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節
從榻上起身,劉備憂慮說道:“若是那般,伯言豈不是危險。漢中初得,又要被曹cao所取。時巴蜀雖入我手,但亦難安也!” “孔明,可有破解之法?”劉備問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唯有早破江州,以巴地為基,聯通漢中,或可拒敵。然亮不敢斷言,曹cao必進漢中,或是必向公安用兵?!?/br> 說著,諸葛亮撫扇沉吟,說道:“仲邈都督江淮,功勛卓著。今曹賊撤軍,敵寇不敢輕犯。主公何不如借歲末之時,召仲邈回楚述職,讓子敬暫代坐鎮?!?/br> 劉備若有所思,點頭說道:“仲邈出征多時,家眷離身,難免思念,今且讓仲邈回楚?!?/br> “來人,書信與霍都督,讓其安排完江淮軍務,回武漢述職。言孤許久不見他,甚是想念?!?/br> “諾!” 見劉備議完軍事,徐庶取出懷中的文疏,說道:“主公,呂吳郡彈劾糜丹陽,以出兵郁洲為名,侵占軍中輜重?!?/br> “嗯?” 劉備拿過文疏,蹙眉問道:“仲邈可有上疏言子方侵占軍輜之事?” 諸葛亮見劉備看向自己,咳嗽說道:“主公,仲邈并無上報此事。然子方貪污之事,亮亦有所聞,受命向遼東購買戰馬時,常少報數目,以販賣到市坊間,賺取錢資?!?/br> 此次糜芳帶半年的糧草北上,然他從北到回軍僅持續了五個多月左右。然本應剩下來的輜重,居然憑空消失。糜芳以丹陽郡無糧,向呂岱要批糧草。 呂岱給了糧草之后,在吳郡的黑市發現流通出來的軍糧,深查下去,自然是查到糜芳身上,便立即向武漢匯報此事。 你問霍峻是否知道,他當然是知道糜芳貪墨。至于為什么不舉報,多是考慮到糜芳丹陽太守的身份,常是告誡以待,讓他不可破壞北伐戰事。 劉備望著文疏上的內容,嘆氣說道:“孤流落東海時,人心渙散,軍中無糧,以至于人相食。無子方與子仲傾盡家資,安有備之今日?!?/br> 說著,劉備將文疏放到案幾上,說道:“子方貪墨之事,備當下書告誡。至于呂岱,孤下文重賞,不負其忠貞上諫之心?!?/br> 糜芳貪污,你讓劉備怎么辦,自然是原諒他咯! 畢竟對于糜芳這種大臣,只要不犯政治性問題,貪污真就不算什么。 “諾!” 諸葛亮、徐庶拱手應道。 第319章 鱗甲歸劉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江北城。 江州的建制當追溯到戰國時期,由秦相張儀所筑。然張儀礙于筑城技術的落后,無法在渝中半島上修筑城池,唯有江北修筑了城池。 秦漢時期,隨著筑城技術的進步,在渝中半島上修筑了新的江州城。至三國時期,江州實際上有江北、江南兩城。江北為小城,江南為大城。 東漢滅公孫述,伐蜀大軍突破三峽通道,亦受阻于江州二城。然岑彭所率取蜀大軍眾多,留兵馬圍困江州,自己率大軍分取巴蜀。 岑彭雖亡于刺殺當中,實際上也給后世留下取巴蜀的經驗,圍江州城,逆流而上取巴蜀即可。 岑彭取巴蜀之法,關羽、龐統、法正等智謀之士不可能不知道,但礙于手上的士卒不支持他們完成這樣的戰略部署。 東漢滅蜀之戰,動用十幾萬大軍。而三將合兵,加上蜀地降人,勉強才五萬人。想憑借四五萬軍士包圍江州城,深入蜀地,效仿東漢滅蜀,對于關羽、張飛來說是難以做到。 故關羽、張飛、甘寧自領兵到江州城外,在法正的建議下,先取了江州的江北城為大營。