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關羽因年歲漸長之故,患病回武漢休養,并參與劉備的登基大典。 霍峻因淮南王之事,多受猜忌,遠離江淮。今因交嶺戰事焦灼,劉備遣其南下,督領交州戰事。 張飛遠在江州,雖握兵馬,但路途遙遠,不足以為憂;文聘、龐統鎮守江夏、合肥,無北伐之心。 今下三郡九縣之中,除他所領三千兵馬,唯有劉封所領的五千軍士。及那漢水上游的陸遜所部,其將兩萬之眾,駐守漢中,不敢輕離。 假若曹仁將荊州之兵從南鄉而進,他則率房陵吏民,舉郡呼應。凡擊敗盤踞上庸的劉封,憑借曹仁的雄風,以及申氏之舊民。三郡九縣當傳檄而下。 繼而,孟達強調了自己是關中扶風人,言自己家鄉在關中,今愿回歸中原,不想死后為無家之游魂。 次日,孟達使外甥鄧賢,持書信往樊城。房陵距襄陽有六七百里,鄧賢經歷數日的奔波,終將書信送到曹仁的手上。 樊城,舊征南將軍府。 堂內,升遷為車騎將軍的曹仁,身上的威儀愈重,將孟達的書信放下。 曹仁言語愉悅,說道:“孟子度猶豫數月,終因劉封與其間隙之故,欲與我軍約定日期,舉兵歸正,是當可喜可賀!” 朱治多有顧忌,說道:“孟達欲降是為善事,但若是為詐降,將軍舉兵進之,當有危險!” 捋著胡須,曹仁笑道:“朱君當是多疑。我與孟達書信多月,竊以為其乃貪戀富貴之人。其若是詐降,當增兵于江陵。然今如孟子度所言,關羽養病而歸武漢,并削減南郡兵馬。以此觀之,水賊怎有攻伐襄樊之念?” 經過數月與孟達書信往來,結合關羽回武漢養病的消息,曹仁對孟達歸降真沒什么疑慮。尤其是今下曹cao剛稱帝,他渴望用三郡九縣作為慶賀之禮,送與曹cao。 說著,曹仁看向申儀,問道:“申將軍可將探查之事,盡數告訴呂君?!?/br> “諾!” 申儀挺直腰背,拱手說道:“儀奉車騎將軍之令,派帳下軍士入房陵,探查孟達底細之事。實如孟達所言,劉封屢次欺凌與他,先奪其鼓吹,以為自用;后如信中所言,劉封貪戀美色,奪其美妾?!?/br> 說到美妾上,申儀露出暗怒之色,說道:“劉封奪孟達之美妾,非是她人,是為儀所鐘愛之女婢。其姿色秀麗,有可為佳人。儀敗走之后,此妾被孟達所納?!?/br> 申儀自述自己無能,被孟達戴綠帽,多感屈辱。但今為了大局,奪回自己的郡縣,他必須如實講述。 曹仁微微頷首,說道:“孟達與劉封之糾葛,三郡之中眾所皆知。今孟達因妾室與劉封結怨,料以劉備之能,若知二人矛盾,必會遣人更替劉封或孟達,以防邊區動蕩?!?/br> 思慮著,曹仁說道:“劉封為劉備之子,孟達為外臣??謩溥h調孟達,繼留劉封于上庸。時孟達若被調離,謀取三郡之事則難矣!” 相信孟達真心投降,今下曹仁反而擔憂劉備知道劉、孟二人糾紛,會將孟達調走。屆時真這般的話,反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捋著斑白的胡須,朱治建議說道:“荊襄之兵多守襄樊,兵有近三萬之眾。將軍欲西進房陵,需布置將校固守襄樊。且需向陛下上疏,求發兵馬支援,以為機動之用?!?/br> 朱治年歲老邁,因是為降將之故,性情穩重,不愿多生事端。但今下見曹仁已堅定西進接應孟達之念,他也不好多說什么。 曹仁率荊襄兵馬入房陵,自然不可能過分抽調襄樊二城兵馬,自然需要留守軍士戒備南郡之兵。 同時從穩重的角度考慮,朱治請求曹cao派兵馬接應,更是有必要。 “善!” 曹仁按劍起身,沉聲說道:“命各部軍士籌備糧草器械,以備出征之用。待陛下詔令下達,立即發兵西進,接應孟達,攻略三郡?!?/br> “諾!” 襄陽自許昌時有千余里,曹仁遣快馬上疏曹cao,請其批復出征之令。且書信與孟達約定起兵的時間。 幾日后,奏疏抵達許昌,上報于曹cao。 在許昌的舊漢宮內,曹cao頭戴冕旒,身披天子服,于殿中踱步。 