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節
劉備心多有偏向關羽,再問道:“可有不同之見?” 法正沉吟少許,說道:“大王,曹仁長于勇而短于謀,非可言智,設以謀略待之,誘其出兵而戰,或能大敗其部。然正多恐曹cao洞察,阻曹仁發兵攻之?!?/br> “故詐降之人需讓曹cao信之,且大軍當小心部署,不可暴露蹤跡,亦不能讓曹cao察覺我軍有北伐之念。其間步驟之繁瑣,行動之難,怕非君侯一人所能為?!?/br> 關羽想謀取襄樊可沒那么容易,首先要找到合適的人,讓他詐降曹仁。曹仁得知之后,肯定會上報于曹cao。 故而詐降行為是在欺騙曹cao,而非在欺騙曹仁。只有曹cao的同意,曹仁才能出兵,這樣關羽才有機會擊敗曹仁。 在整個系列的計策之中,首要三樣東西非常關鍵。 其一,詐降的人能讓曹cao相信他是會詐降,且這個人詐降的條件,足夠吸引曹cao,其風險低,成功率高,曹cao或許才會同意。 其二,南漢需要麻痹曹cao,讓他認為南漢沒有察覺,或是沒有北伐的想法。 其三,選擇擊敗曹仁的地點,以及所布置兵馬不會被曹仁發覺。 關羽想誘曹仁出戰,以上三個步驟必須完成,且不能被曹cao察覺。其關羽之謀劃,可非僅一個南郡都督區所能做到,需要整個南漢為其配合。 “孔明可有見解?”劉備問道。 諸葛亮撫扇沉吟,說道:“敢問大王交嶺、襄樊二地,何者為先?” 劉備思慮少許,說道:“蒼梧、南海二郡已入孤之囊中,今下唯交趾、郁林、合浦、九真四郡在士燮手中,孤欲取之久矣!” “襄樊者,遏漢水之往來,控荊楚之要隘,是謂天下之樞要。今為曹cao所據,乃國之大患,彼雖有金池之固,然孤誓圖之。今云長已有圖謀,孤豈不愿哉?” 言語間,劉備甚有糾結之意。按照國家利益來說,將交嶺四郡拿下,不僅能騰出四個二千石的蘿卜坑,委選賢吏出任,將能極大充實南漢國力。 但從情誼來說,關羽想北伐襄陽,劉備確有幫助之意。畢竟關羽坐鎮南郡這么多年,常年看守北大門,今時想北伐襄陽,作為兄長的他也想幫襯一二。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啟稟大王,自黃巾亂世以來,天下紛亂不休,江左雖偏居一隅,但戰亂時有多生。故中原士民浮海南下,避難走交州者,數以萬計。士燮撫恤流民,教化蠻夷,交嶺已非蠻荒非之所?!?/br> “據步交州而言,其整頓南???,降服不從賊寇,編戶熟蠻,合計得有八、九千戶,縱與巴蜀郡邑比之,亦可為中等之郡。而那蒼梧郡經肅侯、步交州圖治,得有近萬戶,大王以為少乎?” “蒼梧、南海有如此之戶數,敢問大王交趾郡及那交嶺四郡能有多少?” 諸葛亮持扇拱手,說道:“以臣粗略料之,以交趾郡之富庶,必在萬戶之上,或能達至兩萬戶。交嶺四郡應約有在三萬余戶之上,十余萬之百姓,大王嫌其少乎?” 珠江三角洲與紅河三角洲皆在交州之中,其中最為富庶之地,不是南??に诘闹槿?,而是交趾郡所在的紅河三角洲。 士燮自領交趾太守,其核心便看重了交趾郡的富庶,以及交趾郡獨有的崇山之地利。 諸葛亮建議劉備謀取交嶺,實質看重了交嶺四郡的人口,意在擴充國力,準備好與曹魏打持久戰的準備。 “孤豈能不知交嶺之重?” 劉備搖頭說道:“僅云長欲伐襄樊,孤以為有理,或可試伐之,以為取利?!?