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三面來敵今已解決合肥兵馬,擊潰徐州援軍,唯有北面遣人阻擊。如果夏侯惇頭鐵,待霍峻于合肥休整幾日,便可北上擊敗夏侯惇。然夏侯惇采納慫人孫權之策,燒毀營寨,龜縮撤軍,霍峻也無辦法阻止。 馬良立于案側,用那敬佩地目光看向霍峻,問道:“都督,夏侯惇既退守壽春,敢問今下當如何用兵?” 霍峻看向蔣濟,笑道:“子通執掌九江郡,是為江淮人士,可有高見教我?” 蔣濟此前是遙領九江太守,今拿下合肥,即從遙領成實領。 蔣濟這位新鮮出爐的二千石上卿,笑容滿臉,頗是欣喜。 捋著胡須,蔣濟說道:“都督,壽春距合肥兩百余里,其間百姓稀少,民生凋敝。肥水分南北,互不相通,軍糧從江東遠給,都督何以北伐壽春乎?” 肥水分為東南西北四條肥水,南肥水為施水,流經合肥,注入巢湖。此南肥水既霍峻修筑河堰,引水灌城之肥水。因起源于大蜀山,故而水位受季節影響大。東肥水常稱肥水,從芍陂流經壽春。 歷史上曹cao為了南征孫權,在東、南肥水之間開鑿人工運河,稱為曹cao河、以來運輸糧草。今時這個位面曹cao方才南征一次,安能疏通二水? “今肥水不通,都督欲伐壽春,當鑿通肥水,以通糧草。若欲發百姓運糧,又無百姓可用。欲伐壽春,欲破夏侯,唯困于糧草爾?!笔Y濟說道。 霍峻用拳輕捶案幾,嘆息說道:“江淮十室九空,荒草叢生??珊拊g禍亂江淮,殘害生靈。若無袁術,江淮安能凋敝于此?” 蔣濟勸道:“都督,長江不與淮河通,故夫差鑿邗溝。今戰事紛亂,邗溝堵塞。欲兵至淮河,求破壽春。當從長計議,急于求成,反遭兵敗?!?/br> 霍峻思量許久,頷首說道:“糜太守北行郁洲已久,不日將返。今出兵北上,中原必有兵馬支援,兵寡難戰,后無援軍,如子通所言,進軍非是上策?!?/br> 見霍峻采納自己的建議,蔣濟說道:“合肥初下,都督若不安之,曹cao起兵來奪,怕是有失?!?/br> 接著,蔣濟意味深長,說道:“都督既斬張、李二將,威震江淮,名動華夏,何不收取淮南數十縣,復淮南之功。即言巢湖有祥瑞而出,獻于君上,此漢室當復之兆?!?/br> 馬良蹙眉而思,說道:“先生,今獻祥瑞是否過早了?” 蔣濟見馬良不解深意,指點說道:“待取下巴蜀后,勸君上進位者,論官排位,豈能輪到季常?” 說著,蔣濟暗示說道:“君上年歲漸老,志在天下,安能止步于此爾!” 聽得蔣濟如此指點,馬良豁然開朗,向蔣濟拱手稱謝,說道:“多謝先生指點,良尤勝感激?!?/br> 蔣濟所言不無道理,等到劉備打下巴蜀,進獻祥瑞,勸進劉備之人必然不少。今時不先勸,等別人先勸,論功行賞,則沒有你的份了。 當然劉備現在不采納,不代表他不用,僅是時間不到而已。作為臣子,當然將要表明你的態度。 “善!” 霍峻從榻上起身,說道:“江淮凋敝,不可不復。今當趁合肥兵勝之際,進取淮南諸縣?!?/br> “馬良何在?” “在!” 霍峻抬頭望著輿圖,吩咐說道:“命霍篤向西進軍,復六安、安豐、雩婁、潛山等廬江諸縣?!?/br> “命賀齊向東進軍,復陰陵、鐘離、成德等九江諸縣?!?/br> “諾!” 馬良持筆于巾帛上疾書,將霍峻的命令記錄下來。 “又命高翔西至下邳郡,復淮水之南,東成、淮陵、高山等縣?!?/br> “命趙云向廣陵進軍,收取東陽、平安、射陽、高郵等廣陵諸縣?!?/br> “本督留鎮合肥,安撫人心。