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節
“無事!” 曹真笑了笑,說道:“關羽患病臥榻,或不日將亡。然若亡于新野,襄樊無將,此將大利我也!” “嗯!” 司馬懿微微頷首,問道:“關羽身患重病,其難掌新野。我軍今雖難下新野,但卻利于左將軍用兵。今可分兵益左將軍,讓其從西而進,看能否渡至漢南,先解襄陽之圍?!?/br> 關羽箭傷發作,臥病于榻。新野漢軍群龍無首,威脅不了曹軍。今曹軍兵馬眾多,分兵增援張郃,開辟第二戰場,不失為上策。 曹真捋須而思,說道:“仲達所言有理。今可遣騎士南下,將關羽重病之事,以箭射入樊城,安曹車騎之心?!?/br> “彩!” 司馬懿鼓掌而笑,說道:“今雖難破新野,但陛下抽兵西進,時關羽患病,賊軍無首。兵圍新野,下樊城,大軍不僅可解襄樊之圍,或能將水賊大部,圍殲于漢北?!?/br> “善!” 第466章 士仁掌軍 十月,關羽與曹真、司馬懿對峙于新野。 魏左將軍張郃欲渡漢水,至漢南,解襄陽之圍。然漢將龐德奉呂蒙之命,進屯谷城,欲阻張郃于漢北。 張郃所部兵眾,欺龐德兵寡,命楊秋虛張聲勢,佯裝成主力大軍,從谷城下游渡漢水。 龐德被張郃所迷惑,率部至下游阻擊楊秋。然張郃卻率主力從谷城上游渡河,趁谷城空虛無備,發兵直取。 龐德聞之,驚恐不已,急忙派人向呂蒙發信求援,并率所部三千步騎后撤至黃阪下營,欲據險而守,阻擊張郃救援襄陽城的腳步。 樊城外,漢軍大營。 大帳內,呂蒙瀏覽著龐德書信,低頭微嘆了口氣。 他本欲借龐德勇烈,將精銳步騎,暫阻張郃于漢北。然可惜龐德兵少,面對水位下降后的漢水防線,難以處處顧及。 在擔憂之下,龐德被張郃的虛張聲勢之策所惑,率軍駐防下游,不料張郃從上游渡河,直接拿下空虛的谷城。 今谷城被奪,張郃率軍渡過漢水,其部距襄陽僅剩百余里的距離。以腳程推算,正常行軍三四日,急行軍一日,張郃便可抵達襄樊城下。而襄陽城外僅有漢軍的數千兵馬,屯于峴山險要上,監視襄陽守軍。 所幸谷城到襄陽,非是無險可守,其百余里道路上,多是山嶺丘陵,龐德所退守的黃阪便是其中的險要之所。 今黃阪不能有失,一旦黃阪被張郃突破,讓他殺到襄陽城下。屆時南漢發動一年多的襄樊之戰,恐會以失敗告終。而此戰若是失敗,今后南漢再想要拿下襄樊,其難度又會再上一層。 或是知道襄樊戰況不容樂觀,士仁、費祎等文武神情皆有憂慮之色。 費祎蹙眉而思,說道:“襄樊二城持久不降,其固守之心甚堅,大軍不敢撤圍,唯有阻敵于襄樊之外?!?/br> “初時徐晃、曹真來勢洶洶,先破我軍于宛城,繼而南至新野,君侯率軍親阻,局勢難言有利;今下張郃、楊秋下谷城,南渡漢水,率軍逼近襄陽。若不阻之,張郃必解襄陽之圍,則我軍前功盡棄爾!” “故以當下形勢觀之,襄樊不可不圍,張郃不可不阻。今兵力有限,君侯在北,當如何是好?” 費祎說話間,他與眾人不由看向呂蒙。在關羽北上新野后,呂蒙已是襄樊大軍的主帥,負責圍困襄樊。今西部防線出現紕漏,他必須想辦法解決。 感受到眾人熱切的目光,呂蒙負手背腰踱步于帳中,說道:“張郃用兵機變,善料戰勢地形,是為賊之名將,非龐將軍所能御。如我昔時之語,我欲領兵西進,專御張郃?!?/br> “將軍西進,何人坐鎮襄樊?” 聞言,費祎眉頭愈發緊皺起來,說道:“君侯坐鎮新野,將軍若引兵西進,襄樊大軍何人可主?以祎之見,襄樊不下,戰事不休。今將軍不如委派偏將益兵西進。由將軍坐鎮中軍,力破襄樊二城?!?/br> “不然!” 呂蒙踱步微嘆,說道:“襄樊難以促下,而敵軍之勢甚急。