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節
實話實說,曹仁坐鎮襄樊長達十年,除了修城結寨之外,幾乎沒有什么用武之地,讓他對建功多是渴望。今申儀、孟達的連續歸降,讓他多有意動。甚至對孟達所獻的出兵東三郡計劃,他也愿選擇相信。 朱治性情沉穩,說道:“今書信送至鄴城,其路途奔行,需費不少時日。都督或可書信與孟達,詳盡安撫之言。同時為免孟達詐降,當命斥候探查劉、孟二人動向?!?/br> “善!” 曹仁微微頷首,說道:“當有勞申將軍派機敏之人深入房陵三郡,看那孟達是否有歸降之意?!?/br> “諾!” 且不言曹仁將書信送至鄴城,分派人向東三郡探查孟達動向。 今時南郡之中關羽、呂蒙等諸將,在商量用兵細節。 關羽盯著輿圖,憂嘆說道:“孟達已使書信詐降曹仁,然曹仁所駐襄樊軍士無所動,怕子度偽降之策被其識破。若詐降之策不成,恐數月以來謀劃,將付諸東流?!?/br> 自劉備贊同他的北伐襄陽方略起,關羽不敢有失,常是親力親為,力求計策的成功。 如今詐降的計策定了,進軍的路線也安排了,北伐所需的資源調配了。但自詐降計策起,關羽心中便七上八下,畢竟能否中計在于敵,而不在于己。 呂蒙似乎感覺到關羽擔憂,安慰說道:“君侯,曹仁雖是征南將軍,掌荊襄兵力。但無曹cao之令,則曹仁豈敢出兵?” “料曹仁今時已將書信上呈至鄴城,斥候需時間奔波,實難以短期得知曹仁是否愿舉兵西進,從孟達之策,襲取上庸、房陵三郡?!?/br> 關羽手捋長須,思考說道:“子明,今下我江陵布置軍士有三萬之數,所督之兵眾。今下是否有可能曹仁畏我江陵兵勢,不敢隨意西進房陵?” 呂蒙沉吟少許,說道:“都督所言不如道理,江陵之兵達有三萬之眾,縱曹仁深信孟達請降之意,但也不敢輕減襄樊之眾。以蒙之見,君侯何不如施以驕敵之策,以讓曹仁放心西進?” “驕敵之策,計從何來?”關羽問道。 “曹仁者,恃勇好斗,不以計謀為長。能守襄樊,多賴曹cao所器,不可與君侯相提比論。君侯鎮江陵,曹仁多有畏懼,不敢出兵犯之,恐遭敗績?!?/br> 呂蒙指著輿圖,說道:“今君侯年近六旬,往昔之時身體多有不爽。今時君侯何不如以患病為名,乘舟東進武漢,歸京修養身體。且削減部分軍士駐兵,以讓曹仁放心西進?!?/br> “君侯有熊虎之勇,遇戰每居于人前,從無親離江陵。今養病離任,歸京休息。曹仁必會信之,從而輕視江陵,多愿率軍輕進房陵?!?/br> “逢曹仁西進,君侯乘舟舸,晝夜逆江而進,兩三日可至。蒙為先鋒,率軍越山嶺,以待君侯所部。時兵馬同戰曹仁,挫敗其軍,覆敗其師,進取南鄉,掠漢水全境,順江而下,水陸并匯,便可直取襄陽?!?/br> 呂蒙話沒說的那么細,在他眼中關羽剛而自矜,心多自傲,以他的性格多半做不出,向曹仁示弱的舉動。今時他建議關羽養病示弱,多是有出其不意之感。 至于關羽今下為什么會同意? 蓋是關羽為誘曹仁出戰多時,沉沒成本太高了。如果孟達誘降之策不成,曹仁據守不戰,取襄樊這輩子是幾乎沒啥可能。 果不其然,關羽在沉默了許久之后,說道:“以養病之名,離任江陵,削減駐兵,多是良策?!?/br> 說著,關羽負手背腰踱步,說道:“子明,今南陽義士可有聯絡上?” “有!” 呂蒙沉吟少許,說道:“南陽守將侯音與胡修有怨,今慕君侯之名,愿受大王封賞。待君侯圍攻襄陽時,侯音愿于宛城起事,以為呼應?!?/br> 關羽搖著頭,說道:“宛城太遠了,侯音起事,我恐接應不到。除非能速下襄樊,過新野而上,直入宛城。襄樊之間,可有愿歸降之人?” 呂蒙面容無奈,說道:“曹仁、朱治二人善養士卒,能得軍心。其帳下軍士家眷,多在中原,難以說其將校反叛為亂。且聯絡也多是不便,如那宛城侯音,僅聯絡兩三次,約君侯圍襄樊起事?!?/br> “也罷!” 關羽思慮良久,說道:“今時局未分,曹賊勢大,今愿歸降者寡。若待襄樊時局分明,或愿歸降者,應是不少?!?/br> “正是!”呂蒙應和道。 