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故而凡成大事者,不論曹cao亦或劉備,其之心胸都是寬廣。然對比之下,劉備尤勝曹cao幾分。 勝在何處? 劉備敢信人,敢用人;曹cao擔憂將領叛亂,強行提拔曹家將鎮守邊疆,凡有能力之文武,多給曹家將打下手。 曹劉之間的不同,讓霍峻多是感謝劉備的賞識器重。若是曹cao,估摸霍峻現在都要為曹家將擦屁股,哪有今日之榮? 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孤轉戰中原多年,恨無根基之地。顛沛至南方,終成基業。此次北伐不成,但君臣齊心之下,縱有光復中原之希冀?!?/br> 接著,劉備話鋒一轉,叮囑說道:“今下瘧病退散,大軍歸國。仲邈還需留守合肥,當是多有辛苦。然仲邈身負國家之重任,切莫輕入瘧營?!?/br> “峻謹記之!”霍峻答道。 長達半個月的零增長,意味著瘧疾傳播路線被切斷。然卻不代表瘧疾消散,當下仍有瘧疾患者。如何處置救治瘧疾患者,一直是霍峻的要務。 南漢軍中患有瘧疾人數合計有近七千人,因瘧病而亡者有五千多人。然期間并非沒有康復之人,在南漢醫師的合力下,有二十幾名癥狀極其輕微之人康復。 今瘧營中尚且有千余人生活在其中,這些人需要霍峻留下善后。 “對了!” 劉備停下腳步,說道:“孤欲讓士元出任江淮副督,不知仲邈以為何如?” “孔明來信,勸孤納交嶺入治。子山出任刺史,坐鎮交州多年,欲平交州,非他不可。故今孤深思人選之下,士元或可任江淮副督,輔佐仲邈治淮?!?/br>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孔明勸大王納交州入治,峻以為當是可行。士燮盤踞交嶺已久,交州明順暗逆。得平交嶺,當能強壯我國?!?/br> 頓了頓,霍峻說道:“然欲征交州,及士燮病故動兵實為上計。士燮體器寬厚,深得交嶺人心,不宜輕易用兵。大王若倉促謀交,不能速下交嶺,則必生大亂?!?/br> “今伐交嶺,當出其不意,速戰速決。見事若遲,則謀難成,反受其敗爾!” 士燮作為交州霸主,在步騭南下前,坐擁除蒼梧外的交州五郡。及步騭搶占南???,士燮手上擁有四郡。 士燮的老巢在交趾(今河內),與劉備手上的蒼梧、南海二郡隔著群山峻嶺。如果不能速下交州,等士燮反應過來,集交州之力反抗,霍峻則擔心深陷雨林,打成拉鋸戰。 若打成拉鋸戰,因曹cao在北的關系,南漢無法抽調大量兵力南下,屆時那將是場噩夢。不僅嚴重動搖劉備的威望,還有影響之后的北伐。 歷史上孫權早早進入交州,但向交州動手,則是等到士燮病死。趁著交州群龍無首,各地士氏郡守自行其政,方才吃下交州。 聞言,劉備點頭認同,說道:“仲邈所言實為良計,今伐交嶺當不可事遲?!?/br> “左右將霍督上諫之策記下!” “諾!” 繼而,劉備搖頭而嘆,說道:“年歲漸大,記事多忘,唯有筆墨代勞?!?/br> 站在劉備身側,霍峻瞥見劉備鬢角那斑白的發絲,心中已有所得。 不是劉備不想等士燮死,而是劉備的年紀漸大。今下已有五十七歲,為了留給后代有容錯的空間,以及更加穩固的疆土,劉備必須向地方割據勢力下手。 畢竟劉備看似坐擁益、交、揚、荊、梁、徐六州,然實際上劉備崛起太快,尚有部分的獨立勢力存在于他的治下。如交州士氏、梁州申氏、益州南中等舊地方勢力。 交州士氏作為劉備治下最強大的地方勢力,則是要率先鏟除,不可能留給后繼之君劉禪處理。 至于士燮比劉備大了二十四歲,則已非劉備所能考慮,畢竟上一個割據交嶺的趙佗可是統治了八十一年。