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節
說著,費祎惋惜而嘆,說道:“可惜未得曹仁。若能擒得曹仁,則斷曹cao一臂也!” 關羽神情自矜,淡淡說道:“若非得有筑水相助,曹仁已被我所擒。然縱使曹仁逃出生天,又有何用?曹仁小子,有勇無謀,得因宗室之故,反被曹cao所重?!?/br> “今雖抱木浮水而逃,但我料那曹仁亦是喪膽,非是我軍之患!” 在關羽眼里,曹家將水平多是稀疏平常,為一將從征或許綽綽有余,但為帥坐鎮邊區,遇見大將對壘廝殺,能力多半不行。 今時曹仁逃出生天,關羽說不可惜那純粹是假的。畢竟即便曹仁能力不行,但曹仁作為車騎將軍,若能將他擒獲,則可送給兄長當稱帝賀禮。 但真要說非??上?,關羽多是無感。如他所說曹仁除了一腔熱血的勇武外,其能力平常,無兵略遠見,難言為帥。今下被他打得浮木而逃,喪了膽氣,曹仁其人已不足為慮。 “君侯虎威蓋世,祎敬佩不已?!?/br> 頓了頓,費祎問道:“君侯既覆沒曹仁之師,卻不知今下君侯欲如何進軍?” 捋須微思少許,關羽說道:“曹仁所部覆沒,江漢空虛。我欲攜勝而進,進圖襄樊?!?/br> “曹仁屯兵襄陽多年,城外城壘堅固。今曹仁所部雖是覆沒,但中國勢力尚存。君侯攜勝而進襄樊,曹cao斷不會坐以待斃,必會派軍南下救援?!?/br> 費祎沉吟少許,說道:“祎曾聞襄陽護城之水有百余步之遙,與樊城夾漢水對峙,是為天下少有之堅城。君侯欲圖襄樊,怕是不易??!” 關羽撫須而笑,說道:“大王已命文仲業潛入漢口,乘舟舸焚燒鄧塞水師。襄樊無水師互通,圖之易也!” 頓了頓,關羽用那威武而帶有英氣的丹鳳眼看向呂蒙,說道:“子明可將你我謀劃之略,盡告知與諸君?!?/br> “諾!” 呂蒙從席上起身,先是向關羽拱手,繼而看向帳中眾人,將他與關羽商討攻伐襄陽的計劃全盤托出。 “襄樊二城夾江而立,乃天下少有之堅城。今欲伐襄陽城,決不可循規蹈矩,用尋常之法對之……” 誘曹仁所部出戰,設伏覆沒其師,僅是關、呂二人此次戰役的前奏,二人真正的目的在襄樊二城上。 這么多年以來,曹仁在襄陽外依托山水險要,修建了諸多城壘,配合襄陽城自身的險峻,南漢想用正常的攻城方法破之,多半是不可能之事。 故而關、呂二人為了找到攻破襄樊二城的方法,研究襄樊地理多年,終是讓他們找到攻破襄樊二城的方法,即‘圍襄陽,破樊城?!铰?。 之前有言襄陽與樊城夾江對立,互有子母城。故而從防守方略上來看,襄樊二城是為掎角之勢。然世間之事多有利弊兩面,襄樊二城既成于掎角之勢,也可說敗于掎角之勢。 對南方政權而言,襄陽城在漢水之南,樊城在漢水以北。襄陽城既然難打,完全可以繞過襄陽城,直接去打樊城。相較襄陽城的艱險難破,樊城狹窄城小。若能攻破樊城,襄陽城則無堅守之意義。 若是襄陽守將頭鐵不降的話,南漢也可采取圍而不攻的方略,等到襄陽城糧盡,讓城中軍吏自行出城投降。 但繞過襄陽,直接打樊城卻非簡單之事! 漢水非是長江天險,北方渡漢水并不困難。打空荊襄陽兵力,在援兵到達前,利用漢水隔絕樊二城,或是打下樊城,才是關鍵之事。孟達誘曹仁出戰,文聘襲燒鄧塞之師,這兩件事都是在為攻略襄樊做準備。 當然還有一件事,容易被人忽略,即掌握了漢水上游,從襄樊的西面隔絕了曹魏救援襄陽城的道路。 隨著呂蒙講述伐襄樊的方略,關羽背靠在憑幾上,神情多有驕傲之色。 今時曹仁將荊襄主力送完,襄樊二城空虛,今下便可采取圍攻樊城的計劃。一旦樊城被破,后路斷絕的襄陽城將會不戰自降。 打下襄陽城,作為兄長稱帝之禮,不亦美哉! 帳中諸將聽著呂蒙的詳細講述,皆已明白接下來的作戰思路。 “君侯將二萬余眾兵出漢水,進圍樊城。累恐兵力不足,今下是否讓大王發兵增援!”趙累問道。 