眼下形勢之重,不在襄樊,而在黃阪與新野。張郃非是凡將,將兵多智。今黃阪若失守,及張郃至襄陽,則形勢非我國所能掌控?!?/br> 呂蒙作為僅次于關羽的大將,他必須判斷出今下形勢,何處為重中之重。 相較早期圍困樊城是要事,當下北魏調集中兵反撲,欲攻破外圍防線,解襄樊之圍,當是以阻敵為要事。故而一旦阻擊不住張郃,讓北魏軍士沖到襄樊城下,形勢將會驟變。 今外圍防線重要,呂蒙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必須率軍西移,親自阻擊張郃,而非蹲守樊城,硬啃城池。 “將軍既往黃阪,那襄樊大軍交由何人主持?” 費祎神情焦慮,說道:“如將軍之言,今下是以新野、黃阪為重,襄樊為次。然襄樊卻亦是根本,襄樊不下,則戰事難平。若襄樊戰事有變,則又生變也!” 呂蒙遲疑少許,說道:“按腳程言,龐都督不日將至新野。今可書信與君侯,讓君侯自決是否讓龐都督南下,坐領襄樊,指揮軍士攻城?!?/br> 繼而,呂蒙補充說道:“我領兵西進之,主將未至之前,可由君義將軍坐鎮襄樊,從舊時布置?!?/br> “君義將軍?” 費祎愣了愣,繼而看向士仁。 “嗯!” 呂蒙向士仁拱手致意,說道:“士將軍追隨陛下多時,身經百戰。今我走之后,由士將軍依我舊時布置,領兵圍城,不知可否?” 頭發斑白的士仁急忙起身,答道:“既是子明將軍相托,仁豈敢不從!” 士仁是為宜都太守,他雖由關羽所管,但他卻與上級關羽長期常年不合。然所幸呂蒙為人和善,胸能容物,與士仁關系頗好。在關、士二人發生矛盾之際時,呂蒙常出面打圓場,緩和二人關系。 今位面不同歷史上,南漢人才遠勝蜀漢。劉備深知關羽、張飛二人性情有缺陷,為二人配有眾多副手。如劉備為關羽,配了呂蒙、費祎文武二者,盡量去緩和關羽與同僚的關系。 故而士仁雖不滿關羽,但在費祎、呂蒙二人的配合下,也能為關羽盡心做事。關羽雖看士仁不爽,但念及士仁為元從的份上也能共處,且還能為其詢問所領官職。 “不知呂將軍可有其余叮囑?”士仁問道。 呂蒙嘴角含笑,說道:“君義謹從蒙舊時布置即可,長圍之兵不可撤?!?/br> “善!”士仁應道。 呂蒙與士仁說了些要點,則讓士仁與諸將退下。 及士仁退下,費祎捋須皺眉,說道:“將軍,士君義粗略好武,胸無遠見。襄樊關乎此戰得失,將軍豈能將如此要事交予士君義乎?” 呂蒙長吐了口濁氣,無奈說道:“除士君義外,襄樊軍中已無大將可用。君義雖粗略好武,但其卻為陛下之親信。今不用他攻略樊城,而是借其舊名暫統軍事。及龐都督至,襄樊大軍可交予他也!” 說著,呂蒙叮囑費祎,說道:“文偉既為參軍,當多加督促君義?!?/br> “諾!” 費祎所說士仁粗略好武,無大將之才,呂蒙豈能不知? 僅是襄樊軍中除關羽及他外,已無第三人可用,唯有將軍務交予資質深的士仁。 士仁縱無大將之略,但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卻也是老兵油子,讓他打樊城或許困難,但讓他依照舊制圍城沒有多大的難度。 在費祎領命告退后,呂蒙回到榻上,持筆而書。為了士仁不出錯,呂蒙將他的排兵布置寫下成文,讓人交予士仁。 繼而,呂蒙還寫信與關羽,將襄樊發生之事盡數告知! 第467章 君至則安 新野,中軍府衙。 關羽面容蒼白,半依在榻上,聽著兒子關平的匯報軍情。 關平坐在榻側,說道:“父親,據斥候探查所得,徐晃因中箭養傷之故,常是閉帳休養,將軍中事務交由曹真打理。近日與我軍對壘之將,明為徐晃,實為曹真?!?