趙佗熬死了嬴政、劉邦、呂雉、劉恒等中原執政者,一直活到漢武帝時期。 且劉備可不比孫權,孫權比士燮小了四十五歲,自然是有信心熬死士燮。而劉備打了一輩子仗,身上的刀箭暗傷眾多,他自己身體,自己清楚。 當然外部環境也是不同,歷史上孫權在奪取荊州后,西與蜀漢交惡,北與曹魏翻臉,哪有精力顧得上交州。 眼下的劉備則是不一樣,除了北魏外,已無其余對手。為了鞏固南漢的統治,他必須向交州動手。 第410章 消消樂 因霍峻恰當的防控措施,瘧疾在南漢那邊漸漸散去。然北魏這邊則是不同,因曹cao率軍直接返回鄴城的cao作,瘧疾通過夏季的蚊蟲漸漸散播出去。 鄴城人口密集,街坊屋舍相通,污水聚集。往昔夏日季節之時,蚊蟲滋生繁多,襲擾城內百姓。今瘧疾病毒被蚊蟲攜帶,像往年那般送進各家各戶,繼而將病毒注入人體。 短短的一、兩個月間,瘧疾在鄴城爆發開來,初時幾個人患瘧疾,后是幾十上百,繼而數百近千人患上瘧疾。 昔陳琳、徐干、司馬朗因隨軍去世,今瘧疾入鄴城,又何止三人患病。 進入六月,應玚、劉楨二人率先患上瘧疾;進入七月,應玚、劉楨因得瘧疾病逝。 至此歷史上的建安七子,除王粲生活在武漢,僥幸逃過一劫外,孔融、陳琳、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等六名已是全部病故。 八月之時,暑氣漸消,秋風未至。 往昔因人口密集而熱熱鬧鬧的鄴城,今下幾乎是家家掛白,戶戶哭泣,不知有多少人因得瘧疾而亡。 至于之前下令隔離患瘧疾軍士的曹cao,得知鄴城疫情嚴重成這般。他無奈之下,早就選擇了擺爛,采取先進的群體免疫。 封閉宮門,嚴格執行凡家中有患疫病者,百日之內不得入宮議事。 魏王宮,東宮。 大殿內,侍從正在用艾草捆綁而成的長條,拍打在孫權身上,試圖想將邪氣驅散在宮外。 曹cao向中原名醫詢治瘧疾之法,縱醫師們智計百出,但所開出的藥方也無法治愈瘧疾。 無計可施之下,曹cao只得向巫師、術士求助。 巫師言要妖魔于城中作祟,于是在鄴城中連做法會七天七夜。法會結束,見巫師驅散不了瘧疾,被曹cao憤怒斬殺,棄尸于街。 術士則聰明許多,向曹cao進言,瘟疫肆虐乃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從而導致鄴城大疫。這非他這種普通人所能調和,這要通過四季運轉,讓陰陽歸位,寒暑正時,屆時瘟疫自然會消失。 曹cao詢問時間,術士則言短者半年,長則一年。具體的瘟疫消失時間,非他所能確定。 見術士說得還算靠譜,曹cao留了術士一命。聽取術士的建議,使用艾草驅邪。故而在術士的布置下,凡入宮殿者,必須用艾條清掃宮外邪氣。 “拜見太子!” 孫權趨步入殿,向曹丕施禮。 曹丕指了指身前的座位,說道:“仲謀且入座吧!” “多謝太子!” 曹丕為孫權倒了勺酒,問道:“仲謀,今時城中疫情如何?” 孫權搖了搖頭,說道:“權出府入宮之間,乘坐觀街巷,幾乎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亦有滅門絕戶之不幸者?!?/br> 瘧疾進入鄴城,猶如脫韁的野馬,四處肆虐,桀驁不馴。尤其是曹cao無力管控,選擇集體免疫后,瘧疾通過蚊蟲的傳播,直接飛入尋常百姓家,導致大量百姓患上瘧疾。 五口之家,或有一人去世,或有兩三人去世,最悲慘的則是五人皆亡。既有滅門,怎么會沒滅族慘案。 鄴城張氏是為小姓,族有三十余口人。三個月內,三十幾口人陸陸續續幾乎全死絕了。張氏的家產無人敢領,最終被曹魏官府充公。 “陰陽錯位,癘氣流行。今年疾疫,親故多亡,徐、陳、應、劉,一時俱逝?!