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節
劉曄微微頷首,說道:“固守穆陵關,誘敵深入之策多無差錯,孫君依照方略稟報即可?!?/br> “善!” 少頃,曹叡與孫權、王凌入行府衙,文武依照班次而列。 端坐榻上,曹叡也不過多說閑話,直接說道:“諸君皆為國之棟梁,今已十月末,尚有兩三月,冬季將退,河水上漲。而那霍峻已至秣陵,召南土之兵馬集結?!?/br> “實不相瞞,朕得細作軍報,其言霍峻此次動兵,是為南朝古今未有之盛,其兵馬之多,恐勝我軍。故朕今日東巡非為他事,專為齊魯戰事而來,督查各地之守備?!?/br> 頓了頓,曹叡看向孫權,語氣加重問道:“不知諸君備戰如何?可有具體之方略?” 孫權心領神會,起身離席,說道:“啟稟陛下,權與王兗州、呂徐州探討多月,漸有用兵之方略,本欲上疏與陛下。不料陛下親臨兗州,權惶恐至極!” “無事!” 曹叡語氣放緩,說道:“朕既已至此,孫卿可當面陳述方略!” “諾!” 孫權向曹叡拱了拱手,說道:“今陛下召三州文武至此,故容權借此時機暫說別語!” 得到曹叡批準,孫權有意無意看向吳質,說道:“近來權多有聽聞閑言碎語,言徐州為中原之門戶,宜當派虎將坐鎮??v不得虎將,亦要有守戶之犬坐鎮,然豈料陛下遣一豬豕坐鎮徐州?!?/br> “呵~” 自嘲之語一出,在堂眾人不由笑了起來,縱是一直沉臉的曹叡亦有所笑容。 見曹叡有所笑意,孫權語氣一轉,沉聲說道:“然權以為豬豕喻我,當是有所恭維?!?/br> “權雖少用兵,卻多有閑讀兵書,如那《孫子》《尉繚子》《太公六韜》等,權皆耳熟能詳。故觀兵法之精妙,覽古人之用兵,類豬豕用兵不少,且皆有所得?!?/br> 孫權踱起步來,說道:“何為類豬豕用兵?權以為無非如下兩點,其一,臨敵之時,以尾朝壁,令敵難以擊尾;其二,豬豕以頭臨敵,肥頭大耳,能受重抗,待敵懈怠,利齒咬之,敵則被豬豕所敗?!甭犞鴮O權以豬豕論兵之語,吳質忍不住譏笑了下,低聲說道:“滿嘴胡言!” “嗯?” 孫權看向動嘴的吳質,問道:“不知吳君有何見解?” “未有!” 見眾人目光朝來,吳質臉色淡然,說道:“適才質言,孫君高見!” 孫權蓋知吳質沒說什么好話,心中忍著不悅,繼續說道:“權與二君深思多時,覽觀霍峻之用兵,卻有所得。今霍峻為楚之猛虎,世間寡有人能敵之。今以虎、犬之法御之,多有困難?!?/br> “霍峻用兵酷愛以火、水為助力,昔震澤、金口便以火攻取勝,而合肥、壽春以水淹取勝。除水、火二法之外,霍峻如若用兵,常喜圍城而擊援,或是誘敵深入而擊之?!?/br> “故欲御霍峻,當不可逐一固守城池,而應當有所舍棄。如壽春之所以為能遏霍峻多年,無非壽春背靠中原,能得河南之力??v起大軍圍之,因我朝大軍來援,里表呼應,遂是不可下邪!” 孫權環顧眾人,自信說道:“我軍如能令霍峻無水、火可用,讓其無法圍城擊援,憑守堅城天險,未必不能退其兵馬!” 在學習兵法上,不得不承認孫權是好學生。孫權為了抵御霍峻,他把霍峻幾十年來的用兵案例找出來,且一一仔細復盤,尋找霍峻的用兵風格。 