關羽從榻上起身,在帳中踱步緩行,說道:“凡兩軍交戰,勝負在將,而不在眾寡。今曹仁初敗,軍心怯弱,將三萬之卒圍賊足矣!” “然曹cao益軍南下,再向大王求兵,亦不言遲!” “不知諸君可有疑乎?” “請君侯吩咐!”眾將起身答道。 “善!” 關羽按劍于腰,沉聲說道:“今兵分兩路,以呂子明為前部,率兵出筑水至谷城,據漢南等城,下順襄陽。我率偏軍回江陵,盡起南郡兵馬舟舸北上,二軍匯于魚梁洲?!?/br> “諾!”眾人拱手應道。 …… 且不言關羽盡起南郡兵馬北伐,在曹仁撤至谷城幾日后,許昌的曹cao收到了曹仁兵敗的消息。 許昌宮內,劉放小心翼翼地走到曹cao身前,奉上書信,說道:“陛下,曹車騎書信至!” “戰事如何?”曹cao手持竹簡,淡淡問道。 劉放低著頭,不敢答話。 “嗯?” 見曹cao似有不滿,劉放吞吐半響,說道:“啟稟陛下,曹車騎約是敗了!” “損失如何?”曹cao放下竹簡,用那冰冷的眼神盯著劉放,問道。 被曹cao凝視,侍從頓感緊張,咽了口唾沫,說道:“除曹車騎、將軍牛金及其部下千余人,荊襄之眾盡數覆沒,荊州刺史胡修降,南鄉太守傅方臨陣倒戈?!?/br> “蠢貨!” 聞言,縱是有心理準備,但得知這么大的損失,曹cao也憋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將手中的竹簡砸向劉放。竹簡邊角的尖銳直接劃傷劉放的額頭,鮮血徑直流了下來。 “陛下恕罪!” 劉放顧不上頭上的鮮血,趕忙屈膝下跪,向曹cao告罪。 曹cao氣得站了起來,罵道:“輕信敵寇,恃險突進,遭此大敗,曹仁何其愚也!” “陛下息怒!”劉放忍著頭上的疼痛,勸道。 “陛下~” 司馬懿為曹cao拾起竹簡,似乎想勸說什么,但卻被曹cao打斷。 “一郡之太守,一州之刺史,萬余人之銳盡數被敵所獲,荊襄為之一空。孟達詭降,關羽設伏,果真是好謀劃!” 曹cao踱著步,怒罵道:“織席販履之輩,無謀寡見,能有此謀劃,必又是諸葛、法正等人所獻之策?!?/br> 曹cao雖有兵敗的心理準備,但是真沒想到曹仁給他玩了出全軍覆沒。蓋是之前有了準備,曹cao怒罵了幾下,才將心情漸漸平復。 看了眼額頭流血的劉放,曹cao說道:“卿且退下養傷!” “多謝陛下!”劉放如出生天,急忙向曹cao致謝。 待劉放走后,司馬懿上諫說道:“荊州初遭大敗,刺史、郡守臨陣歸降,荊襄sao動不寧,且以文聘動向觀之,水賊必謀襄樊。以今下之形勢,臣恐曹車騎難以安邊,是否欲另選賢將治邊平亂?!?/br> 聽著司馬懿誠懇的言語,曹cao沉默下來。 近些年來,隨著戰斗烈度及難度的上升,曹家將能力的缺陷愈發明顯,即便他安排出色的副手輔佐,有些時候架不住他們不聽。 現在他將招曹仁回京,以今下之狀況,誰又可以信任呢? “曹仁久鎮襄樊,熟知山水地勢。今若另擇他將出鎮,怕有不識地勢之短?!?/br> 踱步半響,曹cao說道:“今曹仁雖為主將,但卻固守城郭;于禁雖是副將,但實為督軍作戰。如此布置,當無差錯。若襄樊有變,朕將親率大軍南下?!?/br> 為了顯示自己的賞罰公平,曹cao說道:“貶曹仁為征南將軍,暫行車騎將軍之事?!?/br> “諾!” 第436章 謀定而后動 建安二十三年,冬。 武漢,漢王宮。 殿內,劉備裹著外袍,雙手放在爐上取暖。隨著身體機能的老化,劉備愈發畏寒,尤其是在陰冷潮濕的武漢冬天,劉備離不開爐火取暖。 法正、諸葛亮等謀臣文士坐在爐側,與劉備隔著不遠,君臣和氣融融,在那談論著荊、交發生之事。 法正手里端著熱茶,笑道:“大王,關將軍大敗曹仁,斬俘虜萬余級,降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荊襄為之sao動,是為大勝??!” 