聽著侍從念完曹仁的奏疏,曹cao負手背腰,問道:“今車騎將軍欲發兵取房陵、上庸三郡九縣,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敢問陛下,水賊可有異動?”司馬懿問道。 曹cao踱步思量,說道:“關羽因病回武漢,江陵軍士多有被抽調。且據細作而言,今下交嶺戰事焦灼,士燮據險而守,劉備遣霍峻南下,都督交廣戰事。且那江夏、合肥多無軍士異動?!?/br> “故而朕觀水賊調度,實如孟子度所言,料其之歸降,當是不假。今車騎將軍欲率軍西進,謀取三郡,朕以為然也!” 從魏王到魏帝的升級,從孤到朕稱呼的變化,讓曹cao真就歡喜了好多日。 司馬懿皺眉思量,懷疑說道:“南郡是為水賊重鎮,大將關羽因病離城,歸武漢修養。然于軍事布置而言,關羽離任,南郡削減兵馬,其之行為當有懈怠我軍之意?!?/br> “于情而言,凡大將離任,水賊需益兵鎮守,以防南郡遭襲。今下不益兵,反是削兵,此行為異常,臣恐水賊有詐!” 說著,司馬懿朝著曹cao拱手,說道:“房陵地處山嶺,道路崎嶇,通行不易,易進難出。今車騎將軍舉兵西進,凡遭敵伏擊,則有喪師之險,望陛下明鑒!” 曹cao目光看向賈詡身上,問道:“文和可有見解?” 賈詡沉吟少許,說道:“兵法曰:‘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裼^房陵地勢,當為‘掛地’也!” “于掛地用兵,當忌道路斷絕,易進難退,致使大軍戰敗。今車騎將軍深入掛地,若孟達不降,而呂蒙等在南郡,劉封等在上庸。諸軍齊進,乘于車騎將軍后,臣未見利也!” 說著,賈詡捋著胡須,思考說道:“曹車騎領軍欲西進,臣以為陛下當遣大將為后援,或為曹車騎掠后,或益兵襄樊,以為戒備之用?!?/br> “嗯!” 曹cao于殿中踱步,說道:“孟達書信十封,態度誠懇,字詞真摯,可見其歸降之意。水賊大將獻郡來降,若忌憚其心懷不軌,拒之而不納,當有傷我中國之明?!?/br> “至于南郡減兵調將之事,或公安、當陽常年,寡有戰事。水賊削減軍備,增益他處,亦是尋常之事,不足以疑之?!?/br> 曹cao天性愛賭,非穩扎穩打之人。若不愛賭,就不會有千里奔襲烏桓,或是夜襲烏巢之戰;其若性情穩重,平襄陽后,納賈詡之策,早就一統天下。 今時三郡九縣這個誘餌掛了這么久,不見水賊動作,他早有意吃下,作為他稱帝之禮。 考慮良久,曹cao吩咐說道:“命閻行將步騎萬人南下,令其為后援,歸車騎將軍統屬。教曹車騎用兵,需警惕敵寇伏兵,若孟達不降,立刻撤軍,不可遲疑?!?/br> “諾!” 第430章 書信入彀 南郡至房陵郡的道路險遠,尤勝襄樊至房陵的道路。 從襄陽西進房陵,逆漢水而上,至谷城,擇筑水西進,則可至房陵。故而從地形上看,除了筑水谷道險峻外,漢水沿畔道路平坦,利于行軍。 然南郡至房陵郡的道路遠不僅于此,沮、漳二水發源于大巴山,不論走哪條水道,皆需抵達源頭,繼而舍棄河谷,轉而翻越山嶺至房陵郡。 兩道相較,南郡至房陵的沮水谷道,其道路距離比筑水谷道,多了一半的道路。 故而在孟達第十份信送出后的不久,作為先鋒的趙累已率軍士從舉江陵出發,沿著大道沮水而進。呂蒙則是坐鎮公安,緊盯著曹仁兵馬的動向,防止布局出現紕漏。 南郡,公安。 呂蒙于城樓上緩行,時而展望城外的渡口,時而佇步沉思,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隨著時間點點流逝,在呂蒙等待的目光中,廖化沿著城梯疾步上樓。 得見廖化的身影,呂蒙迎了上去,問道:“元儉,襄樊今下情形如何?曹仁可有動兵西進?” 廖化,字元儉。其為襄陽中盧人,為南郡豪族。昔金口之戰前后,廖化率族人南走歸劉。 自關羽督治南郡以來,看重南郡士人多曉地理的優點,多有提拔士人入軍府之中。故而廖化因他性情穩重,及文武兼濟的能力,得以被關羽看重,提拔為左將軍主簿。 