/br> 忽然間,張昭冷不丁,開口說道:“大王,臣以為相較讓關君侯北伐襄樊,今下大王應需警惕前將軍有變?!?/br> “仲邈?” 劉備微微愣住,問道:“江淮有何變故?” “大王不知今武漢城中之言語?”張昭問道。 劉備如實答道:“近日北巡江夏,孤實屬不知城中變故!” 見張昭提起那件事,法正心跳不由加快,他本想私下與劉備匯報,不曾想張昭直接將話題牽扯進來,宣之于眾人面前。 下意識,法正看向諸葛亮,卻見其神情不變,僅是撫扇而思。 張昭捋著白須,說道:“大王有所不知,今日城中言曹cao封前將軍為淮南王,令其起江淮之兵,割據淮南?!?/br> 劉備皺起眉頭,問道:“竟有此事?” “確有此事!” 法正硬著頭皮,說道:“城中多有言傳,難辨真偽,正本欲私下進言?!?/br> 巡視殿中眾人,劉備深吸了口氣,說道:“仲邈蓋非如此之人,此或為謠傳爾!” “大王重情仁義,世人皆知,然知人知面難知心?!睆堈哑鹕沓隽?,拱手說道:“前漢之末,王莽謙恭于士人,因公而廢私。然謀逆之時,盡顯虎狼之貌?!?/br> “淮南王,裂土封疆,宗廟祭祀,為天下之盛,大王敢言前將軍能不動心?” 說著,張昭對望榻上的劉備,正色說道:“昔大王治統吳楚,多賴劉景升父子。時大王為安荊楚眾人,多是寬厚待之。如此之下,霍峻聚舊部平江淮,繼而后統之?!?/br> “其北府之眾皆以霍峻為上,寡尊大王為君。如此之下,大王何以斷言霍峻不降曹cao,求封淮南王?” “大王!” 王粲急忙出列說道:“霍督追隨大王多年,是為國之大將,今豈能因市井謠言而妄加猜測?!?/br> “王侍中莫以為此無端之事乎?” 張昭斜望王粲,說道:“江水滔滔東逝因風而浪起,無風何來浪花?” “江淮四郡,舍廣陵之外,凡軍事險要之地,皆為前將軍舊部。前將軍倘若意圖割地稱王,江淮則歸其所有。大王縱信前將軍,但亦不可不防之?!?/br> 王粲面露冷色,反駁道:“張君莫非在世之郭開?” 張昭愣了愣,繼而勃然大怒,揚聲道:“王仲宣,你竟敢辱我?” “我何曾辱你?” 王粲極不禮貌的聳了聳肩,不屑的說道。 “你~” 張昭多生怒火,但礙于體面,不好過多發作。 忍著怒氣,張昭說道:“大王宜當深思其間利害?” 劉備凝眉沉思,說實話他不相信霍峻會背叛他,但又如張昭所言,淮南王的誘惑太大了,霍峻振臂一呼,割據江淮不成問題。如此形勢之下,試問尋常人能堅守??? 要知道霍峻貪戀名利、美色,不喜受拘束。今別說霍峻會不會動心,換是劉備居霍峻之位則怕是動心了。 然在劉備看來,霍峻以自己峻相處十幾年的經驗判斷,劉備是真不相信霍峻反叛自己。若真想反叛自己,霍峻之前曾有多個機會,且也不會向自己獻上博望對之奇策。 但劉備不多想也不可能,就如夫妻結婚,那么多人說你老婆出軌,縱是再愛妻子的人,也難免會多想。畢竟那妻子是真有能力出軌,且出軌的對象又高又帥又有錢,是你所難給的。 劉備沉默半響,沉聲說道:“仲邈不負孤,孤不負仲邈!” 說著,劉備從榻上起身,不滿問道:“試問諸公,僅憑市井之謠言,何以輕疑大將?” “大王所言極是,僅憑市井之言,不可輕疑大將!” 張昭拱手說道:“然受謠言之故,武漢官吏多有非議前將軍。大王何不如召前將軍入京,以向眾人示前將軍無不軌之意,此可消前將軍之嫌疑?!?