關羽望著襄樊輿圖,長嘆一聲,下定決心,說道:“子明之策當是可行,我稱病歸京后,我當向大王表君為南郡太守,江陵軍務由君負責,勿要讓某失望?!?/br> 呂蒙神情嚴肅,說道:“今君侯放心,蒙必會調配好軍事。時曹仁舉兵入房陵,君侯便可西進接管大軍?!?/br> “善!” 第427章 二請入許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 正月,吉本、耿紀等漢臣,糾合仆人、雜役千余人叛曹,欲挾劉協南下。 二月,曹cao招許昌諸官北上鄴城,以詭詐之法,騙出參與謀逆官吏,命校事官嚴查,遂大興冤獄,大批關中士族牽連入獄。 諸官勸進曹cao,曹cao不納,退回寢宮。曹丕、曹洪入寢宮,為曹cao皇袍加身,與諸卿勸進曹cao。 曹cao‘勉強’同意下,孫權、董昭、華歆等官吏趕赴許昌,請劉協效行三代德政,退位禪位。 南漢方面,步騭、呂岱以士燮謀逆為由,出兵伐交,攻下郁林、合浦二郡。 三月,劉封、孟達入上庸、西城三郡,申儀舉部曲叛,欲迎曹仁入西城。孟達率兵擊之,申儀兵敗而走,敗逃襄陽。 時劉封、孟達二人多有齟齬,劉封奪孟達鼓吹,孟達忌其身份,不敢上疏劉備,為之而憤恨。 數日后,孟達以降將不受重用為由,向曹仁書信請降,求其兵馬入房陵,取三郡開疆。曹仁不能決,向鄴城上疏,求問曹cao之見。 同月,關羽以年歲已高,身患疾病為由,率本部數千兵回武漢,以為調養身體。呂蒙接替關羽之職,執掌南郡都督區。 劉協在眾人逼迫下,以宗正劉艾為使,奉璽綬詔冊,驅車趕赴鄴城傳旨,表示自己無德,漢室衰微,魏王曹cao武功蓋世,威鎮天下,愿禪位于魏。 曹cao拒接不受,表示自己愿輔佐天子,匡扶漢室,遂將宗正劉艾趕出鄴城。 四月,劉艾回許昌后,向天子上稟魏王的‘忠貞’之言。劉協加派劉艾、董昭、華歆等核心要臣趕赴鄴城,請魏王曹cao前往許昌,接受劉協的禪讓。 然天有不測風云,如裴潛之前所料,自他離任后,代郡單于無臣氐起兵反叛,席卷代郡,陰連鮮卑軻比能。 鄴城,魏王宮。 曹cao在殿內踱步,神色多有不悅。 在稱帝的關鍵時刻,這群代郡烏桓不識趣的行為,無疑像只煩人的蒼蠅,在那他的耳旁嗡嗡直叫。 曹cao負手背腰,說道:“烏桓桀驁不馴,勢大難遏。不以厲法治之,是為縱容其心。今起兵反叛,實如裴文行所言!” 較軍事戰術方面,曹cao政治能力較弱。且在常年征戰下,加之北方地區情況復雜,高度依賴他所提拔的州刺史、郡太守。 如起兵早期,曹cao多被缺糧而苦惱,然多虧荀彧、毛玠等人輔佐,曹cao才逐漸穩住腳跟。但隨著荀彧、毛玠等人相繼被曹cao弄死,曹cao在治理能力上的不足,逐漸暴露出來。 年前,裴潛向曹cao所述職的內容,曹cao多有不相信。今下代郡烏桓反叛,則是實打實驗證了裴潛的話。 司馬懿微躬著腰,說道:“陛下,代郡烏桓反叛,襲擾邊境,似有勾結鮮卑軻比能之為。宜當速派軍士征,若待烏桓、鮮卑二胡聯合,必為我大魏邊境之患??!” 曹cao停下腳步,問道:“仲達既言出兵征,不知可有良將舉薦?” “牽君子經、田君國讓,此二人深曉胡事,與烏桓多有交手。今代郡烏桓叛亂,可從二君之中擇一人統兵平胡?!彼抉R懿說道。 牽招、田豫二人在曹cao帳下所升遷的軌跡多有不同,牽招因各種問題被曹cao重用,在中護軍韓浩得瘧疾病逝后,牽招更是被曹cao拜為中護軍,接替韓浩,執掌曹cao中軍。 田豫則不如牽招那么好運,與牽招同時入丞相府,今時僅是郡太守,因政績出眾的問題,被留在鄴城另有重用以待。 捋著胡須,曹cao說道:“今下緊張之時,護軍不可親離孤側。田豫多有政績,可讓他隨軍出征,以為輔佐之用?!?/br> 頓了頓,曹cao吩咐說道:“封鄢陵侯彰任北中郎將,行使驍騎將軍事,田豫為相隨軍,夏侯尚為參軍,領精銳步騎萬人,征討代郡烏桓?!?/br> “諾!”司馬懿應道。 讓田豫單獨領兵,征討烏桓,非是曹cao個人風格。今曹cao自感身體老邁,為了曹氏政權的穩固,他必須多提拔曹家二代,參與戰爭,以幫自家王朝鞏固根基。 