劉備嘴角上的笑容難以合攏,說道:“得賴云長及將校于外奮戰殺敵,諸卿居廟堂謀劃方略,上下齊心之下,是有蠻口之勝?!?/br> 說著,劉備話鋒一轉,說道:“曹cao根基深厚,其帳下兵馬有一二十萬之多。今折損萬余精銳,雖是動搖荊襄根基,但卻未傷曹cao之根本,欲謀襄樊仍多有不易?!?/br> 法正抿著茶水,說道:“襄樊城郭布置奇特,樊城得因襄陽而存,襄陽得因樊城而保。以關將軍伐荊之略觀之,縱不克樊城,但布重兵于外圍,絕襄陽與外之聯絡,耗敵糧輜,待其糧絕。其時日雖久,但終可下城!” 關羽、呂蒙所制定的伐荊之略,從實施上來看有上中下三策可選。 上策,即按關羽、呂蒙二人的計劃,下樊城,降襄陽。續而率大軍乘舟逆淯水北上,破新野、淯陽,直取宛城,全復荊州全境。 中策,圍攻樊城,通過長期的戰斗,攻克樊城,降服襄陽。進而觀荊州形勢,若形勢不利,則消化戰果,據襄樊二城,以待下次北伐。 下策,攻克不下樊城,通過水陸結合的方式,斷絕襄陽與漢北的交通,將襄陽城的物資磨完,從而拿下襄陽。然后通過襄樊二城的連環關系,逼曹魏放棄樊城。 上策戰果最大,施行難度最高;中策達到目標,施行難度正常,所耗時間較快;下策雖也是達到目標,但所耗時間至少在一年以上。 關羽、呂蒙二人雖制定出上中下三策,但以關羽的脾性怎會滿足于下策,必然以中策為目標。 至于為何不以上策為目標,則是想要達到上策,除了運氣外,還要看對手是否連出昏招,從而給己方大量機會。 劉備沉吟少許,問道:“襄樊雖是空虛,但云長舉兵而進,曹cao必會派遣軍士南下,以為穩固襄樊。孤正思是否起大兵北上,助云長破賊,再迎戰曹cao?!?/br> “不可!”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大王舉兵北上襄樊,曹cao得知必然南下。今曹cao于許昌篡位,時與襄樊僅有千余里之遙,中國大軍半月可至。兩軍對壘于襄樊,是為舉國之爭?!?/br> “今下將至深冬,雨水不豐,漢水下降。北騎可從漢水南下,結城壘于襄樊;或是出隨城,以兵向江夏。彼時兩軍之爭,戰于江漢,步騎列陣搏殺,此為敵之所長,而我之弱也!” 說著,諸葛亮補充說道:“滿寵兵出弋陽,向江夏而來??执笸鯎]兵北上襄樊,曹cao行圍魏救趙之策,列步騎于江北,圍擊大軍于江漢,此為家門之禍也!” 劉備將武漢設為首都,靠近前線是為天子守國門,穩固人心之用。然既是天子守國門,必然要承擔敵寇叩門之風險。 南方北上中原,除了江淮、襄陽、漢中之外,實際上走江夏,過弋陽三關,可以直接到汝南。劉備布置文聘在江北的江夏郡,其用意則是為他抵御大別山以北的敵人。 今下劉備發主力大軍北上襄樊,曹cao則可以借武漢空虛之際,效仿圍魏救趙之策,從汝南出兵南下,大軍兵抵江北,插到攻略襄樊的南漢大軍身后,屆時劉備唯有撤軍保武漢。 這也是為什么劉備難以輕離武漢,除了曹cao用兵方向明確,否則劉備絕不敢比曹cao先用兵。 若是劉備先用兵,如北伐壽春時,劉備則會讓關羽、文聘二人留守江北,猶如左右門神,保護武漢免被曹cao偷家。 今時這個位面,雖無劉備越級提拔魏延,讓其出任漢中太守之識人故事。但卻有劉備深信文聘,委以重任之故事。 文聘初隨劉表,后從劉琦,再隨劉備。其非劉備元從之將,按道理來說,無法坐鎮武漢的北大門。 在劉備遷治所到武漢的前后幾年間,不少人勸劉備更替文聘,讓張飛出任江夏都督。當時劉備也拿此事問過霍峻意見,霍峻則是言文聘可信,換與不換在劉備。 出乎眾人的意料,在劉備與文聘閉門交談一夜后,劉備直接將江夏軍政事務全部交予文聘,信任已與元從將領相當。蓋是感受劉備信任,自往后數年間,文聘盡心盡力守著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