/br> “大王切不可行之!” 諸葛亮面露急色,持扇出列,說道:“前將軍有經緯之才,故性情多思。若前將軍知大王召其入京之故,以其之心性,思慮顧忌,此將大壞君臣之情誼!” 如諸葛亮所言,霍峻因了解得太多,真就會想得太多。作為后世人的他,對于各種大將被君主謀殺毒害的案例可謂是耳熟能詳。如被卸掉兵權,被召入京,真就難免多想。 劉備猛地停止踱步,臉色不喜不怒,問道:“孔明有何見解?” 諸葛亮沉吟良久,說道:“大王何不如通書信與前將軍,述以衷情,看回信言語。時書信詢問龐都督,近月江淮之變化?!?/br> 說著,諸葛亮認真說道:“前將軍雖愛名利,但卻非反復之人。大王既信前將軍,便不可輕疑之?!?/br> “是??!” 劉備頷首而嘆,說道:“無仲邈則無孤今日之盛,孤以誠待仲邈,仲邈必以信待我。君臣輕易相疑,何以成大事乎?” “今宮府之中,不可妄傳謠言,違背當罰?!?/br> 見狀,張昭低頭而嘆,卻也沒有再說什么。 第415章 淮南王 合肥的冬夜,寒冷且又寂靜。經過數日的下雪,城郭內外早已被皚皚白雪所覆蓋。 月光灑在窗臺上的積雪,映照著橘黃色的燭光。冷氣想侵入屋內,卻被屋內火爐燃燒的暖氣所驅散。光線透過窗紗,隱約可見屋內的人影。 大喬持剪刀剪掉多余的燭芯,屋內頓時又亮堂了些許。 “融雪天冷,夫君宜當早歇了!” 大喬細步至案前,將下掉的大氅重新披在霍峻的肩上,柔聲說道。 霍峻握著大喬的柔荑,說道:“為夫尚有要事處置,你且先回屋休息?!?/br> “還有多久?”大喬問道。 “待子通先生至,淺談一番便好!” 霍峻拍了拍大喬豐潤的臀部,笑道:“快去為為夫暖床?!?/br> “那妾先回屋了?!?/br> 待大喬婀娜的身姿,消失于屋內?;艟闷饎涞臅?,重新瀏覽信上的內容。 武漢中盛傳他欲受封淮南王之事,不僅是城中官吏多知,連府上的妻妾都已知曉。步練師則是擔心出了什么事,讓人送信與霍峻,將城中變化告訴于他。 收到步練師書信不久,他又收到劉備詢問近況的書信。 信中,劉備沒有多說什么,僅是問候了下霍峻的身體,進而聊及甘寧的身體。巴雨陰冷,甘寧因風濕關系,腰腿疼痛,難以行走,要時需人攙扶。已無昔日水上萬人敵,馳騁江水之風采。 書信言語間,劉備唉噓舊人多走,今歲不僅走了魯肅,追隨他多年的孫乾也因疾病離世。老友簡雍也臥病于榻,蓋不知病情如何。 寥寥兩三百字透露出劉備對舊人老逝的不舍,以及唏噓他年歲漸長,身體精力每況愈下的狀況。 若是不知底細之人瀏覽書信內容,怕僅多是感觸。然得有賢妻步練師的及時通報,霍峻心中則是有愁思。 曾幾何時,那些僅能在史書上多見的故事案例,今時竟在他身上發生。 那一時刻,霍峻內心是混亂的。各種歷史人物,無論是相似,亦或是不相似,在那瞬間涌入霍峻的腦海。 司馬懿、曹爽、諸葛亮、檀道濟、安祿山、李靖、郭子儀、李光弼、岳飛、吳三桂……之流,其故事輪番出現。 歷史故事歸歷史故事,仔細深思后,霍峻也漸漸冷靜下來。 每人的背景、心性不同,其所面對的君主也不同,豈能一概而論。 劉備多想嗎? 說是沒多想,那純粹是騙人,否則就不會寄書信了。 說是猜忌,可以肯定劉備也沒過多猜忌,否則就不是書信,而是傳令他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