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孫權終于有所得。在他看來,霍峻用兵無非就兩種套路,水戰用火攻,攻城用水淹。無法用水淹,則就喜歡圍城打援,利用他手上的強兵取勝。 除以上二者之外,霍峻用兵似乎沒什么新意,蓋是用這些屢試不爽的戰術。故孫權以為得霍峻用兵精髓,與劉曄、王凌、呂虔制定戰略時,多有依照這些戰例去思考。 “嗯!” 聽著孫權以上之言語,曹叡點了點頭,說道:“孫卿坐鎮青州以來,想必多深研霍峻用兵之法??v觀霍峻用兵之法,無非以上之策??!” “陛下英明!” 孫權恭維了一句,說道:“故臣以此出發,與王兗州、呂徐州研討,竊以為東海、瑯琊一馬平川,不可以阻擋?!?/br> “瑯琊郡治開陽,依沂、治二水,三面臨水,唯北臨原,看似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可棄之。但觀今下之形勢,權與諸君以為如守開陽,霍峻必筑河堰以淹城,而后屯兵險要以破援軍,效仿往昔之策?!?/br> “時霍峻圍開陽,青徐兵馬奔赴救之,因兵力懸殊之故,多半會被霍峻所敗。若命兗州兵馬與青徐兵馬分道而進,兗州兵馬出泰山郡行軍,因沿途山嶺多險峻,恐會被霍峻破于半道?!?/br> “青、兗二州兵馬被霍峻分兵敗之,其取開陽之后,將轉攻彭城。以泗水淹彭城,汴、荷二水門戶大開,霍峻將可北至黃河,西取中原,東掃青徐。為國家大事計,故權以為開陽不可守,應當棄開陽,收縮兵力至穆陵關?!?/br> 曹叡對照著齊魯地圖,并對照孫權所預估之言語,神色不由再次嚴肅起來。 確實如孫權所言,如果以開陽為橋頭堡,以阻擋霍峻用兵。那么霍峻非常有可能采用圍城打援之法,水師封鎖治、沂二水水面,并派兵在城北封堵,將開陽城包圍起來。 曹魏為了救援開陽城,青州兵馬將順沂水而下,從東北方面而來;而那兗州兵馬入泰山郡,從西北方面而來。 東北、西北兩面隔有沂蒙山,信使傳遞非常不方便,且會因路程長遠問題,難以統一行軍。 分兵行軍,且各部兵馬還不如霍峻多,如此良好的戰機,那么將會被霍峻抓住,而后逐一擊破。所以孫權提出放棄瑯琊、東海二郡,實際上是正確的選擇。 “彩!” 曹叡忍不住鼓掌,說道:“孫卿之語可謂真知灼見,如若固守瑯琊,青州之兵將危。如坐視被圍,開陽城中將士將皆被霍峻所擒,此將空損兵力?!?/br> 聽著曹叡的認可,孫權神色不由得意起來,用那余光看向吳質。卻見吳質神色陰沉,似乎非常不滿意。 第667章 優勢在我! (上章:豫州改成兗州,我弄錯了?。?/br> 孫權舍棄開陽的分析,讓曹叡為之耳目一新。為了緩和氣氛,曹叡暫延了會議,轉而參加洗塵宴,以為拉攏兗、徐、青三州將領。 當日,筵席喧鬧,觥籌交織,直至深夜之時,君臣方興盡而歸。 次日,早膳之后,曹叡再召三州諸將商討軍事。 相較昨日倉促舉行的軍議,今日會議準備的甚是充分。在堂壁上懸掛青徐輿圖,且上有標記敵我勢力之分布,讓人一目了然。 “拜見陛下!” 曹叡從堂側而入,列席文武起身長拜而迎。 