以上四軍,凡能遷民者,務必向南遷民,不可讓夏侯惇遷民過淮?!?/br> “諾!” 霍峻手搭在劍柄上,沉聲說道:“待分取諸縣,峻當向主公上報,此役收淮南廬江、下邳、廣陵、九江四郡,三十余縣,為眾文武表功?!?/br> “謝都督!” 說完,霍峻目光落到蔣濟身上,笑道:“巢湖祥瑞,則有勞子通了?!?/br> “不敢!”蔣濟拱手領命。 見馬良欲退下,霍峻喊住馬良,從案幾上取出書信,說道:“讓降卒送此信于孫權?!?/br> 馬良茫然不解,問道:“這是為何?” “教他破合肥!” 霍峻大笑幾聲,撫劍出堂。 第309章 東西戰事 建安十七年,春。 武漢,州府。 走廊間,劉基手捧竹簡,提起下擺,快走入堂,見劉備翻閱竹簡理事,欣喜說道:“主公,大捷??!” 劉備抬起頭,見劉基如此激動,問道:“敬輿,可是合肥戰事?” “正是!” 劉基將竹簡奉上,興奮說道:“霍徐州兵破合肥,斬殺張遼、李典、吳敦三將,斬俘萬余人,夏侯惇見兵勢不妙,納孫權之策,撤至壽春?;粜熘菀炎尰艉V、賀齊、高翔、趙云四將分取廬江、九江、廣陵、下邳四郡?!?/br> “什么!” 劉備猛地站了起來,動作過快,直接將硯池打翻,墨水灑在外袍上也不在意。 “主公!” 侍從欲為劉備擦拭外袍,劉備徑直將侍從推開,親自拿過竹簡,翻閱起來。 “彩!” 劉備握持竹簡,贊揚說道:“昔灌嬰南下橫掃楚地,仲邈北渡縱橫江淮,功足相方。然灌嬰隨韓信破項羽,仲邈獨拔勁敵,其功乃難于嬰也?!?/br> 說著,劉備長嘆感慨,說道:“仲邈于武漢建疏伐淮之策,孤以為怕是難成。不料有志者事竟成,斬張、李、吳三將,復淮南之土,唯賴仲邈矣!” 得聞消息的諸葛亮步入大堂,向劉備拱手,笑道:“恭賀主公,巴蜀未下,已得淮南!” 劉備大笑不已,說道:“當是雙喜臨門,曹cao所恃之將,不過于禁、張遼、徐晃等徒。今張遼戰死,曹cao必是大怒,安敢久居關西?” 李典、吳敦在劉備眼中皆是凡將,唯有張遼的勇略讓他忌憚。當初天柱山之戰,派出關羽應對張遼,足見劉備對張遼重視。如今張遼戰死,足夠讓曹cao心疼不行。 “來人,遷子龍為護軍將軍,增食邑五百戶?!眲浞愿勒f道。 “主公,仲邈呢?”諸葛亮提醒說道。 劉備笑了幾聲,說道:“仲邈既任征北將軍數年,今也當動動位子了。且拜仲邈為鎮北將軍,增食邑兩千戶,都督江淮軍事。至于其余諸將,官職爵位另有封賞?!?/br> “諾!”劉基領命應道。 劉基,字敬輿。劉肥之后,揚州牧劉繇長子。劉繇去世時,劉基僅有十四歲,然卻cao持有方,為劉繇正常服喪。 在父親去世后,劉基恐遭孫氏忌憚報復,遂隱居在鄉里,耕讀于田野,治家有方。 在劉備繼任揚州牧時,便拔劉基為官。在執掌吳楚后,劉基進入車騎將軍府任職。自任官以來,劉基理事有條,深受劉備、諸葛亮二人重用。 諸葛亮見劉基出堂,笑道:“敬輿,甚有志cao,理政嚴謹。今江淮初下,郡縣無序,何不如讓敬輿代主公執政一方?!?/br> 劉備微微踱步,說道:“江淮數百里間,百姓稀少,鄉縣荒廢,欲治江淮,恐是不易??!”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江淮不興,何以北伐?” “每逢江淮戰事,皆需發江左兵糧。然江東自壽春四百余里,兵糧調集何其難也?今當委賢吏出任江淮地方,典農安民,以興江淮?!?