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節
第314章 撰書聚兵 建安十七年,七月。 曹cao南巡江淮,曹丕、荀彧、馬超從軍隨行,又召青徐兗豫四州刺史、諸將至壽春。 喬裝打扮過的揚州從事呂方觀望左右,小心翼翼地走進了街邊賣錦綢的商鋪。 粗著嗓子,呂方問道:“你這有紅綠綢緞蜀錦賣嗎?” “要幾匹!”相貌平凡的商賈,隨口問道。 “兩匹半!” 商賈抬起頭,抬頭看向呂方,笑道:“庫內僅有一匹,剩下一匹半需要時間?!?/br> “我可以等兩天半?!眳畏酱鸬?。 “請貴人到后間議事!” 商賈讓伙計招待店來其他貴人,自己領著呂方到狹窄的側間。 來到側間,呂方將手中的巾帛塞到商賈手中,低聲說道:“緊急消息,我從溫恢口中探得曹公似乎有稱公之念,曹丕、馬超、荀彧皆隨其南下,不日將南巡淮河。但卻召集青徐諸將各率兵馬至壽春?!?/br> 商賈偷偷地塞進袖子中,說道:“漁夫言,都督多次贊揚你情報通達,故此月俸祿加倍,以為嘉獎。等會我讓外面的人拿錦緞予你,如往常般即可?!?/br> “多謝都督!”呂方感激的說道。 商賈往外瞧了眼,低聲說道:“夏侯惇搜查覘候甚嚴,若無緊急之事外,近日減少聯絡?!?/br> 頓了頓,商賈叮囑說道:“記著除我之外,無人知道你驛差身份?!?/br> “善!” 商賈笑送呂方走出側間,恭敬笑道:“貴人,紅綠綢緞沒了。不如拿玄色的綢緞吧!” 呂方猶豫半響,說道:“也行!下次若有紅綠綢緞記得留給我?!?/br> “諾!” 間諜情報,對于大軍作戰而言,重要性不由分說。此前霍峻諸多取勝的戰事中,斥候發揮了重要的關鍵。 霍峻對江淮的滲透,開始于坐鎮濡須口時期,那時由蔣濟負責,利用他淮人以及舊揚州別駕的身份,為霍峻搭建起情報體系。 在合肥之戰后,江淮局勢混亂,將校、官吏棄官北逃壽春眾多。蔣濟利用他之前的人際關系,給予大量錢財策反了揚州從事呂方,讓他作為內間。 呂方利用靠近溫恢的關系,從中套取了大量的江淮情報與合肥方面,逐漸成為了霍峻情報體系中核心人物。 津貼發放方面,由于天下大亂,貨幣體系崩潰,基本是以物易物。蔣濟派手下入壽春,開設米鋪、布鋪,利用米鋪、布鋪為掩護,給間諜發放津貼,又作為總聯絡站,將情報傳達至合肥。 壽春至合肥兩百余里,定期有斥候快馬傳遞情報,常是一晝日便將消息傳至合肥。 此時的霍峻正伏案持筆書寫他多年以來的用兵體會,或是說為他的兵書撰寫草稿。 人活一世多為名利,霍峻也是難以掙脫得了。在蠢蠢欲動多時后,霍峻欲撰寫兵書,讓其成為經典,流傳于后世,傳播他的軍事理念。 古來論兵書者,無非《孫子兵法》《吳子兵法》《李衛公問對》《紀效新書》等典籍。 除戚大帥所著的《紀效新書》偏向實cao外,各家兵書多偏向戰術策對。戰爭案例的話,唯有《李衛公問對》中提及頗多。 既編撰兵書,欲留名于世,便要不能與前人同。若盡論兵法戰術,安能比肩千古留名的《孫子兵法》。在深思前后,霍峻心有大概綱目。 在兵書上,霍峻欲分為三卷,即分別為《軍國》《論術》《治軍》。 首卷《軍國》從宏觀的角度出發,論述軍隊與國家的關系,軍隊作為國家暴力機器,本質上強迫敵人服從自己國家的意志,需為國取‘利’。 其次,以兩漢兵制的不同為出發點,分析募兵、征兵二制對國家軍隊實力的影響。以及延伸到國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方面。 