論袁紹最恨的幾個人,除了許攸外,大概就張郃、高覽二將了。許攸叛敵通曹,泄露了糧草所在地。 張郃、高覽二將率兵攻曹營,因得知烏巢糧草被焚,直接臨陣倒戈,導致袁軍軍心潰散,逼得袁紹不得不棄營出逃。 今以霍峻的惡意揣測,大概是張郃在臨死前,勸兒子獻城降漢,如他當年臨陣降曹的cao作,以換取張氏的富貴。 蔣濟捋須而吟,說道:“多半與都督所料不差,見魏室有衰微之象,特率兵獻城降我。今丞相以潁川太守厚待,余者有意降漢之人,當會踴躍而降?!?/br> “千金買骨馬爾!” 霍峻放下茶盞,說道:“今孔明率兵至卷城,與司馬懿相峙汝、潁,當有利于形勢。如能再敗司馬懿,或是我軍有所進展,則河南人心潰矣!” 別看曹魏所占據領土不少,實際以當前局勢而言,曹魏很難再承受得起兵敗。如果一旦有大的兵敗,不論發生在哪里,都會引起連鎖反應,將戰線推到洛陽。 如滿寵敗于龐統,龐統將能從淮水發兵,兵鋒直指洛陽外圍的潁川、陳留。 或是王凌敗于霍峻,霍峻順濟、荷二水東進,將能把戰火燒到滎陽,甚至兵臨虎牢關下。 至于諸葛亮、陸遜二部不必多說,他們一旦能有所突破,戰火直接燒到京畿。 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發生,導致京畿陷入戰亂,將會引起連鎖反應,讓其余軍團陷入瓦解、崩潰當中。 蔣濟伸手品茶,問道:“那以都督之見,我軍當下可擊王凌否?” 霍峻未有回答,而是看向周魴,問道:“子魚當下泗水如何?將士軍心如何?” 整理輿圖的周魴,放下手上的工作,說道:“稟明公,泗水干涸,河面結冰,利于渡河。營中將士衣暖飯足,士氣高漲,忙于cao練,可以一戰?!?/br> “那且再等等!” 霍峻思考少許,說道:“泗水結冰,雖利渡河。但我軍卻不善冬季作戰,今且讓軍士再休養些許時日,待春至之時,發軍與王凌作戰不遲?!?/br> “春季能勝王凌,則能在夏季用荷水入濟水,乘舟舸直抵滎陽,或飲馬黃河?!?/br> 聽著霍峻這么說,蔣濟來了興趣,問道:“莫非都督已有破敵方略?” “未有!” 霍峻如實說道:“當下孔明雖下荊宛三郡,但未能影響到兗州。孤欲按兵不動,以觀青齊、河北之形勢?!?/br> “青齊、河北形勢?”蔣濟若有所思道。 “今軻比能發騎數萬劫掠河北,曹洪不得已回援冀州。當下臨淄被士載圍困多月,如能待其糧絕,逼夏侯霸出降,或是圍破臨淄,我軍全取青齊,而后可渡黃河至河北?!?/br> 霍峻說道:“彼時尋機而用兵,或能逼王凌率兵出戰?!?/br> 之前夏侯霸與弟弟夏侯惠困守臨淄城,霍峻等不了那么長的時間,便留霍范、徐盛在青齊,負責圍困臨淄,平定青齊諸郡,阻擊解圍兵馬。 曹洪本欲奉命南下解圍,結果走到半道被拉去坐鎮河北,這讓夏侯霸徹底失去援兵,唯有坐困臨淄城。而臨淄城中糧草不多,僅能夠支撐五、六月。 一旦吃完城中糧草,又遲遲不見援軍,夏侯霸除了投降便無余地。臨淄被漢軍攻略后,整個山東半島將被南漢所據。 那么霍范可以抽出精力,或率兵北渡黃河,或向西與霍峻匯合。屆時霍范不論怎么出兵,都將會給戰場帶來不小變化。 “那都督是否讓夏侯儒北上,以來勸降夏侯霸兄弟?!敝荇櫧ㄗh道。 霍峻沉吟良久,說道:“除子魚所言外,孤書信一封交于士載,讓他代孤安撫夏侯霸兄弟?!?/br> 第705章 臨淄告破 建興五年,二月。 自霍范受命齊州刺史起,他為了攻破臨淄小城,先占據臨淄大城,而后在小城外修筑營壘,將小城圍著水泄不通。 