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節
法正不慣著劉備,直言不諱說道:“陛下將萬人,橫行天下,寡有人可及。然若將大軍,則陛下韜略不足。正之所以隨軍,竊以為自有兵略,縱不能令陛下奔取長安,但亦能讓陛下全身而退?!?/br> “武關漫道千里,昔楚兵至藍田,臨下咸陽,縱因兵敗而撤。今陛下何以為咫尺可下長安乎?” 劉備沉默而嘆,若是其他人這么直白地說,他會生氣不悅。然法正這么說,他卻無話可說。 長嘆了口氣,劉備說道:“朕之所以不愿讓君從征,是因憂孝直身體。孝直年歲已長,小疾不斷,今突發大疾,怎能忍心勞累君乎?” 法正面露感動之色,真誠說道:“正奔波亂世,委居劉季玉之下,如明珠暗投,不得明主。幸得陛下識才,委正以心腹,許以隨軍籌劃,出入一體,無君臣之分,正不死則難以報君恩?!?/br> “馬孟起舍父捐子,無惡不為,是為反復小人;陸伯言兵略有方,然身懷儒氣,無超群之膽略。故今襲長安,非大利之局,加之陛下率軍深入,禍福難料。正不隨行,病雖愈,但生如死;若行之,縱死如生?!?/br> 劉備神情為之動容,緊緊握住法正的手,說道:“我唯恨早年無知,中年無業,不能早逢孝直。如能早得孝直,天下或早已入我手?!?/br> “陛下!” 當晚,法正被馬車載著隨行大軍。劉備則率黃權、劉封、太史亨、傅肜、馮習等三萬精銳步騎向武關,準備與駐守武關的吳懿會合。 次日,趙云、文聘依照布置,欺騙淯北下營的魏軍。 后日黎明,待劉備遠行無追兵后,趙云、文聘、呂蒙等將紛紛乘船夜退。不及天明,漢軍浩大的撤軍蹤跡被魏軍發覺,迅速上報到曹丕手上。 大帳內,曹丕神情既有陰沉,亦有為劉備所部撤軍而感到無措。 曹丕環視眾人,問道:“今劉備大軍乘舟遠遁,諸位可有所得乎?” 不待曹丕說完話,劉曄立即出列,語氣著急說道:“陛下,劉備所部離散,非是遠遁,恐是為轉進關隴。今馬超起兵叛于武都,陸遜出兵漢中。劉備若從武關疾行,則能與二人匯于關中。時三軍齊發關中,以關中今下之兵,恐難御之!” “轉進武關?” 曹丕皺起眉頭,說道:“劉備不畏我軍斷絕其糧道嗎?” “不畏!” 劉曄見曹丕還沒反應過來,仔細說道:“丹水源發上洛,順商縣,過武關,經南鄉,入漢水。昔河道干涸,舟舸運糧不便。今時值初夏,河水上漲,利行舟舸運糧?!?/br> 說話間,劉曄著急的都快跳起來,說道:“之前劉備襲取武關,實為今下之用。劉備此番北伐,目的非宛城,而是關中。陛下當迅速派援兵向關中,屯大軍于藍田,阻劉備入關中?!?/br> 經劉曄這番一說,曹丕這才反應過來,臉色大變。 劉備之所以不直接打關中,而是擔心洛陽兵多,如果被堵在藍田。 今劉備采納法正的聲東擊西之策,出兵宛城,實際上把洛陽中軍調到南陽后,劉備直接取武關入關中。 劉備大軍不用繞路,漢軍走武關入關中,路途上是有一千里左右。 曹丕被劉備忽悠到南陽,當得知劉備兵向關中,再派大軍取支援時,則是要繞路。如曹軍要到關中,則是要讓援軍先到葉縣,北上父城,到洛陽,繼而再走函谷關,從潼關入關中,繞一大圈,路程有兩千多里,兩倍于劉備。 