曹彰,自己親生兒子,力大能搏虎,勇好為將。曹cao多是欣賞,且有委任為將的想法。今讓他統兵去平定代郡烏桓,當是讓他感受下戰爭氛圍。 夏侯尚,其能文能武,多有謀略,是為曹cao重點培養的二代之一,能與曹真、曹休并重。今時讓夏侯尚隨軍北征,多想讓他增加兵略。 少頃,劉曄持奏疏奉上,說道:“大王,征南將軍是有奏疏上報,言關上庸、房陵、西城三郡變動之事?!?/br> “子孝?” 曹cao打開奏疏,見其上內容,面露深思之色。 思慮良久,曹cao將奏疏交予劉、馬二人,問道:“劉封欺凌房陵太守孟達,孟達大為惱怒。如此之下,孟達欲向我軍投降,讓征南將軍西進,其將獻城呼應,二卿以為如何?” 劉曄與司馬懿互相傳閱書信內容,二人凝眉沉思。 半響后,劉曄整理思緒,說道:“啟稟陛下,據征南將軍書信觀之,孟達因劉封欺凌而歸降,加之張松之死而心懷怨念。連書五封信件,或可見其歸降之誠?!?/br> “然曄卻恐此為水賊詐降之策,襄樊為我中國之屏障。征南將軍舉兵西進,襄樊則多有空虛。若水賊趁機來犯,則恐襄樊有危。孟達歸降與否,還當細察其真偽?!?/br> 說著,劉曄話鋒一轉,說道:“同時劉備命劉、孟二人率兵入三郡,當不可不備。三郡為漢中以東,襄樊之西,江陵之上,當提防劉備有伐襄樊之念?!?/br> 自東三郡被劉備拿下來,襄樊的壓力頓時上漲了不少。如劉曄說的那般,東三郡連接著襄樊與漢中。今劉備派劉、孟二人入主東三郡,說不準帶著是為之后攻打襄樊之用。 曹cao捋著胡須,意動說道:“子揚所言不無道理,劉、孟二人入三郡,或將威脅襄樊之側翼。宜當深備之?!?/br> “然孟達歸降為真,時有申儀相助,孟達舉兵以為內應,征南將軍率兵輕出,三郡九縣或可輕易歸我中國之所有?!?/br> 面對三郡九縣,曹cao若不意動,那純粹是假話。 且不說曹cao今下稱帝在即,需要功績伴身??v觀那三郡戶籍就令人眼饞,九縣多達三萬多戶,十幾萬的人口,若能拿下來,不僅能從東面威脅漢中,間接鞏固關中,還能強化襄樊戰線。 毫無疑問,霍峻為曹魏所挑選的誘餌足夠具備吸引力,且足夠讓人心動。之前關羽為曹魏挑選的誘餌,不僅太大了,而且還不易實現。 踱著步,曹cao問道:“仲達,可有不同之見?” 蓋隱約知道曹cao的想法,司馬懿說道:“如征南將軍所言,三郡九縣位處山嶺之間,道路險峻,山深水急,不利行軍。若孟達是為詐降,我軍當是易進難出?!?/br> “但又如陛下之言,劉備遣別軍屯三郡,其地處偏僻。今以孟達為內應,申儀為隨軍,里表呼應之下,當能取勝拓疆也!” 頓了頓,司馬懿說道:“為防孟達是否有詐,今時或可讓征南將軍多遣斥候探查南郡軍情,看水賊是否有備,或是增兵江陵?!?/br> 劉曄接話補充,說道:“不僅于此,水賊乘舟舸而進,行動迅速。今時當探查水賊大軍布置,尤其霍峻今下之所在,以防此為水賊之策?!?/br> “善!” 曹cao捋須頷首,說道:“二君所言,多是有理。水賊多詐,孟達忽然來降,不可不備?!?/br> “來人,傳令與壽春、弋陽、武都、襄陽四地,廣派斥候南下,探查水賊動向?!?/br> 曹cao話音落下,侍從高聲喊道:“魏王,漢使到!” 聞言,曹cao自整衣冠,著急說道:“盡快將此命傳于各地,以免孟達歸降被劉備所探?!?/br> “諾!”司馬懿應道。 不待司馬懿詢問什么細節,卻見劉艾、董昭、孫權等人捧著奉璽綬詔冊入殿,聲音嘈雜,打斷了司馬懿的話。 “魏王,臣艾奉天子詔,今請招魏王入許昌?!眲种?,說道。 曹cao臉色淡然,推辭說道:“cao多受皇恩,德淺才弱。今陛下禪讓之詔,恕臣cao不能從命?!?/br> 劉艾佯裝不滿,沉聲說道:“天道有昌,魏王既言皇恩,今天子招之,為何不入許昌?” 曹cao面露無奈,說道:“天子之詔,cao不敢不從。但僅是孤身赴許昌,天子必禪位于孤,cao豈能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