面對三面環江的江州城,甘寧率水師燒毀巴蜀舟舸,關羽、張飛從西面包圍江州城,成功隔絕內外。 吳懿、鄧賢從西率軍來援,時關羽率呂蒙出戰,擊敗援軍。吳懿歸降關羽,鄧賢率殘軍逃入城內。 首批救援部隊的失敗,這讓李嚴、費觀二人畏懼兵鋒,留步于幾十里外不敢救援。猶豫多日,李嚴嘗試夜襲張飛營壘,被龐統所察,兵敗而歸。李嚴率殘軍退守數十里外的山嶺,不敢進軍救援江州。 帳內,關羽讓關平收下劉備授予的假節,身上的壓力倍增。 為何關羽會有壓力,且看上一個被授節的人是誰? 無它,霍峻,霍都督! 分退諸兵,斬三將,取合肥。 關羽統帥豪華陣容,啃了這么久的江州,他心中亦是慚愧。今又被授予假節,若還拿不下江州,他可真就對不住兄長了。 輕咳幾聲,關羽坐到榻上,下問眾人說道:“諸君與羽奉命伐蜀,今受阻于江州城下,數月不克,可有計策助軍破城?” 在座眾人面對關羽的請教,卻是無言以答,氣氛甚是沉悶。數月以來,眾人智計多出,卻依舊拿不下江州城。 氣氛沉悶,張飛不忿說道:“劉循固守城池,拒不出戰,今時能有什么計策,何不如集結重兵強攻江州?!?/br> “翼德!” 關羽看了眼張飛,沉聲說道:“勿要胡言,若強攻能破江州,我軍又何至于此!” 強攻江州,關羽又豈是沒試過。他初至江州城下,心急破城,率軍士強攻,結果死傷數千人,灰溜溜地撤回營寨。 張飛被關羽提醒了下,語氣緩和,無奈說道:“既強攻不了江州,又不能誘敵出戰。今時只能與劉循對峙,待城中糧食吃盡,從而拿下江州?!?/br> 關羽皺起眉頭,說道:“據消息言,曹cao已下隴右、關中,今已回朝稱公。明歲多半南下,或兵進漢中,或南侵江陵。時曹cao舉大軍而來,我軍又拿不下江州,彼時唯有撤軍也!” “今當速下江州!” 說著,關羽看向法正、龐統,問道:“二君可有妙計破城?” 法正與龐統對視了一眼,互相各有所思。關羽很少向他們主動問計,常是他們主動獻策于關羽。今時關羽主動向他們問計,頗是稀奇。 法正沉吟少許,說道:“君侯,劉璋暗弱,巴蜀之中思求明主者眾多,今江州難克?;虿蝗缗c城中將校聯絡,看是否有將校愿為我軍內應?!?/br> 龐統附和說道:“霍都督曾言‘凡攻城之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y深以為然,今欲破江州城,或許唯在攻心之上?!?/br> 關羽顧不上自己的面子,追問道:“兩君既言攻心之策,不知如何攻心破城?” 龐統捋著胡須,說道:“統觀益州將校,竊以為李嚴或可為我軍所用?!?/br> “李嚴?” 眾人略有驚訝,關羽亦是不敢相信,問道:“李嚴身為蜀人大將,受劉璋器重,安能被為我軍所用?” “呵呵!” 龐統看向法正,笑道:“李嚴為人,統與孝直先生多有聊及。不知孝直先生能否為諸君介紹其人?” 法正見眾人望向自己,也不會推辭,介紹說道:“李嚴,字正方,荊州南陽人。其素有謀略,兼通文武。曹cao下江漢時,李嚴以秭歸縣令降劉璋。劉璋提拔其為成都令,成都風紀大清?!?/br> “西陲羌人叛,李嚴請兵出討,三月平亂,斬俘數千人,劉璋為之大喜。然李嚴其人,茍利其身,性自矜高,旁人難近。今士元軍師之意,或許當是勸降李嚴,讓其為我軍詐開江州城門?!?/br> “正是!” 龐統自信地從榻上起身,說道:“統為南郡從事時,李嚴少為郡職吏,城府深沉,多為己而謀利。