/br> 凋敝的江淮對于曹cao,亦或是劉備而言,都是屬于投入大于產出之地。為了保持戰線,需要不斷派派軍隊遠赴邊境戍邊,且還要數百里運糧到前線。 劉備斟酌幾許,說道:“孔明可有方略?”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江淮數百里間,非處處兵亂征戰之所。東安于西,南安于北。故以亮觀之,今廣陵郡當可言安,何不如命劉敬輿出任廣陵太守,于江北、淮南間數百里間聚民屯田,恢復生機?!?/br> 諸葛亮雖遠在江淮,但對江淮的形勢也是了解不少。 曹cao的核心力量在兗、豫、冀三州,徐州交予藏霸、孫觀等半獨立的軍閥代理。合肥以北,壽春以南的地區,恐成為曹劉之間新的爭奪點。 故而從整體上看,淮南幾百里地間,淮西的壓力大于淮東。徐州的廣陵郡因離淮河的戰線遠,反而能成為淮河地帶少有的太平地區。 “那昌豨當何以待之,孤曾封他為廣陵太守?!眲鋯柕?。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升官授爵,改任下邳太守,聽由仲邈吩遣,屯駐險要之所?!?/br> 昌豨曾屬于徐州軍閥體系,被霍峻南遷后,屯駐在江都,成為半獨立附屬于劉備的軍閥。讓他屯駐徐州淮河邊境,并非不可,榮譽、待遇給夠就行了。 “從孔明之意!” 劉備興奮退卻,方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沾滿墨汁,笑道:“孤聞戰事歡喜,卻不料失態?!?/br> “為主公換袍!” “諾!” 劉備攤開雙臂,讓侍從為自己換衣,感慨說道:“若江州戰事,能如合肥戰事順利,恐孤早已入巴蜀撫民?!?/br> 諸葛亮坐到側席,笑道:“江州戰事不與合肥同。合肥孤懸于江北,離中原有兩三百里之遙,倉促間難以救援。然江州是為巴蜀門戶,劉璋集全州之力固守。除非壘土為山,沖車撞門,否則難以破之?!?/br> 劉備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笑道:“劉璋若輕易降服,孤又何需派關、張、甘三將率大軍入蜀?且等候三將戰報消息?!?/br> 巴蜀戰事并非沒有進展,張飛兵入巴西郡,巴西太守龐羲歸降。張飛逼進江州的同時,關羽、甘寧二人率水軍西進,在孟達、法正二人的來門接應下,順利通過長江三峽。 三將前后抵達江州城下,開始圍攻江州城。 劉璋長子劉循統兵固守江州城,委張任、劉璝、冷苞三將出御敵,散盡府庫錢財,以收買人心。 在劉循的拼死抵御下,三將強攻失敗,采納龐統、法正的建議,進而圍城造壘,使用工程器械攻城。 劉璋得知張飛攻打巴西郡,劉備撕毀盟約時,氣得不行。除了命兒子劉循堅守城池,還命鄧賢、吳懿二將率萬人支援江州城。 關羽親率呂蒙出戰,擊敗二將。鄧賢退入江州城,吳懿率軍歸降關羽,留于帳下督用。 總而言之,今時的巴蜀戰場一切朝好的方向,然就如劉備所說,江州如果能順利拿下,巴蜀戰事將會好打很多。 “主公英明!” 諸葛亮拱手拜服,說道:“今亮心中疑慮之事,不知主公可為亮解答否?” 劉備見諸葛亮如此鄭重,抬手說道:“孔明請言!” “主公今下基業將成,坐斷南方,不知欲立公子封為嗣,亦或是立公子禪為嗣。公子封,主公義長子;公子禪,主公庶長子。各有所長,當請主公早定?!敝T葛亮問道。 “孔明可是意屬寄奴?”劉備問道。 “然也!”