末尾,利用后世大框架的地理知識論述戰略,劃分如江淮、江東、荊襄等地理區域,以各地理區域為模塊,引用春秋自秦漢以來的戰例,闡述地理區域的戰略意義,以及爭奪這個地區的目的。 如此龐大的論述內容,超出時代的思維架構,從宏觀到微觀上論述戰爭,光憑上卷《軍國》的內容足以單獨成書,可見霍峻對他這本兵書的期望是多么的高。 就在霍峻持筆下文時,侍從入堂來報,說道:“都督,新任江淮副督魯子敬求見?!?/br> “子敬怎到如此的快?” 霍峻擱筆于架上,說道:“速請魯副督?!?/br> “諾!” 少頃,膚色黑了許多的魯肅,身襲勁服,趨步入堂。 見到魯肅,霍峻下榻歡迎,握著手臂,熱情說道:“許久不見子敬,愈發英氣。君于交州所為,峻多耳聞。今交嶺能安,多賴子敬爾!” “都督謬贊!” 魯肅露出白牙,笑道:“都督兵破合肥,席卷江淮,名聲響徹寰宇,肅交州多有耳聞?!?/br> 握著魯肅的手,霍峻邀其上榻,問道:“峻聞主公書信言,子敬率兵剛從交州出發不久,今怎如此快至合肥?若知子敬至,峻必命人迎接,設宴款待子敬?!?/br> “都督客氣了!” 魯肅笑了笑,說道:“肅聞曹cao兵歸許昌,恐其南下合肥。故舍兵卒先行,速至合肥,以助都督御敵?!?/br> “峻得子敬輔助,江淮必是無憂也!”霍峻笑道。 “肅聽候都督調遣?!?/br> 魯肅拱手問道:“敢問都督,今曹cao動作如何?欲從何處進軍?” “子敬可有高見?”霍峻問道。 魯肅沉吟少許,說道:“不敢言有高見,僅是肅以為曹cao得勝關中,本因回兵中原休整,但卻南至合肥,如此疲憊軍士,我軍固守城郭,當可退曹cao也!” “不知都督之見如何?” “子敬所言,峻以為然也。曹cao去歲南征,又轉平西事,將士疲憊,非征戰之機。今曹cao南至壽春,或無南征合肥之意?!被艟f道。 曹cao從去年南征,軍士輾轉千里,又與馬超惡戰一場。雖得勝回朝,但軍士多疲憊。如果曹cao率疲軍南征,以他的軍事知識,必然知道難以成功。 故讓霍峻不得不懷疑曹cao南下淮河,無心南征,而是欲打場政治戰。畢竟按照霍峻僅有的歷史知識,曹cao稱公似乎就在這幾年。 “都督何出此言?”魯肅面露好奇,問道。 霍峻神色淡定,說道:“軍報且在路上,彼時便能知曹cao意欲何為?!?/br> “都督!” 說話間,蔣濟攜書信入堂,說道:“壽春來報,曹cao率兗、豫兵馬南巡淮河,又招青徐諸將率兵至壽春,曹丕、荀彧、馬超于軍中隨行左右?!?/br> 頓了頓,蔣濟強調說道:“曹cao留中軍于許昌休整,且驛差得知曹cao欲進位稱公?!?/br> 見霍峻在閱讀自己整理的情報,蔣濟說道:“或如都督所言,曹cao應無南征之意,今時南下應為鞏固淮河軍事,得贊美名,為進位公爵而作準備?!?/br> 魯肅將前后事件串聯起來,分析說道:“曹cao欲以平關中之功,進位爵國公。而都督卻兵破合肥,令曹cao有失顏面。今曹cao南下江淮,當是欲建小功,為進爵國公而揚威名?!?/br> 說著,魯肅贊嘆不已,說道:“都督妙算也!但卻不知都督欲如何對之?” 霍峻于堂內踱步,笑道:“曹cao欲揚威名,峻豈能不助,命鐘離、淮陵、淮陰等城守軍南撤,收縮兵力至射陽、六安、合肥三城,不與曹cao戰之?!?/br> “都督這是為何?”蔣濟問道。 霍峻見蔣濟不能理解,解釋說道:“鐘離、淮陵、淮陰等城臨近淮河,遠離江東,利敵而不利我。曹cao知道合肥、六安難克,欲建功績之下,必圍我軍淮南外城?!?/br> “今我軍兵力唯有五萬余眾,分守江淮數百里地,兵少而城眾,難以一一固守。何不如撤出外圍城郭,退守江淮險要。若曹cao欲伐合肥,時以重兵分守六安、合肥,足以據敵于芍陂?!?