期間,霍范讓攻城督張奮打造攻城器械,飛樓、沖車、木幔等攻防器械應有盡有,與守城的夏侯霸展開激烈的攻防戰。 尤其是自從曹洪受命回鎮河北之后,徐盛率青州兵投入戰場,攻城戰的烈度驟然上升。 夏侯霸據守城池長達半年,終因糧盡而露出頹勢,不得不派出佘迅趁夜潛水出走,以向曹洪求援。然就在佘迅潛水時,不料被漢軍斥候所察,當場被擒獲。 余迅被擒獲之后,本不愿歸降南漢,但在胡質曉之以情的勸說下,猶豫多日,終究選擇歸順南漢。 為了讓守軍士氣渙散,霍范派出余迅及之前歸降的魏卒繞城。不過擔心霍范擔心余迅詐降,不敢讓余迅接觸守城魏軍,僅讓余迅繞城遠行。由其余歸降魏卒喊話,言軻比能大破曹洪,臨淄已無援軍。 城中兵民見此情形,加之糧草將盡,包括夏侯霸在內,眾人無不驚慌,遂無固守之志。 見人心浮動,趁著夏侯儒至軍前,霍范干脆加大力度,讓夏侯儒出面勸降夏侯霸。 夏侯儒在漢騎的簇擁下,來到臨淄小城下。而夏侯霸、夏侯惠兄弟二人聞訊,登城來見夏侯儒。 夏侯儒壯起膽子,仰視城樓,喊道:“仲權何在?” 見是早已歸降的夏侯儒,夏侯霸心有憤怒,罵道:“夏侯俊林,背棄鄉國,有何顏面見我!” 夏侯儒心中略有羞愧,但為了任務,依舊是喊道:“國祚興亡,自有命數。中漢無道而亡,天下紛亂,漢魏并立。今魏室無法,季漢大興,是為定數,君何以自誤?” 說著,夏侯儒分析形勢,說道:“河西郭淮兵敗逢義山,魏延趨涇水而將至長安,關西局勢焦灼難分;將軍張郃中伏身亡,京畿震動不寧,葛相長驅兩百里至潁川?!?/br> “鮮卑單于軻比能,奉大漢天子之詔,率騎十萬而劫河北,幽、并、冀三州戰火四起;霍公兵分兩路直逼兗州,王凌惶惶不可終日。觀今形勢,漢興魏衰已明,仲權萬不可執迷不悟??!” 在夏侯儒的規勸下,臨淄城樓上的將士們交頭接耳,隱約表露出歸降的意愿。 見左右人心渙散,惱羞成怒的夏侯霸,呵斥說道:“住口!” 說著,夏侯霸搶過侍從手上的弓箭,瞄準城下的夏侯儒,說道:“速速退下,否則休怪某不認人?” 見狀,夏侯惠趕忙阻止夏侯霸,勸道:“兄長,俊林雖降漢軍,但卻是夏侯族人,今不可殺之?!?/br> 夏侯霸惱怒說道:“稚權莫忘父親之事乎?” 夏侯惠固執說道:“父親亡于黃忠馬下,與俊林有何關系?” “唉!” 夏侯霸無奈放下弓箭,長嘆口氣! 夏侯儒趁熱打鐵,繼續說道:“亡祖滕公世荷漢寵,侯國享壽百歲,垂名漢廷,德流子孫。凡入中漢,冀匡禍難,仕奉諸帝。季漢之世,皇后出自夏侯氏,母儀天下。今仲權何以窮守臨淄,而忘漢室之恩乎?” 當下如欲找出能在漢魏兩國都混得開的家族,唯譙郡夏侯氏莫屬。夏侯氏在南漢國中,不僅是皇后之母,論關系的話,霍氏與夏侯氏亦有姻親關系。 且在南漢有意的分化拉攏下,夏侯氏在南漢算是特殊身份的外戚,其地位雖算不上多高,但也低不了多少。 以夏侯儒為例子,歸順南漢的魏官不少,但能拜九卿者,唯夏侯儒一人。 今夏侯儒拿出夏侯氏與漢室如此復雜的關系,讓城樓上的夏侯霸、夏侯惠竟無話可說。畢竟不管怎么說,夏侯氏之所以能興起,與初祖夏侯嬰關系非常大。而夏侯嬰輔佐劉邦,是為大漢的開國功臣。 夏侯惠善屬文,當即說道:“我夏侯氏深受魏恩,今豈能因遠利而舍大義?!?/br> 夏侯儒苦口婆心,說道:“我不敢忘北國之恩,故為國家從戎征戰。然北國多亂,丹誠無效,可謂天喪弊國而贊漢。智者見機而作,儒敢不至乎!” “勿要多言,速速退下!” 夏侯霸語氣沒之前那么堅定,而是喝退夏侯儒。 見無法說服夏侯霸歸降,夏侯儒唯有勒馬而歸,將經過告訴霍范。 