/br> “曹真?” 關羽靠在軟墊上,感嘆說道:“昔許昌時,我曾見過曹真,未感其有如此之略。不料十余年來,竟有這般謀略,當是出人意料!” 曹真作為負責人,司馬懿所獻計策,自然多歸到曹真頭上。除非是內部人士,一般人則是不知司馬懿之所為。 當下關羽在榻上休息,精神思緒都冷靜下來,回憶這段時間內他失敗的原因。 他愕然發現,初敗于宛城,后因書信而憤,多是敵將根據自己的脾性下手,這讓他有種惆悵之感。畢竟因性情之短而敗,這是他從未經歷過的事。 心間幽嘆一聲,關羽暗忖道:“吃一塹,長一智,望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轍?!?/br> 復盤戰役得失,這是關羽常年以來的習慣。他之所以喜歡讀《左傳》,是因為他常能在書中學到得失的經驗之談。 他作為河東漢子,從無名小卒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非是他有無以倫比的天賦,而是他常能學習。 從將偏軍,繼而將大軍;從僅會陸戰,成為水陸大將。不是他天生就會,而是他常能保持學習的態度。今徐晃、司馬懿利用人性弱點坑了他,當真給他好好上了一課。 見關羽沉默不語,關平繼續說道:“蓋或得知父親身受箭傷,曹真除派人在城外辱罵外,則是分兵向西南而行,似乎欲益兵予張郃?!?/br> “益兵張郃?” 關羽皺眉而思,說道:“此必是曹真見新野難有進展,欲從漢水上游渡至漢南,或是從西而進,救援樊城?!?/br> 漢水自西向東貫穿襄樊,繼而向南折行。故從地理上看,曹魏想支援襄樊的,唯西、北兩個方向。今下徐晃、曹真、夏侯尚主力在北,唯張郃、楊秋將偏軍在西。 今曹真分兵向西南,除了增援張、楊二人則別無去處。 嘆了口氣,關羽說道:“子明命龐德西進,駐防漢南。今曹真增兵,恐龐德兵寡不足以御張郃。若漢水上游失守,張郃順江而下,直向襄樊,則前功盡棄也!” 如今的關羽患得患失,生怕再有失誤,將之前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優勢全部輸光。 “父親放心!” 關平為關羽倒了杯水,寬慰說道:“呂將軍曾有言,若龐德不足以御張郃,他必率軍西進,專御張郃。父親今在新野,宜當好生養病,不可多思憂愁?!?/br> “小子無知!” 聞言,關羽臉色沉了下來,說道:“伐襄之役,是為舉國之戰。為父為國之上將,豈能因病而不顧戰事乎!” “諾!” 關平悻悻不說話,已是習慣了父親這般言語。在他眼中父親總是以戰事為先,凡是有破壞戰事的行為,則難被他所容。 “報!” 父子談話間,侍從趨步而入,奉上書信,說道:“啟稟君侯,呂將軍信到!” 關羽接過關平遞來的書信,瀏覽信上的內容。 從頭到尾瀏覽一遍,關羽笑道:“子明穩重,曉得張郃之強。今率四千兵馬西進,與龐德匯合,同御張郃?!?/br> 說著,關羽略有擔憂,說道:“僅是子明將軍中事務托付與士仁,令士仁遵循舊制而行?!?/br> 關平露出不解之色,說道:“士君義久經征戰,令其坐鎮大軍,有何不可?” 關羽頭枕在軟墊上,煩惱說道:“士仁雖久經征戰,但其人粗鄙無略,恐會敗壞襄樊軍事?!?/br> 當下的關羽神經敏感,他深知襄樊不能再有差錯,如果再有偏差,讓張郃或徐晃殺到襄樊。到時守軍見到援軍,必會軍心大振,想要拿下二城,則是要重頭開始了。 思慮間,關羽問道:“懷漢,龐士元今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