/br> 之前霍峻派四部分取江淮諸地,名為取地,實為遷民于江北。經過幾個月遷民活動,卷了數萬百姓到江北屯駐。 讓軍士駐扎在外圍城池,多為警戒前哨以及充當緩沖區。如今曹cao南下,外圍城池屬于雞肋。畢竟這些城池荒廢,寡有百姓,能放棄就放棄,還不如集中兵力到重要的地區防守,沒必要與曹cao死磕外圍防線。 如果死磕外圍防線,將會分散為數不多的兵力,容易被曹cao逐一擊破。即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曹cao拿到這些外圍城池后,取得了小功績,大體會心滿意足。如果繼續南征合肥,將會遇上真正的硬骨頭,不勝而撤屬于是必然之事。 “都督英明!”蔣濟稱道。 待蔣濟退下布置任務后,魯肅開口問道:“都督,肅既輔佐都督,不知都督有何要事交予在下?!?/br> 霍峻沉吟半響,說道:“子敬來得及時,江淮遼闊,峻難以分身并治。廣陵位于江淮以東,臨近海濱,田畝肥沃,邗溝過郡。今主公派劉基出任太守,興建縣鄉,招募流民,恢復生產?!?/br> “然邗溝淤積,廣陵民少,僅憑劉基一人難以大治。峻欲讓子敬往江左招募南逃淮民,北上屯田建城,以為固邊。又與昌下邳、劉廣陵二君協力,疏通邗溝,貫通長江至淮水水道,為今后北伐大計而奠基?!?/br> 不論是想從江淮北伐,還是固守江淮防線,都離不開邗溝。畢竟指望江淮復興是不可能的事,唯有疏通邗溝與興建縣鄉兩手并重,方能支撐得起在江淮用兵的需求。 “不知子敬愿領此重任否?” 魯肅神情嚴肅,拱手說道:“都督之令,肅當從之。且是為主公大業,肅又安敢不效命?!?/br> “善!” 第315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 壽春,郊野。 “嘚嘚~” 數十騎策馬緩緩而行,居前數騎左右各負雉兔,談笑風生,甚是歡樂。 領頭騎士貴氣逼人,挽著韁繩,笑道:“仲謀善射,丕早有所聞。今于郊野狩獵,果然名不虛傳,獵得獐鹿。古人言,南人習舟,北人cao馬。今丕見仲謀騎射之精湛,此言怕是有虛也!” “公子羞煞權也!” 上長下短的從騎,說道:“權雖善射,但公子射術尤精。無公子那一箭,權所獵之鹿必逃矣!” “哈哈!” 曹丕大笑幾聲,說道:“幼年時,天下紛亂,兵戈四起,丞相教我習射,又授我騎馬。蓋丕八歲時,便會騎射。十歲起,隨丞相南征北戰,至今已有十余年,騎射不敢比子丹,但勝眾人多矣!” 歷史上的筆友,今位面相見,關系自當是不差。 曹丕與孫權于襄陽初見,后在鄴城深交,結下真摯友誼,孫權隨曹cao出征時,二人?;ネ〞?,傾訴友情。 今曹丕隨曹cao南至壽春,特邀孫權外出狩獵。以曹丕與孫權的關系來看,孫權將能與司馬懿、陳群、吳質等四人為伍,成為曹丕的五友。 “公子文武兼濟,有丞相之風。料百年之后,公子將能繼丞相之遺志,掃蕩南方,一統天下?!睂O權吹捧說道。 曹丕臉色略有黯淡,說道:“今時南征,丞相留子建于鄴城,卻不知丞相何意?” 以往曹cao出戰,曹丕作為曹cao的副手,留守鄴城大后方。今時曹cao南巡淮河,讓曹丕隨行至壽春,讓曹植留鄴城。如此舉動,讓曹丕不由心生疑慮,懷疑曹cao是否有他意? 孫權思慮少許,笑道:“公子或是多慮,丞相將進魏公,此番帶公子南下,或有他意。且即便丞相或有意公子植,但公子亦不可猜忌疏遠公子植,需反其道而行之,向丞相彰顯兄弟親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