劉備可以利用多出來的時間,破武關道上的關隘,凡能在藍田擊敗魏軍主力,就能渡過灞水取長安。也就是說劉備進攻迅速的話,甚至可以在曹丕大軍抵達前,拿下長安,封鎖潼關。潼關被奪,曹魏怕是難以擊敗漢軍,重新奪回關中。 曹丕神情慌亂,罵道:“老革果是狡猾,今下當如何是好?” “曹子丹多謀,其已命郭淮、費耀守商地諸城,其兵雖寡,但足以延緩劉備所部?!?/br> 劉曄似乎什么被踩到,不用曹丕問,直接把方法倒出來,說道:“陛下離京前曾命司馬懿、孫權各督五千兵馬,今當陛下命快馬往長安,令司馬懿率萬人,趕赴藍田,讓其督領軍事?!?/br> “且陛下讓右將軍率輕騎兩萬急行長安,以為增援兵馬;今劉備舍離荊北而往長安,其糧道必然寡備,陛下可命左將軍率兵取新野,襲擾其部糧道。而陛下可率兵馬攻武關,看能否破關夾擊?!?/br> 見劉曄布置得當,曹丕微微緩解焦慮,說道:“且從劉侍中言語!” “諾!” 少頃,侍從來報,說道:“啟稟陛下,利城兵叛,殺太守徐質而叛,今臧徐州、呂青州分兵進討。然曹鎮南恐霍峻趁機北上,今求兵馬援助,準其發兵御賊?!?/br> “準!” 今時的曹丕已無出兵前的得意,而是因形勢混亂,情緒甚是緊張,腦袋上溢滿汗漬,用巾帕擦了擦,不深究詢問,直接答道:“速發兵為援!” 第509章 腹心之禍 四月,關隴、徐淮、荊商各有戰事爆發,天下為之劇變。 劉備自轉道西進關中,漢軍步騎疾行,僅三四日時間,路途則已過半。 大軍至武關時,劉備與武關諸將匯合,留吳班鎮守武關,防止后路被斷。繼而命張飛、龐德率兵萬人以為前驅,兵鋒直指長安。 大軍臨近出發前,神策將軍黃權上疏道:“商於六百里之地,坦隘錯落,山嶺夾道,易進難退。魏人驍勇善戰,陛下逆行大道,臣恐魏人抄道斷糧,今臣請為羽翼,入弘農界以當寇兵,以護陛下側道?!?/br> 武關道是由灞水河谷與秦嶺南側丹水河谷連接而成,自古為關中與江漢聯通的重要關隘。 相比艱險的蜀道而言,武關道除了入關中藍田那段難行外,其道路整體上不難通行。且因是河谷地形,居住的百姓不少,是有上洛、商二縣建制。 商於六百里地,看似僅能聯通關中與江漢,實際上還能翻越山嶺能至弘農,弘農則與洛陽道路相通。 故而曹魏除了可以在藍田圍堵漢軍,實際上還能抄道路半路伏擊漢軍,截斷漢軍道路。 黃權出生巴地,深知天下無險峻,大多關隘都能翻山越嶺偷渡過去。今見劉備除了在武關布留重兵,對側翼山嶺峽谷,缺乏警惕戒備,則是主動請纓屯兵護衛。 劉備深以為然,采納黃權的建議。拜黃權為鎮北將軍,督商丹之眾萬人,屯兵東側弘農險要,以防魏師偏軍抄道伏擊。 留兵五千守武關,撥五千人與黃權。在確保后方無憂之后,劉備自率三萬精銳步騎,向上洛城逼近。 在劉備向長安用兵的同時,洛陽收到曹丕的快馬書信,得知劉備轉道親征長安,朝野高層頓時人心惶惶。 五月,洛陽,尚書臺。 殿內,曹丕派出的謁者,向司馬懿、孫權、陳群幾人細言戰事變化經過。 眾人越聽,臉色越差。曹丕率大軍南征,被劉備擺了一道,今大軍主力在南陽,而劉備已向關中挺進。 