今下廖化在軍中,因是襄陽豪族的關系,呂蒙特意讓廖化負責襄樊方面的情報工作。 廖化微喘著氣,說道:“將軍,據斥候探報,曹仁于樊城以西三十里外屯兵,其雖在整兵備注,但卻不見其西進動作?!?/br> 說著,廖化擔憂說道:“今時入九月,不日將至約期,曹仁止步不進,莫非其有疑慮?” “時已至此,大軍出動,曹仁豈會相疑?” 呂蒙微踱著步,問道:“元儉,今下襄樊二城留守兵馬多少,及何人坐鎮?” 廖化思慮少許,說道:“襄陽守兵五千,樊城兵三千,由章陵太守呂常守襄陽,襄陽太守朱治守樊城。曹仁帳下大軍約有一萬六、七千人左右,已是荊襄可用之兵?!?/br> 曹cao手中的荊州雖有四郡,但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南陽郡,加襄樊周圍城池,人口戶籍不多,州郡兵自然少,多是中原的外派兵,一共有三萬之眾。 三萬之眾,不僅要駐守隨縣,還要分兵把守襄樊。如此之下,曹仁起兵近兩萬人已是荊襄兵馬的極限。 當然曹仁所動用的兵馬數目,基本都在關、呂二人的估計當中。畢竟雖有漢水流經,但東三郡道路崎嶇,所出兵馬太多,補給則會跟不上。 除了補給外,兵進東三郡,與孟達里應外合,需隱藏大軍動向。如果用兵太多,則會引起南漢這邊的警覺。 南漢這邊所布置應戰的兵馬,除三郡本部兵馬外,實際上僅南郡精銳萬余人。如果算上農夫數目,雙方兵力各有三、四萬人。 “近有兩萬之眾,曹仁卻止步不前,非疑孟子度詐降,當是另有布置?!眳蚊烧f道。 “將軍之意是?”廖化問道。 呂蒙皺眉而思,說道:“曹仁之所以不進,應是顧忌房陵地形。房陵是為兵家掛地,易進難出。曹仁恃勇無謀,應無此見,應是出自曹cao布置?!?/br> 說著,呂蒙手搭在劍柄上,說道:“若所出不料,曹cao多疑孟達是否為詐降,故命曹仁等候中原南下兵馬,不準令其孤軍深入?!?/br> 廖化疑惑說道:“將軍怎料曹仁之后,必會有兵馬接應?” 呂蒙笑了笑,解釋說道:“曹仁孤軍深入,若遭伏擊,所部覆滅。漢北若無軍士駐守,則頃入我軍之手。元儉不信,可候子度書信?!?/br> 猜測曹cao會派后續部隊支援,不讓曹仁孤軍深入,這是大將的基本cao作。畢竟賭歸賭,總不能賭輸了,連荊州都不保。 廖化神色擔憂,說道:“那若按將軍所言,曹仁等待后續兵馬南下,繼而西進房陵。既有后軍接應,那我軍伏擊、絕道之策豈不難成?” “不急!” 呂蒙手扶在城墻上,笑道:“讓子度再書一封,言大王知曉其與公子封生怨之事,欲用楊昂接替其出鎮房陵太守。今時情況緊急,請曹仁速速領兵西進,不容遲疑?!?/br> “如此言語,曹仁必會起兵速進,將入我軍之彀!” 話音初落,侍從捧著孟達書信而來,說道:“啟稟將軍,房陵太守急信,言信中當有要事上報!” 呂蒙拆開書信,瀏覽上面內容。見信件內容,與自己所料不差,呂蒙大笑幾聲,遂交予廖化。 呂蒙興奮的拍了拍城墻,笑道:“果不出所料,曹仁欲讓子度延期舉事時間?!?/br> “將軍神算!” 廖化望著書信上內容,敬佩說道。 呂蒙大步流星而走,沉聲說道:“元儉,速派人將書信送與孟子度。之后由君留守公安,襄樊若有變動,當速上報消息與我。眼下,我將與君侯追上大軍,趕赴房陵?!?/br> 自孟達將第十封書信送與曹仁后,關羽則就偷偷從武漢出發,兼程趕至南郡,繼而趕上大軍,指揮大軍以戰曹仁。 見呂蒙要走,廖化追上問道:“將軍,那擊敗曹仁之后呢?” “圍襄陽,破樊城!” 且不言呂蒙與關羽會合,沿著沮水山道逆行,前往房陵。 呂蒙那封書信,在斥候的快馬加鞭之下,比大軍早到房陵。 孟達收到書信后,不敢耽擱時間,立馬書信一封,讓外甥鄧賢送至曹仁手上。 就在南漢軍士因道路險遠,提前出發趕路時,曹仁那邊收到孟達的第十一封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