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節
張雄策馬而來,問道:“父親,前方十里便是魯陽城。然到魯陽城后,我軍當如何行軍?走大道經牛蘭累亭,亦或是走小道朔潁水西進?” 張郃翻身下馬,按揉雙腿,問道:“今輿圖何在?” 侍從卸下背負的竹筒,取出其中的巾帛,說道:“輿圖在此!” 張郃讓屬下攤開輿圖,仔細看了看魯陽的地勢,直接說道:“小路至伊水上游嵩鄉,大路可至陸渾、新城,今可走小路進軍?!?/br> “小道崎嶇,不利行軍,今不如走大道,速行至新城?!睆埿埘久颊f道。 “不然!” 張郃指點輿圖,說道:“小道雖是難行,但出奇制勝。趙云其部遠在伊水下游。我軍走小道至嵩鄉,劫抄其退路,縱趙云有備,亦會被我軍所擒。大道雖有利行軍,只恐易被趙云探得?!?/br> 大路與小道所到的伊水河段不同,小道可至伊水上游,大路僅能至伊水中游的新城。 趙云出兵伊闕,其大概會提防大路來兵,對于小路來敵,因路程遙遠問題,難以精準把控。 當下只要張郃能通過小道進軍,并且抵達伊水上游,便能與許褚所部,南北夾擊趙云所部。 故考慮到出其不意,以及為了建功洗刷之前的恥辱,張郃決意走小道進軍,截斷趙云的歸路,覆沒趙云其軍。 “朔水而進,水急道窄,輜重沉重,行軍緩慢。如讓敵寇得知消息,搶據險要,我軍當危矣!”副將韓堪說道。 張郃敲了敲膝蓋,笑道:“昔平隴右宋建時,老夫率兵急行險道,得以大破之。今時當如彼時,我當走潁水支道,舍輜重奔進,搶占險峻。今下有勞韓將軍與我兒在后押運輜重?!?/br> “兒愿隨父親同行!”張雄請求道。 張郃搖了搖手,說道:“為父雖老,但尚有馬、廉之雄。今舍輜重急行,非你所能同行。你當與韓將軍率老弱押送輜重,策應為父?!?/br> 韓堪沉吟少許,說道:“既然如此,堪為張將軍押運糧草?!?/br> “善!” 在討論下,張郃決意率五千步騎走小道先行,由韓堪、張雄率五千士卒押運輜重。 且不言張郃朔潁水急行,今施然奉諸葛亮之命早已深入伏牛山中。 之前為了不引起魏軍的驚覺,諸葛亮命施然、孟琰率五千無當飛軍北至伏牛山下。 在得知張郃出兵的消息,施、孟二人果斷率千無當飛軍從河谷小道間,穿越伏牛山,抵達潁水上游。 到了上游,施然勘探多日的地形,決定在距魯陽兩百多里的木札嶺間設伏。 雪沫飛揚,鳥群絕跡,谷道寂靜,河水嘩嘩而流。 木札嶺兩側的密林早已被白雪覆蓋,遠遠望去不見人煙。然在木札嶺之中,漢軍營寨卻分布在錯落的溝渠、山坳中,軍士在將官的指揮下,隱蔽在叢林中。 半山腰的石臺上,施然、孟琰與左右聊著軍情。 “施將軍,堯山峰嶺險峻,怪石眾多,今何不至堯山設伏,而是至木札嶺設伏?!泵乡行┎荒芾斫?,說道:“木札嶺山坡不陡,道路平緩,不比堯山??!” “堯山險峻,利于設伏,張郃又豈能無備?” 施然笑了笑,說道:“今反其道而行,引兵至木札嶺,張郃見前途坦蕩無阻,自當有所懈怠,此將有利我軍設伏?!?/br> “施將軍善知兵法,琰深感敬佩!”孟琰恍然大悟,說道。 “丞相在前,然安敢自稱善知兵法?!?/br> 施然面露崇敬,說道:“丞相引趙將軍擊洛陽,是為敲山震虎之策,誘司馬懿分兵救駕。今又能料中魏軍行軍方向,可為足智多謀,蓋有孫、吳之略?!?/br> 南漢集中全國之力北伐,將曹魏大量兵力牽制住,故京畿中樞空虛。諸葛亮看到這一點,令趙云出熊耳山,直擊洛陽,無疑是擊中曹叡的命門。 配合南下劫掠河北的鮮卑騎卒,讓曹魏陷入無兵可用的境地,不得不讓曹洪率兵北上,坐鎮河北地區,間接影響了青齊戰場。且還逼司馬懿不得不抽兵救駕, 諸葛亮北伐至今,最精彩的一招就是讓趙云奇出洛陽,而非與司馬懿繼續對峙。在敲山震虎的基礎上,諸葛亮更是通過分析地理,派出施然翻越伏牛山,出其不意地搶占潁水小道。 當然了,諸葛亮料中張郃走小道進軍有運氣成分,如果領軍的將領求穩走大道,施然則就難以伏擊到張郃,唯有改變任命,去接應趙云撤軍。二選一,諸葛亮賭對了魏軍的救援方向,并且派出施然、孟琰二人阻擊。 “報!” 在二人指點布陣間,斥候在山嶺間奔跑而來,氣喘吁吁說道:“將軍,魏軍已到二十里外?!?/br> “快!” 施然興奮地捶掌,說道:“我在南嶺,君在北嶺,及張郃率魏兵至此,則引弓弩射之,而后聞鼓以破其軍?!?/br> “諾!” 孟琰不敢耽擱時間,帶著自己左右親信,快速穿過谷道,到達北嶺召集本部兵馬備戰。 