陳群盡量保持沉穩,問道:“今陛下來信,言劉備抄道直取關中,今大軍在南陽,兵力抽調不及,曹鎮西獨御陸遜,藍田、上洛唯郭淮、費耀二人,兵力有所不及,此將如何是好?” 孫權直接從榻上起身,情緒激動,奮然說道:“關中事關我大魏之門戶,今受水賊奔襲,唯發舉國之兵而御之,何有商量詢問之余地?” 劉備都打到長安跟前,孫權哪里還有什么心情與陳群討論御敵方略。一旦長安被劉備拿下,關中被收復,大魏直接可以宣告滅亡了。這已經不是邊境之禍,而是屬于腹心之災。 孫權平日縱有為己取利,舞弄權術的念頭,但今大敵當前,他豈敢再有徇私之念。他縱兵略不行,但亦知寒唇齒亡之故事。 孫權看向司馬懿,說道:“陛下授你我兵馬各五千人,此兵雖尚未歸心,但家門之禍在前,不可猶豫遲緩,宜當遣兵馬速速西進,圍堵劉備于藍田灞上?!?/br> 說著話,孫權再看向陳群,說道:“公發洛陽各大族部曲為兵,由遣一將隨后而至藍田?!?/br> “不必了!” 話音剛落,殿外傳來渾厚的聲音,眾人尋聲望去,卻見是任城王曹彰,其身披黑色魚鱗重甲,腰佩環首長刀,手抱鐵面兜鍪,步伐矯健且又沉穩。 “拜見大王!” 眾人反應過來,向曹彰拱手施禮。 “殿下戎伍打扮,不知是何緣故?”陳群明知故問道。 曹彰手按刀柄,沉聲說道:“眼下大敵當前,我曹家江山岌岌可危,今何需研討退敵之策,唯盡出司隸各族部曲,奔赴關中。本王為魏任城王,是有先帝血脈,當率兵爭效于沙場,豈能為婦孺引頸而待死乎!” 曹彰尚知今下形勢關鍵,則是向司馬懿拱手道:“司馬撫軍,今陛下委大任與卿,本王愿從君之軍令?!?/br> “不敢!” 司馬懿急忙將曹彰扶起,說道:“殿下為尊,懿豈敢將之。殿下如欲有心殺敵,可與懿合軍同往關中。試問殿下已合多少部曲?” “今彰已合宗親及武勛各家部曲兩三千人,騎數百人,然老幼不齊,恐非水賊之敵手?!辈苷么鸬?。 司馬懿沉吟少許,說道:“懿與孫鎮國各有五千人馬,今可由殿下統率騎卒日夜兼程,先至關中藍田。懿率余者步卒,舍輜重并進,隨殿下所部而后至?!?/br> 接著,司馬懿叮囑說道:“敵自江漢遠道而來,不識我軍底細。殿下率騎至藍田時,如敵兵已至灞上,則可虛張聲勢,以為故弄虛實,令劉備疑而不敢輕進?!?/br> “君當安心!” 曹彰抬頭而笑,胸有成竹說道:“孤縱橫烏桓,兵破遼東,無人能擋。孤舉騎至灞水,如劉備渡河,以騎卒蹈之,必破其軍;若劉備畏而不進,則下營固守,以待君步卒?!?/br> 說著,曹彰按劍虎步而出,當即要領騎西進,趕往關中藍田。 待曹彰走后,司馬懿上前握住孫權的手,說道:“陛下委大任與你我,今關中家門有禍,唯竭盡全力。懿往關中,朝中事務唯賴君爾!” “請仲達放心!” 孫權語氣激動,保證說道:“權當發中國人力物力以應關中,唯望君舉策而退劉備。關中四塞險峻之地,臨近京師,其斷不可被劉備所趁?!?/br> “善!” 孫權與司馬懿本因主副掌事關系,尚有權利小糾紛。今大敵在前面,孫權與司馬懿二人矛盾盡數被擱下,專心解決外敵劉備。 不得不說劉備轉下關中,從戰略、戰術上都非常出奇,但卻別忘曹魏仍是統治中原的龐大帝國,在危難之下其所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尤其驚人。 