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節
相對應南漢兵力,霍峻手上有十五萬人,需要面對王凌 孫權 滿寵 呂虔等部相加十三萬人馬;諸葛亮手上七萬人,對陣司馬懿 張郃近九萬兵馬;陸遜帳下兵馬七萬人,迎戰郭淮 曹真等六、萬兵馬。 論精銳程度的話,除關西地區外,關東地區的漢兵精銳程度已強于魏軍。 南朝以‘古今未有之盛’的兵馬北伐,出兵近約三十萬。北朝則憑借防守優勢,發豪強、大族為兵,強抓民戶壯丁為兵,硬生生擠出不比南朝少的大軍。 曹叡望著堂中文武,心中豪氣頓升。為了激勵三州將士奮戰,曹叡斟酌了下言語,決定起身發言。 喝了口水,曹叡著甲按劍離榻,尋步至輿圖前,沉聲說道。 “昔商王武丁征大彭,周穆王討徐偃王,吳王夫差爭雄中原,楚齊之爭霸淮上。而觀其果,商因討東夷而亡,吳因濫發民力而敗,楚因得泗而興?!?/br> “故徐州地方,歷代戰爭數十余次,兵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徐州之地,決定了多少群雄諸國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故自有問鼎中原,逐鹿天下之說?!?/br> 曹叡回曹魏過往之榮光,說道:“當年,劉備斬車胄而叛,袁紹虎踞河北,武皇帝奮力東征,劉備狼狽而逃。重奪徐州的第二年,武皇帝官渡大破袁紹,席卷華夏?!?/br> “季漢建安二十二年,也正是在徐州地方,朕有幸見武皇帝重圍霍峻,令其狼狽而逃,遂大獲全勝!” 說著,曹叡加重語氣,環顧眾人,說道:“朕不明白為什么諸卿談論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徐州之地對我大魏注定了兇多吉少?!?/br> “二十幾年前,武皇帝在徐州大敗劉備,大魏得勢而奠基,萬里中國遂而一統。彼時彼刻,可謂得盡天時地利!” “十年前,霍峻更是狼狽而敗,幾年之內不敢北望。朕不信在短短二十年后,十年之后,徐州竟一變而為我大魏衰亡之地了嗎?” 繼而,曹叡用手重捶輿圖,厲聲說道:“無論怎么講,先守而后戰,優勢在我!” “陛下英明!” 孫權率先出面表忠心,拱手說道:“權勢必守住穆陵關,令霍峻難邁大峴一步?!?/br> “請陛下放心,凌率本部之兵,當為我大魏奮戰至死!”王凌沉聲說道。 “臣歷三代,深得魏恩,今誓守彭城。金城在則人在,金城失則人失,必讓霍峻曉得彭城之利!”呂虔奮然說道。 “臣等當為陛下竭盡忠心!”眾人紛紛出列而應道。 曹叡見眾人語氣亢奮,斗志昂揚,很是滿意! “國有諸君,何愁魏室不興,天下不能一統!” 曹叡微微頷首,示意眾人坐下,說道:“齊魯為中原臂膀,今當不可有失。孫車騎用兵方略雖善,但無朕之軍令,兗州之兵不可輕動?!?/br> 頓了頓,曹叡擔心大將疑慮自己不肯放權,解釋說道:“霍峻性情狡詐,兗州之動若太早動用,恐會暴露我軍企圖?!?/br> “朕已令張郃先擊諸葛亮,待諸葛亮兵退,其將會率兵東進,而后匯河南諸兵同進,中途而截殺,合圍霍峻?!?/br> 繼而,曹叡臉色肅然,說道:“朕要讓瑯琊成為霍峻的兵敗之地,縱不能生擒霍峻,亦要讓其敗師喪土而歸,令賊人不敢有北望之心?!?/br> “請陛下放心!” 孫權保證說道:“穆陵關是為齊南之天塹,臣當憑險而固守??v不能重創霍峻,亦能讓霍峻不敢東望彭城?!?/br> “嗯~” 曹叡露出笑容,說道:“孫車騎昨日豬豕之語,讓朕耳目一新。今當用豬豕之術,鏖戰楚之猛虎?!?/br> 念及孫權用兵經驗不足,曹叡看向劉曄,說道:“孫車騎之策有卿策問之功,今孫車騎守齊魯,卿可任軍師助之?;艟圃p有大略,非劉卿不能對之!” “諾!” 孫權這份計劃讓曹叡看到擊敗霍峻的希望,當下他已有成熟之機會。