在孟、施二人的軍令下,漢軍將士往來而走,動作不小,引得林間鳥兒驚起。所幸冬季鳥兒少,驚起的動靜不算大,未引來魏軍斥候的驚覺。 木札道上,張郃策馬打頭,魏騎緊隨其后。 顯然張郃為了快速進軍,自率騎卒先行,留四千步卒在后。 “吁~” 望著寂靜的木札嶺,張郃隱隱感覺有些不安,問道:“前方為何地?” “稟將軍,為木札嶺!” 從騎說道:“過木札嶺,再行百里則能至嵩鄉?!?/br> “木札嶺?” 張郃念了幾下,又觀望山嶺不陡,道路易進易出,不禁暗笑自己多疑慮。如若有伏兵,在堯山設伏是最好的選擇。 見張郃不說話,侍從問道:“是否派游騎仔細探尋兩側山嶺?!?/br> “走!” 張郃瞧不出山間的異常,揚鞭前指,說道:“不必浪費時間,速行至嵩鄉?!?/br> “諾!” 魏騎排列數隊而行,蹄聲清脆可聞。張郃策馬居中,左右從騎高樹牙旗,以顯張郃的身份。 在張郃策馬而行時,南嶺上的千余名漢軍隱匿于林間,望著道上的魏騎,手里緊握弓弩,僅待軍令下達,他們便可將箭矢傾瀉到魏騎頭上。 眼力好的漢卒得見顯眼的牙旗,問道:“將軍,敵軍主帥牙旗,可下令射否?” 施然瞇眼盯著人群中的張郃,見其已深入伏擊地,果斷喊道:“射!” “諾!” 尖銳的敲擊聲響徹在寂靜的南嶺上,不待魏騎有何反應,林間的漢卒傾瀉弓弩上的箭矢,兩千多支箭矢瞬間激流飛濺而出。 “嗖!” 一時間,空中破空聲大作。刺耳的破風聲與呼嘯的冷風交錯,讓魏騎難以分辨出來箭方向。缺乏防備之下,魏騎中箭受傷者眾多。 張郃則因牙旗顯目,成為弓弩集火的對象。上百支箭矢朝他鋪天蓋地而來,其箭矢之快讓老邁張郃本來不及反應。大量箭矢雖說射空,但依舊有幾支箭矢射中張郃。 只見鋒利的箭簇射破大氅,刺破身上重甲。然所幸箭矢因太遠而無力,僅箭簇破了甲,未射入張郃的肌膚血rou。 “撤至北坡!” 張郃看了眼對面的北嶺,顧不上南嶺的伏兵,招呼左右從騎跋涉過淺淺的潁水,欲至北嶺以避伏兵的箭矢。 “諾!” 在密集的箭矢下,凡能動蕩的魏騎紛紛逃向北嶺下。其中打頭者為張郃,以及他左右的親衛。 “嗖!” 張郃馬快,率先渡過淺淺的潁水,其左右親衛落后幾步。然張郃剛策馬踏上北嶺時,迎面就射來幾支重箭。 “啊~” 眨眼間,一支長箭射中張郃膝蓋,讓他猛地吃疼哀嚎。 見狀,左右親騎急忙護住張郃,不敢再登北嶺,而是頂著兩山的箭矢向來路逃去。 “射!” 南北嶺五千支箭矢齊發,射得魏騎抱頭鼠竄,中箭落馬者不絕。反應過來的魏騎調轉馬頭,向來路逃竄。 施然抽出環首刀,大喊道:“追擊!” 第703章 出師未捷 張郃膝蓋中箭,魏騎中伏潰逃,施然、孟琰二人率兵銜尾追之。 因張郃中箭之故,后對曹魏步卒軍心動蕩,漢軍趁勝擊之,再破其步卒。 魏軍步騎沿來路潰逃,漢軍追殺十余里,直到天黑夜幕才收兵歸營。 在天明之后,施然邊派斥候分別知會趙云、諸葛亮二人,邊率兵馬順潁水而下,欲再擊魏軍兵馬。 然韓堪、張雄得聞張郃中伏兵敗消息,因不知施然兵馬深淺,在聚攏張郃所部敗軍后,引兵撤向魯陽。 施然率兵至魯陽城下,見城堅固難破,加之所攜軍糧不多,唯有沿途返回木札嶺,向諸葛亮請求下一步指示。 此時,張郃因膝蓋中箭,加上天冷奔波,已是病情沉重。 魯陽城,縣府。 堂內彌漫著濃郁的草藥味,張郃躺在床上,臉色潮紅,額頭guntang。 盡管張郃蓋著厚厚的被子,依舊能感到一陣陣的寒意,其身體因發燒而微微顫抖,牙齒忍不住打架。 張郃的兒子張雄坐在榻邊,端著冰涼的草藥湯,見張郃病情如此嚴重,不禁悲傷落淚。 聽著兒子的哭泣聲,張郃努力睜開雙眼,眼神略有些迷離。 “父親!” 見張郃睜眼,張雄欣喜喊道:“兒為父親再煎份湯?” 張郃輕輕地搖頭,說道:“為父膝蓋中箭,加染風寒,當下病入膏肓,已是無藥可治?!?/br> 張雄著急說道:“今有醫師所開藥方,父親何言無藥可治?” 張郃指了指被草藥包扎的膝蓋,艱難說道:“箭入筋骨,風寒侵體,命在旦夕,為父自知?!?/br> “兒載父親至洛陽,能否~”張雄流淚說道。 “聽為父說話!” 張郃語氣沉重,打斷兒子的廢話,說道:“為父侍奉三帝,今本欲奉陛下之命,征討趙云建功。不料諸葛竟料到為父走小道,其智如妖,令人防不勝防。為父出師未捷,旦夕將亡,當有要事托付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