隨著劉備轉道武關,其戰爭焦點也切換到武關。 劉備從武關出發,蓋因目標長安,兵馬士氣高昂。張飛與龐德為前部,所到之處,攻無不克,連下數城,兵鋒直逼上洛城。 得聞劉備率精兵入關中,曹真縱有所備,但亦大為驚駭。但由于馬超兵入隴右,陸遜兵出儻駱威脅關中,讓他難以回師,唯有命費耀、郭淮竭力守住上洛、藍田。 費耀以三千人守上洛,張飛、龐德率軍血戰不克,唯下營等候后軍的劉備。趁著喘息之機,費耀當即派人寫信與郭淮,求其率兵部來援。 駐守藍田的郭淮,去信否決了費耀的需求。 郭淮書信言,長安者,兩漢之舊都,劉備素以興漢為己任,今提兵而至,其部士氣必高,唯避其鋒芒而后御之。且藍田兵馬弱寡,縱有上洛城郭,恐亦非劉備勁旅之敵。藍田地形崎嶇,三面環山,修壘堅守,集關中之力,或能阻之…… 郭淮的書信很長,為費耀分析了當下的戰況。其表示劉備謀圖長安已經很久了,此番進軍,劉備及其部下士氣必會高漲,今下關中兵少,不能與劉備硬碰硬。 郭淮不僅拒絕了費耀求援的消息,還建議費耀率兵撤到藍田,與他一起固守,等候洛陽的兵馬救援。 事實果如郭淮所言,劉備破長安心志之堅定,非尋常人可想。自他從武關出發后,分錢財與部下,并與部眾約‘如下長安,盡分城中府庫’,軍中將士士氣頓時昂揚。 且在劉備指揮得當下,一路上所戰無所不克,無城不下。今大軍逼至上洛城下,劉備先派人入城勸降,見費耀不降。劉備直接選先登死士攻城,親臨戰場,連攻城郭兩日。 兩日下來,漢軍死傷不少,城中守軍死傷亦重??覆蛔〉馁M耀,率部舍城而走,投奔在藍田駐守的郭淮軍。 見費耀棄城而逃,劉備順勢入城,撫恤城中百姓。而商於百姓無不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大軍在上洛不敢耽擱太久,劉備在法正速進的建議下,率精銳兵馬向關中進發。百余里的路程,但因山道崎嶇難行,漢軍不得已走了兩日。 及劉備所部的漢軍旗幟出現在藍田時,長安及諸邊城郭士吏震動不安。然由于郭淮守住藍田,劉備大軍被堵在青泥,不得入關中,京兆士族觀望形勢,尚不敢有所動作。 郭淮不愧是有名將之資,其深知劉備所部士氣之高昂,非硬碰硬所能打得過。在劉備進軍間,郭淮特意將營寨挪到山上,居高而臨下,且加固營壘,多設陷阱,以迎劉備所部。 劉備兵至青泥,見郭、費合軍下營,唯有緣山而攻營。連攻數日,兩軍死傷慘重,亦不得克。 緊接著,法正獻計建議劉備派部隊繞行山后,放棄圍攻郭淮,偷襲長安。劉備納法正之策,派太史亨率精兵三千,渡過灞水,直向長安。 郭淮早有防備,在費耀的不解中,直接放棄山營,撤至灞水西岸,擊敗了欲繞后偷襲的太史亨,將灞水以東主動讓與劉備。 雖然偷襲長安的計策失敗,但劉備終究是擊敗了郭淮,得到了灞東之地。 休整一日,劉備命劉封率兵渡河,郭淮退兵示弱誘敵,劉封率兵半渡追之。曹彰所率騎卒殺出,兩千騎卒匯郭淮五千兵馬,擊敗劉封,漢軍淹死者近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