令張郃、司馬懿合力擊敗諸葛亮,奪回漢北諸城之后,率兵向東,與王凌截殺霍峻。 待霍峻兵敗而歸,魏軍將可趁勝而進,縱不能奪回壽春,亦要將戰線推到淮水,不讓曹魏那么被動! 第668章 攻守之論 在曹叡召集三州文武制定戰略時,出兵在即的霍峻并未閑著,在與顧雍確保后勤輜重充沛的情況下,渡江至江都練兵。 北伐的十五萬大軍除了布防在邊境的數萬兵馬,從揚、江、武漢趕赴而來的十余萬大軍在江都周邊扎營,其營壘綿延近百里,水寨陸營,旌旗相連,舟舸穿梭,聲勢浩大! 霍峻至江都練兵,主要是為了統一軍中號令,熟悉軍中各級將領,以及了解十余萬大軍的虛實情況,以便在開春之后用兵北伐。 中央禁軍不用多說,因常年赴邊作戰,且是南漢抽調四方精銳組建而成,其將士訓練有素,甲胄、器械為軍中上品。且南漢著重騎卒,步騎比例相對較高。 揚州兵則因經常過江作戰,雖不及淮兵與禁軍,其兵馬相對較弱。兵馬勢力最次者,莫過江州郡兵,參與大規模戰事少,且多負責物資轉運,戰斗力最弱。 不過弱兵中亦有強兵,江州諸郡兵中以鄱陽郡兵最為驍勇。鄱陽郡兵之所以驍勇,與郡守周魴及鄱陽郡地理環境有關。 鄱陽郡東臨群山,西接鄱陽湖。因有山水之勢,故有大量山賊、水寇盤踞其中,劫掠出沒過往商隊。如遇兵馬圍剿,則退守山水之間,令中樞為之頭疼。 劉備在晚年冬巡時,在柴桑遇見縣令周魴,與之交談深感有驚奇,遂大膽委任周魴治理鄱陽郡,兼統郡兵。 周魴上位之后,一邊招安山賊水寇,一邊cao練郡兵。在了解匪寇老巢之后,周魴招安者為向導,發兵征剿之,境內為之太平,降得匪寇近萬戶。 劉備為之大喜,封周魴為偏將軍,封都鄉侯,負責鄱陽、臨川、建安三郡防務,駐扎在上饒地區,其經多年征討,周魴帳下兵馬有八千人,可謂精銳。 至于為何讓周魴負責江州南三郡防務,主要與江州所轄疆域有關。江州設立本質是為了削弱荊、揚二州,以便劉備以武漢駕馭吳楚,故江州不僅管轄鄱陽湖周圍諸郡,還有將建安郡(福建)納入統治。 周魴所負責的三郡防務,其區域大體在后世的江西、福建二??! 在漢末時期,江西、福建二省因山嶺眾多,故盤踞有大量蠻夷,為了統治這些蠻夷,故需駐兵以為威懾之用。且因黃射常年治理建安郡,中央也需要派兵震懾一二。 二十年前,黃射以江夏換建安郡,劉備承黃射之情,一直讓黃射出任太守。而黃射挺能活,六旬有余他的他,身體健壯,因家族在建安扎根,不愿離開建安郡。 得知南漢將大規模北伐,黃射非常識趣,讓兒子黃虔率三千精銳部曲北上,蓋有希望讓兒子繼承自己建安太守的念頭(1)。 今霍峻便至江州軍營,周魴、黃虔等將校隨行左右。 “不錯!” 高臺上,霍峻見江州兵馬已能看懂大軍調度令旗,排列出整齊軍陣,甚是滿意說道:“經多日調教,將士皆明令號,各部進退有序,此兵可用!” “不敢!” 周魴帶頭拱手,說道:“江州兵馬尚有不足,魴當與各都尉多習陣法,令將士勤練武藝!” 霍峻手搭腰帶上,笑道:“江州兵馬或不如逆魏強軍,但卻遠勝逆魏弱兵?!?/br> 經歷多年征戰,曹魏精銳折損嚴重。曹叡擠出的近三十萬大軍,其中大部分是弱兵、新兵。江州兵馬戰斗力或許不強,但若對付曹魏雜兵,只能說綽綽有余。 就在霍峻言語間,侍從趨步而至,拱手說道:“稟大司馬,徐州最新軍情送達,十萬火急!” “好!” 霍峻指著臺下各部,說道:“元復統率各部cao練,子魚隨孤而來?!?/br> “諾!” 周魴與周瑜非同族,其為吳郡陽羨縣人。其與龐統、黃權經歷類似,先是入仕從政,在鍛煉中展露出軍事天賦,而后文吏轉武將。 劉備去世的前幾年,周魴憑借其出色能力,已經被劉備所賞識,類似黃權那種模式,打算培養周魴,欲委以要職??上囵B到一半,劉備便因患病駕崩。 霍峻與劉備的判斷相同,周魴有成為督帥的潛力。當下為了培養周魴,霍峻拔其為昭義將軍,與太史亨分統江州兵馬。 江州大營至江都有三十余里,霍峻乘馬奔馳至帥府。 “大司馬!” 