辈茇чL聲而嘆,說道:“仲謀為丕羽翼,當多保重自身爾!” 孫權放下酒樽,說道:“據權所探,亡者之中多是荊室蓬戶之民,缺衣少食之下,難御瘧??;鼎食之家多有重貂rou食,瘧病難傷。雖不知為何這般,但太子與權或可稍微心安一二?!?/br> 孫權的分析純粹是瞎貓遇見死耗子,得瘧疾者,之所以少有富人,不是因為他們穿得多吃的好。而是富人衛生條件比窮人百姓好,他們家中有蚊帳、驅蟲用具,故而少有被蚊蟲叮咬,因此患上瘧疾的概率低。 普通百姓則是家境貧寒,衛生條件不如富人,多有蚊蟲滋生。蚊帳這種避蚊工具,百姓自然是沒有,故而多被蚊蟲叮咬下,普通百姓患上瘧病的風險高。 曹丕興致不高,嘆息說道:“若真是這般,應、劉二才非荊室之民,怎會患疾而逝乎?” 傷感之下,曹丕喝著酒樽,說道:“天不佑高才,是為悲矣!” 見曹丕神情頹廢,孫權微微皺眉,說道:“太子,今斯人已逝,不可久念。太子為魏國嗣君,當以大事為重。否則大王見之,必會因此而不悅?!?/br> 說著,孫權提醒道:“韓護軍得患瘧病,大王痛惜不已。唯恐心情不悅之下,遷怒他人?!?/br> “什么?” 曹丕精神抖擻,震驚說道:“可是韓君元嗣得患瘧???” 韓君元嗣即曹cao所器重的中護軍韓浩,瘧疾肆虐的背景下,韓浩甚是倒霉,被攜帶瘧疾病毒的蚊子咬傷,潛伏半個月,開始打擺子。 韓浩是繼司馬朗之后,曹魏中第二個被瘧疾感染上的高官。曹cao得知后,僅剩傷感可言了。 不難想象,南漢如果沒有霍峻在瘧疾大面積爆發前,建議讓劉備撤軍,讓全軍進行自我隔離。繼而根據瘧疾的傳播途徑,遏制瘧疾病毒的傳播。 而是如同曹cao那般,繼續北伐作戰,或是率軍撤回武漢。武漢當下的情況與鄴城相比,肯定好不了多少,那些武漢文武估摸也會陸續而亡。 瘧疾之害,遠勝戰場搏殺之殘酷。韓浩從征討董卓時從戎,跟隨曹cao征戰二、三十年,不曾戰死沙場,今卻亡于瘧疾之手,則是讓人噓唏不已。 孫權點了點頭,說道:“韓君確診瘧病,其年歲漸長,或不日而亡?!?/br> 曹丕再次長嘆了口氣,很是傷感。 孫權見其想繼續勺酒,伸手按住曹丕之手,說道:“太子當下非悲傷之時,大王僅是王爵,而非魏皇。太子既領重任,當為大王而思也!” 曹丕面露驚奇,疑問道:“仲謀是言大王有稱帝之心?” 孫權搖了搖頭,說道:“大王是否有稱帝之意,權難以揣測。但權敢問太子,大王已至魏王,可全身而退否?” “這?” 曹丕放下酒樽,說道:“仲謀可是欲勸父王稱帝?” 孫權再次搖頭,說道:“權以為大王應有稱帝之念,然卻心存顧慮,于稱帝之間猶豫不決。太子為國之嗣君,應為大王排憂解難,謀劃此事,助大王一臂之力!” “一臂之力?” 曹丕捋須深思,說道:“仲謀所言不無道理,父親已位極人臣之盛,今下若不稱帝,何以平治天下,安撫中原人心?!?/br> 頓了頓,曹丕問道:“仲謀既有此言,不知可有計策教我?” 孫權湊到曹丕耳畔,低聲細語,說道:“太子如能這般……大事或可成也!” “恩?” 曹丕瞪大眼睛,說道:“此事能成?” “豈能不成?” 孫權笑道:“大王非是不愿,而是深思稱帝是否可行?” “若能探得大王心意,此事則能成也!” 曹丕沉吟少許,問道:“誰可探得父王心意,且不受父親猜忌?” “賈大夫!” 孫權壓低聲音,說道:“賈大夫是為大王心腹,昔立太子之時,多幸賈大夫出言幫助太子。賈大夫為人沉穩,深得大王信任,太子若能說的賈大夫出面,則此事或可成也!” “可!” 曹丕微微頷首,說道:“近月瘧疾大盛之時,不便與賈大夫交談。待瘧疾退去,我則親自拜訪賈大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