曹叡繞行半周,將披在肩上的大氅交與侍從,而后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坐下,說道:“實不相瞞,朕之所以著甲胄而來,實因京中多有謠言,言徐州將舍與霍峻,朕夜不能寐,故至兗州以為監督軍事?!?/br> “昨日,孫車騎之語讓朕倍感欣慰,可見謠言不可深信。今再召諸君至此論事,非為他事,而是朕欲讓諸君深曉徐州之重,及探討御敵之方略!” 說著,曹叡端坐榻上,說道:“今日論兵,諸君盡述所思,不必拘束!” “呂卿親守彭城,多與水賊接觸,今局勢如何,可向諸君道明!”曹叡說道。 “諾!” 呂虔奉命而起,說道:“早些年,霍峻僥幸攻克下邳,然徐州之局勢未有較大之變化。如與霍峻作戰,仍可執行舊時之方略,以兗、青二州兵馬成東西合擊之勢,以鉗制水賊之兵?!?/br> “當下關鍵所在,若棄瑯琊,固守穆陵關,如何擊退霍峻,或是說如何利用東西合擊之勢,尋機擊敗水賊兵馬。然無論如何,一切之事當以固保彭城為中心,與敵行逐鹿中原之爭?!?/br> 孫禮略有異議,說道:“使君,我軍雖有三州之力,但因下邳被占之故,我軍難以合兵。水賊如若不取瑯琊,而轉取彭城。我青州之兵,為解彭城之圍,亦要向下邳進軍?!?/br> “霍峻則可以圍彭城,而擊青州之援兵。青州兵潰,豫州之兵恐會被霍峻所敗。時齊魯兵馬俱敗,禮恐彭城復現項羽被困垓下之事。今青州可棄,莫非徐州可棄彭城乎?” 針對孫權放棄瑯琊的言論,瑯琊太守孫禮尤其不滿。 在他眼里,如果霍峻不打開陽,而轉取彭城。以彭城之地形,依舊可行圍城打援之勢。昨天孫禮不好反駁,當下呂虔談及形勢問題,孫禮自要提出他的質疑。 孫權瞥了眼孫禮,主動開口說道:“彭城者,為中原之門戶。其城雖三面臨水,與開陽形似,可用水淹破城。然彭城高而險固,為防泗水灌城,在城南內筑有金城??v外郭被泗水所沒,但守軍足以憑金城而守?!?/br> 彭城修筑在兩河交匯而成的半島上,其三面臨水,唯南面臨原。因城北毗鄰泗水,為防止水淹,在城南高處修筑有金城。金城內囤積大量糧草、輜重,可以屯駐五、六千兵馬。 故彭城一旦遭遇水淹,魏軍則可退守金城固守,其將如霍攸之守下邳一樣,縱外城被淹沒,也可以憑借內城固守。 “泗水者,夏盛而秋降,故以泗水灌城,河水須臾漲退。短者一、二月,長者二三月。水賊見城不可下,自會因糧匱而退?!?/br> 孫權自信滿滿,說道:“時霍峻舉大兵圍彭城,青州之兵可出穆陵關,不與霍峻野戰,專以輕騎襲擾糧道。待霍峻糧盡而退,兗州之兵掩殺之,青州之兵則可復瑯琊、東海二郡?!?/br> “卻不知孫瑯琊何來項羽被困垓下之言?” 吳質為了刁難孫權,說道:“如按孫君之語,棄守瑯琊之開陽,而專心固守穆陵關。其不畏霍峻一旦兵破大峴,青州五郡將無險阻,其長驅直入,將如韓信下齊之勢?!?/br> “而后齊地平復,轉兵西進,復行四面楚歌之事??v我軍不欲為項羽,然在敵我形勢之下,垓下之故事恐將重現!” 聽著吳質、孫禮一直在提及被困垓下之事,曹叡心中愈發不快。為了保持儀態,曹叡喝了口水。 王凌見孫權被圍攻,出言相助,說道:“水賊輕果驍勇,所利在速戰。初鋒勇銳,不可爭也。故宜憑穆陵三重險關,使霍峻不得入,曠日延時,沮其銳氣?!?