鄉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l人之語,深可為信?!?/br> 說著,龐統于帳中踱步,笑道:“都督治南郡,與統有議李嚴。金口之戰前夕,時曹cao南下,李嚴不降曹,而降劉璋。統不得其解,都督謂言:‘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李嚴降曹,難得重用;歸降劉璋,可為心腹?!?/br> 李嚴利益熏心之徒,以他的才能不可能看不出劉璋的無能,但是為什么投降劉璋? 實際上如霍峻所言,寧為雞頭,不做鳳尾。那時投曹的人太多了,連張松都不入曹cao之眼,更不用說李嚴這小小的縣令了。 投降劉璋,反而能讓劉璋大喜,作為牌子立起來。如果劉璋這艘船要翻,李嚴憑借新的身份,又能往上走走。 見龐統如此評價李嚴,關羽手撫長須,不悅說道:“如此之人,雖有才能,卻為害群之馬。即便為我軍所用,羽亦要上報主公,不可重用?!?/br> 法正見關羽如此天真,心中不由暗笑。天下亂世,李嚴這種心機深沉,為己謀利的人,哪個主公手下沒有。如果李嚴真歸降劉備,劉備必然會重用這種人。 他為關羽軍師入蜀,但對關羽并不感冒,若非劉備的緣故,他斷不會為關羽出謀劃策。 當然法正與張飛的關系還不錯,別看張飛毛毛躁躁,反而待人有禮。 龐統向關羽拱手施禮,說道:“君侯,統與李嚴相識,今愿為使勸降李嚴,讓其為我軍所用,助君侯破江州?!?/br> “善!” 關羽下榻扶起龐統,說道:“當是勞煩士元了,此行當多加小心。然士元為使,不知有何所求?” 龐統沉吟少許,說道:“請君侯許封李嚴官職,以安其心?!?/br> 關羽望了眼身后的符節,猶豫問道:“許李嚴任裨將軍,關內侯,何如?” 龐統搖頭否決,說道:“官小,不足以誘其心;官大,不足以信?!?/br> “士元為使,以為當許何爵?”關羽問道。 龐統毫不猶豫,說道:“拜雜號將軍,兼任蜀地太守,加封都亭侯?!?/br> 關羽有些不情愿,說道:“興霸隨主公征討四方,立有功勛,尚且是如此官職。李嚴jian詐之人,安能任此職乎?” “得破江州,值得此官爵!” 龐統向關羽行禮,說道:“主公委假節與君侯,又托取蜀之重任。望君侯深思,萬不壞主公之大業?!?/br> 見龐統以大業為勸,關羽嘆息說道:“既是如此,則從士元之語?!?/br> “君侯英明!” “小心為上!” “諾!” 走出大帳的龐統,深吐了口氣。關羽剛直,規勸這種事需從劉備的角度出發,讓他理解同意。 …… 蜀軍營壘,李嚴大帳。 侍從趨步入帳,拱手說道:“將軍,帳外有將軍友人求見?!?/br> “友人?” 卻見三旬有余的將校放下放下書卷,微抬起腦袋,露出那張臉。面容方正有威,雙頰削瘦,胡須柔順,露出威嚴之氣。然在威嚴之下,雙眼似乎卻暗藏著狡詐之感,讓人難以揣測其心。 蹙眉思量,李嚴問道:“可有言姓名?” “那人自稱龐士元,曾與將軍共事過?!?/br> “龐統?” 李嚴微瞇眼睛,思慮許久,忽然露出飽含深意的笑容,說道:“請他入寨?!?/br> “諾!” 少頃,龐統在侍從的指路下將至大帳,然此時李嚴卻出帳相迎龐統。 李嚴握著龐統的手,笑道:“江陵一別,已有數載。戰事紛擾,不成想還能與士元兄相見?!?/br> “時光荏苒,故人再見,甚是不易!”龐統感慨說道。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