見霍峻腳步匆匆而來,左右從吏不敢擋路,紛紛讓道行禮。 入了大堂,霍峻將披在肩上的大氅交予左右,問道:“徐州有何最近軍情?” “都督!” 蔣濟將巾帛交予霍峻,說道:“據斥候言,孫權下令,命胡質、孫禮棄守東海、瑯琊二郡,將二郡兵馬收縮至穆陵關。孫權率軍民修繕齊長城之舊壘,青州兵馬大軍據屯大峴山?!?/br> 趁著霍峻瀏覽巾帛期間,蔣濟繼續說道:“今齊魯地區,呂虔加固彭城,屯兵糧于內城;孫權收縮兵力,撤至穆陵。以濟觀魏軍之所為,當有東守大峴,西據彭城之意?!?/br> 霍峻走到輿圖跟前,問道:“王凌兵馬何在?” 蔣濟用木棍指向湖陸,說道:“兗州兵馬駐扎于湖陸,距彭城僅兩百多里,距南武陽亦有兩百余里。觀其屯兵選置,當有防備我軍奇出泰山,突襲兗州之意?!被艟抗饽曒泩D,問道:“今孫權更改舊時布置,不知諸君有何高見?”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都督,孫權無故舍棄瑯琊、東海二郡十余縣,應是識破我軍欲圍開陽,以擊諸軍之方略!” 圍開陽以逼魏軍野戰的方案,早在之前的軍事會議中就有被反復提及。畢竟霍峻所統兵馬眾多,根本不畏與魏軍野戰,反而為了盡快有戰果,漢軍巴不得魏軍主動野戰。 “今魏軍主動舍棄瑯琊、東海十余縣,我軍不動兵戈可得數萬百姓,擴千里之地,豈不樂哉!” 丁奉笑了起來,大大咧咧說道:“以奉觀之,當是孫權知曉都督圍城打援之策,故主動撤離二城,聚重兵固守大峴,以退我北伐大軍?!?/br> 丁奉跟隨霍峻征戰二十余年,耳熟目染之下,丁奉已是漸懂兵法。今孫權所為,丁奉一眼就能看透。 “怕是沒這么簡單!” 霍峻望著輿圖上狹長的沂、沭河谷,蹙眉說道:“孫權雖不善用兵,但卻有長謀。今舍二郡十余縣,豈會專守穆陵而無遠見?縱孫權無遠見,曹叡豈會無長謀?” 霍峻之前雖然藐視過孫權兵事才能,但不代表霍峻無視孫權,或是將瞧不起孫權。如之前所言,孫權能作為吳大帝,其必有宏偉之大見,故霍峻不信吳大帝的手段僅限于固守穆陵關。 周魴思考少許,說道:“明公可是擔心此為孫權誘敵深入之策!” “或有可能!” 霍峻負手背腰,說道:“今具體布置未知,難以判斷孫權用意!”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下邳至穆陵關,其道有七八百里,道路漫長,恐孫權有意固守關隘,令輕兵出小道,劫抄我軍糧道?!?/br> “士元有何見解?”霍峻問道。 龐統蹙眉良久,說道:“子通之語,統以為然也。當下魏軍屯兵據守,其當觀我軍進軍而用兵。如我軍直取穆陵,兗州兵馬必會趁機而動,反之亦然!” “至于兗州兵馬有何動作?” 龐統沉吟片刻,說道:“若是順泗水而下,直取下邳,以斷我軍退路?;蚴桥c滿寵合兵,截斷泗水河流,困我軍于淮北?!?/br> 聽著眾人分析,丁奉腦殼有點大,說道:“都督,那當下瑯琊、東海二郡十余縣可先取否?若是不取,是否轉兵向彭城?!?/br> “彭城城郭高而堅,當下如欲取彭城,可用泗水灌城!” 蔣濟指向輿圖上的彭城,說道:“泗水或可破外郭,但欲下內城恐是不易。一旦時入秋季,泗水干涸,大軍唯有撤兵?!?/br> “那入瑯琊,直破穆陵關如何?”丁奉問道。 蔣濟笑了笑,說道:“孫權集青州之兵固守穆陵關,我軍恐是難破之!” “長史莫非欺我!” 丁奉臉色不太好看,說道:“據長史之語,彭城、穆陵皆難以被我軍所破,莫非欲令大軍就此罷兵!” “哈哈!” 蔣濟與龐統相視而笑,說道:“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戰前深明二者之利弊,待敵己示不足之時,可發兵攻矣!” 說著,蔣濟看向踱步而思的霍峻,問道:“不知都督欲如何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