/br> “霍峻被阻大峴,時可簡精騎二千,出瑯琊、西海,循海道而南,絕其糧運。臣別率兗州之軍,緣山東下,出治水,腹背而擊之?;艟r見前有險關,側有重兵,尾有輕騎,其兵唯有撤之?!?/br> “然也!” 孫權微微頷首,興奮說道:“臣之所以舍東海、瑯琊二郡,本欲令霍峻誘敵深入。從下邳至穆陵有道七八百里,堅壁清野,燒毀栗苗,奪民糧輜,使敵無所就食?!?/br> “霍峻率兵遠道而至穆陵,兗州之兵出泰山郡,如開陽兵少,則可中道而截取,斷其糧輜。彼時霍峻前有險關,后斷糧草,其兵必敗矣!” 孫權將他壓箱底的方略拿出來后,在場眾人無不側目之,唯劉曄撫須而笑。孫權、王凌討論出來的用兵方略,其中大部分是劉曄所構思。 之前有孫權言,孫權為君用兵,因能識俊才,故常有出色戰績。當下孫權驟然擔負三州軍事,其自知無大才,深思之下決意請劉曄出謀劃策,且又聽取王凌之建議。 劉曄不愧為能與有荀彧、荀攸、賈詡等人齊名,在鉆研多日下,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即放棄東海、瑯琊二郡,將大量百姓與狹長疆域送與霍峻。引誘霍峻率兵直取東海、瑯琊二郡,而后在穆陵關阻擊霍峻。 趁霍峻被阻穆陵關下時,孫權派遣精騎沿海岸南下,襲擾沂水河道,打擊漢軍的運糧補給隊伍。 當霍峻著手解決東南方向的騎兵時,王凌率兗州兵馬行至泰山郡,順治水河谷東下,攔腰截斷霍峻退路,與孫權形成腹背夾擊之勢。 “彩!” 曹叡忍不住評價,說道:“誘敵深入,截道而擊,抄而圍之,非善用兵者,不能有此策!” 說著,曹叡謂左右文武,贊揚說道:“孫車騎自詡不及豬豕,實為謙遜之語。以朕觀之,孫車騎用兵不下驃騎將軍矣!” “不敢!” 孫權躬腰而自謙,說道:“此非臣一人所有之策,其中不少細節臣得劉侍中、王兗州、呂徐州指正!” “仲謀過謙了!”曹叡沉吟少許,問道:“當下三州兵馬有多少?” “稟陛下,青、兗兵馬各有兩、三萬人,徐州兵萬余人,三州兵馬數目在七萬上下,兵馬難言精銳?!睂O權說道。 江淮兵敗之后,曹叡下詔準許河南諸州自募兵馬,且讓各州抓壯丁為兵,故而兵員數量有一定恢復,但從質量上來看說不上多精銳。 “兵馬在七萬之間!” 曹叡思慮少許,問左右近侍道:“今冀、幽、并有兵多少?今尚有多少兵馬可用?” 衛臻整理了下思緒,說道:“稟陛下,河北及司隸尚有十余萬之數可用,荊宛本部兵少,需由豫、司二州抽兵南御。因河西與關中斷絕,需由并州之兵入關助之!” “據之前布置,荊宛之兵有六萬之數,汝南之兵有近兩萬人,關中之兵不下五萬。當下除張郃將軍所統三萬之數,洛陽兵馬萬余眾外。今國內尚有四、五萬人可用,但幽、冀邊郡不可不守?!?/br> 曹叡考慮良久,說道:“調河北兵馬四萬南下,兩萬五千人與青州,一萬五千人與兗州。河北若有動蕩,朕當移鎮河北鄴城?!?/br> “諾!” 依照曹魏當下布置,齊魯三州集結兵馬有十一萬左右,豫州汝南地區有兵兩萬人,荊宛兵馬六萬,關中兵馬五萬。張郃手上有三萬機動兵,曹叡 河北尚有兩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