待夏侯儒退下,夏侯惠望著人心浮動的城樓,憂慮問道:“兄長,今形勢不利于我國,城中糧輜將匱,為之奈何?” “這~” 夏侯霸環顧四周,不知該說些什么,竟一時語塞。 “稚權有何不同之見?”夏侯霸反問道。 夏侯惠搖了搖頭,說道:“今下唯有二計,一降漢,二死戰?!闭f著,夏侯惠瞄了眼城樓上的軍士,說道:“然城中人心渙散,無堅固之意。兄長與我欲死戰報國,唯恐軍士無死戰之心?!?/br> 夏侯霸沉默良久,說道:“稚權年輕,不應亡于臨淄城中?!?/br> “那兄長欲降?”夏侯惠問道。 “容兄暫思!”夏侯霸含糊說道。 夏侯霸雖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但也不是那種不畏生死者。 歷史上在司馬懿政變后,他因擔心受誅,加之與郭淮有間隙,直接率左右投靠蜀漢。 如今夏侯霸率卒堅守臨淄近半年,已是撐到他的極限。若是曹洪兵馬在外,夏侯霸或許還能堅持,但卻是久久不見援兵蹤跡,讓他難有固守之信念。 且不言夏侯霸因夏侯儒勸降而出現思想動搖,今夏侯儒已將城下所發生之事如實告訴霍范。 大帳內,霍范、徐盛聽著夏侯儒的講述,各有思慮之色。 徐盛建議說道:“夏侯霸暫無歸降之意,今不如率兵急攻城池,以讓夏侯霸膽怯,逼其獻城歸降?!?/br> “夏侯霸非貪生怕死之輩,今急逼之下,恐會適得其反?!被舴犊紤]說道:“而夏侯惠年幼,屬文通經,非血氣之人,看能否令其先降?!?/br> “那以霍齊州之意是?”徐盛問道。 霍范沉吟少許,說道:“今觀夏侯霸、夏侯惠今日所為,已有動搖堅固之心。不如讓太常修書與夏侯惠,向其深明利弊,看能否勸夏侯惠歸降。夏侯惠如有歸降之念,則會趁勢勸說夏侯霸,令其降我?!?/br> “至于夏侯霸,今容我假大司馬之名,向其言明當下形勢,力勸其出降。而徐青州可聯絡城中兵將,以誘兵將出城降我!” “善!” 三人確定了勸降方案,各自通過不同渠道,將書信寄入臨淄城中。 當夏侯霸收到霍范為霍峻代寫的書信時,多有些驚訝,但未有太大感覺。直到他看完書信內容,夏侯霸才有所感覺。 信中,霍范借霍弋媳婦,先與夏侯氏攀附關系,互稱親家。 有了鋪墊之后,霍范為夏侯霸講述他所不知的細節,如孫權逃往遼東割據,趙云殺到伊闕關,張雄獻城而降,青齊諸郡盡數歸降,曹魏無兵可派等。 聊完當前形勢,霍范與夏侯霸談起了他的家鄉,盡可能勾起夏侯霸的思鄉情感。 最后,霍范以當事人的角度去講述夏侯淵的過程。表示‘他’與夏侯淵雖未見面,但長期交手,已是惺惺相惜。兩軍征戰廝殺,將領戰死是為天意。 且夏侯淵非死于‘他’之手,而是因偶然事件‘鹿角’而亡。今皇長子與自己孫子皆是夏侯氏的外甥,劉、霍與夏侯氏三族為姻親關系,當是命中注定之事,望夏侯霸勿要因此而生芥蒂。 并且霍峻以父親的角度出發,表示如果夏侯淵如若在世,也不愿見夏侯兄弟二人困死孤城。畢竟夏侯霸非因怕死而降,而是因勢窮而降。 見信上之言語,夏侯霸當晚輾轉反側,晝夜難眠,不知是否降漢,還是繼續堅守。 次日,城中北門令因與徐盛進行書信聯絡,被夏侯霸部曲發現,當即匯報與夏侯霸。 得知自己帳下親信因勢窮而反,夏侯霸深知臨淄守不住了,無奈而長嘆。 在幾經猶豫思考下,夏侯霸派出弟弟夏侯惠與霍范、夏侯儒接觸,表示歸降意愿。 霍范大喜過望,當即宴請夏侯惠,并故意送夏侯惠到臨淄城下,讓所有魏卒看到,以防止夏侯霸的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